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婚礼

写在开篇前:因为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婚礼司仪这个行业,本着助(zhuan)人(qian)的原则,也踏进了这个行业,做了一名兼职司仪。下面聊一聊一场婚礼吧。作为司仪,做的婚礼有很多,但是两位新人一生就这一场,所以司仪的责任重大,没有足够的兴趣与责任心请不要踏入这行。

用户

把司仪比作一个产品经理,那么他的产品就是一场婚礼。他的目标用户是新郎新娘以及双方的父母,潜在用户是现场的来宾,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的话,来宾也可以是目标用户,因为婚礼做出来,当天的观众就是来宾。

新郎和新娘作为目标用户很好理解,因为这场婚礼就是新郎新娘的婚礼。把双方父母也作为目标用户多想一会也可以理解,因为是他们儿女的婚礼,心情跟新郎新娘是差不多的,甚至比他们还要兴奋,另外还有一点可能他们还是付费用户。把来宾作为潜在用户是因为来宾当中可能有打算结婚的恋人,也有可能有儿女准备结婚的父母。如果他们觉得今天的这场婚礼能够打动他们,他们自然而然会想着找我来聊一聊,选我做他们的司仪。

团队

结过婚的应该知道,一场婚礼首先需要一家酒店,然后是婚庆、摄影摄像,再有就是司仪团队。因为司仪团队跟婚庆、酒店多是独立的,所以这里说的团队单指司仪团队。司仪团队一般是一个司仪、一个督导、一个DJ。督导的作用是引领新人做动作,负责现场秩序等。DJ的作用说简单点就是放音乐。

除了司仪团队,团队成员还要把新人、新人父母以及可能存在的证婚人等一些额外人员。拿新人来说,这就比较特殊,他们既是目标用户,又是团队成员。目标用户自不必说,团队成员是因为他们要配合司仪完成整场婚礼,包括前期沟通到彩排再到正式婚礼,他们无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既然是把一场婚礼作为产品,那就得用产品的角度来看看各团队成员担任的角色。

司仪:产品经理,负责婚礼的策划,团队成员的任务分工,婚礼的执行把控。需要与用户(新人)沟通,了解需求,给出解决方案,调整需求,优化方案等。了解资源,争取资源,运用资源。

新人以及父母等:研发,需要将产品经理策划的产品(婚礼)呈现出来。

DJ:UI,选取与播放音乐,烘托婚礼气氛

督导:测试,及时发现错误,提醒研发改正错误。在现场实际婚礼进行时,新人以及父母难免紧张,有些东西出了差错需要督导指正出来。

产品从0到1

就拿上海来说,婚礼大体分为两类中式婚礼、西式婚礼。流行的是西式婚礼。所谓西式婚礼就是从西方流传过来的那一套,经过多年融合创新,在上海尊称为海派婚礼。如果参加过多场婚礼,那肯定就会发现婚礼的流程就是那么一种套路,大同小异。对于新人来说,他们是不安于婚礼就是走流程的,人们都是希望自己与众不同,自己的婚礼也要与众不同,当然这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钱。如果预算允许,可以随心挑选喜欢的高端的司仪,可以把婚礼做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其实对于有想法的司仪,也是希望能在有限的资源内帮助新人完成一场与众不同的婚礼。

需求收集

通常,我会跟新人见个1到2次面,当面跟他们做些沟通。了解一下他们的偏好,希望婚礼的风格,有没有自己的想法设计。有没有喜欢的环节,想感谢的一些人等。当然这个时候也要了解一下自己可以支配的资源。比如,通常新人出场的方式是新郎先登场,新娘在爸爸的陪同下登场。如果新娘的爸爸不能出席,那这个环节就不能再这样设计了。

功能转化

当了解到新人的诉求之后,就会跟新人沟通婚礼环节设计,当然这些环节都是大同小异,对于大部分新人,设计的环节都是一样的。最近的两位新人有自己的一些主见,自己提了很多需求,所以在环节设计上就有很大的差异。

在于新人沟通的过程中,新人是要在用户与研发这两种角色中随意转换的,作为用户就是提需求,作为研发就是需要听懂司仪对婚礼的设计,明确自己的职责,不明白的及时提出。当然,随着需求的变化,方案也要随着变化,方案变化后还要确保新人明白如何执行。

执行

首先需要组建团队,需要司仪组建的就是司仪团队,通常就是一名督导、一名DJ。

前期的方案确定好之后,婚礼当天就需要把方案尽量做出来。首先是彩排,在各位来宾到场之前,需要所有的团队成员到场彩排,包括司仪团队还有新人团队。彩排的过程就像MVP,一方面实施方案,一方面验证方案是否可行,还要随时调整方案。

再接下来就是正式的婚礼,因为大多数新人在当天都会很紧张,所以难免会出错,在出错之后就需要补救,要么是司仪圆话,要么就是把流程做调整。

运营

这里其实就是跳出婚礼这个产品,讲的是运营司仪自己。因为之前也提到过,在场的来宾是潜在用户,把这场婚礼做好就是把自己推出去,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另一方面,司仪也会在新人的婚礼上验证自己的环节设计、台词设计等,决定是否要用在下一场婚礼。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场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