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广告行业策划一个综艺 | 每周脑洞

当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

总有一些很新人小白的问题。

比如这个

为什么广告行业很少给自己做广告?

当然,这个广告指的是我们

经常在网络上看到的视频广告。


于是我不信邪的去网上查了查,

Emmmmm,

果然这个问题很小白。


理由有很多,

其中最简单的就是拍给谁看?

拍给大众看完全没必要啊,

花个几百万指望老百姓给我们介绍业务吗...

肯定不可能。


于是这个小白问题解决后,

时间就来到了几天前,

几天前看了一篇文章后又冒出了一个问题,

问:

BAT拿着6000的工资砸

拿到奥美月薪3000 offer的同学,

请问广告行业如何接招?


再想白了十根头发之后,

狠心的在心中写下:没法接招

多少人学广告、进入广告圈是因为

自然而来的亲近和热爱呢,

但热爱是买不了你女朋友要的化妆品和包包,

也买不了你自个要的东西。


于是郁郁寡欢的我

选择看《吐槽大会》调解一下心情,

可就在我傻乎乎的乐呵完之后,

一个想法突然的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为何广告行业不能做一个综艺?!


想想看现在的综艺节目,

学霸有《最强大脑》,

跑酷有《奔跑吧兄弟》,

带娃有《爸爸去哪儿》,

连嘻哈都走出地下了,

那创意搞个综艺节目好像没啥问题吧。 


一方面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我们这个以

创意为核心、创意为灵魂的行业,

坚定心中对创意与脑洞的热爱,

同时解决人才问题。

另一方面,

既然自家拍广告片是因为没钱和不现实,

那现在可以有金主爸爸的大力支持啊,

搞个《广告的诞生》,

双赢的局面,岂不完美~

于是那天晚上兴奋的开脑洞开的睡不着

……


———— / 脑洞的分割线 / ————


首先是节目的模式,

肯定不能是一个团队拿着一份策划案、

一个PPT在舞台上巴拉巴拉的提案吧,

那是《中国广告达人秀》。


所以我脑洞了一下,

肯定要拉上金主爸爸、甲方爸爸,

给他们show time 的机会,

要不然没钱什么都是虚的。


大概可以有3-5个甲方,

以及对应数量的广告公司,

或者多几个广告公司,

搞个淘汰也是可以的。

然后有这么几个环节,

对接环节、创意环节、制作环节、效果环节


1

| 对接环节 |


首先对接环节,

甲方也就是金主,

先出题,

确定需求、预算范围,

然后广告公司讨论选题,

与甲方初步洽谈对接成功,

之后进入创意环节。


当然了,这个初步洽谈肯定不是提案,

一个提案一个头脑风暴就是几周,

要是不过,既浪费时间也浪费创意成果,

所以呢,

这里的广告公司最好是国内知名的创意热店,

比如CIA的成员、彼颜文创等等

喜欢接有趣的案子,

而甲方也愿意相信他们。


这个洽谈对接的过程就是

甲方展示自家的品牌的时候了,

你的核心定位就会很明确的传达给受众,

感觉这总比冠名来的有效果吧。


2

| 创意环节 |

接着是创意环节,

这个环节就是重头戏了,

是线上还是线下,

是拍广告片还是做快闪店,

还有头脑风暴、想法讨论、媒介选择等等,

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甲方认可的创意提案,

我相信这些场景一定会激起

人们对有趣的东西的好奇、向往和兴趣。


中途还可以有各种节目悬念,

比如想不出来好创意、要追求更好的创意,

或提案被驳回了等挫折和不顺。


3

| 制作环节 |


后面的制作环节,

比如说拍广告片,

肯定会有人好奇过,

就像人们一直好奇电影是怎么拍摄,

特效是怎么制作的一样。


并且拍广告片的时候,

那些金主的代言人,

可是自带流量的,

肯定又能吸引一部分人的观看啦,

比如说胡歌...


咳咳咳,

接着说...

重点是这个环节,

金主又可以展示自己的核心卖点了,

不动声色的做一波大宣传。


4

| 效果环节 |

最后的效果环节,

就是对作品进行显性和隐形的效果评估了,

像微博话题度、广告片的点击次数、

快闪店的人流量等等,

这些都是显性的,

隐形的效果肯定会更多。


按照这个节目脑洞下来,

甲方可以收获一个广告,

就算广告效果不行,

还有这个节目打底,

要是做出效果来了就赚大了。


而广告公司也可以曝光自家公司的知名度,

还做了一个案例,

说不定日后投简历的人还会越来越多。

广告行业也能招到更优秀的人才。

仔细想想,

还真蛮完美的~


———— / 现实的分割线 / ————


回归现实,

不知道这样的节目会不会出现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广告行业策划一个综艺 | 每周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