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多读书,没事看天空

有空多读书,没事看天空_第1张图片
松柏林

去哪读书?古人有书房,有院子。今人只有筒子楼的办公室和遮风挡雨的卧室。即使有一间自己的书房也多为卧室、客厅、储物室改装,乱七八糟,书架上摆满了各种玩物或者象征自己经历人生巅峰时刻的凭证纸。古人的书房便就只是书房,笔墨纸砚书,雕花官帽椅,可正襟危坐,偶尔花梨警枕小憩。通常幽兰一株,菖蒲一碗,傍着通窗而过的婉风,习习沉檀,物我两忘,读书。亦或端砚一盏,最好唐代,滑如玉,磨无声,再兼徽墨一块,最好明代,正面金衣百子,背面喜鹊闹梅,与端砚合磨,色泽光亮如漆,作字。偶尔亲朋做客,于小院儿中掌灯,手捧《春秋》一册,小酌两樽闲聊,可参透世间奥秘,不觉东方已既白。

除了这样的实物书房,其实自然界也可以处处是书房。带一册《闲情偶寄》,去户外读书。

樱花盛开,桃花盛开,小野花盛开,处处茂盛,处处姹紫嫣红。小风一缕,飘来幽幽的花香,传来沙沙的竹叶声。松柏苍翠挺拔,仿佛矗立云端。灰喜鹊带着自己的伙伴们在松柏枝头雀跃,你一吱我一啾,或高飞或突袭降落,或啄果子bia叽bia叽的啃,边啃边掉汁儿,偶尔还过来叨扰一下休闲椅上的人类。很像我们少年时与小院儿里的玩伴们追逐打闹、撩鸡逗狗、嬉皮无赖,可以蹲在地上观察肥的从树上掉下来的青绿的大豆虫,一看一整天,最后杀之喂小鸡,眼里心里只有高兴和不高兴,没有世故与违和,只有云天和花草蝴蝶,没有雾霾与农残激素。夜间,偶尔院中席地而坐,望天数星星,看地两生欢。

翻开《闲情偶寄》,“山石第五”篇中介绍了大山、小山、石壁、石洞、零星小石的各种用途以及造法,其中各有大学问,再看中国园林,便会觉得为什么好的园林会让人感到精致的美,体会色空。当一个空间被布局好经过仔细推敲的物件后,便会产生美。装修、界面设计、家居摆设皆然。一事有一事之需,一物备一物之用,把简单的一事一物做到极致,便自然会美。并不是全杂烩,比如随便一块顽石做山壁,面凿大小石洞,栽上奇花异草,一面雕仙人,一面落行楷,好像最早的山寨多功能手机,看似什么功能都有,但却百无一久用,很快被厌弃。贪全,全能手机充斥整个耳目,以为可以拥抱这个世界,可多数人也还是浪费生命,也愈发麻木,读书无成,聊天失感,只剩机械的消磨时间,所谓充分利用人的碎片化时间只不过是充分杀死人的碎片化灵性,让无所安放的心更浮更躁。太求便捷,太求全,是执念,得改,得让山壁是山壁,手机是手机,读书是读书,或许才会通透。

读书是好,功利是坏,抱着功利去读书,只会获取知识,不会获得美感。而知识其实是最让人自负的东西,会让人以为自己有点优秀,比天大,比海宽,也让人更加沉迷贪、嗔、痴。

如果人不把自己当成神一样的存在去想改变世界,去想尽可能的活得更体面,那么其实会活的相对自在,也许会更加因见到桃红柳绿而内心里开出喜悦的花朵。这一点喜悦对大部分幻想干大事、少部分沉迷庸碌的人们来说,已渐渐失感。感官屏蔽很麻烦,屏蔽后并没有让眼耳鼻舌身意清静,反而会无限度的沾染麻木,甚至不净。原本花开人喜乐,花落人悲凉,原本山色空蒙雨亦奇,可看山非山,可看水非水,一草一木皆生敬畏。却麻木,去开一座座山,无限度的挖空地下水,无限度的挖空亿万年的古能源,见花采花,见鸟杀鸟,满足享乐,骄纵贪婪,“功”成万骨枯。麻木不仁下,所以更加不懂怎样有趣起来,所以无聊,所以猥琐。

简单的去户外,简单的读书,不去想功成名就,不去想怎样多金,不去比较,与这山风石水、花鸟草木为伴,以这天为盖、地为庐,会发现的了事物各自的美,会感觉的到人生来与万物众生的平等性,才能收敛一些自己身上的执念,变得简单快乐。不是有闲情才去偶寄,而是放下自己才会有闲情。

所以,有空多读书,没事看天空,体会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空多读书,没事看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