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东北人一碗大酱,他们能蘸遍全世界


东北人对大酱的喜爱,完全不亚于贵州人喜欢辣酱蘸水,山西人喜欢陈醋。
大酱 不像 鸡炖蘑菇那样 早早地成为 东北菜 牌,也不像锅包肉 一样走向全国的餐桌还好评如潮,更不像烧烤那样成为东北菜中的记忆烙印。作为 餐桌上日常必备的食物之 一,大酱一直 润物细无声的照顾着每个东北人 味蕾与肠胃。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法,用最简单的方法洗净水灵的蔬菜,保留最原始的味道,佐上一叠大酱和豆腐皮,就达到了东北沙拉的风味巅峰。”

给东北人一碗大酱,他们能蘸遍全世界_第1张图片

给东北人一碗大酱,他们能蘸遍全世界
在东北,没有哪种蔬菜能逃脱被蘸酱的命运,就算是“东北知名野味”婆婆丁也不行!

给东北人一碗大酱,他们能蘸遍全世界_第2张图片

图/微博 五月的小乖

每年春天都有东北人一年一度的大型亲子活动——挖婆婆丁。表面上大金链子小金表的东北大汉们就要暴露自己骑着小摩托,组团上山挖婆婆丁、捡蘑菇、采榛子的居家男孩属性。

给东北人一碗大酱,他们能蘸遍全世界_第3张图片


在这个季节里,遇到蒙面拎着刀和小塑料袋的人向你走来,你不用害怕,只要硬着头皮大声问上一句“上哪去挖婆婆丁啊?”,对方八成转头就跑。因为在婆婆丁最丰富的秘密基地里,不能有竞争对手!

给东北人一碗大酱,他们能蘸遍全世界_第4张图片

东北挖野菜天团
鲜嫩的婆婆丁叶子用来蘸酱,老叶子和婆婆丁根晾干了留着泡水,败火。

给东北人一碗大酱,他们能蘸遍全世界_第5张图片

图/微博 Ardo2386
婆婆丁到底有多好吃,连堺雅人吃了都说好。 估计尝过东北大酱蘸婆婆丁后,堺雅人不会觉得吃蒲公英的日子是苦日子了。

此刻脑补堺雅人拿着小铲子去路边挖婆婆丁的画面

大酱,就是最接地气的东北饭之魂!除了直接蘸酱,东北大酱还有进阶吃法,炒酱和炖菜。
学会做炒鸡蛋酱的东北孩子,爸妈才能安心的放他们去远行。饿了就可以直接用炒鸡蛋酱拌饭或者拌过水面。
给东北人一碗大酱,他们能蘸遍全世界_第6张图片
或者和李冰冰一样用鸡蛋酱调味包个菜饭包,
给东北人一碗大酱,他们能蘸遍全世界_第7张图片
或者在 散的 鸡蛋中 加上一勺东北大酱上锅蒸成鸡蛋焖子



俗话说给东北人一口锅他们能炖遍全世界,炖遍全世界的必备调料就是东北大酱,没有大酱来爆香的炖菜,也不是一锅好炖菜。


东北孩子小时候都 会被家长教一种神奇的土办法——大酱抹烫伤、烧伤、蚊虫叮咬......甚至 连东北籍明星都能熟练操作,在《中餐厅3》中,秦海璐被油锅里的油溅到后,淡定的 关了火,用大酱涂抹烫到的地方。

给东北人一碗大酱,他们能蘸遍全世界_第8张图片


医生 提醒,烫伤烧伤等请尽快前往医院清创处理,采用大酱涂抹的土办法,会污染创伤面,造成感染甚 至更严重的影响。

给东北人一碗大酱,他们能蘸遍全世界_第9张图片

大酱虽好,可别用来涂伤口!

大酱在东北诞生和备受欢迎,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缺少一点也不行。
大酱的原材料是大豆,而东北盛产的优质大豆就是孕育好滋味大酱的关键。
给东北人一碗大酱,他们能蘸遍全世界_第10张图片
物流还不发达的年代,在东北漫长凛冬里,人们能选择的食物种类很少,要靠着储存的蔬菜、酸菜、酱菜菜干生活,大酱的存在就是平淡的冬日里最不平凡的餐桌调剂。
给东北人一碗大酱,他们能蘸遍全世界_第11张图片
满族的祖先靺鞨人早在隋唐时期就开始种豆制酱,这种美味在漫长的岁月中早就成为了东北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制作大酱工艺不复杂也不神秘,基本属于一看就会,一练就废的系列。在 秋收的季节收集颗颗饱满 的大豆,在腊月里蒸豆烀黄豆做成酱块子,而 酱块 子就是大 酱能否好吃的第一步。


到下酱的四月份初八、十八、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把前一年做好的酱块子拿出来,仔仔细细的冲刷掉上面发霉的毛,把酱块子切碎了放进酱缸里,然后请出家里经验最老道的家长下酱!
撒盐,淋水,封缸,然后静静等待奇迹发生。


经过多次打酱之后,发酵好的大酱就成了东北饭桌上的灵魂。在冬日里热乎乎的炖菜,夏日里清爽的蘸酱菜中陪伴着东北人过完一年又一年。


在东北,大酱是和家连着的。不管离开家多远, 只要有大 酱,走到哪里都是家的 味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东北人一碗大酱,他们能蘸遍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