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大脑之父"受聘厦大 将研制第三代人工大脑(图




  加里斯看上去总是表情丰富、动作夸张、精力旺盛的样子。





    加里斯在厦门大学开课,讲人工大脑。


加里斯酷爱古典音乐,收藏了大量CD还有乐谱等等。这是他即兴演奏钢琴曲。



    除了睡觉,加里斯几乎一刻也不能离开书。



  图为加里斯用来进化神经网络的的FPGA电子电路板。

   



    雨果·德·加里斯是谁?


    人们是这样介绍雨果·德·加里斯教授、这位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外国人的,他是“人工大脑之父”——世界上仅有四台制作人工大脑的机器,全部是以他为主研制的,他从事的事业是:要研制和人脑完全一样的机器,让机器有人的意识

    他被称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霍金”。

    从1992年决定投身“人工大脑”制造起,加里斯像祥林嫂一样不断地重复一个观点:可能二三十年后,拥有“人工大脑”的智能机器就可以和人做朋友,但是,本世纪末,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最大的威胁,最终可能灭绝人类。

    一开始,根本没有人理睬这位“疯子”,他把第一本书寄给美国出版代理商,后者说,写得非常好,但是“捕风捉影”。他的许多预言,被一些人当成科幻,有人甚至嘲讽他“正找人帮忙撰写电影剧本”。

    但是现在,据说有越来越多人相信他了。美国广播公司拍摄的一部新影片《地球的最后岁月》,将加里斯的智能机器和霍金的黑洞等并称为“人类所面临的七大威胁”。他的《智能简史》也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

    现在,60岁的加里斯来到厦门,他已经和厦大签了四年合同,他将担任厦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全职教授,要带领他的团队在厦大研制第三代人工大脑。第三代人工大脑将拥有一万个神经网络模块,它可以听懂人类一些话,可以看、可以感觉。

    加里斯教授提醒说,他要制造的并不是机器人,机器人其实就是一堆钢铁,但是,人工智能就像大脑这样的东西,换句话说,加里斯最终要制造的是:像人一样会思考的智能机器人

    我们对加里斯和他的夫人雷国庆进行了两天的贴身采访,让我们的读者可以初步了解加里斯的世界。

   【加里斯的研究】

    生命就像机器,情感和感觉可以复制

    选择研究人工智能的理由

    加里斯原本想当医生,不过,17岁那年,他看了一本关于基因的书,因此“看透”了人类:人类只是一个个分子构成的机器,像电脑的芯片

    加里斯说,既然生命就像机器,有计划有结构,那么,你就可以制造大脑——人的大脑像机器一样所拥有的都是电路,情感、感觉都是可以复制的。

    他转而学科学。从1993年起,加里斯开始将自己想法付诸实施。目前,世界上仅有四个“人工大脑”制造机器均出自加里斯之手,第一个还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选择中国的理由

    加里斯在日本实验室和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实验室的研究都进行得并不太顺利。加里斯转到美国。他到美国工作的第一天,正好是2001年9月11日,美国大学系主任那天早上在大学旅馆遇见他,指着电视机问他:你看到这个了吗?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他看到了一幢着火的大楼,并且认出它是纽约世贸中心,他呆若木鸡。

    2006年,他受聘武汉大学,中国是加里斯呆过的第七个国家。他来中国的一个原因是他的中国妻子雷国庆,雷国庆是武汉人。加里斯从1996年就不断来中国讲学,中国所发生的变化使他震惊。

    加里斯用数字计算得出结论:中国的快速发展将使它成为本世纪的赢家,他通常喜欢站在赢的一边,这使他感到骄傲和自豪。

    选择厦大的理由

    加里斯最终还是离开了武汉。他说,很大原因是由于他妻子,虽然是武汉人,但是,雷国庆还是无法适应武汉的天气。

    深圳曾向他们发出邀请,一些国家重点院校也急切地邀请他。不过,加里斯还是对厦大情有独钟,这里有个背景——雷国庆的父亲雷震曾是福建省军区司令员。

    他们首先找到厦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周昌乐,人称“怪才”的周昌乐一见到他们就说,你们哪里都不要去了,就留在这里了!

    周昌乐并不是信口开河,厦大在智能领域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当然,厦大研究的方向和加里斯不太相同。

    决定呆在厦大之后,加里斯很快就意识到自己选择的正确——厦大专门为他的研究组建了一支团队;他喜欢上了干净的厦门;厦门有一支爱乐乐团,音乐也是加里斯生命的一部分;雷国庆则对厦门的人文气息赞不绝口。

    存在我们心中的疑问是:在日本、比利时和美国,加里斯都无法得到足够的经费支持,他怎么可能在中国的大学如愿以偿呢?

    厦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史晓东说,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做人工大脑的成本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加里斯如今采用FPGA电子电路板来进化神经网络,这个板过去一个是5000美元,现在不到1000美元,而且速度是过去的几倍。

    史晓东说,厦大人工大脑研究第一期计划投资150万元,加里斯的任务是在四年之内做出第三代“人工大脑”。

    更确切地说,这个“大脑”是一个储存在电脑里的程序,它通过信号来控制机器人。

    加里斯说,我们打算展示一个由人工大脑所控制的、能够做很多行为的机器人,比如,它可以听、看——看到桌上的杯子,它可以举起来。当然,现在不要指望它能和人类交流,和拥有上百亿个神经元的人类相比,只拥有一万个神经网络模块(1个神经网络模块包含1000个神经元)的它还是十分愚蠢的。不过,加里斯说,只要迈出第一步,就可能让下一代人工大脑和生物大脑更加相似,实现的神经网络模块将更加复杂,并且行为上和生物神经元更加相似。

    他一直坚信,下一个20年,装有“人工大脑”的机器人很可能出现在我们的家里,为我们打扫房间、照顾小孩、和我们聊天……

   【加里斯的观点】

    人工智能机器将是人类最大的威胁

    加里斯可能是地球上最累的极少数几个人之一——因为他要说服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

    他试图要使大家警惕的是:人工智能机器将成为人类最大的威胁,世界最终会因为人工智能机器超过人类而爆发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也许会夺取数十亿人的生命。

    他并不相信“机器再聪明,也是由人脑控制”的话了,他说,人类促使技术进步,让具有智能的机器人得以诞生和发展,但是总有一天,人工智能机器会实现自己进化。

    他预测,比人类聪明得多的人工智能机器将会诞生。

    人工智能机器能聪明到什么程度呢?加里斯说,脑的转换能力是10的16次方/秒,人工智能机器的运算速度可以高达10的40次方/秒,甚至更高,不是聪明十倍、一百倍、一千倍,而是几万亿倍、几百万亿倍、几亿亿倍……

    一个形象的比喻是:今后,人工智能机器和人类交流,就像人类试图和岩石交流一样艰难。(有点费解:是现在的人类难以与人工智能机器交流(后者水平太高)?)

    那么,人类难道不能和机器交朋友,以此来感动它吗?加里斯说,你在拍死蚊子之前会被它感动吗?两者的智力程度相差太大了

    加里斯预言人类将分成两大主要集团:宇宙主义者和地球主义者,前者把制造人工智能机器当成人类使命,后者认为是一个冒险,将导致人类的毁灭。宇宙主义者和地球主义者因此会爆发战争。

    加里斯令人捉摸不透的一点也在这里,他的两个人生目标是:制造人工大脑,对人工智能机器问题敲响警钟。

    加里斯是这样解释自己的自相矛盾:我认为制造近于人类程度的人工智能机器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几十年时间去解决。但是,在未来三四十年里,人工智能机器会变得对人类非常有用,机器人将负责大多数的工作,他们会从事很多枯燥、肮脏和危险的工作,人类将会从这些工作解脱出来,转而去从事更有回报的工作。

    他说,现在停止人工大脑的研究是很不明智的,然而,当人工大脑真正开始变得聪明起来,并且非常迅速地变得更加聪明以至成为威胁时,人类就应该决定是否继续。

    所以,他认为,对人工智能机器问题的必要讨论则应该越早越好,在人工智能机器时代来临之前,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这个问题的复杂程度。

    我问加里斯:100年后,希望人们怎样提起他:是后悔没有听他的话,还是嘲笑他“制造”了一部科幻小说?

    加里斯说,我希望我是错的。但是,如果我对了,那将十分恐怖。

    【加里斯的生活】

    不搞研究时

    单纯得像小孩

    加里斯教授的生活,一眼可以看透:书和数字。

    屋里放了“一集装箱”的书

    加里斯目前租住的一套150平方米的房间,放着据说有“一集装箱”的书——这些书从美国运到武汉时,光运费就花了15万元人民币,以至通过中国海关时,无论怎样解释,海关人员都怀疑加里斯是一位准备通过贩卖书籍来获利的洋教授。

    到过加里斯家的人都相信,他的家被书淹没,是迟早的事了。不过,雷国庆担心的是人被书淹没的可能——他们的床上也放着书,渐渐成了书墙。加里斯还曾经放言:干脆把床拆了,用书垫成一张床。

    书的种类也非常多,除了科学的书,还有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琴谱等等。这几年,他的“图书馆”还增加了中国的幼儿识字卡,他用它们来学习中文。

    他最喜欢在夜晚读书,加里斯每天晚上读书,直到凌晨4时,然后睡觉。为了有更多时间读书,他的生活非常简单,他的衣服都是一打一打买的,周而复始,以至有些人怀疑他没换衣服。

    他靠看温度计来决定穿多少衣服

    如果加里斯能活到和人类一样聪明的智能机器人问世的那天,那么,他肯定是最了解“他们”的人——他的大部分生活也习惯用数字做依据,他靠看温度计来决定穿多少衣服,他计算食物的卡路里来决定吃什么吃多少。

    雷国庆是加里斯的第三任妻子。加里斯第一任妻子受不了跟他到处奔波,和他离婚回澳大利亚去了,第二任妻子是法国人,死于肺癌。

    2004年,加里斯要从美国到武汉进行三个月讲学,当他拿着行李就要跨出门时,突然转身,问帮他看房的中国留学生:你们在武汉有没有朋友介绍给我认识,否则我一个人要在那里呆三个月,会很无聊的。

    姻缘就这样到来了。两人开始时并不是以交男女朋友为目的的。雷国庆是武汉人,一直在武汉工作,但是,加里斯到武汉时,她已经在广州的一所学校。他们通过网络聊天。加里斯受益匪浅,他说,有一回,蚊子搅得他睡不安稳,他向雷国庆求助,雷国庆告诉他去买一块“有很多洞的布”,布的名字叫蚊帐。

    回美国之后,加里斯每天固定在北京时间下午1时与她进行一小时的对话。雷国庆说,那时,每天14时一到,哪怕是一句话还没说完,加里斯也是“啪”关了视频,结束对话。

    这样的交流持续一年后,加里斯从美国寄来一枚钻戒。

    在被问及为何爱上雷国庆时,加里斯说,她很聪明。

    打动雷国庆的心的,则是加里斯的简单和单纯。

    雷国庆说,加里斯单纯得像小孩,人家讲什么他信什么,而且从不藏着掖着。

    他简单单纯的一个原因似乎是:他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反应迟钝。不过,天才好像都是这样的。

    但是,加里斯并不认为自己是天才。他说,这个世界上大约有200个天才,他也见过他们。

    加里斯说,你无法和他交谈,因为他们太无趣了!

    加里斯的“人工大脑”研究

    我们很难用通俗方法来准确描述他的工作。简单地说,加里斯是用一种模仿达尔文进化的软件形式、所谓的进化算法来改善神经网络,也就是“大脑的神经元”,他的大脑制造机器(CBM)可以在几秒钟内进化一个神经网络模块——它可以在此时间里进行一次遗传算法的完整运算,而一个神经网络模块包含约1000个神经元。据说他在日本制造的一个智能机器的智力已经相当于一只小猫的智力,拥有数百个行为能力

    加里斯VS西拉特

    加里斯经常用西拉特的例子来鼓励自己。

    1933年,匈牙利籍犹太物理学家西拉特第一个想到核链反应的人,他通过计算发现,一个西瓜大的铀,经过链式反应释放出的能量足以毁掉城市

    西拉特跑到美国华盛顿,向五角大楼坚持不懈地宣传自己的观点,但是,大家觉得他是疯子,在那个时候,威力最大的炸弹仅仅可以炸毁一个大型建筑物。

    西拉特改变了策略,他找到爱因斯坦,爱因斯坦马上就听明白了,他在西拉特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上签了名,罗斯福批准了在几年内制造出核弹的“曼哈顿工程”。从西拉特最早产生链式反应的想法到后来的广岛爆炸只有短短12年。

    加里斯说,西拉特开始是孤独的,但他的先见之明是对的,他知道自己是对的。

    【预告】

    4月2日晚7时

    听听加里斯的“智能世界”

    4月2日19:00-21:00,雨果·德·加里斯将在厦大建南礼堂发表题为《人工智能机器的崛起》演讲,介绍本世纪末可能出现的比人还聪明的人工智能机器,以及由此引发的变化。演讲以英文进行,现场有中文同声传译。

 

来源:http://www.xiangan.cc/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804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科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