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和质变是本质的表象

每天忙于工作,学习。好久没写博客了,灌灌水吧

-------------------------------------------分割线内不要答题-------------------------------------------------

最近一直在思考质变和量变的联系,想了几天,得出目前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结论,还是写一下吧。

量变和质变是本质的表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

1.打字

量变:每天坚持打字
质变:半年后能无意识实现盲打
本质:肌肉记忆
我们能很清楚的看到练字过程以及能感知到学会了盲打。练字过程和学会盲打都是本质的表象,让你学会盲打本质是你的肌肉记忆,而这个很难通过表象去感知。

再举个抽象点的例子

2.从应试教育填鸭式思维到编程思维

量变:思维的不断重塑
质变:形成编程思维
本质:大脑思维方式的改变

为什么有一定工作编程经验的开发人员遇到各种问题都不会慌? 这个问题其实困扰了我很久,以前班上有个同学却很早就领悟了这种思维方式,无论什么样的问题,他总能找出解决方案,远远拉开了和我们的距离。而我花了大量的实践和思考,才一步一步理解这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本质:输入,思路,输出,看起来很简单,但它却可以做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输入,思路,输出”的本质是在压缩知识,“压缩知识”的本质是找到“万物”最核心的联系,解释"万物"。

我个人认为质变,这个定义不大好,看起来似乎是本质发生了改变。真实情况是,本质一直是那个本质,但现象不一定是那个现象。

量变一定会质变变吗? 不一定,假设你没有肌肉记忆,质变根本不会产生。

质变一定需要量变吗?

从质变的定义出发:

质变(qualitative change)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可以看出,转变需要某种联系,使它发生改变,如果联系不在了,质变就无从谈起。这种联系必定是由量变触发的。

3.已完成个人案例:

这是我的其中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例子,从应试教育填鸭式的思维到编程独立思考,在社会磨砺了将近一年,才稍稍理解如何像身边的同事一样思考。

a.Get到编程独立思考的点本质是什么?(质变)
大脑思维方式的改变

b.为什么能Get到编程独立思考的点?(量变)
1).对自身负责的项目足够熟悉
2).学会画图理清逻辑,理清逻辑及列出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分析利弊,和别人讨论
3).拆分问题,逐个击破
4).有足够的将需求的业务逻辑转换为代码逻辑的量变,从而产生了编程独立思考的质变
5).与身边同事不断讨论,不断发现问题
6).对技术的持续学习
7).掌握了一定的搜索技巧

c.具体执行过程精简:
多看,多想,多动手

4.扩展中的个人案例

目前自学微积分,线性代数

那么是否可以根据以上缩短get到数学独立思考的点,反向推导如下:

a.为什么不能Get到数学独立思考的点?(量变)

1).自身数学的体系不足以让我独立思考
2).没有学会画图理清逻辑,理清逻辑及列出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分析利弊,和别人讨论
3).没有做到拆分问题,逐个击破
4).没有足够的将数学的条件和结论,形成思路转换为数学逻辑的量变,从而不足以产生了数学独立思考的质变
5).没有与人不断讨论,不断发现问题
6).没有对数学持续学习
7).没掌握了一定的搜索技巧

b.具体执行过程精简:

多看,多想,多动手

c.迭代优化ing

5.需要改进的地方

a.当任何一个问题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不要情绪用事。冷静下来,发现问题,问题归因,解决问题
b.不要只是局限在编程类问题的解决,应该扩展到生活中,沟通中,工作中去
c.不要存在“骄傲”的想法,这会让你看不清问题是什么,问题的产生原因,问题的解决方案
d.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多换位思考
e.多去接触一手资料,而不是二手或以上的资料

6.题外话

想起高中物理老师一直对我们说一个词语“顿悟”,几乎每节课都要唠叨上几句,我不以为然,“不就做个破题目,怎么一天到晚讲顿悟,故作高深。”

时隔五年,现在回头看看,深入思考一番,深觉当时的无知。顿悟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联系。顿悟里的联系,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跟稻草,当最后一个稻草放上去时,骆驼死了,发生了质变。我们无法确定什么时候骆驼会被压死,或者哪一根稻草才是最后一根稻草。于是,一旦质变产生了,人们便习惯于放大这种联系,用一种高大上的词语来描述,那就是“顿悟”。

后面我找到一种比较客观的关键词,来代替“顿悟”,这个关键词是“启发”,一谈到受到某人的启发,某人就会莫名生出优越感,其实这是对启发比较片面的理解,启发的来源有如下:

a.某人采用了很聪明的做法A做到了B,这个很聪明的做法A让C受到了启发
b.某人采用了很愚蠢的做法A做到了B,这个很愚蠢的做法A让C受到了启发
c.某人做了一件事A,这件事情A刚好让C在另一件事受到了启发

为什么要用“启发”而不是“顿悟”? 原因是“启发”这个词语相对于“顿悟”来说更客观,没有“顿悟”带来的那种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和优越感,“启发”更能体现像和喝白开水一样自然,而不引起太多的情绪波动。尽量减少自己受到情绪的影响,从而减少对事物准确的判断的影响。

启发更偏向于中性词,这就是为什么我要用“启发”代替“顿悟”了。日常编程工作,学习过程中,一天中会出现很多“启发”,如果每一个启发都需要出现各种情绪,如要么沾沾自喜,要么自以为优越,那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平复心情,就会大大降低工作的效率,如果把启发当做白开水一样自然,即使内心有波澜,稍微调整一下,很快就平复了,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

我理解的量变和质变都是可确定的量,就像编程里函数通常都会有输入,逻辑和输出一样。输入就像量变,输出就像质变,从编程的角度思考,输入和输出都不是整一个函数中最核心的地方,最核心的地方是什么?是思路,思路就像启发的集合体,由无数有序的联系组成。思路形成,进行封装,便可实现可移植,具体实践中的案例(数学,英语,沟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请听我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