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说话吗?-----读〈安妮聊哲学〉之二

你一定会回答了,除了某些特殊人群(如婴儿、失智老人、聋哑人)谁都会说话呀。

不不不,那只是能说话。能说话不代表““”说话。


你会说话吗?-----读〈安妮聊哲学〉之二_第1张图片

语言首先是一种动态活动,这种动态活动的参与者必须对自己所使用的词汇的意义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瑞士语言学家 费尔迪南提出“能指”和“所指”这两个术语。他认为语言如同一套符号的体系,“能指”这个符号代表的是口头语言,而“所指”就是事物的具体概念。

比如字母t的发音属于“能指”,而由这个发音联系到的事物便是它的“所指”,如tree。

语言还是一种文化信仰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文化信仰会得到凝聚、升华和变化,甚至会使以前那些古老的本义发生改变。比如,当提到“阿道夫”这个名字时,绝大多数人会立刻联想到希特勒。

在二十世纪中期之前,“gay”这个单词一直都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快乐、愉快”的心情的,或许会带点放荡的意味、但现在,这个单词主要用来形容男性之间的“同同”关系了。

英国哲学家约翰,还将言语行为(依靠语言来执行的行为)划分为三类: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言内行为指用句法、词汇或从句所传递的字面意思;言外行为可以是一个问题、一项指令或一个承诺,但它们的中心目的都是为了表达说话人的某种意图;而言后行为指的是行为本身,即是说话的一种结果。

另一方面,我言语中传递的想法未必就是你听后所理解的意思。

虽然,我们在尽力地学习如何借助言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往往因为种种原因,却并不能如愿。比如情侣之间往往言者与听者因为一句话而争吵起来,因为言者也未必明晰自己内心真实的感觉与想法,更因为无法在瞬间从浩涵的词汇中迅速找到准确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语句;比如我们路遇熟人,只为找一句话表示打一个招呼,但听者却可能无法通过对方的语言理解出真实的含义(因为其实并没有含义),甚至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所以,古人会有慎言之提醒。

路德维希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说话的能力,那么这个人就得选择沉默。

是的,如果我们不会说话,何不选择别的表达方式?要知道,语言的表达形式远远不限于口语和书面这两种形式。

比如情侣之间,一个小小的拥抱与亲昵举动,比语言更容易表达出爱还在。

你会说话吗?-----读〈安妮聊哲学〉之二_第2张图片

在生活场景中,呈现着一种有趣的现象:越是文化水平较低下者,说话的频率越高。可以用时时、处处来形容。TA们完全不需要思考的时间,张口既来。不经过思维与大脑的话语,当然也基本无含义,更无意义。

于是,东家的长西家的短便成了最主要的话题。

有位作家曾经说道,我们用一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生来学会闭嘴。

我住在单位的小区里,无论走到那儿都是熟人。原来我也总是习惯性地遇到时找一个句话说,现在我终于明白,无含义更无意义的话,说出去尤如画蛇添足。于是,现在我遇上熟人送上一个诚挚的微笑以示敬意。

既不用费神去想说什么,也免却了不小心误会的可能。


你会说话吗?-----读〈安妮聊哲学〉之二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会说话吗?-----读〈安妮聊哲学〉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