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我们总是在出发——记,迷失在摩洛哥<六>

(六)撒哈拉·Sahara(2)

整个上午的时间基本在车上度过,沿途原本一望无际的平原也有了些起伏,渐渐有了些丘陵甚至山区的模样。空气中散步着沙尘,绿色只在河谷地带存在,仿佛一条绿色的小河,生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艰难前行。

中午十二点多,我们终于到达了第一个重要的景点——阿伊特·本·哈杜村(Ait-Ben-Haddou)。这座村庄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由被称为卡斯巴斯的奇特建筑组成。卡斯巴斯用当地特有泥沙堆砌而成,大多分为三层,底层是马厩,二层是粮仓,三层是住宅。奇特的建筑和外观使村庄先后出现在20多部影视作品中,如《权利的游戏》、《木乃伊》等。

这里有那个时代世界上第二大的集市(第一大的在欧洲),这里有你对阿拉伯人居住环境的所有幻想。异域风情,加上穿着Djellaba(吉拉巴,摩洛哥男士穿的传统服装)瘦高瘦高的导游,那一刻我有些恍惚了,仿佛自己穿越到了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东地区贸易的时代。我与阿拉伯商人时代,大概只差一匹骆驼了吧。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这座始建于公元8世纪的古老村庄,是摩洛哥早期的柏柏尔人村落的典范,由6座被称为"卡斯巴斯"的建筑群组成。"卡斯巴斯"是该地区独特的建筑形式,集马厩、住宅与粮仓同为一体,并被建成堡垒的样式,这些建筑本身没有窗,采光仅依靠长廊透进的阳光。由于整座村落建于山坡上,在遇到外敌入侵时,村民们便退守到此进行防御,并依靠粮仓中的存货渡日。在阿拉伯语中,Ait-Ben-Haddou也意为“设防的城市”。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阿伊特本哈杜村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导游告诉我们,古城前面的平原其实是古河道,这也是柏柏尔人当初从沙漠中出走,在这里建立新的村落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几百年以前,河水的盐度上升,而且经常季节性干涸。村民们也渐渐迁出了村落,现在仍旧生活在村子里的只剩下了几户手艺人,用传统技艺向人们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站在村落最顶端的“宫殿”前,远眺四方,一片苍茫的大地上,沙石的黄色主导着这个世界,仅存的一点绿色抱团取暖式地聚在一起,还全被蒙上了一层薄纱似的土色。不远处就是阿伊特本哈杜村民新的定居点,虽然守着祖辈们留下的世界文化遗产,靠发展旅游业有了一定的收入,但据说人们的饮用水仍然是个问题,需要从几公里外运输过来。世界上有太多的传奇,是你见到之后会感慨,会惊叹,会钦佩,但是让你成为传奇的一部分,你是不会愿意的。旅行和体验的目的往往不是让你去寻找一种新的生活,而是让你更加珍惜已有的一切!

告别了古村落,我们继续向更深的内陆进发,所见也越来越荒芜,风景寥寥,加之旅途的疲惫,烈日的炙烤,会让人有一种生机逝去的窒息感。这种压迫感也是沙漠地带旅行所能带来的独特体验,算不上好,但绝对难忘。

谢谢你耐着性子看到了这里。来都来了,就留个小红心、点一波关注再走呗,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么么哒~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第【17】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旅途]我们总是在出发——记,迷失在摩洛哥<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