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多维的世界里,高维的文明对于低维文明具有碾压的优势,而网络也正在从二维走向三维!网络硬件的竞争主要是“芯片+算法”。
从三体到中美科技战,理解网络与算力深度融合助力高维度竞争
1:对抗封锁,需要云天明、面壁人和执剑人
早在奥巴马时代,白宫就对《三体》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奥巴马读了《三体1》和《三体2》,然后就痴迷于刘慈欣的作品,一心等着《三体3》的出版。《三体3》的中文版出了之后,奥巴马就让白宫里的工作人员给刘慈欣发电子邮件,想尽快看到这部作品。但刘慈欣不知道邮件来自白宫,以为是垃圾邮件,直接给删除了。又发了两次还是这样。于是,奥巴马通过我国外事部门找到刘慈欣,说想看《三体3》的英文版。刘慈欣说《三体3》的英文版在美国出版社那里,还没有正式出版。白宫马上联系出版社,要了几套还没有正式出版的《三体3》,让奥巴马过了个瘾。奥巴马甚至还在网站上写推文推荐《三体》”
看完《三体》,记忆最深刻的就两个词,一个是“黑暗森林法则”,第二个“降维打击”。通信网络市场本身就是一个“黑暗丛林”,讲究人文情怀的欧洲人,Nokia、西门子、马可尼等一个个从辉煌走向没落,不讲究的美国人终于撕破脸皮全球开打,无节操的压制中国科技上升势头。
我不知道特朗普有没有认真读过《三体》,但是在中美关系上事实上完全接纳了“黑暗丛林法则”和“降维打击”的精髓,通过根技术的管控,全面锁死中国半导体高端产业,撕破脸皮毫不掩饰目的从经济、科技、金融甚至不惜热战的扼杀中国的发展势头,同时又通过对全球ICT基础设施的监控(从棱镜到Clean 5G计划)实现了“智子”一样的能力,在发现颠覆性创新技术萌芽的时候,通过并购、制裁等方式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地球人与三体人的博弈就是选举出比“智子”更聪明的“面壁人”,面壁人所有思想都只存储在自己的脑子里,智子监控不到,但智子可以从面壁人的行为“推测”出他们的策略,泰勒的量子军队计划,迪亚斯的“地球焦土”计划,希斯的“大脑改造”计划都被识破。罗辑则成功看破“宇宙黑暗森林法则”,成为了执剑人,但其作用只是相当于今天中美关系,基于核弹技术平衡下,不会发生热战的一种战略威慑,并不能突破被锁死的技术。而云天明从三体带回来的三个童话故事为“曲率驱动,二维武器,降低光速”则提供了正确的技术方向,帮助地球人实现了技术突破。特朗普对中国留学生和H-1B技术签证的收紧,或许也是受了“云天明”的影响。
对抗三体封锁,地球有三个关键角色:智子无法监控的面壁人,指引技术方向的云天明,掌握热战平衡的执剑人。
对抗美国封锁,也需要三个关键角色:美国无法监控的5G和数据中立,能够指引技术正确方向的技术天才,能够保持热战平衡的“波塞冬”(美国围绕天上飞来的威胁构建了地面防导,天空星链一体化的防御能力,却被俄罗斯水下核鱼雷创新武器所颠覆)。
2:为什么要讲数据中立
一个不受美国监控的5G网络的价值比较容易理解,但为什么要“数据中立”?因为5G只是管道,数据才是思想。
当前以云为中心的ICT基础设施,所有数据都会存放在云上,对5G的监控只是对个体的小偷小摸,对云上数据的夺取才是大盗的选择。
而全球绝大多数没有核主权的国家在美国霸权面前,放在少数几家公有云上的数据和放在美国自家后院一样,可以简单而高效的被其获取。
数据中立就是要将现在的“Full Stack”的公有云进行解耦,将数据保留在用户侧/或者中立的边缘算力平台上,平台只提供计算能力,对数据没有主权,数据的主权还属于用户。
解耦的架构会不会带来效率的降低?并不会!但需要新技术!
互联网的发展和商业类似,最早的商业行为是很多家小商铺组成,用户要花很多时间才能买全商品;后来出现沃尔玛,只需要在一个商场就可以买到绝大多数商品,效率的确提高了,但是也带来一个问题,买到的商品有的性价比高,也有的性价比不高,在这里并不能买到所有性价比最好的商品;然后电商平台出现,用户可以在网上比价,选择性价比最好的商品,直接通过物流送到家里。
现在的公有云类似“沃尔玛”,所有服务都是自己提供,客户选择了一朵云就要接受云里面所有服务,但是这些服务里面有性价比高的,也有性价比低的。
电商模式能颠覆沃尔玛模式的关键是:支持海量用户对接并对货物透明的交易平台,无处不在并使命必达的物流网络。
对应的支撑数据中立,实现公有云水平解耦的关键是: 支持海量用户对接并对数据中立(透明)的算力平台,无处不在并支持确定性的宽带网络。
交易平台提供商铺与用户的直接沟通渠道,并提供可信的交易保障;
算力平台提供云服务商与用户直接交易的渠道,并提供可信的算力保障。
物流配送能够做到使命必达,需要构建起分层分级,贴近用户、专业化的物流网络,顺丰在2018年已经建设9个枢纽站点,49个航空铁路站点,143个中转场,330个集散点,1.5万个营业网点,为保障生鲜运送建设了51座食品冷库,投资680多辆冷藏车。
联接要保障确定性,也需要构建分层分级,骨干到末梢的超宽网络,运营商骨干、城域、接入三层网络和为保障确定性,构建边缘MEC,5G端到端切片的网络能力。
在高效算力平台和确定性宽带网络支撑下,基于数据中立的“解耦”不会造成效率降低,反而会激活千行百业的服务创新能力,给用户带来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体验。
3:为什么网络也需要与算力深度融合?
回到《三体》,“多维世界”是故事的核心主线,神级文明最高可以达到11维世界,三体人还拥有三维到二维的可逆变化能力,在环境恶化时,可以脱水成二维形态,在环境好的时候,又可以吸水恢复到三维形态,通过降维应对环境的变化,云天明传给地球的信息里也提到,地球可以通过将自己降为二维,躲过灾难。
在多维的世界里,高维的文明对于低维文明具有碾压的优势,而网络也正在从二维走向三维!
网络硬件的竞争主要是“芯片+算法”。
芯片制造技术从7nm之后,工艺方向主要是从二维微缩到三维堆叠的演进,由于美国的限制,国内制造能力要自主突破三维制造工艺,挑战很大,而台积电则在未来几年将这个方向上突飞猛进,5nm、3nm、1nm,持续突进,产业的网络芯片将面临低维对高维的竞争压力。
算法是网络产品的一大特色,被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性能优化、编解码等多个领域,在芯片工艺相当的时候,网络产品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构建在算法上。传统算法是基于时域或者频域采集的二维数据序列(d1,d2,d3)进行运算,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提出将采集的多种二维数据结构化,如
或者图形化,如
并将其作为神经网络计算的输入,找到传统二维算法无法识别的关键特征,并对未来的变化进行推测,实现更准确的决策。传统算法对数据的处理和判断可以类比为普通相机照片,而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处理可以类比为CT断层扫描图像。
网络数据量相对图像识别要小一些,单任务GB存储空间即可满足,但是网络对实时性要求高,需要亚秒时间内动态调整,因此对于算力有一定要求,比如TOPS级别。这些规格只是举例,具体要结合业务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网络硬件的两个核心芯片和算法,芯片产业已经从2维走向3维,算法也正在发生类似的趋势,产业一方面要突破半导体工艺的门槛,同时也要加大算法领域的创新,主动构建网络+计算的超融合架构,牵引网络算法从2维到3维的能力提升,实现从无线、光、数通端到端网络性能变化的可预测性,从而真正做到“确定性”的能力。
从二维到三维算法,传统单板DSP和CPU已经无法满足要求,需要引入FPGA或NPU高算力部件(白富美),实现智能超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