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患者为中心,应对院感防控新常态


经过全国上下的艰苦努力,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但面临的风险丝毫不能忽视。公立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的“重点部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院感防控工作与日常医疗服务紧密衔接。新冠肺炎防控常态化下,公立医院在开展院感防控和流程再造时,如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引起了各大公立医院管理者的思考。


2020年8月27日,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联合举办的“‘患’难与共 提升服务: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网络系列研讨会”——公立医院院感防控实践与探索篇中,多位专家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探讨。本次直播会议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刘远立与北京潞河医院院长纪智礼担任主持人。


王平:打造一支专业且“用得上”的院感管控队伍

以患者为中心,应对院感防控新常态_第1张图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王平指出,从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至今,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看,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需要特别明确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以衍生为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其发生不仅威胁公众生命安全,损害人们身体和心理健康,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个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即预防阶段、响应阶段、处置阶段和恢复阶段。以上四阶段分别发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事前、事发、事中和事后,形成一个闭合循环过程。因此,医疗机构对于应急预案的管理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个阶段进行准备:在预防阶段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建立相应体系,完善各个层级的应急预案;在响应阶段应做到及时、准确预警,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处置阶段应做到规范、有效管理,控制风险因素并果断、创新地进行决策;在恢复阶段,快速全面地恢复重建,消除多重影响。

王平强调,对于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尤其是应急预案的启动,所有岗位的医务人员都要提高防范意识及敏感性。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2015年设置“感染管理护士”岗位,全院所有护理单元均设一个感染管理护士,其职责是感染管理,接受来自护理部及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双重领导,在院感及临床间起到纽带作用。感染管理护士将执行日常院感监测,督导全院医务人员院感防控落实情况,并做出预警,接受感染管理政策培训,将相关知识带到一线工作中。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中央已提出了“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医院也应明确“六保”,并清晰传达给全院职工,即保正常医疗秩序、保急危重症救治、保“择期诊疗”的及时与连续、保医疗安全质量、保医务人员安全、保应急医疗救治的效果。


徐卫国:保证院感防控,是要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以患者为中心,应对院感防控新常态_第2张图片

天津医院副院长徐卫国表示,国家对院感防控、应对秋冬季疫情高度重视,应警惕新冠肺炎造成院内聚集性传播。

天津医院基于社会老龄化的特点,从2011年推出了无陪伴住院管理工作。徐卫国指出,实行无陪伴管理,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医疗流程,而是一整套系统。首先要改变医疗行为模式,这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难改变的;其次,要让患者和家属相信,家属不在的时候,医院对患者的护理和照顾能做得与家属一样好,甚至比家属更加专业。其他模式的相应改变包括患者用餐、患者陪检、实施标准化和规范化患者评估。疫情出现后,天津医院对无陪伴住院管理工作内容及时进行更新,尽量做到“零陪伴”,鼓励家属进行视频探视,大大降低了院区出现聚集性疫情的风险。

天津医院还对大规模核酸检测进行前瞻性实践,优化急诊患者入院流程,将急诊ICU负压病房作为所有急诊患者住院床位,对患者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无异常后再转入病房,以提高病房的使用率,加快周转率,从而增强医院的社会效益担当。


王春革:门诊需提供线上线下相一致的服务

以患者为中心,应对院感防控新常态_第3张图片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王春革介绍,疫情暴发初期,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闻令而动,迅速响应,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工作组,下设6个小组,即医疗救治、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安全保卫、宣传和职工服务小组。对于患者不配合的情况,通过加大宣传、安抚情绪等方法进行应对;对于直接接触患者的工作人员,开展标准防护;对于准备收入院治疗的重点人群,进行逐一核查,排除疑似患者。

在疫情发生之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对整体门诊进行了梳理及流程再造,打造了智慧门诊,其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后,无论是门急诊、住院病房,还是发热门诊、核酸检测室,医院在所有院区均保留了防控通道,设置体温监测及流调等流程,保障了住院患者的安全。同时,在门诊区域对入院患者每天发放一个类似于通行证的“小条”,当天有效且每天标注不同图案,以满足患者每天反复进出医院、诊室的需求。王春革表示,这是应对门诊常态化防控的有效举措。

医院充分利用预约诊疗、互联网医院、前置审方用药系统、核酸检测车等,同时发热门诊通过互联网医院,实现远程交接班及专家会诊,以减少患者密集度,并保证院内外符合感控要求。

王春革认为,医院的平稳运行得益于从疫情期间到现在所坚持的每日院领导和职能部门交接班制度。通过一点一滴改进,将院感控制工作做好。



何强:守好门、管好人、建机制,全面保障医疗服务

以患者为中心,应对院感防控新常态_第4张图片

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何强介绍,疫情期间,医院重点承担了援鄂,以及全省援鄂队员所有防护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基地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浙江省人民医院围绕4个重点开展工作。

首先,医院通过钉钉平台“学习强院”版块进行全员培训,包括医疗方面培训及非医疗方面培训,非医疗方面涵盖音乐欣赏、戏剧欣赏等,让员工在提升医疗知识水平的同时陶冶情操。除此之外,平台还设有抗菌药物及精麻处方等考核项目,所有考核均为90分及格,要求员工更扎实地掌握相关知识。该平台的最大优点是能做到全院培训,通过建立一个有组织架构的钉钉群,保证对每个人培训到位。疫情严重时,临床工作人员均通过手机钉钉会议系统进行交班。

第二,守好门。在医院大门设置“疫情移动板房”,所有人员均经过该通道,进行红外线体温监测、健康码展示或刷市民卡、身份证、医保卡,以识别出红码患者及黄码患者。在门诊设置统一管控,所有患者进入诊间后,输入就诊信息和医保信息,再一次把关,以保证红码患者及时被发现。住院大楼原则上也设一个“门”,需查码、查手环、查患者标志和相关证件;进入病房后,所有病房均实施门禁管理。

第三,管好人,包括员工、患者和家属。员工需通过钉钉每日上报体温等健康状况,以科室为单位进行统计。所有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允许出差,如出差需经院领导审批。

第四,建机制,与应急预案紧密结合。急诊为疑似及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专门预留救室,与常规急诊区域相对分离。对所有发热门诊改造,要求全部流程在发热门诊中完成。门诊有序开放,口腔科等则考虑气溶胶影响,延后开放。住院区为红码患者隔离预留单独病区,每个病区留有隔离病房,及时对红码患者调配并隔离。



纪智礼: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医疗机构须有危机意识

以患者为中心,应对院感防控新常态_第5张图片

北京潞河医院院长纪智礼总结了6个院感防控关键点。

第一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医疗机构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须有危机意识,否则遇到疫情将难以应对。

第二点,一所医院在建设中应实现“三区两道”,否则在疫情暴发时难以控制。

第三点,院感防控须上升为医院发展建设的“头等战略”,一定不能疏忽。

第四点,疫情需引起医疗人的反思,医疗机构需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保障基本医疗服务。

第五点,须重视人的排泄物管理,包括呼吸道及消化道的排泄物,其核心问题是通风设置、空气消毒及垃圾分类处理,这是未来管理的重点。

第六点,公共卫生建设是当下非常重要的问题,包括全民的公共卫生意识和公民健康两个方面。






直播回放二维码:



以患者为中心,应对院感防控新常态_第6张图片


图文:会务组

编辑:刘立夏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患者为中心,应对院感防控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