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的自信,毁在了亲生父母手里

作者卢丹丹举了很多养育两个儿子的例子,实际生活案例多,有启发、借鉴意义。

01

孩子写作业拖拉、字迹不好看让我大发脾气。

上个周末写作业,兔子拖到周日晚上9点多才“艰难”的完成。我那时不知突然哪来那么大火,对他大吼到:“你每周都要把作业拖到周日晚上六七点才开始写,你同学周六就做了好几套卷子传到老师家长群里了。”

看到他写的数学的“数”字明明是左右结构,被他分成两个字了,两个部首隔老远。

看着他一再分家、又出格的那几个大字,心底的无名火好几次冒到了嗓子眼,那会儿,对于看了60本育儿书的我,也照样憋不住火,“跟你说了多少次,一个字的几个组成部分不能隔的太开,老师都说你多少回了,字不能太大,都出格那么多了,写的越大越是慢,难怪你写字慢。”

儿子估计头一回见我这“晴天霹雷”的架势,惊呆了,恐惧的大哭起来。

他的作业进度太慢,对于当晚的我真是一次痛苦的煎熬。

很多孩子的自信,毁在了亲生父母手里_第1张图片
感恩此文在朋友圈受到的鼓励和好评!

02

家长做错了事情,更应该向孩子道歉。

前几天,一个女友向我诉苦:“我好愁啊,只要我不在身边,我老公总可以把儿子搞哭。”

我很好奇孩子为什么总哭,她说:“老公经常出差,和孩子相处时间本来就不多,在一起还总爱端着个父亲架子,经常批评孩子,这题这么简单都不会做呀,我那时候上小学数学考试总是考满分;那天已经很晚了,要爬楼梯到7楼,孩子困极了,撒娇要爸爸抱抱,他却嫌弃孩子闹腾,使劲打孩子屁股,事后不但不给孩子道歉,还责怪孩子爱使小性子;平时也经常口头禅似的对孩子说,有点事你就哭,一个男孩子,哪有动不动流眼泪的呀,丑死了。孩子现在不太愿意单独和爸爸出门。”

家长不是权威的象征,不是一定要端着架子,给孩子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样很难走近彼此的内心,更谈不上真正了解孩子的心声。一家人常年呆在一个屋檐下,没有心与心的沟通,是一件十分痛苦、悲哀的事情。父母都不想去了解自家孩子,还有谁想去了解他、重视他、亲近他。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内心是无比孤独的,也是更容易出问题的一群人。

其实家长做错事给孩子道歉,也是在给孩子建立榜样的力量,将来孩子在成长中犯了错,也更容易向他人道歉,人际关系会更融洽。你怎么对孩子,孩子大了就怎么对你和这个世界。

第二天一早起来,我为自己昨晚的冲动行为,真诚的向兔子道歉。其实昨晚儿子睡后我翻来覆去好久没法入睡,看了那么多育儿书真的白看了,肠子都悔青。

早晨兔子上学前,我对他说:“妈妈昨晚不该对你发那么大火,妈妈以后不能那么冲动了,对不起,好儿子。”

兔子只是轻轻地抱了下我,抱的感觉并没有以前那么亲近、用力,估计他还没有完全缓过神来。

家长犯一次大错孩子可以原谅,老这样孩子会理解、会原谅吗?伤害多了,钉子在内心钉多了,拔出来多少会有印痕,尤其到了躁动的青春期,父母的过失行为,更难得到烦躁不已的孩子的理解。

我经常忘了上学要给兔子带水杯,忘了在老师要求家长完成的回执单上签名,忘了兔子第二天要带到学校的文具的采买.........有几次大冬天忘了给兔子准备热水,他在校门口小卖部买了瓶冰冷的矿泉水,一头扎进学校的人堆里去了,回来从没抱怨过我不细心。

孩子往往比大人更懂得宽容,反而大人会因为孩子某次考试比上次少了五分而耿耿于怀好几天,因为孩子某次不小心弄坏了大人心仪的东西而指责孩子好几遍......

为何孩子从不嫌弃我们是否贴心,是否长得俊美,是否有体面的工作,是否经济状况良好,而我们却总爱嫌弃孩子学习成绩不够好,写字不够好看,写作业不够细心,做事不够自信......

很多时候,孩子相当宽容、善良,懂得心疼父母,他们一个个暖心的小举动,令我们深深感动。他们堪称我们的老师,是父母成长的一面反思镜,毫无纰漏地映照着我们身上的不足与缺失。

03

每一次糟糕的行为,都能找到值得鼓励的小地方。

想起我前天晚上大发雷霆、面目可憎的表情,想起兔子可怜巴巴、十分害怕的样子,内心满是愧疚,很不好受,不知不觉开始回炉之前看过的卢丹丹的育儿书《家庭中正面管教的52个工具》,之前虽也上过3天正面管教线下家长课。

读了一些书后发现,好书反复回炉很有必要。当时知道未必当时能做到,当时能做到现在也未必能做到,父母从真正知道到时时刻刻习惯性的做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知行合一难呀。

孩子将一个字写成了左右两个字,分家了。按照书上启发我的,可以多留意孩子写的好的字,不吝惜地鼓励他:你看看你写的家校联系本上的“练习运动会舞蹈”,这个“舞”字这么难,可你写的这么好,字体大小正合适,没有出格子线,这个字笔画这么多,你每一笔都写的很清晰,字迹整体看起来很舒服,妈妈看到了你的用心和进步。

父母这样做,让孩子体验到一次小小的认真就能带来大大的关注与认可,下次更愿意努力让字写得好看些。父母的每一次真心看见,每一次用心、用情、及时、恰当的鼓励,都会是一次启发孩子内在生命动力的好机会,这些小小的鼓励日积月累一定会凝聚成孩子坚韧不屈、乐观积极的生命品质。

此时不知不觉又想起林文采女士的育儿经句:纠正孩子偏差行为只需要做好两点,一是忽视孩子的偏差行为,二是多鼓励其正向积极行为。

父母们可曾想过,为什么我们对孩子的鼓励、夸赞如此吝啬?孩子们对大人的鼓励、夸赞却又那么大方?

04

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是父母的养育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没有用对方法的家长。一味批评指责孩子并不能解决问题的本质,只有改进大人的养育方法才是明智之举。否则越批评,孩子越不自信。批评只会让事情向着更加相反的方向发展,导致孩子走向自卑,厌学,甚至逃学,早恋等等。幸福力专家周梵老师说,爱不增加,行为一定不会改变。

很多弹琴的孩子都有过一些这样的负面感受。例如,孩子弹琴时家长会不断纠正、指责、打击孩子的热情;当孩子松懈时,家长就会拿他和隔壁老王家孩子比较,人家孩子早就会弹了;一旦孩子有想放弃的念头,家长马上就会批评孩子懒惰;有的家长还会威胁孩子:你再不学钢琴,我以后不给你任何零花钱,再也不给你买玩具了,你以后最好也别吃饭了......

久而久之,孩子觉得弹琴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对弹琴失去了兴趣。

恳请家长们少用“不语言”,这也是正面管教里提到的养育方式之一,“不语言”只会让孩子承受心理打击,觉得自己不够好,可还是找不到正确的做事方法。要是父母能采取积极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孩子更会知道该做什么,采取什么办法做。

要是孩子不愿意写作业,你可以说:“你决定现在写作业还是看完了这集动画片再写?”孩子对家长拿几个重物下楼没有感觉,你可以说:“你是帮忙拎垃圾袋还是拿这个包裹?”

殊不知,是父母的一次次否定与指责,简单而又粗暴地将孩子推向了事情的对立面。若是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父母试着去体谅、理解、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心平气和地陪伴他一起面对一个个小难关,找到孩子弹琴中哪怕是一点点值得鼓励的地方,不吝惜自己的赞赏,不断给他加持能量,孩子或许就会慢慢走出一段段学琴的艰难时光,在艺术的道路上离梦想更近一步。

05

父母该出手时就出手。今天你不狠心,明天孩子就很可能“滋生”很多坏习惯,大了问题根本不容易改,趁小的时候纠正更容易些。

经常有朋友跟我说,“你儿子下次写作业拖拉,周五周六不做,要拖到周日晚上做,你就到点把他的作业拿走,不允许他继续做了,我家女儿我就这样搞过一次,第二天被她老师狠狠批评,她以后改好多了。”

很多书上也教过这个方法,每每看到孩子可怜兮兮求情的眼神,又不忍心这样做了。是家长和孩子在老师面前的一次好印象重要还是让孩子自觉养成做作业不拖拉的好习惯重要?

为了一次孩子不被老师批评,总是不忍心拿开他没写完的作业,要是长期这样下去,小问题会酿出大问题。拖拉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必然不好,将来到了工作岗位,也会因为不能及时完成工作任务,少不了会被领导批评,可能到时候加薪升职都是大问题。

下次孩子写作业拖拉,我一定要“残忍”、“果决”,让他被老师批评,看他回来改不改。

我也在每周微课上买了儿童时间管理的课程,打算跟儿子一起制定周末学习时间表,让他来制定,我只做指导,孩子自己制定的计划他更容易遵守,让孩子清楚知道,到底什么时间段是玩的时间,什么时间段是学习的时间,有界限感的孩子更懂得尊重规矩,更能合理安排时间,反而内心更自在,更有安全感。

不要老觉得孩子没长大,制定不好学习时间表,洗碗可能会把碗打碎手划伤,叠衣服可能叠不整齐。

每一次做的不太好的行为里都有其积极的、值得鼓励的意义所在。只要父母勇敢放手,让孩子充分体验,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毫不吝惜的大胆鼓励,孩子内在生命会越来越充盈、饱满,遇到困难会更有承受力。

我们作为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开启孩子内心世界满满的生命能量。每晚您可以问自己一句话:今天我又鼓励自家孩子了吗?

您希望自家孩子是更自信还是更自卑,您说了算。


书中的某一页,红色表示重点,问号表示自己没做到的,黑笔写的是自己对作者内容的理解与解读,折页使得回炉时一下子就能找到重点地方。

齐帆齐写作课第五期学员

你可能感兴趣的:(很多孩子的自信,毁在了亲生父母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