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环境学院本科入学。
郑祥,杨勇,雷洋,中国城市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潜力分析,环境保护 2009 第4期 P19-22
2009年,就读本校硕士,师从郑祥。
雷洋就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1】郑祥,雷洋,陈迪,王志伟,膜吸附反应器(MABR)对饮用水系统中病毒的去除,
中国科学:化学. 2012, 42(10): 1479-1486.
【2】郑祥,雷洋,陈迪,程荣,纳米TiO2对模型病毒——f2噬菌体的吸附特性,中国科学
B:化学,2013, 43(5): 610-617.
【3】周玉芬,郑祥﹡,雷洋,陈迪,活性污泥对病毒的生物吸附特性,环境科学, 2012,33 (5):1021-1624
【4】孙翀,李洁,孙丽艳,许瑞娜,郑祥﹡,雷洋,杨烨,气体膜技术分离混合气中二氧化碳的研究,现代化工,2011,31,增刊1:19-23
【5】雷洋,王玉明,杨 勇,郑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能源回收的潜力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专刊):233-236
【6】郑祥,雷洋,陈迪,王志伟, 膜吸附反应器(MAR)对饮用水系统中病毒的去除,中国科学(化学) 2012 第10期 P1479-1486
【7】雷 洋,郑 祥﹡,王艳芹,膜生物反应器(MBR)在饮用水与污水系统中对病毒的去除研究,第七届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浙江大学,2011,11月4-7日,杭州
【8】周玉芬,郑祥﹡,雷洋,陈迪,李锋民,活性污泥对病毒的生物吸附特性,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 (CEPPH2011),武汉,2011,9
【9】雷洋,王玉明,杨 勇,郑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能源回收的潜力分析,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10月22—23日,2010,山东济南
2012年,硕士毕业。
硕士论文: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系统渗滤液变化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目前在国内是一种新颖、先进的填埋场技术。为建立农村生活垃圾经济适用性处置技术,针对传统卫生填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开展了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室内模拟试验,对填埋场的基本特性、沉降特性,尤其是对渗滤液的变化特性进行了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垃圾与渗滤液中的有机物的降解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拟试验以及模型分析对准好氧填埋进行了研究,为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置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路线。 本研究以导气管管径为参照变量,设计了两组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并对其进行连续监测。研究表明,在填埋的300天内,垃圾的沉降比例达到接近40%,固相垃圾的有机质可降至24%,渗滤液的COD、BOD5、TOC、氨氮与总氮等污染物得到高效的去除,最大可分别下降至3643 mg/L、73 mg/L、1284 mg/L、67 mg/L、109 mg/L,VFA物质可降至20 mmol/L,B/C比降至0.02-0.03之间,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大大降低,基本实现了渗滤液的原位处理与自我净化,填埋垃圾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效果显著。 针对垃圾中有机物的降解过程建立了降解动力学模型,并且对可能影响垃圾中有机物降解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垃圾中有机物的降解的主要限速步骤为水解过程以及后续的微生物利用过程,其中水解过程符合常见的一级衰减方程,而微生物利用过程则符合经典Monod方程。模型结果还表明,渗滤液回灌操作、接近中性的pH环境以及较高的反应温度更加有利于垃圾中有机物的降解。而且相比于水解阶段,微生物利用过程对pH值与温度的要求更加严格,微生物利用过程中的模型参数对模型的结果影响更大。利用模型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渗滤液中的COD经历一个快速上升与持续下降的过程,并且在两年内渗滤液COD则可以实现达标排放。
丁婧,雷洋,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系统的渗滤液变化特性研究,环境工程 2015 第3期 P6-10,16
2012年毕业后,雷洋任职于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曾参与多个工业园规划,生态文明规划,污染物处理规划和循环经济规划的编制工作,在环境保护期刊《环境保护》《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上面都发表过论文。
曾就职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项目经理?
雷洋导师郑祥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主编。
长期致力于膜分离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研究。在环境系统中病源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新型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开发、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等技术与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中取得了创新性成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SCI论文15篇,EI收录14篇,ISTP收录8篇。从2008至今,主持编写7部行业分析报告:《2008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2008 膜生物反应器行业分析报告》、《2009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2009 膜生物反应器行业分析报告》、《2010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中关村膜产业发展报告-2012年》、《2012-2013中国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膜工业卷》。2006年因出色的教学工作获嘉诚奖教金。2008年入选北京科技新星,2010年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2012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http://envi.ruc.edu.cn/newcn/a/shizililiang/huanjingkexueyugongchengxi/2011/1104/70.html
总结:
名师高徒,国民表率,社会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