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游比较乐观,航空、酒店、乐园都在积极做推广,迎接市场的复苏;而出境旅行频率可能出现的相对降低,也或将使得游客以小型团或自由行、深度游为主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国内旅游业相对乐观,特点是长距离出游和城郊旅游相结合。前者以海南、云南、青海等地为旅游热门地区。图为海南热门旅游点之一的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财经》记者 焦建/摄文|《财经》特派香港记者 焦建
编辑|苏琦
从9月3日起北京的国际航班恢复直航的消息,让旅游业对打通“外循环”的行情预期又新添了一点乐观因素。
2019年,北京首都机场已连续9年位列世界第二繁忙机场,其在国际航空中的枢纽地位举足轻重。目前其恢复国际直航主要着眼于解决民生痛点,尤其是给留学生、有探亲需求的人及商务人士带来便利。
“但在首批8个直航国家中,泰国、柬埔寨、希腊等,皆为热门的国人出境游目的地。在前述相关需求满足后,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日趋向好,国际旅游的恢复可说是终于结束了遥遥无期,有了点盼头。”北京一位旅行社人士对《财经》记者称。
航班数量的多少及分布,直接反映着旅游及商务出行活动的“热度”及特点。整体而言,受限于疫情防控等因素,目前国人旅行呈现出“国内热、国外冷”态势。
与北京相比,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下简称白云机场)的国际航班复航或新开来得更早一些。加之国内旅客量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9成水平等因素,白云机场已成为新冠疫情后目前国内客流最大、起降航班架次最多的机场。
“想出但出不去。国外疫情控制不力,出去被感染风险高,回来还需隔离14天,成本高。且现在航班少,价格高,所以只能在国内先旅游。”资深旅游观察人士、《Voyage新旅行》专题总监渠敏对《财经》记者解析称。
因疫情防控措施难以衔接的原因,2020年7月访港旅客初步统计约为2.06万人次,同比下跌99.6%。其中内地旅客为5709人次,同比下跌99.9%。被迫按下暂停键的出境旅游尚在“过冬”的同时,一系列新的趋势变化亦在酝酿当中。出境旅行频率可能出现的相对降低,也或将使得游客以小型团或自由行、深度游为主。
“未来出国游一定会有很大变化。旅行者更愿意参加小型团队,或者是自由行。我们也在积极调整自己的产品,以适应新的旅行方式、旅游市场。”翟蕊对《财经》记者表示。
国内游“内循环”打通
民航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民航运输业年完成旅客运输量 1.5 亿人次,同比下降 54.2%,客座率 68.6%,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
全球航空业整体陷入亏损之时,国内航空业的状况在逐渐好转。数据显示:国内民航业二季度整体亏损342.5亿元,已较一季度减亏38.5亿元。
国内航班加速恢复的根本,是国内疫情形势的逐步好转,让国内旅客逐渐恢复了在国内出行的信心,国内游成为今年国内旅游市场的重点;而不同省市、景区等推出的政策措施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游客出行。
在“6·18”当天,作为国内三大航企之一的东航首先推出了“随心飞”产品,该产品成为一票难求的“爆款”后,引起了其他航司的模仿和跟随;在东航“大本营”上海,该市文旅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跨省团队游重启“满月”的一周(8月9日~8月15日),上海酒店的平均入住率达到65.8%,其中五星级酒店平均入住率达到67.4%。
这些均属于航空及旅游业的“自救措施”。渠敏认为,整体而言这些措施可被归纳为:一、各航空公司纷纷推出各类“随心飞”产品,迎合并刺激游客出行需求,也快速回笼资金;二、各大酒店集团都推出了酒店通兑套餐,针对消费者的顾虑如过期未入住还能退款,政策更加灵活;三、OTA平台也通过直播等新形式来联动售卖旅游产品;四、以出境游为主营业务的旅行社转向国内游。旅行社兼带售卖当地土特产品。
在全国层面看,OTA平台上暑期多数酒店预订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不少消费者此前低价“囤”下的酒店房券在市场快速复苏的情况下面临着酒店爆满、预订不到客房等问题。
再以白云机场为例:暑期以来,其国内旅客量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九成水平。7月份,白云机场航班起降达到3.3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万人次,单月旅客量全国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达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万人次,刷新了疫情以来的最高纪录。
数据显示:白云机场7月出行旅客以商务客流与暑假旅游客流为主,国内出港目的地排行前10位分别为上海、成都、杭州、南京、重庆、西安、昆明、海口、北京、郑州。其中最热门的上海航线日均运送旅客量突破1.3万人次。
为提升旅客出行体验,白云机场大力支持各大航司投放宽体机执飞热门城市航线,7月机场宽体机起降6910架次,占比超五分之一。
“对比出境游,国内游比较乐观,航空、酒店、乐园都在积极做推广,迎接市场的复苏。”据渠敏观察,“暑假刚刚过去。就形势来看表现出的特点是国内出游分为两类,即长距离出游和城郊旅游相结合。长距离的出游,海南、云南、青海是亮点。短距离的出行,由于北京很多政府机关国企和高校等单位不允许员工出京,京郊旅游需求旺盛。长三角和珠三角周边2-3小时车程范围内的度假也满足了短途旅行的需求;从游客类型讲,亲子游是绝对的主力;从出行方式讲,精品小团和自驾游表现抢眼。”
出境游“外循环”酝酿变革
整体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相对比较饱和,利润率也较低。因此,出境旅游能够尽快恢复,亦是行业相关人士“翘首期盼”的事情。
有所不同的是,因疫情而被迫按下暂停键的出境旅游尚在“过冬”的同时,一系列新的趋势变化亦在酝酿当中。短期内,与疫情期间实施的居家办公正在成为不少公司的“可选项”类似,出行频率可能出现的相对降低,也或将使得出境游以小型团或自由行、深度游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内游出现的精品小团和自驾游趋势类似。
“目前国内的欧洲游没有恢复。很多工作、活动,特别是相关的体验项目开展不了,很多推广工作只能在线上。”瑞士瓦莱州中国区首席代表翟蕊对《财经》记者表示,“未来出国游一定会有很大变化,特别是欧洲游。以往大家参加团组,为节约成本参加很大的团。我们经过第三方公司统计,旅行者更愿意参加小型团队,或者是自由行。”
“瓦莱州马特宏峰区本身就更趋向于自由行和深度游,所以现在反而给了我们很大的机会。我们也在积极调整自己的产品,以适应新的旅行方式、旅游市场。”翟蕊称。
从恢复出行的硬件条件来看:7月至8月间,白云机场国际航线已覆盖利雅得、德黑兰、开罗、迪拜、首尔、巴格达、多哈、伊斯坦布尔、科威特城、内罗毕等。
作为防疫措施的“五个一”政策调整以来,越来越多的航司开通复航中国的航班。根据民航资源网整理的消息,截至8月10日,五大洲共40多个中外航司共新增了50多条国际航线。
而由于上半年一直执行严格的出入境的限制措施,导致各航司于上半年在中国港澳地区载客人数及客座率的同比跌幅都相对较大。中国香港特区在8月13日宣布:8月15日至10月15日期间,由内地机场出发的旅客可经香港国际机场转机/过境到其他航点。
在依然无法恢复以往飞往内地航班频次的前提下,转机/过境乘客被认为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香港的航运业提供“喘息之机”。
作为传统的国人出境游热门目的地,香港旅游业的“寒冬”也显得更长一些。与其他国际和地区逐渐采用“旅游气泡”等形式恢复区域内旅游相比,更为依赖内地旅客的香港旅游业因疫情防控措施难以衔接的原因,至今无法恢复。
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8月14日公布的数据:2020年7月访港旅客初步统计约为2.06万人次,同比下跌99.6%。其中内地旅客为5709人次,同比下跌99.9%;2020年上半年访港旅客约352万人次,同比下跌近90%。内地访港旅客人次约为268.1万,同比下跌超过90%。
今年5月,香港旅游发展局曾经推出过香港旅游业的复苏计划“三部曲”,先鼓励本地旅游,再透过“旅游气泡”,最后全面恢复国际旅游,将香港旅游业逐步拉回正轨。相关规划在推广时却因为第三波疫情防控等原因,进展相对缓慢。
“香港一开始的计划也是推动本地游,比如美食、健康等原因,一是港人港地新意不大,二是疫情防控难以成真,最终真正能推广的也就是餐饮行业,以叫外卖居多。”香港一位零售业业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数月前因为业绩实在难以支撑,其离开了需要依赖外地游客的旺角某电子商品连锁卖场。
随着香港第三波疫情逐渐受控,8月底,香港特区政府开始与8至10个国家和地区磋商旅游气泡计划,其中港人热衷的旅游地泰国和日本均榜上有名。多地政府在互相认可的健康测试安排、协调航空公司等计划细则上,已进入讨论阶段。
此次疫情也让香港旅游业有了一次反思的机会,是在疫情结束后继续以往的模式,还是通过深度游、特色游等形式招徕更多的新型游客,业内正在积极进行筹划和准备。
短期内,香港旅游业仍在期待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加速“解禁”。8月底,香港旅行社解困大联盟以网上问卷形式向业界人士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健康码”及“全民检测”的意见,结果显示:85%受访者希望尽快通关,78%受访者支持落实健康码,另有75%支持全民病毒检测。
8月27日,香港旅行社东主协会呼吁称:香港暂停来往内地及澳门的关口超过7个月,经济民生受到严重影响。在疫情受控前提下,政府应实施相关出行防控办法,并争取在10月1日重新恢复香港与内地及澳门的通关。香港的出入境旅游暂停多个月,不少旅行社生意只剩数个百分点。
如果相同情况持续下去的话,预计到今年11月,超过一半的香港旅行社将倒闭。
本文为“香港经济求稳”系列报道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