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反驳成为引爆器

不要让反驳成为引爆器。

卡内基金说:“付出是一种享受施与的快乐。世上最好的医生,是饮食有度,保持平安愉悦的心情"。

1,这样应对"牢骚者"

环顾周围,有些人就是对任何事都不满。

刚上班大连就喋喋不休的抱怨自己的工作,干的又脏又累的活,抱怨自己的上司没有给予自己足够的资源。甚至与自己的同行,也在争风吃醋。出的牛马力,在销售人员介绍业务时,嫌人家啰里啰嗦。这些小事,总能让他大动肝火。

这种人就好像被发个指令按钮才会动一动的"电脑"员工。没有人会欣赏,更没有哪个老板会接受这样的人。永远不满意自己的工作环境,总想期望从公司或某人身上获得更多,而自己不愿有相应的付出。

千万不要成为这样的人,还要注意和这些人保持距离,以免整天抱怨的坏习惯会阻碍,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的你。

001,绝不反驳。

想以"反驳"压制"抬杠"是最愚蠢的行为,执拗于孰是孰非,并不利于解决问题,相反是对自己的侮辱与蔑视,只能是情绪的引爆器。

002,认可问题。

大连的牢骚抱怨,并不是一空穴来风。他是不想干了第一目的。因为处在旺季,人手不够。老板不想放他,每天还要加班,工资稍微没到位,她就放大了情绪而已。老板第天把工资调整,缓和了气氛的观念,认可他的抱怨,就相当对于他的重视和尊重。

003,解说状况。

老板把大连叫到办公室,把八小时的工作量和规章制度,工资调整,委婉耐心的说明情况,虽然大连的情绪稳定,闭上了嘴。但他不想干的念头还是没打消。

2,语言背后的心理特征。

语言中蕴藏着每个人的心理特征。

有的成为游励成长,有的会阻碍一步一步攀登,它就像随地生长的杂草,在口头禅中就能体现出说话者的防御姿态。

001,“好的,但是灬"。

任何人际关系都会有分歧。如果不经过精心准备,很少能够转变成具体的行动。

尽管老板对大连做到了优越调整,他最终还是不干了。不要用先肯定后反驳的说辞,让对方觉得缺乏说服力,要拒绝早拒绝,不要让沟通更费周折的成为画蛇添足的多余解释。

002,“某某人说…"

大连的离去,让老板非常恼火,你不干就直接把自己的需求明确表达出来吗?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观点说事?影响了整个员工的心情。

003,"就那么回事…"

老板为大连为什么不干?他表面上云淡风轻,毫不在乎,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消极情绪,最终也没说清楚为什么不干?说清自己的需求是种重要的能力,他这种怯懦的言行很容易成为人际关系的绊脚石。

3,警惕成为重度自责患者。

“哎,我为什么会这样"?

“我怎么又错了呢"?

"这种问题我犯了不止一次″?

实际上这是责任心和团队意识太过强烈的表现。毕竟很多时候做错事会影响到他人。

用弗洛伊德式的理论来说:"就是内心发动了超自我的严格道德规范,对自身进行了过分的斥责,不应因一个过错就否定自己的所有价值,与其自责,不如挽回过错而做些什么"。

我在报纸上看到这么一个小故事:

在一届摄影大赛中,李明从千千万万摄影爱好中脱颖而出,被音乐与掌声簇拥上台。谈获奖感想。

他开口便说,那获奖不是我最好的作品。台下哗然,但他讲的是实情。

半年前家中失火,照片底片全部烧光,参加评比的这幅是淘汰下来的,是妻子拿到丈母娘家的就是这张。

当年一个金奖让他信心倍增,下一届大赛前,他精选又精选,送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就是大火被烧掉了这幅。却没有获奖,在下一届在下一届,终究没能再获奖。要是没有大火的淘汰。要是总按自己的那个"最好"的标准,他也许永远与金奖无缘。

搏击一世,却未获成功的人,会不会是因为他生命中真正精粹的部分,被自以为那不是"最好的",而从未得以展示呢,很多时候,埋没天才的不是别人,恰是自己。

自责最大的弊端就是降低了我们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让反驳成为引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