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玉

原创: 阿涛  凡人盛事  昨天

        上海城隍庙坐落于最为繁华最负盛名的豫园景区,是老城,也是沪上珠宝集散地。李老板的珠宝店开在城隍珠宝城。在这里开店,当然要有两把刷子;在这里买货卖货,也需要有“毒辣”的眼光。因为但凡珠宝荟萃的地方,就少不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李老板年纪不大,但入行早。16岁学徒做起,跟着师傅到新疆和田,行云南缅甸,收玉赌石,投资金矿,干过几笔大买卖,最后扎下根来,在城隍庙前店后厂经营珠宝黄金生意。李老板干珠宝设计出身,一路在珠宝行业里摸爬滚打,没上过什么珠宝鉴定班,但鉴珠识玉的本领还是一点不弱的,用他自己的话说,也是交了不少学费的。在店头里,就摆着一尊玉雕,每每有顾客远观近瞧,议论它的晶莹温润,李老板坦言这是假货,当初也是看它“不同寻常”才买回来的“炸弹”,花钱买教训的事儿在刚出道那会儿干了不少,把假货摆在这里就是一个警醒。

        近年来,靠珠宝鉴定行骗的不少,就是正常的鉴定,有的是迎合顾客心理,有的是配合商家做动作,有的是满足顾客需求的。对此,大家心知肚明各取所需。但李老板识玉是不开鉴定证书不盖章的,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和道道,让他瞧的,他都直言不讳。一天,店里来了一位朋友介绍来的官员。来客神秘的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掏出一块“宝贝”。李老板对着亮光仔细端详,并没有用多长的时间就告诉他:这只是一块尚未成玉的石头,根本不能带在自己的身上。为啥?石未成玉有辐射,真如此,不是玉养人,而是石伤人了。来客面露不爽,他是在外面兜过一圈的,就是因为难辨真伪,到李老板处只不过是求证而已。听李老板这么一说,口里念叨“谢谢,我知道了”。李老板清楚,客人可能是在某一场交易中被涮了。

        喝茶大概是这年头最流行的商人待客的方式。凡在接待场所,大多有茶桌,或大或小。李老板也不例外,熟客来了,李老板总是又洗又泡,端上一杯热茶。我也常陪客人逛豫园,当来客“自由活动”时,我便到李老板的店里喝茶聊天,消磨时光,由此也目睹不少“宝”中人事。一位小名星,在一个号称不卖假货的国度里,带了一块和田玉回来,听说李老板能辨真伪,就找他瞧瞧。这块玉咋说也是出口转内销的,李老板也怕走眼,就拿出小电筒反复地照,仔细地看纹理,又用手指反复的磋磨,最后还是认为是假货。自16岁入行,李老板新疆和田玉产地不知去过多少回,对和田玉了如指掌。现在市面上和田玉少了,俄料多了些。就是真正的和田玉也分为山料、山流水、戈壁料和籽料。和田玉籽料最为上乘,戈壁料次之,然后是山流水,山料。知道这些并没什么了不起,书本上有,鉴定师的入门知识而已。在珠宝市场,识宝鉴宝的人多了去了,但如李老板这般不打诓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且不保留的不多。

        相传李老板的祖上为珠宝工匠,后世道混乱,手艺时断时续,到李老板这一代,关于珠宝制作的记忆已经烟轻云淡了。李老板入行后,重振珠宝世家的梦想逐渐复活,他从选胚、切割、画图、雕琢,打磨,成品、定价、上架都亲力亲为过,经过二十几载经营,如今有场有店,倒也应了玉汝于成。

        玉是“顽石”经历长期复杂的地质变化,在严苛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形成的稀有物。有人喜欢它的温润,有人喜欢它的稀有;有人玩的是收藏升值,有人好的是炫富张扬。玉如人生,鉴宝识玉实为识人鉴心。李老板说,璞石无华,全靠缘份。只有人有无瑕的品性,了解玉的秉性,才会有人与玉的通灵。

        识玉如此,释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