诗经作品选读

选自《诗经•国风•王风》的《君子于役》一篇

诗经作品选读_第1张图片
《君子于役》

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家中的妻子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语言朴素,感情真挚。

这首诗一共分为两段,两段之间非常相似,语句差不多一样,但是情感却发生了一些变化。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第一段一开始,作者就表达了自己对在外服役丈夫的思念之情。丈夫在远方服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服满?又什么时候才能到家呀?不得而知。等待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希望,以为他今天会回来,然而每天等来的却是失望。也只能发出“曷至哉?”的叹息声。接着作者转而对于黄昏的一幅场景进行了描写。鸡已经回到了鸡窝,太阳已经落山了,羊牛也回到了自己的圈中。面对这幅画面,妻子独自一人在院落中想起远方还没有回来的丈夫,鸡牛羊它们都回来了,你怎么还没有回来啊?你我相隔千里已经好多年,怎么能教我不想念啊!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第二段基本重复了第一段,丈夫在外服役,不知已经过去了多少的岁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够团聚啊?第二段景物描写相较于第一段差不多。太阳落山,鸡牛羊已经进圈。可以这样猜测,妻子每到黄昏就会盼望着丈夫的归来,日日如此。第一段属于前期,妻子每到黄昏就在等待归来的丈夫,但是妻子渐渐明白,丈夫不可能在短期内马上回来,她已经承认了这一事实。不回来就不回来吧,那你可别在外面忍饥受渴,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啊!第一段的盼望与等待,到第二段望而不归的祝愿。女主人公的感情已经发生了些许的变化。相隔两地的亲人,若是不能够马上相见,都会祝愿对方一切安好。

其实,在其他的优秀诗文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在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这首诗中最后一句“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丢开这些都不说了,你在外面要好好保重自己,不要饿着肚子了。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有没有首《君子于役》的影响,它们的结尾都是如此的相似。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漂泊在外丈夫的思念及祝愿。苏轼的《水调歌头》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不管是离别时的声声嘱托,还是相隔千里的通话中,总会有一句“在外面一个人,自己照顾好自己,要记得按时吃饭”。3000年前盼望丈夫服役归来的妻子,2000年前等待丈夫漂泊回来团聚的妻子,1000年前怀念弟弟的苏轼,以及今天思念漂泊异乡亲人的朋友。他们的感情是一样的,表达也是一样的。不管是不是因为这首诗影响了后世人们的表达方式,还是这本身就是我们真挚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我们都会因此而感动。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文化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真挚的情感永远都不会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经作品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