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专栏白话解读2017.4.21

1、pork、beef、 mutton都是“诗”。

猪/牛/羊肉,为何不是pig/cow/sheep后面直接加meat?原来,在11世纪时,法国诺曼底公爵率军入侵英格兰,成为了英格兰的国王。从此,英格兰的统治阶层变成了说法语的法国贵族,他们在表示”猪肉”、“羊肉”、“牛肉”等食品时,习惯于使用法语。后来,你懂的,平民也开始模仿使用,这些法语单词就逐渐融入英语,成为对这些肉食的称呼。而负责饲养牲畜的仆人一般是英国人,依然使用源自原始日耳曼语的古英语来称呼这些牲畜。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表示这些动物的英语单词和表示它们的肉的英语单词的不一致。

2、上流社会和下层社会的本质区别:含蓄Vs直接。

3、社会越是平民化,诗的价值就越低。诗的价值越低,诗人也就越发自怨自艾了——“穷而后工”。

4、诗歌的流变是一个从公众话语到私人话语的过程。

何谓“公众话语”:(白话版)普罗大众或一个圈子或某个阶层都能懂的话语。比如:“诗经”是贵族阶层都懂的。上述第2点中的“Vs”,读点书的人都懂的。

何谓“私人话语”:(白话版)只有说话的人自己知道,其他人各有各的意会。比如,面对后花园冒出的一根竹笋,王阳明“格”出:知行合一。吃货看到竹笋和这四个字,可以理解为:知道这个东西好吃,于是行动,竹笋炒肉丝。(注:白话解读的专业术语,仅供各位筒靴们参考,欢迎留言赐教。)

你可能感兴趣的:(熊逸专栏白话解读2017.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