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件事?(19年第8篇)

上周末应朋友之邀去了一趟顺德,此行目的有三,一是结识一位对我的职业生涯有帮助的朋友,向他请教一些问题;二是顺便逛逛,欣赏顺德美景,品尝顺德美食;三是从朋友那里拷贝一些工作资料。第一项目标完美达成,第二项目标实现50%,美食是品到了,但美景却没时间、也无心欣赏,第三项目标完全失败。

问题出在移动硬盘上,出发前我未能检查一下硬盘是否还能用,只是想当然的认为没有问题,尽管我知道这个硬盘之前确实出过问题,后来整了一下又可以用了。到了朋友那开始拷贝时,才发现硬盘不能用,这个时候我有些慌了神,乱了阵脚。朋友给了两个方案,修或者去街上买一个新的,朋友所在位置有点偏僻,居然找不到维修店,只好开车去街上。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电脑店,但价格高的离谱,最后我选择了价格便宜的U盘。回到朋友住处,发现U盘速度太慢,如同蜗牛爬行一般,几十G的资料拷完需要4到5个小时,这种情况下,哪还有出去玩的心思?更让人郁闷的是,回到家里后,发现U盘上拷的资料完全打不开。好在我的心态还不错,心情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事已至此,只好接受惨淡的现实。

其实这个事情的发生真的很打脸,我的内心有些无法接受,好不容易来一趟,结果居然被移动硬盘给搅黄了,说不郁闷那是假的。这迫使我不得不去做一些反思,总结经验教训,预防后续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那我们如何才能做好一件事呢?

第一,事先做好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计划是成事的必要条件。虽然计划或许赶不上变化,但有计划绝对比没有计划要强。事先缺乏计划,只会让你更加被动。

做计划常用到的几种思维:

1,广深高速思维:

广度:事情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到,越全面越好。

深度:指的是对关键环节要深入思考,死抠细节,胸怀千万里,心思细如丝,多想几步,提前准备好预案。至少要有ABC 三种方案,若发现A方案走不通,则立即切换到B方案或者C方案。

高度:指的是站在老板的老板的角度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纵观全局。

速度:这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我们要练就我们快速制定计划的能力。

2,逆向思维:权衡利弊,事物具有两面性,很多事从反面想一想,你就不会盲动。

3,项目思维:提前对风险点进行排查,做好预案,即使发生也可以从容应对,此次失败之处就是没有将硬盘出故障的风险考虑进来,从而导致第三项目标的失败。

第二,对于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

首先,要让自己的头脑冷静下来,冷静从容是深入思考的前提。

其次,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方法总比问题多,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再次,不盲从,开动脑筋,深入思考找到更好方案。现在想想,当时确实有点像无头苍蝇,我完全可以在天猫下单,然后填上朋友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待朋友拷贝后再寄给我,这样我们依然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欣赏美景。

第三,进行事后复盘,总结反思。做得好的地方该庆祝庆祝,该点赞点赞,不好之处,引以为鉴,吸取经验教训。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做好一件事?(19年第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