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发布阅读新计划,邀你一起读中国作者

罗振宇发布阅读新计划,邀你一起读中国作者_第1张图片
8月26日,「得到」在北京举办了「听书嘉年华」的线下直播活动,听书团队分享了独家阅读五法,帮你更懂书、更会读书。 此外,罗振宇也奉上了一期特别版《启发俱乐部》, 发布全新阅读计划,分享这一年给他启发的5位中国作者以及他们的作品。 这5位中国作者,面对时代的问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或许其中,就有你需要的 问题解法。 以下是罗振宇在直播中的精华文 稿,欢迎你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提到读书这件事,跟时尚的精神是一样的。什么叫时尚精神?就是跟很多人一样,但是跟大多数人又不一样。 这是一个读书人对这个时代该有的态度,既有对趋势的顺从,也有对共识的叛逆。
比如,很多我佩服的人,都说过一句话,叫读书要读经典,所以,别读活人写的书,尤其是不读活着的中国人写的书。说这话的人,很多,其中一位是鲁迅。他们这么说,有他们的道理。 但是,我要稍稍叛逆一下,这个秋天,要不就从活着的中国人写的书开始吧?背景你懂的,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高兴不高兴,我们都将迎来一个“本土时代”。 在中国本土,寻找精神资源,重建文化认同,用来自中国的角度回答源自中国人的问题,我们这代人已经躲不了了。 你看:中国人写的,活着的中国人写的,新书,不管题材是什么,还要有当下的问题意识。用这些标准一限制,看似挺难,但我还真就找到几本有趣的,不太一样的书。


真佛只说家常话

先来看第一本:陈嘉映老师的《说理》

罗振宇发布阅读新计划,邀你一起读中国作者_第2张图片

它是一本哲学书,一本讲道理和语言之间的关系的书。

说实话,如果不是有电子书的方便,如果不是陈嘉映这个名字,我是劝不动很多人打开这本书的。 很多人研究哲学,但是他们研究的是其他哲学家,所以只能叫“哲学家研究家”。而陈嘉映老师,被誉为是中国最接近“哲学家”这个称呼的人。 这本书现在还没有正式出版。我有幸先睹为快。有两个小惊喜,我提前告诉你。 第一,这是一本只讲家常话的哲学书。 你翻开它,一段段的文字,长的不过七、八百字,短的,甚至也就和一条微博差不多。明白如话,没有什么哲学术语,倒是有很多日常事件,甚至是社会新闻。 你感觉不是在看一本哲学书,而是村口的一位老人家,面对家有疑难的后生小辈,把家常事拿出来,桩桩件件地摆一摆。后生挠挠头说,“这个道理我怎么没想到”。对,就是这个阅读体验。 所谓“真佛只说家常话”。 第二,这是一本把混沌的世界帮你拆开来洗干净的书。 我读这本书的感觉,有一个很不敬的联想,就是,请人到家里清洗“抽油烟机”。对啊,这个世界浑然一体,混沌一片。要是不深想,有些事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但是一拆开,你发现,别有洞天。 我举个很小很小的例子。 书中有一个问题:请问,“这孩子期末考试的成绩差”和“这孩子期末考试得了70 分”哪个给出更多的信息?“成绩差”这话不够精确,不过,它把成绩所连的情境一起说出来了。 由于不够精确,听者可能问:你就说他得了多少分吧!但你说他得了70 分,听者也可能反过来问:你说在班里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吧。 “这只手镯太贵”没告诉我们它到底卖多少钱,反过来,“这只手镯4000 元”没告诉我们它算贵还算便宜。 我看到这段时候,有点懵住了。对啊,我们经常说,请告诉我事实,不要加上你的情绪性的、倾向性的判断。但是,这样真的可以吗? 我们身在一个迷恋信息的时代。但是陈嘉映老师说,其实人类也许更需要的是“消息”,也就是加上了一点点判断,一点点主观,一点点情绪的信息。 你看,就这么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是不是就前进了一小步? 看书的价值可能就是这样:有人把混沌一片的世界一刀劈开,把那些我们原本心中没有的疑问袒露在我们面前。

把自己作为方法

再来看第二本书—— 《把自己作为方法》 项飙和吴琦的一本思想对话录。

罗振宇发布阅读新计划,邀你一起读中国作者_第3张图片

吴琦老师,是《单读》的主编,是这本书当中的提问者。而回答者项飙老师,是近年来少见的,中国学者,不仅在西方名校任教——他是牛津大学的人类学教授——而且是享有国际学术声望的学者。 读这本书是一个很奇妙的经历。它既不是什么理论著作,也没有一个单一的主题,其中也没有什么丝丝入扣的逻辑结构,更少引经据典。它就是一本对话录。 我是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了它。很少没有这么连续地、不间断地读完一本书了。那是一种什么感受呢?一本对话录,你读它的时候,都能感受到桌上飘来的茶香和窗外拂来的微风。 用吴琦的话说,项老师示范了一个不知疲倦的思维进程,以及对沿途遇到的问题有狩猎般的决心和精确”。这话听起来非常文艺范儿。其实换一句项老师自己的话就好懂了。他说,自己是温州人,在北大读书,在牛津当老师。 但是他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做打火机的温州人,重点不是得出结论、发表看法,而是把打火机做出来,卖出去。那可不呗?所有做具体的事的人都是这样,发现问题、追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连绵的、无穷无尽的过程,哪有什么终极的结论? 举个我自己经历的例子,你观察到没有:银行储蓄所是不给顾客提供厕所的。哎,为啥?银行不是最在乎用户体验的吗?现在还去门店办银行业务的,很多都是老人了,他们更需要被照顾好啊,为啥不设厕所呢? 想到这儿,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银行其实完全不在乎客户体验。 真的是这样吗?我看过一篇文章,窗户纸真是一捅就破。你想,银行对于安全性要求是非常高的,所有地方都要安装摄像头,但是如果有厕所的话,你总不能在厕所也安装摄像头吧? 因为这样一来,就有了一个可能被用来藏钱、抢钱、预先放置作案工具的安全死角啊。银行无论怎么提升服务体验,这种安全性风险他们是冒不起的。 所以,面对具体问题,银行只能做这样的权衡和安排。你理解了具体的人面对具体的约束条件,不断揪出问题,不断追问,就能看到更多的真相,而不至于在某个结论上停步不前。 看完这本书,你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 在自私自利的小世界和指点江山的大世界之间,还有一个魅力无穷的世界。 用项自己的话说,就是——人类学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是让你失望。很多事听起来很有道理,而且可以和很多大的理论联系在一起,但你要一问现实的人,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和附近世界建立真实关系

这就要说到我为你找到的第三本书了。你可能听说过一个词:“三和大神”。说深圳有一帮年轻人,不去工厂上班,聚集在“三和人才市场”周围,天天干工资日结的活儿。挣个一两百块钱,就去网吧上网,钱花光了就再去干活,没钱了甚至就露宿街头。 关于这些“三和大神”,过去看到的都是新闻报道。而最近,终于看到了一本严肃的社会学调查报告, 就是这本田丰老师的《岂不怀归》。

罗振宇发布阅读新计划,邀你一起读中国作者_第4张图片

我对这本书的兴趣,还是起源于对“三和大神”这个群体的好奇。 但是,我正好是几乎同时在看项飙老师的《把自己作为方法》。两本书真的是相映成趣。 我刚才说了,人类学的方法,会让人失望。让人对什么失望?让人对自己的那些简单、轻率的结论失望。 回到“三和大神”,你听说这样一群人,你会怎么判断他们? 混吃等死?懒?是人就分三六九等?反抗精神?贫富分化?网瘾令人堕落? 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都对,又都不对。看这本书的过程,是一个极好的自我反思。 一些年轻人,那么鲜活的生命,那么窘迫的状态,那么具体的选择,每个人的理由和持续时间都不一样,但是,我们用“三和大神”四个字就全给打发了。这不是对他们不负责任,这是我们对自己不负责任。 项飙说,我们陷入了这么一种状态:除了关心家里,就是关心巨大的话题。现代社会的总体趋势是:消灭附近。 一个人对自己父母的工作也许不清楚,你的小区在城市里面,社会意义上是什么样位置?和周边的菜市场是怎么样的关系?和周边的学校是怎样的关系?他不见得很清楚,他觉得这个不重要。 他觉得重要的是,要超越这个东西,他觉得我要考个大学,对世界排名特别清楚,对托福GRE怎么考很清楚。他只有超越,而不是通过超越回观自己身边的世界。他身边的世界成为一个要抛弃的要离开的一个东西。 看书,像《岂不怀归》这样的有趣的好书, 它也许不能教给我们什么能提升社会竞争力的本领,但是,它能让我们和附近的世界建立一种真实的关系。 至少,看这样的书,它会让我们学会在真的搞清楚事实之前,谨慎地做判断、发议论。


怎么在真实世界生存

那就又出现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在一个真实世界生存呢?这就是我为你找到的第四本书了。也是近期给了我巨大阅读快感的书。 这是张力奋老师写的《牛津笔记》

罗振宇发布阅读新计划,邀你一起读中国作者_第5张图片

先说说张力奋老师这个人吧。他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然后当大学老师,出国留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担任制作人,在英国《金融时报》期间,创办了FT中文网,然后又回到复旦大学新闻系当教授。

这份丰富的履历,足以让他以过来人的身份,对任何事发表评论了。更何况,他干的是新闻业,算是我们这一行的“老行尊”。 但是这本书的一开头第一段,就赫然写着这么一句话: 所谓的宏大叙事,只是日常生活的记忆之墓。 你看,这是开宗明义地说,我拒绝宏大叙事,我拒绝下判断。 对,这本书就是用一个人的阅历,用一个人对于两种文明传统的理解,来串联起细节。其中,有回忆、新闻、随笔、速写、言说和游记等各种文体的混杂。 它除了文笔老到、洗练,能给我巨大的阅读快感之外,也在让我想这么个问题: 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书,到底什么东西是稀缺的?感受吗?事实吗?观点吗?不,是感知世界的视角。更准确地说,是这个视角背后的网络。 比如说孔子,孔子的观点重要吗?他说的每一句话到底什么意思重要吗?重要。但是,这不是孔子的视角。 项飙说过一句话,他说:“孔子当年说的话,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用?不能这么问。必须要问,如果孔子活在今天,掌握了所有这些信息,像他这样的思考者,他问的问题是什么?” 对,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稀缺的东西。这也是我近年来读书趣味的一个转折,我越来越喜欢读一个人的视角,和通过这个视角看到的材料,而不是什么孤立的观点和事实。 这本书出版的时候,编辑给了四句话: 一部温情的英伦游历笔记,一个毫无保留的自我展露,一场直击心灵的灵魂盛宴,一种正在消失的书写传统。 前三句我都同意。但是,如果你读完了这本书,你会特别不愿意最后一句话变成现实。这是这个时代真正稀缺的东西,但是它也不会变成绝响。总有一些人,他的积累,他的阅历,让我们愿意借他的那双眼睛,再重新看一遍世界的样子。 不能再剧透这本书的内容了。因为下周三的《启发俱乐部》,我就要重点聊聊这本书,到时候,我会把张力奋老师本尊请到《启发俱乐部》现场。 现场的票已经卖完了,欢迎你到得到直播间来捧场。在此之前,如果你能看完这本书,咱们聊起来会更有感觉。


为自己搜集一种圣贤人格

刚才说到了“个人视角”。最近我通过一本书加深理解了什么叫“个人视角”, 就是这本赵冬梅老师的《大宋之变》。

罗振宇发布阅读新计划,邀你一起读中国作者_第6张图片

这本书一出版的时候,作者赵冬梅教授就寄了一本给我。我也是两个小时一口气读完了。
我给赵老师写读后感的时候说:“哇,很少见到这样的笔法,既不是那种正襟危坐的历史学术著作,也不是那种市面上常见的通俗说史。”那是什么呢? 我后来想了想,这可能就是历史学者所追求的那种,陈寅恪先生说的——理解之同情吧。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心目中的司马光形象是分裂的,既是《资治通鉴》的作者,功盖万世的历史学家,也是王安石变法最死硬的对立面,反对改革的旗帜性人物。 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这个形象很好理解——自以为站在道德的上风口,反对改革,对新鲜事物看不惯——这种老古板,我们身边就有啊。拿来往司马光身上一套就是了。 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跟着赵冬梅老师的笔触,我们就好像戴上了一个虚拟现实的眼镜,跟在司马光的身后,看着他的坚持、拒绝和选择,看着他展现力量又无可奈何,看着他升起期待又旋遭破灭。 在时光的狭窄隧道里,他不知道我跟在身后,我悲悯地看着他却又无能为力。 在这本书里,作者甚至不是在为司马光辩解什么。她只是试图让我们理解司马光为什么那么想,又为什么那么做。他坚持的,不是什么理想主义,而是深深根植在当时的政治土壤里面的现实主义。 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那番道理,你可以自己到书里去看,我这里就不剧透了。 读完这本书,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我们要读一本关于古人的书?不是为了搜集知识,其实是为自己搜集一种圣贤人格。 司马光活在1000年前,他成也罢败也罢,对也好错也好,本来不关我的事。所以,无论是严谨的历史学术著作,还是通俗写史,只要是站在局外,试图客观地指点江山,那也不过就是看个热闹。 但是如果跟在他的后面,用全部的心灵去感知他的那些选择,司马光就在我的体内了。 还记得我前面引用项飙的那个说法吗?孔子说的话,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用?不能这么问。必须要问:如果孔子活在今天,掌握了所有这些信息,像他这样的思考者,他问的问题是什么? 其实,鲍鹏山老师还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说法。 他说,读孔子,问题不是孔子是怎么说的,孔子当然不在了。而是在我们面对的一切公共事务里面,我们要有能力判断孔子如果在这个处境下,他会站在那里,然后我们走过去,和他站在一起。这段话说得真好。 如果我们有能力这样读孔子,孔子才进入了我们体内,成为我们自己人格组合的一部分。 就像美国总统里根说的一段话:“我们不要轻易断言上帝站在我们一边。我认为,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是否站在上帝一边。”

对,读这本书,让司马光成为我的人格的组成部分,当我今天面对一个选择或者困境的时候,他的意见可以供我参考。每多读一本关于人的书,主人公都成为我人格的组成部分,让我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可能才是我们普通人,一个不是学者的人,读书的意义所在。

罗振宇发布阅读新计划,邀你一起读中国作者_第7张图片

刚才介绍的这五本书,「得到」会给每本书安排专门的主题周活动:

第一周(8月27日-9月2日):读项飙老师的《把自己作为方法》 第二周(9月3日-9月9日):读张力奋老师《牛津笔记》 第三周(9月10日-9月16日):读赵冬梅老师《大宋之变》 第四周(9月17日 - 9月23日):读陈嘉映老师《说理》 第五周(9月24日-9月29日):读田丰老师《岂不怀归》
现在加入听书电子书年度双会员,仅需365元,比单买这5本纸书还要实惠。此外,还有 30000+本电子书任你读,2200+本听书任你听,每天只要1块钱,快来加入吧! ▽ 戳此查看 罗振宇发布阅读新计划,邀你一起读中国作者_第8张图片

推 荐 阅 读


罗振宇发布阅读新计划,邀你一起读中国作者_第9张图片

如果你觉得有收获,点个赞吧!或者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你可能感兴趣的:(罗振宇发布阅读新计划,邀你一起读中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