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之“废卷而哭失声”段

一、案例背景

朗读是声情并茂的阅读,是全身心地阅读,是用心灵去体会文字的美。而朗读法,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规定:“阅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而我们的语文课堂里,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指导下,朗读教学很多时候仅流于形式,变成为朗读而朗读,完全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苏轼悼念已故表兄文与可的一篇古代记人类散文。文章前面两段讲述了文与可画竹的技法、自己与文与可交往的戏笑言语。最后一段讲写作的缘由:晒画睹画思人,废卷而哭失声,借此记来表达对表兄的深切思念缅怀之情。 

为了让孩子们深切体会到苏轼与表兄文与可的这种至亲真情,引导孩子们三读了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在情真意浓,悲恻动人的朗读中,感受苏轼对与可表兄的深情。

二、案例主题

通过引导学生三次朗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文章所表现的苏轼对与可表兄的深厚情意。

三、案例描述

一读,初识之读,在孩子们初步理解了这一段意思后的初次朗读。

孩子们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基本理解了内容,基本能把握文言的停顿,但毕竟是初次读,读得不够熟练,甚至有的句子都没能准确连贯地读完。所以,读完后,马上就有孩子自己在小声嘀咕:没读出感情。于是,我引导了第二次朗读。

二读,真情之读。为了让孩子们准确的把握这份表兄弟之间的深挚情谊,体会表兄文与可的去世给苏轼内心带来的巨大悲痛,我先让孩子们思考了一个问题:这是一篇悼念人的文章,本应该是表达内心悲痛的文章,为什么作者却在前面记叙自己与文与可交往中的戏笑言语?这样写合适吗?

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很快明白了苏轼与文与可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亲密关系,正如曹操祭奠桥玄时所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哉”。生前亲密交往的乐之醉人,才会有表兄去世后的悲之痛人。

这样之后,孩子们第二次朗读,很明显能从孩子们的朗读声中感受到一种悲痛之情,很真挚,感觉到孩子们有些动情了,不过,我觉得这次朗读还不够味,情感表达还不够淋漓尽致,于是,我又引导了孩子们的第三次朗诵。

三读,动情之读。这次朗读前,我创设了一段情景:

文与可走了,我的表兄走了,我的那个率真可爱的与可表兄走了,永远的离我而去了。从此,我的世界里再也没有那个视缣素为袜材的与可表兄了,再也没有那个与我争论“万尺竹”的与可表兄了,再也没有那个“失笑喷饭满案”的清贫馋太守了。与可走了,永远的离开了,他带走了我们的欢言戏语,却留给表弟我无尽的悲痛和深深的怀念……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是苏轼,每个人都是文与可的表弟,我们要把这种对与可表兄的这种深情读出来,诉说尽我们内心的无限的悲痛和怀念。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这一次,孩子们读第一句时,感情就出来了,特别的动情,特别的感人,仿佛我眼前就真真切切的是几十个苏轼了,他们正在动情的深情的抒发自己对与可表兄的那份深深的情谊……

四、案例结果

五、案例评析

朗读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老师的动情朗读是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通过引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情感,深刻品味文章语言的魅力,这样才会让学生更愿意亲近语文,真正的从内心爱上语文,才会让我们的语文课焕发出更多的生命的活力。

朗读是最能使人心情绽放,坠入诗样的海洋,让思绪随着一字一词一语抑扬顿挫的浪花而漂洋,进入无法形容的境地,只有自己的心能知。只有去朗读了,心才会更融通作者的意境,更感觉文章的亮丽,更体会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读《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之“废卷而哭失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