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男人能忍住在饭桌上不聊政治




为什么没有男人能忍住在饭桌上不聊政治_第1张图片 如果把一个中国中老年男性流放到荒岛上,强制每天只能收看一个电视节目,他会选择什么? 极有可能是CCTV4的《海峡两岸》。
毕竟男人过了40岁之后,对这档节目的热爱程度堪称“压根认不出老婆烫没烫头,但能一眼发现李红换了发型”。
为什么没有男人能忍住在饭桌上不聊政治_第2张图片 但是看归看,爸爸们如果把常年观看《海峡两岸》后学来的特邀嘉宾一般的气势搬到饭桌上,对国际形势高谈阔论,那么八成只会得到一个后果:
年轻人暗中压抑自己的白眼,并立刻偷偷跟同龄人吐槽——为什么中年男人都那么痴迷于聊政治?

“我爸关注特朗普,胜过关注我” 坊间曾传说称,每个开出租车穿梭在北京街头的的哥,人均全球局势点评师、三十年国际政治专家。
但这是一种来源于以偏概全的神化。
为“北京的哥怎么那么爱侃政治”感到疑惑的时候,其实是弄拧了因果关系:明明就是 你目之所及的每一个中年男性 都爱聊 ,北京的哥只是其中聊得自成一派风格的佼佼者罢了。

根据没有道理的推测,该劫匪没准也是个口头论政爱好者 一般的中年男人不像北京的哥一样,载客的每分每秒都能拥有一个不得逃脱的听众,和尽情发挥的舞台。
他们唯一能抓住的机会,就是每个人都被钉在原地的聚会饭桌。
如果配上二两白酒更是魔力无边,能让家里七十岁耳背眼花的爷爷瞬间元气满满,高声痛斥每一个与国际政治局势相关的话题。

在如今的年轻人眼中,父辈聊政治的规律非常好总结,听一次两次就能倒背如流、举一反三。
外国政要在中国饭桌政治学中永远处于鄙视链底端,每一件重大国际新闻归根结底都是“他们不按我说的这么治理是不行的”。 听多了中年 男人 咬牙切齿的虐恋情深,你也会不禁觉得,他们可能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离不开世界风云变幻的人,不然饭桌上得失去多少奇妙谈资。
更神奇的是,广被年轻人吐槽的中年饭桌政治学仿佛有一套统一理论教材。仔细听完,发现基本就是他们会转发在家族群里的不乏 阴谋论、不着边际的瞎编、甚至极端情绪的文章的翻版。
当那些知识点掷地有声地出现在饭桌上空时,你可能没意识到这是来自中年男人的一场报复——对于平时转发时根本没人看、甚至还要被孩子翻个白眼嘲笑两句的报复。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摸准这一脉搏可能也不失为一个奇招。
只要在饭桌上主动邀请男性亲戚谈一谈国际局势不为人知的内幕并频频点头,你就将有可能吃一顿不被任何私人生活问题烦恼的安静饭。

一旦这个话头挑起来了,接下来装死就能混过去,因为男人之间可能自己就会莫名开辟新的战场。
这也是一个饭桌奇观了:大姑父和二伯之间永远不会为了谁家孩子先娶了媳妇儿而阴阳怪气, 只会在battle谁的内幕消息才是真相,谁对国际局势的判断更准确时,你一句我一句打得面红耳赤。

至于旁观着这一切的人究竟是怎样的心情,我有一次在作家贾行家的描写中找到了精妙的答案:
去买豆腐,听位老者冲一群人讲高层新动向,夹杂着新而大的老虎们尚有余温的名字:“他到底是因为啥下来的呢,我好好跟你讲讲吧。” 回来时,说到了该怎样从中美关系入手处理南海问题, 听众还剩一个,大概是因为老者坐的那条凳子是他家的。
聊政治是男人的孔雀羽毛 从小聆听着父辈的指点江山长大,如今的年轻女性甚至已经患上了一种PTSD:别找那些特别爱聊政治的男人。

爱聊政治成了男人的原罪, 这就有点太一棍子打翻一船人了。
关心时事、发表见解本来就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生活习惯,本来就不该和性别刻板印象挂钩。就算现在难以避免被认为在男性中多见,它也一定并非中国独有。
比如2019年的日本,谷歌分年龄层的搜索记录显示,50多岁的日本男性最关心的关键词是“韩国”,想想就觉得过分真实。

但是,到底是什么让当代中国年轻人如此奋力反抗中年饭桌政治学?
不难发现,这些吐槽的核心,其实依然是前两年兴起的围剿“油腻中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当你有时也曾颇有兴致地想加入其中时,就会立刻发现有些中年男人聊政治其实只是个人solo脱口秀。
当观点发生冲突时、对于根本原则问题达不成共识时,或者试图指出那些骇人听闻的论据只不过是网络假消息时,中年男人的战术摇头+必杀台词会立刻杀死这场对话:“你太年轻,根本不懂这些事有多复杂”。
于是,这被厌恶的所谓的“聊政治”,其实多半不是在聊,只是单方面的“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年轻人自然对此 深恶痛绝:为什么只有你说的才对?为什么一定要表现出一副自己掌握了全球风云绝对真理的样子? 但是换个角度想想,要不是能获得这种 掌控感 ,中年人大概也不会在饭桌上费这么多唾沫。
毕竟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饭桌很难只是饭桌。桌上列席的人也可能使它像一个局部气候变幻莫测的微型政局。
而中年男性试图在对政治的侃侃而谈中表现出自己所掌控的,一是人脉
不是所有饭桌政治学的理论基础都来源于网络谣言,更微妙的是那些不经意在言语间透露出的八面玲珑:“我那个在(神秘事务司)工作的同学有内部消息……”“上次跟一个做某某职业的朋友吃饭,听他说了点消息……”
有时候很难说清,这些话里的焦点到底是那些未知真假的消息,还是那被默默炫耀的人脉亨通。

第二个要被掌控在手中的,是判断
中年男人聊政治时,倒是都很忠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原则,绝不会浅尝辄止,几乎总要落到一个猛一看能影响世界50年的重要结论。
这就像他们痴迷钓鱼的快乐在于布局、下手与预判成功后的成就感,就像无论是研究股票大盘还是彩票走势,乐趣都在于运筹帷幄后发现自己成功站在潮头的爽——
谈政治其实也一样,男性在侃侃而谈间展示出的对事物本质的判断力,或许比单纯展示自己有知识更重要。
而在直来直往的即时交谈中,让门外汉去评价任何一个专业技术类的领域都太容易露怯且枯燥,唯有政局变幻反而是最没有门槛的谈资,就像孔雀尾巴最尖尖上那根最乍眼、也最容易被薅掉的羽毛。
要不说为什么《海峡两岸》那么受欢迎呢?李红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好看,还因为她对那些指点江山的男士露出赞同的眼神、崇拜的微笑 (也有可能是职业微笑) ,那才是精神大保健的灵魂。 通过在宏大命题上展现出对这两者的掌控,中年男性或许终于能在被生活的平庸和高压掐住喉咙后,找到了一种毫不费力、更不花钱的方式,去对抗现实中中年人并不总能随心所欲掌控人生的难受。 所以,跟父辈聊政治却被噎回去的年轻人也不必太在意,他们可能真的不止是想针对你一个人展示那咄咄逼人的权威。 人到中年的本能 刨去令年轻人叛逆的“爹味儿”之外,中年男人爱聊政治这件事的本质其实更加简单了: 那些谈资无论是离奇也好、狗血也罢,核心的要素无外乎还是对权力与财富的窥探。 可是世界上压根没人能抵挡这两个要素的诱惑。就像我们一般觉得女人更爱聊明星富豪的桃色秘闻、家长里短的闹剧纠纷,但谁又能说它们不关乎权力与财富呢?
有些隔阂其实也是因此而来:代际之间,对于何为谈资的看法可能会相差巨大。 如今这届年轻人的父辈——60、70后,他们的成长背景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治议题是视野中分量很重的一部分,将某种挥斥方遒的冲动内化进了自己的认知模式中,年轻人却未必能理解这种热情。 于是,当一个60后的爹对95后的孩子冷不丁发问“你对中美关系有什么看法”,或许单纯是一种在双方本就交集不多的谈资池子里做出了尴尬的选择。 再加上中年男人在酒桌上聊政治的姿态引发了集体逆反,关心政治反倒愈发成了一件被污名化的事情。 事实上,爱聊政治恐怕并不是中年男人的特权。它也无关年龄、无关性别。 2008年PewInternet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收入越高的人群在政治上的活跃度越高,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 符合我们实情的情况或许是,如果一定要有个“谁会关心政治”的衡量标准,最贴切的其实是“迈出温室之后的生活经历” 持有美股的人,不可能对美国的政治和金融局势无动于衷;一次次被上涨的油价割到肉痛后,会关心国际原油的动态实在太正常不过。 当人越来越发现自己的生活细节是与这个世界息息相关的,便会不由自主地对那些曾经觉得无趣或遥远的议题敏感起来。 在这种语境下,中年人对某些话题的热衷不再是为了在没有成本的言语间获得掌控感的精神鸡血,更像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继续苟住的生存策略。 这两种关心政治的目的都客观存在且对立,但如今的舆论环境似乎只在意大加抨击前者的可笑,视野中难见到后者正不断地变换姿势、以适应有限的空间。 在网络上时不时的对中年男人聊政治的讨伐中,一位网友曾这样表达自己的困惑:
“我一听周围的中年人聊政治,就觉得爹味十足;可是如果国民都不聊政治,这又明显是不对的。 所以问题是,应该怎么聊?”
发泄完对“爹味儿”的反抗后,这其实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或许关键不在于方式,能拾起一个共识就很不容易: 我们更希望有些问题是能够平等理性交流的。在这个前提被满足的情况下,对外部世界表达关切从来都不该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内容已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听说遇到Vista看天下,就像爱上了一个双子座。可严肃说理,可玩梗沙雕,总能带你用最精辟的角度解读你最关心的事情。快扫码下图二维码关注Vista看天下,保证每天都有点儿东西。
凤凰WEEKLY 视频号 里上线啦, 文字承载不了的,我们用视频为你呈现 ↓↓↓ 喝完这杯,你就是地球球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没有男人能忍住在饭桌上不聊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