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白云岩

寻幽白云岩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有的地方,注定就有传说,就美,比如白云岩。

岩上有白云?哪座山峰没有白云呢?当我站在七家山水库的堤坝上时,我的双眼一直在梭巡岭上白云。这是一个雨过天晴的朗朗春日,碧空如洗,天边才有一两缕丝带般的云朵。七家山水库像一块巨大的碧玉翡翠,嵌在白云岩东西山体之间。山色倒映其中,水面青碧相间,夹杂点缀的绛红是盛开的映山红,仿佛要在水面洇开了一般。用“打翻了上帝的颜料盒”来比喻便俗了。这是大自然的圣手随意挥洒的作品,横平竖直点勾撇捺,信手拈来,无处不是风景。

以七家山水库为界,白云岩分为东片景区、西片景区。这一次是文乡枞阳的白云岩春天采风笔会,文乡友人、白梅中学的钱忠、陈明华老师义务导游。一天时间,只能跑一片景区。我们去的是西片景区。从山脚下望过去,白云岩绿意汹涌,扑面而来。路边是赭红色的岩壁,映山红从岩壁的缝隙间生长出来,红得耀眼、醒目。凑到跟前看,岩壁上几乎没有浮土。一向不爱拍照,还是拿手机拍了好几张映山红。掩映在树木中的上山小径,不仔细看根本就看不出来,一旦迈进小径,又是一番天地。

山上以松树、竹子为主,间以不识的杂木,多为低矮小叶的灌木。一踏入林中,那种雨后清新的气息,立即令人进入醉氧状态。我大口大口贪婪地呼吸着白云岩的空气。我希望当我离开白云岩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几百兆的手机相片,还有白云岩的气息—它将一直循环在我的身体里。新发的松针青得发亮,带紫芽的野竹笋遍地都是。他山的野生杜鹃—映山红已被盗挖得差不多了,白云岩的映山红却随处可见。有时低头哈腰攀过一片奇形怪状的岩石,一棵开得正盛的映山红迎面撞来,骇人一跳!

雨后的山路还是略微有些滑,有些地方需要手脚并用。有一处山坳,散落着一片野茶林。规模不大,约有百十棵,茶树林子边上有一只篮子,里面装着一只茶杯、一条毛巾。这是采茶人遗落在这儿的。大伙哄笑着要“乡长”燕子摆拍一张采茶照。燕子大大方方地走进茶林,摆了个采茶姑娘的Pose,采风团的“御用摄影师”曼公咔嚓一下,留下了这个精彩瞬间。燕子细心地将篮子放回原地,采茶人一来就能看到。

采茶人在哪儿?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走了半程,同行者都有些累。钱老师说:“加把劲,上去有个石头巴子,正好休息。”翻过一座山头,眼前赫然一块巨石。攀上石头休憩、看景、合影。朝南边看过去,七家山水库像一滴蓝色的泪珠,滴落在群山之间。四处怪石林立,岩壑幽深。水库对面的铁船峰形似一艘正待启航的巨轮,似乎一阵风来就可劈波斩浪。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有位前辈说过:“山没有水,就像人没有眼睛,就失去了灵性。”山环水绕、山水相依,方有纸上云烟,方有一片氤氲灵气。白云岩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否则不知有多少文人画士纷至沓来,但这既是她的不幸更是她的幸运。最幸运的,应是此刻一步步踏入白云岩深处的我们。

巨石下面就是一线天景观。有点名气的山,几乎都有大同小异的一线天景观。白云岩的一线天,奇就奇在洞窟位于山崖下面。进洞窟的路异常难找、难走,不是钱老师带路,根本不可能进去。曼公往下走的时候,脚下不留神就摔了一跤,幸无大碍(珍贵的单反相机亦无大碍)。洞窟名曰燕子岩,岩顶倾斜向外伸出,覆盖几个毗邻的小岩洞,顶上裂开一缝,最宽约有四五米,最窄不到一米,仰望但见狭长的天光一线,水珠自上飘散下来,冰凉沁骨。从一线天上来,再爬不到十分钟山路,文乡采风团成功登顶白云岩顶峰天堂寨。峰顶上有一块足有七八十平米的巨石,站在巨石之上,脚下就是万丈悬崖。前方群山环伺,众峰突兀,形成一个舒缓、宽阔的峡谷,此峡谷即 “纳三军于其中,不见其踪;行万马于其中,难闻其声”的“七家山八家洼”景观,传与朱元璋、陈友谅的战事有关,钱老师略作讲解,可惜内容我全忘了。

下山也是步步有景。“天下名山佛占尽”,白云岩果然也不例外。白云岩寺依白云岩洞而建,洞高33.3米,宽50米,深16.3米,面积可容数百人。南朝即为佛教胜地,宋禅师守端于此弘法。《传灯录》记载:“宋高僧守端住枞阳白云岩,以白云岩为内院,人称白云大师。”白云岩寺遂闻名天下,其后屡废屡建。洞顶的缝隙之间原有青鸟筑巢,今不复见。康熙年间《桐城县志》:“白云禅师道场,有青鸟雌雄来听说法,至今存巢佛龛上。”清桐城派宗师刘大櫆在《浮山记》中写:“山中有青鸟,独时时往来于白云、金谷之间,他山未之见也。”“白云青鸟”是老枞阳八大景之一,山下的村民说有缘才可得见青鸟。我想,青鸟大概就是一种稀少美丽的绿羽鸣禽吧。

寺门两边有茂密的竹林,进了寺门,便可见白云岩洞的全貌。洞口西边有一口泉,清冽甘甜,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泉眼在石壁缝隙之间,滴水如丝。石壁上阴刻“一滴泉”三字,相传青鸟只饮此泉,今天已是寺内僧人的唯一饮用水源。我坐在长条凳上歇息,喝了一杯茶,又续满开水。后悔没带一只大水壶,以后再想喝一滴泉的水不知何时了。住持果良法师是个中年人,个子不高,棕红色的脸膛,人很谦和。果良法师来自九华山,聊了一会,还真有些交集。寺里未见其他僧人,一个僧人守一座庙?平日里,我就喜欢在佛寺里闲坐。此刻“又得浮生半日闲”,可消十年尘劳。我想我过去生中必定做过僧人,每每去了佛寺,人就安定下来,有归属感。同行的两位小朋友撞响了铜钟,回响不绝如缕。心头一怔,莫名就冒出这两句:

我的身体是一座庙宇

我的心是一口钟

且亭在白云岩寺的山门下不远处,也是一座有传说的亭子。没有进去,只远远看了一眼。时间有些紧,文乡诸友当天得赶回枞阳,我得赶回铜陵。下到山脚,一块平坦巨石之上,赫然留着一只脚印。这就是九华老爷“大脚印”遗迹。唐开元年间,新罗国(今朝鲜)王子金乔觉为修佛法渡海东来,初抵皖境,由南陵一路逶迤向西,至天柱山、浮山、白云岩一带。白云岩山境虽好,金乔觉登上山峰,山体晃动,知此处不足承法。攀上望江石,金乔觉见大江如练,对面青山隐隐,灵气骤现,遂渡江至九华山。金乔觉在九华山洞居涧饮,苦修数十载,唐贞元十年趺跏圆寂,肉身不坏。众徒据《地藏十轮经》认定金乔觉乃地藏菩萨示现,建石塔供奉金地藏肉身,九华山遂成四大佛教道场之一。山下的池州人以及江北的枞阳人,皆亲切地呼之为九华老爷。天柱山、浮山也有九华老爷大脚印遗迹,可见金地藏菩萨由北向南游历的踪迹。此处大脚印我认真察看,五个脚趾头和脚后跟异常清晰,不似他景须细加辨认还要发挥想象可得。其由来,我猜测有两种情况:一者好事者有意凿之,以证圣迹;二者天然形成。

涵云洞就在大脚印所在的巨石下方四五米处。本来是不想去的,目测一下,就知道那不过是几块大石头交错形成的空间而已。义务导游钱老师说的几句话让我心动了:“洞里有雾,山上有云。洞里雾散,山上云消。”哪怕今天什么景都没看到,只为听到这几句话,也是不虚此行。到洞里钻了几个来回,石壁上本来有摩崖石刻,风化严重,大多已是漫漶不清,唯“函云洞”、“函云关”两处依稀可辨(陈明华老师著《函云石刻记游》,对此有一番考证)。坐在洞口的大石头上抽了一支烟,看远处的白云岩,仍然青碧一片映衬蓝天。说来也怪,才大半天功夫,天门洞、燕子岩、一线天、天堂寨这些景观就像暌隔多年的友人,现在只知其名而不知其人。惟独白云岩寺、涵云洞这两处地方,念兹在兹不舍相忘。心想下次再来,得遇上个涵云洞里起雾的日子。“洞里有雾,山上有云。洞里雾散,山上云消。”那会儿再上白云岩看云消雾散,再去白云岩寺喝一滴泉水泡的茶,真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幽白云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