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利己,到利他,再到自我需求》

《从利己,到利他,再到自我需求》

《从利己,到利他,再到自我需求》_第1张图片

        还记得小时候,我会和弟弟争抢一些稀少的零食,而出手伤害于他。那个时候的我,是利己的,是自私的。

        后来,那个被伤害的对象转变成为我。开始让我明白,快乐和自由是多么难能可贵。我开始向往这些美好的事物,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却离我很遥远。

        那个时候,我不爱做作业,经常被老师处罚。打手板,将手打地肿成猪蹄一样。还记得有一位数学老师,别出心裁。她让同桌,用绣花针在我手指上点出朵朵鲜红的花朵。而我给我父母带来的,也只有失望。

        我从小沉迷游戏,虽然我没有很多零花钱,我也总是能想到办法让自己去玩。蹭邻居家的小霸王;偷父母乱放的零钱(上高中后,支配的零钱多了一些。觉得没必要冒被揍的风险而改变了这个习惯。);借小伙伴的钱;这些都是我可以想得到的办法。(至今还没将儿时的“玩资债”还完。虽然数额不大,但许久未联系,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开口。但,这份债务偿还,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有机会遇到他,我会偿还这份债务。)

        在初中时期,那时候流行一部电视剧——《流星花园》,那时候我的爱情观初成。懵懂的爱,让我渴望需要一个女朋友。或许这是一份可拥有的珍贵之物。亦或许是,一份渴望被关爱的理解之感。(那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我记着每一个瞬间。因我而笑时,那甜甜的酒窝。因我而烦时,那紧锁的眉头。因我而心伤时,那忧郁的眼神。还好,这并没有成为我的情债和遗憾。)

        在这段时期,我理解了换位思考的概念。我珍视与我建立联系的人,我的同学,以及朋友。我所追求的快乐,我得不到。但,不阻碍我将快乐给予身边的人。“幽默、搞笑、傻子”是我那个的标签。即使,有些人会觉得我耍宝很蠢很傻。但我觉得,这很有意义。

        不做作业的习惯,一直保留着。或许是不想被约束、不想被支配。初中到高中的时期,体罚少了,老师对于像我这样无可救药的学生,也睁一只有眼闭一只眼了。

《从利己,到利他,再到自我需求》_第2张图片


        到了高中,我就读一所技校,学历一门自己喜欢的计算机课程。虽然我对计算机的运用得心应手,但是我的基础太差,以至于在编程方面进度跟不上。深知自己不会安于学习,又知父母经济资源获取不易,所以自己决定辍学回家帮忙经营父亲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我很感谢高二时的语文老师。他在上课时,着重于对我们品德的教育。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倍感受益。)

《从利己,到利他,再到自我需求》_第3张图片


        回到家,帮忙打理父亲事业后,我也结了婚,生了孩子。在这个阶段,我想要追求幸福的生活。而看到糟糕的网络环境(不文明网络行为)、多数为满足一己私欲而加害他人的行为,以及因为自身认知不足感受到生活质量低的人,所散播的负面情绪让我感觉到,幸福的生活需要大家一起去参与共建(负面情绪如蝴蝶效应一般不断传递作用着。)。所以我开始尝试在,直播平台上做一名心理情感的主播,帮助网络上的朋友排忧解难(直至自身因工作和生活压力患上抑郁而停播)。之后,又建立“桃源(学习群)”。(目的是提高身边结识的朋友一起参与学习,提高认知。避免,因认知偏差所带来的疑惑与不适,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生活和工作中,父亲并不是一个善解人意,懂得以人为本经营服务行业的人,以至于我经常与他产生矛盾。在工作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而我只能不断的在填坑,填父亲挖出的坑。当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多重压力下,我渐渐的抑郁了。食无味,玩无趣,夜不能寐。还好自身对抑郁有所认知,而后想想自己可爱的孩子,觉得自己不能就此发展下去,而后自己开始调整。

《从利己,到利他,再到自我需求》_第4张图片


        我开始为了自己,放下思想包袱。学会放手,将工作内容分配出去,将自身在公司运营中重要化减少。尝试在工作之余,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第一次让提前下班和孩子去放风筝;第一次,给自己放假陪爱人和孩子出去度假旅行;一个人摸黑爬山看日出;录制歌曲舒缓情绪和压力;和好朋友们聚会活动;在健身馆里调整生活的状态;

    (需求:需,为必要;求,为欲。求而不得,心生不适。)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应用的进步。我父亲,也开始通过智能手机接触网络。他开始学会理解他人,虽然还是会因为一些不好工作习惯,而挖出很多坑。最起我码学会了如何坦然面对,关注自身需求。

—— 人生这段体验,我还在成长的道路上。

《从利己,到利他,再到自我需求》_第5张图片

《从利己,到利他,再到自我需求》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利己,到利他,再到自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