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他擅长识人看相,择婿却屡遭失败

历时近两个月,冰鉴里的观人术终于写完了。全书七篇二十二段,整理下来逐字逐句翻译,其实也不麻烦,权当让自己重新读一遍,我这产出算慢的。

写这个只是一时兴起,但开始翻译第一篇的时候,作者就突然想把它整本重新编译一遍。孔夫子说温故而知新,但苦于现在时间总觉得不够充分,内容产出比较慢,自己的小说也没怎么更新。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他擅长识人看相,择婿却屡遭失败_第1张图片

本来气色鉴写完后就打算写写其他的,杂文啊,轶事啊,或者自己编点小故事之类的。但想想,一件事情做下来,不管做得怎么样,总应该为它做个总结。

《冰鉴》七篇,大而化之的对古代观人识人之术进行了总结,它是曾国藩一生识人经验的总结,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相书,近代各家相法集大成者。

众所周知,无论是堪舆风水,还是命相卜算,在古代都被尊为帝王之术。那么,王公大臣们通晓乃至精通此道,不足为怪,所以曾国藩不是相师,能作出《冰鉴》也不奇怪。即便如今作者是否是他,还有待商榷,但通过笔者对照《曾国藩全集》里的其他内容来看,行文风格是极其接近的。

《冰鉴》被奉为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其实用性自然毋庸置疑。但早在两千年前,亚圣孟子就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况且,今古多少是有区别的,仍然适用的内容,我们学习,仍然适用的道理,我们践行,但同时也需要分辨出,前人的哪些东西不再实用,亦或者说,是书本之内没讲清楚的。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他擅长识人看相,择婿却屡遭失败_第2张图片

人本身就是复杂的,所以古人才有云:事之至难,莫如知人。才会有“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评判和考察一个人,是需要时时观察的。

秦舞阳十三岁就当街杀人,旁人不敢与之对视,勇名传千里,却在秦王殿前吓得脸色铁青发抖。最终随着荆轲刺秦失败,可能一起被杀害了。而在此之前,可能没人怀疑过他的勇气。但总之,秦舞阳随着荆轲刺秦失败,沦为千古笑柄。无论当时,他有多么不容易。

同样的,《冰鉴》的作者,曾国藩先生,以善识人观人闻名。却在为女儿择婿方面,接二连三的栽了跟头。而这几个女婿,都是他亲自为女儿挑的。

曾国藩择婿,有三个要求:一是必须是他的同乡或好友家的孩子,这叫门当户对。二是这些孩子都必须是曾国藩看着长大的,这叫知根知底。三是这些孩子的父亲都是品行高尚,才气不凡,这叫家风传承。

一般来说,谁家孩子满足这三点,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然而,吊诡的是,大女儿曾纪静,嫁的是他翰林院同事、好友袁芳瑛的儿子袁榆生。完全可以说是个嫖、抽、贪的二流子败家子,致使曾纪静在二十九岁抑郁而死。其实在曾纪静十八岁,袁芳瑛过世那年的时候,曾国藩就已经听说这位准女婿长成了一位花花公子,品格堪忧。但是一为了不负死去的老友,二则因为自己此时已经位高权重,怕世人认为悔婚是嫌贫爱富,所以他还是在袁芳瑛死后两年,“厚道”地把纪静嫁给了袁家。亲手将自己长女推进了火坑。

二女儿曾纪耀嫁给了道光年间的进士陈源兖之子陈松年。陈松年幼时聪颖过人,但成年后却碌碌无为,以致家道中落。曾纪耀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多方筹划,穷苦一生。

三女儿曾纪琛,嫁给的是晚清儒将罗泽南之子罗允吉。同大女儿境况相似,罗允吉也是个整日醉生梦死,流连于花街柳巷的纨绔。据说在曾纪琛坐月子时还跑到秦淮河拈花惹草,最后被人绑架,曾国藩派人全城大搜查也不见这位姑爷的身影。不仅如此,曾纪琛还摊上了一位恶婆婆,泼悍乖戾,尖酸刻薄。

四女儿曾纪纯嫁的是中国第一位驻外大使郭嵩焘之子郭依永,这位女婿倒是人品端正,吃苦耐劳,只可惜身体单薄,英年早逝。曾纪纯结婚三年便开始守寡,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抚养两个幼子,积劳成疾,年仅35岁就去世了。

所以曾国藩在晚年的时候感叹说:“别人都说我会看人,女婿都没选好,还谈得上什么会看人,我心里惭愧。”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他擅长识人看相,择婿却屡遭失败_第3张图片

提到这个并不是说因此就否定《冰鉴》本书一无是处,它的使用价值及借鉴价值都很高。但同样的,短短七篇二十二段,怎么能把世上所有人的面相好坏给概括全呢?似是而非的事情很多,似是而非的人也很多。从眉眼处看神骨气色,有经验的人能准确判断出一个人的性格际遇。虽然性格决定命运不假,但倘若交真心朋友,多半更要考虑人品。

但是,性格和人品,有明确必然的联系吗?

明堂见人,暗室欺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他擅长识人看相,择婿却屡遭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