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山集锦

    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美术摄影团体与摄影家


静山集锦_第1张图片
郎静山肖像
静山集锦_第2张图片
郎静山侧面肖像
静山集锦_第3张图片
郎静山在作品上签名


静山集锦_第4张图片
1961 年,张大千在日本东京参加郎静山摄影展,并一起游览了日本三大名景之一的“松岛”,一同前往游览的还有东京川菜馆名厨、亦有摄影雅好的庄禹灵(大千老友)、张大千的红颜知己

      从五四运动以迄抗战爆发的二、三十年代,正是我国摄影艺术从萌芽而至独立,且经历第一个繁荣期的阶段。当时许多高层知识分子都掌握了摄影技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相互交流切磋,举办展览,组织社团,从而赋予摄影以时尚而高雅的文化内涵。这使得摄影从早期的一门用于商业目的的技术,逐渐转向一门艺术,为其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最早的美术摄影艺术团体是成立于1923年的北京光社。初名艺术写真研究会,其成员都在北京大学任职。1924年第一次影展,吸引了五、六千人参观,好评如潮。此后光社又举办了五次展览,出版了两集《北京光社年鉴》。光社还是最先倡导艺术摄影的团体,并初步涉及了民族化与个性化的问题。著名诗人、学者刘半农(1891-1934)是该团体的主要成员,同时他也是早期摄影理论家,从1927-1929年他先后发表了《半农谈影》及《北京光社年鉴》的1、2集序言等著作,提出并廓清了不少关于摄影的技术与艺术方面的基础课题。刘半农的摄影作品存世极少,本幅《船家儿女》(拍品编号105)极为难得,也是刘半农的摄影作品第一次上拍。1927-1928年是光社的全盛时期,但随着南京政府的成立,光社的一些骨干南下宁、沪,全国摄影活动的中心也转移到了上海。

      二、三十年代上海先后成立的各种摄影学术团体,据估计有数十个之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华摄影学社、黑白影社等。

      中华摄影学社,又简称华社,是整个二十年代最重要的摄影艺术团体之一。它成立于1928年初,发起人是郎静山、胡伯翔等人。其成员主要来自新闻界和商界,举办了四次摄影展览,而且展览征集向各界爱好者公开。后来成名的陈传霖等人,都是在华社影展上崭露头角的。华社还曾创办过两本摄影杂志,一本名《天鹏》,共出版九期;一本名《中华摄影杂志》,共出版十一期,都发表了不少优秀的摄影作品及评论、技术介绍等,是早期颇有影响的摄影刊物。

    华社各成员的艺术面貌与追求颇为多元化,如建社元老、早期摄影的重要推动者郎静山,在从事新闻摄影的同时,努力发掘摄影的艺术表现力,拍摄了大量有中国韵味的风景作品,特别是通过后期暗房技术制作多底片合成的“集锦”照,将传统文人画的意境融入进来,为摄影艺术的民族化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一啸风生》(拍品编号104)是郎静山数量较少以动物为题材的摄影作品。另一位元老胡伯翔在华社影展中展出作品最多,他也是最早把镜头对准下层劳动群众的摄影家之一,他的风景创作也颇平实动人,《翠溪泛舟》(拍品编号108)即是一例。而1929年加入的郭锡麒,被称作“华社中的健将”,他精于暗房技术,从冲洗、晒印、放大,乃至修底、着色,样样“均臻上乘”,还有“最擅长设色的摄影家”之称。他酷爱旅行,足迹踏遍全国及印度、缅甸等地,因此醉心于风光摄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普陀风光》(拍品编号107)是其代表。

      黑白影社成立于1929年,摄影名家陈传霖、吴中行等都是主要成员。由于其组织完备,管理得当,因此很快发展为具有全国规模的摄影团体。社员已遍及大江南北,还有海外侨胞和港澳人士加入,总计社员168人。影社还举办过四届规模较大的“黑白影展”,编辑出版三册影展专刊《黑白影集》及《黑白影社创刊号》等刊物。

      黑白影社的代表是陈传霖,他反对以郎静山为代表的追摹水墨意境而过多依赖后期暗房制作的思路,强调摄影的纪实功能和现实主义原则,身体力行地倡导使用小型莱卡或禄来福来相机,抓拍真实、自然的瞬间及人物的生动表情。这组《黄山风景》(拍品编号109)充分体现了陈传霖的摄影艺术追求。1931年加入的吴中行是另一位卓有建树的影人。他也强调实景抓拍,并将镜头对准自己的家乡,其作品被称为:“充满可亲的乡土风味与民族风味”,《青云直上》(拍品编号106)便是其典型的常州风景佳作。

      二、三十年代的众多摄影团体,为知识分子中的业余摄影爱好者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平台,扩大了摄影的社会影响力,推出了一批有创作实绩和理论素养的摄影家,奠定了摄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多元发展格局,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使命,值得后人铭记。

静山集锦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静山集锦_第6张图片
郎静山

  郎静山(1892-1995),浙江兰溪人,1892年生于江苏淮阴,以集锦摄影的技法成为中国最享有国际声誉的摄影艺术 大师是中国最旱的摄影记者。1926年发起成立“上海中华摄影学社”(“华社”),是我国旱期最有影响的摄影团体之一。1930年在上海松江女子中学开创了我国摄影教育之先河。郎先生1921年起参加国际沙龙活动,入选作品千余次,获奖数百次,先后被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美国摄影学会接纳为高级会士。1939年,郎先生将现代科学摄影技术与中国的传统绘画六法理论相结合,创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艺术的“集锦摄影”,“集锦之法”,评论称其作品是“最现代的、同时又是最中国化的”。1963-1992年创办“中华民国国际摄影展”.1937-1992年参加世 界各国众多摄影协会,并获颁多项荣誉。1983年在法国举办个人 回顾展。1984年获艾顿新闻摄影奖。1991年“郎静山面龄百幅作 品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1995年在台北逝世,享年104岁。 作品为国内外主要影像艺术品拍卖会的常客和珍品。

静山集锦_第7张图片
三千大千


静山集锦_第8张图片
1975年作 远山横渡白云湾 银


静山集锦_第9张图片
松鹤图


静山集锦_第10张图片
山岭轿夫


静山集锦_第11张图片
汲水


静山集锦_第12张图片
扁舟一叶


静山集锦_第13张图片
湖光树影


静山集锦_第14张图片
渔港



静山集锦_第15张图片
春树奇峰

    《春树奇峰》乃郎静山平生首幅集锦照片,其于1934年完成,1941年出版的《郎静山摄影专刊第二集》诠注:「此始信峰与西海接合之景。」庄灵认为,本作的集锦技法应用高妙,近景细致而远山蒙眬,乎合大气透视原则,加上中间云雾缭绕,几乎看不出人工接合的痕迹。郎静山强调以国画「六法」为摄影法则,当中「经营位置」对郎氏摄影的谋篇布局影响尤其巨大。本作之中,郎氐拍摄始信峰时,应是从低往高的仰视角度拍摄,方显山峰之髙峻,然而一经置入前景,观众似乎亦身在高处,产生从此山望彼山的错觉,这正是郎氏亟欲借助「集锦」技法营造的效果。

      郎静山先生注重在西方沙龙摄影术中融入传统中国文人特质,在他的摄影作品中,也能够明确地辨认郎静山先生对于19世纪西方画意摄影的参照,只是我们看到得更多南朝画家谢赫所提出的「绘画六法」,其中所谓「经营位置」、「传模移写」,在郎静山先生的作品中可见一般。除此之外,郎静山先生更确立了「集锦摄影」在中国摄影界中的重要的风格元素,而集锦摄影在暗房中拼凑底片并多重曝光的技巧,造就它能够以西方摄影术再现中国文人画意的重要因素;再加上郎静山先生对于中国画的造诣,他的集锦作品更获称「影中有画,画中有影」的传世杰作。由于郎静山先生以集锦摄影闻名,导致使其现实主义风格类的作品较难为重视。事实上,郎静山在1934年创作第一幅集锦作品《春树奇峰》之前、以及晚期都陆续拍摄了大量的客观纪实的作品,其中也不乏许多动人的作品。


静山集锦_第16张图片
介 为郎静山壮年时期的经典作品,是其集锦摄影的代表作之一。早期洗印,影调明快,意境十足,品相完好。是郎静山画意摄影的代表作。


静山集锦_第17张图片
峨嵋金顶


静山集锦_第18张图片
千手观音


静山集锦_第19张图片
舞女


静山集锦_第2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金波泛筏》乃郎静山纪实摄影之名作,于三、四〇年代已于国际参展无数。郎静山曾经自述拍摄《金波泛筏》之过程:「浙江嵊县,山溪中,运输困难,多用竹筏,水深则浮,可以撑篙,水浅则沉,用竿拽之,此景竹筏横斜,日光以溪中石子在水中反射,故有奇趣。用柯达反光镜箱摄取。」庄灵老师亦认为,艺术家在此巧妙捕捉夕阳时份溪水波光粼粼的景色,作为本作的主要艺术效果;其虽为即景,却富于诗意与抽象美。


静山集锦_第2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二〇年代,郎静山在上海《申报》工作期间常晚上在报馆写字画画,并打入海上画家社交群,彼此交流洋摄影与古代画理,当中吴湖帆与郎氐交情尤深,两人既曾合力作画,吴氏亦曾对郎氏集锦作品给予意见,而郎静山此幅《临流独坐》则成为吴湖帆画稿的灵感来源,正如郎氏自述:

「天台为浙省风景区,方广寺石梁飞瀑可谓全山精华,方广有上中下三院,石梁居中,瀑自上方有两支流,至石梁而会合,洪流直泻,一落千丈,势极雄伟,是景见于下方广之下,树木深郁,不可及顶,仅见十之一耳,湖帆曾以此本写画。」

本作在1938至1948年多次参与国际沙龙,包括1944至1945年美国摄影学会39个城市的巡回展览,并为艺术家赢得1937年琉森摄影沙龙银奖,以及1938年打比铁路摄影沙龙铜奖,奠定国际地位。


静山集锦_第22张图片
烟波揺艇

      1949年,国共内战结束,郎静山取道香港,翌年迁居台湾,万里中国河山,自此只能透过底片以作追忆。郎氏乃怀抱大中华文化理想之艺术家,毕生始终致力团结华人社会,凝聚民族精神。1951年,郎氏发表《烟波摇艇》,以中国黄山、香港摇艇.台湾芦苇为材料,综合三地风景,构筑心目中的中国山河,本作不仅成就艺术上的清幽意境,亦同时载寓一代宗师对于国家民族团结一致的美好宏愿。本作题款「滂熙先生清品」,应指台湾收藏家、艺术传媒人张涛熙(1928至2013年)。张滂熙,字秋蝉,出生于宜兰,1955年举家迁移至板桥,在板桥国小担任教职。张氏年轻时即对名家书画及文物收集有兴趣,因此结识蓝荫鼎、傅狷夫以及郎静山等名家,1983年被借调到台北县立文化中心协助筹备工作,1984年3月回到学校任教,同年8月退休,后与艺文界朋友成立「六六画廊」,1986年7月转任台湾艺文杂志社总编辑,后筑「熙庐」专事创作。郎静山与张滂熙时有笔墨酬唱,更曾亲题「熙庐」二字予张氐,显示两人交情匪浅。


静山集锦_第23张图片
古阁重峦

      郎静山在1988年出版的《郎静山诗画意趣摄影特刊》指出,《古阁重峦》取景黄山祥符寺亭:「其始本为汤院,宋大中元年敕为祥符寺,汤院者有汤池在焉……明嘉靖间即凿石甓亭,年久失修,今始重建,非古所有,是日浴罢之人均增加体温,甚为解寒,惟因阴雨阴暗不能摄影,亭后树木幽茂老干参天,姿态古朴,简直为宋画中原本,静山摄松亭影,其后始作集锦法以重重山色作背景集合成章。」可见集锦技法对郎氏摄影在创作过程中,发挥着取长舍短的重要作用。本作题款「赠大超先生」,应指国民政府要员李大超(1900至1984年)。李大超,广东五华人,1922年北京大学毕业后,从事国民党秘密宣传工作,及后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此后历任新一军顾问、烟台警备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福建《民国日报》社社长、广东省参议等职务;1949年后,任台湾行政院设计委员,并致力外交与侨务。郎氏曾在1947年香港预展期间,与李大超、胡文虎、许世英合影可证两人彼此认识。


静山集锦_第24张图片
仙山楼阁

巜仙山楼阁》题款「惟诚法师慧赏」,乃郎氏九十三岁时赠与台湾惟诚法师之作。惟诚法师生于1947年,台湾花莲人,18歳于基隆市十方大觉寺受戒贩依,翌年投身台北市临济护国襌寺附设之戒光佛学院读书,学佛之余兼善文学,尤工诗词。惟诚法师与郎静山交情深厚,法师在台北期间,即与郎氏为邻,并曾多次为郎氐摄影作品赋诗。


静山集锦_第25张图片
东西横贯路

《东西横贯路》乃郎静山台湾时期非常重要的一幅作品。题款中的「壬寅」乃1962年。1960年,台湾中部的横贯公路通车,成为台湾第一条串联东部与西部的公路系统,当年动用了一万多位退伍国军,耗时三年九个月,而主事此一重大工程的,乃时任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就业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蒋经国先生;1962年,郎静山以中国摄学会理事长身份,获邀参观并拍摄横贯公路,郎氏正好发挥「集锦」技法,将横贯公路190公里的美景精华尽收此幅。


静山集锦_第2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静山集锦_第27张图片
蒋介石


静山集锦_第28张图片
齐白石


静山集锦_第29张图片
张大千


静山集锦_第30张图片
于右任


静山集锦_第31张图片
迎客松


静山集锦_第32张图片
张大千


静山集锦_第33张图片
1940年 石桥柳岸


静山集锦_第3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静山集锦_第3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静山集锦_第3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静山集锦_第3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郎静山主张中国的摄影艺术“无论取景或色调,应多研究国画中蕴涵的旨趣”,除去山水题材之外,花鸟题材的摄影作品尤能体现郎静山的追求,如《佳禽栖尽好花枝》(1956年)、《黄莺莫教枝上啼》(1957年)等,仅题名就足以令人发思古之幽情。至于适应传统书画装裱形式而构图的创作,如仿成扇的《棠梨枝上白头翁》(1971年),仿立轴的《春鸟一转有千声》、《小鸟枝头亦朋友》(1955年),自是妙趣横生,别有佳味。

      而本幅这种类似宋院体花鸟画的圆形构图作品,十分少见,目前仅见出版品中《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1933年),所摄为一对游弋湖面的野鸭。“枝间弄好音”,语出刘孝绰《咏百舌诗》:“山人惜春暮,旭旦坐花林。复值怀春鸟,枝间弄好音”。但郎静山并非仅因鹦鹉与百舌鸟同样善模仿而题此句,这幅在岁末赠送友人的作品,大概也含蓄表达了勉励友人无须伤怀,新春将至,且共同期待与欣赏美好事物的情愫。


静山集锦_第38张图片
影星李丽华
静山集锦_第3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静山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