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导图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早在金秋的九月,就在等待着这部明知道结局却依然数着日子等待上映的电影,嗯,我回忆了下,即使面对以前的速度与激情系列、生化危机系列,自己也没有抱着这么大的期盼。看过了激情热血的国庆大阅兵,亲自走过了承载着无数历史的长安街,看过了2019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我终于走进了这场电影。

你说期待让我有多激情澎湃,oh no,I dont have.

But 我带着纸巾2包,是的,你没看错,我带着2包新的纸巾走进了这场燃着中国风的电影,因为我泪点低,一包不够(爆笑)。我记得当时在2018年5月的时候看到这则新闻,只是在心中惊叹了一声,哇塞,好牛的机长哦,真厉害了,然后像关注其他热点新闻一样只是跟着热度看了几天进展和后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图片发自App


    虽然现在经济条件足以让我们支付航空出行,但我和很多人一样对于民航与飞机的了解仅仅是限于买机票、托运、安检、登机、飞行与到达这个过程,但这部电影让我们大众对整个的民航系统都有了直观的了解,原来一架航班的起飞,背后有着这么复杂的组成。飞行员、乘务员、航空管制员、地勤人员甚至气象人员日常的工作和配合都是保障民航系统的顺利运行。在电影里类似的诸多细节都一一体现了专业性,先要接受身体检测;飞行讨论会内容的不同,飞行员们主要讨论的是航路与天气,和飞行安全相关,而乘务员却是围绕着空中服务展开,侧重不同但却息息相关,这一点在电影里遇险的时刻更能感受到;飞行员进入驾驶室后要逐项检查各机载设备的情况,也要目视巡检飞机外观;乘务员要检查各种安全设备;起飞之前与各个部门交接所签的一堆单子;高高原航线要配两名机长,这次险情说明这第二机长的重要性,各区域地面管制员的配合等等这些都在细节处让我们看到了一次航行绝不仅仅是买票登机那么简单,在我们安稳飞行的背后是他们所有人付出的努力,so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简单的。

    国内外飞机是坐了无数次,相信不只是我,大家也一样,气流遇到过、延误取消遇到过,但这些都不足以让我想象到‘开着敞篷飞机’是什么感受,在北京秋天的早晨七点,温度尚在零上10℃左右,骑着电动车的冷风都能把自己吹的浑身发冷四肢发寒吧,那在零下40℃开着七八百时速的敞篷车想象的出是什么感觉么,最高等级的台风时速高至或超过每小时240公里,不到300公里的台风都具有那么大的破坏力,时速700或者800估计脸已经完全变形到堪比毁容现场,自己妈都认不出的那种,何况还要附加着座舱失压、缺氧、风噪巨大难以沟通、仪表盘受损严重这些极端条件。这家法国空客的A319只能依靠目视手动驾驶,因为机上仅存可用的只有PFD和ND(PFD=primary flight display主飞行显示ND=navigation display 导航显示);要在崇山峻岭中找到正确的航向,需要对航线异常熟悉且需要异常镇定的心理;由于飞机取费时间较短,油耗较小,飞机会超重落地;落地后飞机反推失效,无法制动。如此种种都是对机长一个又一个巨大的考验,但奇迹的是我们的机长全部克服,带着全部,是的,全部人员安全回到了地面!拯救了多少的家庭。让我很不爽的就是一个老外的一句吼:“飞机在绕圈”,瞬间让机舱绝对更混乱了,帅锅你这时候还有闲情逸致冷静的观察飞机走向我也是墙都不服就服YOU呀,让我觉得你怕不是来那啥的吧。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当然除了看点,槽点也是有滴,我们悄悄说哈,嘻嘻。首先我可能太业余了,完全不理解关晓彤饰演的航空爱好者在里面的作用是什么,没get到点;其次是艺术加工的有点点狠,飞机,没有副驾驶前面挡风玻璃的飞机竟然安全无虞的穿越了巨大的雷雨云层,冰雹砸的飞机声音巨大机舱忽明忽暗,但驾驶室安然无恙,也只能存在于艺术处理中;再次就是飞机失联的消息应该只有航空的地面管制或者调度人员第一时间知晓最多,但那时候大家应该都是悬着心在关注着8633的一切情况,那怎么飞机要返航在成都机场的消息迅速就传播在了网上还吸引了那么大批人去呢,也很费解;最后就是机长出来的时候太整齐了,有点不像刚经历过那么大险情的机长。当然这些纯属是我的个人观影感觉,也并不是吐槽,毕竟电影要经过艺术处理的嘛。

虽然电影的开端平和安静的和其他故事片没有什么区别,陆续来上班的机组人员、喧嚣的机场和安检、繁忙的旅客百态,以及我们所不知道的机组背后的一切准备工作、和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一样的开开玩笑交流生活。就像是乘务员说的,虽然应急处置的话练习了无数次,但一次也没用到,他们所做的都是在一复一日的训练与积累中保证每一次飞行中旅客的安全。就像袁泉老师说的意思一样,相信大家一起去荒野求生,空乘人员应该是活下来最多的,因为素质和心理过硬!

图片发自App


我从不知道飞机的驾驶室有那么多按钮,看到电影的时候我才知道那么狭窄的空间里布满了按钮,我一度以为地铁上驾驶室的按钮就很多了,但看到电影的那刻,我也感觉到了演员杜江感慨的一番话,每个都闪烁着神秘的光。

图片发自App

    尽管我知道飞机不会平稳的到达目的地拉萨,但当我看到飞机副驾驶的挡风玻璃出现裂纹的时候,浑身还是骤然一紧张,外有接踵而来的挡风碎裂、副驾驶半个身子吸出了飞机外、巨大的颠簸、瞬间的缺氧、极寒的天气、损坏的仪表、失联的通讯、飞机下方的雪山等等,这些都是考验机长的残酷条件;内有氧气面罩的瞬间滑落、乘客的慌乱恐惧、孩童不适的哭闹、机舱内的狂风、行李的散落、乘客的质疑、机组人员的受伤等等,这些都是考验机组人员的恶劣环境。面对死亡,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不恐惧,尤其是面对这种自己无能为力也许下一刻就尸骨无存的险情,但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是平凡中的一员,要压下自己的恐惧,扛起自己的责任,为生命保驾护航。

      让我印象最深的场景之一就是李沁饰演的空姐周雅文,在巨大的风力作用的机舱里瞬间飞起在撞落在餐车旁边倒地不起,但在乘务长确认大家的位置时,在机组人员不断的呼唤下,坚强的爬了起来,但她爬起来的第一件事不是迅速吸氧就近躲避,而是迅速的锁死了餐车,在爬回自己的岗位,那一刻谁不是动容的?

      杜江饰演的第二机长在飞机巡航阶段出来休息,但在与驾驶室失去联系、在寸步难行的机舱里逆风而行,拼死也要回到驾驶室,让我想到了烈火英雄,也是一样的逆风而行的英雄,明知危险也要用生命去守护。

    张涵予饰演的刘机长,沉默寡言一丝不苟,一位好丈夫和好父亲,但这种危机时刻,没时间带氧气罩的机长在狂风中努力的睁开眼睛操纵着飞机,双手冻得僵硬,4000米的高空人就无法正常呼吸了,这9700米的高空,没有氧气罩的时间想想都很可怕吧,刘机长呼吸困难但依然异常谨慎的操作着。飞行数据记录了刘机长手动备降的过程,一共36个动作,每个都精准无误,根本不知道用什么词汇能形容,是惊天动地,是惊天地泣鬼神,还是震撼寰宇......也许我是词穷,我是真的想不出可以形容的辞藻。刘机长说,这不是一个人的胜利,是全部机组和地面协调人员的胜利,是祖国航空史的胜利,我想是的,但危机的时刻,所有人的希望就是机长。诚然,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影片开场的憋气训练就展示了他早已把日常的训练融进了生活和习惯,军人出身的背景练就了其坚韧不屈的毅力和敏捷,那宝贵的4分钟憋气训练为他争取了带上氧气面罩前的操作时间,敏捷的反应与对航线的熟悉可以让其瞬间做出应对反应,但这些都不是他白白就拥有的超能力,而是周而复始不断强化自己才能得到的,今天我们通过影片知道了这个伟大的机组,知道了影片大卖,知道了属于机组的各种荣誉纷沓而来,但谁又知道,刘机长在事后的三四天里要靠安眠药去入睡,刘机长要接受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治疗,7个月后才得以再返回蓝天;副机长徐瑞辰因此曾过不了最基础的眼压测试那一关,第二机长梁鹏早已经将奖金捐建了一所小学,机组人员默契的回避着这次事件。在这种荣誉与壮举的背后,他们作为普通的一员所承担的压力与心理隐伤,一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沉重很多。机组人员也是普通人,并不是像蜘蛛侠一样的有什么超能力,同样是在高空中面对随时死亡的威胁,都会有本能的恐惧紧张,就像刘机长在采访里说道的,在玻璃碎裂的十几秒内,他也有瞬间的思维停滞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懵圈、懵了,在这十几秒内,他也想过今天飞机怕是要摔了,乘客会遇难,他再也见不到妻子女儿,等等。这种灾难性的思维往往都会令人更加的恐惧,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行动,不能不说刘机长的心里素质过硬,能力够专业,让他迅速的脱离处这些负面的情绪,勇敢果断的处置挽救了128人。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正如电影所说,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

长久地做下来,没有一份工作不是枯燥,每一个工作的背后,都充斥着平凡与重复,把平凡做到极致,未来所拥有的就是非凡,工作也好,生活学习也罢,都是是一种修行。就像毛竹一样,忍受3年的寂寞、付出3年的汗水,利用3年的时间努力扎根吸收营养,3年后所拥有的是迅速的成长。

    喜欢这个手绘的可以戳我,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一起分享,一起参加世锦赛,为祖国再夺个冠军回来!来一起进行思想碰撞,去拼搏成长。不懂得也没关系,我教你(免费滴)如何。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机长导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