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为openembedded英文手册的中文翻译版。手册版权归OE所有。本文档只供技术和学习交流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使用本文档如造成损失,译者一概不负任何责任。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作者: [email protected]
特此声明!
更新日志:
2008年12月03日 改正笔误
2008年12月21日 更新到8.11
2010年07月28日 更新到8.12
第一章 .简介
本章内容
*预览
*历史回顾
1.1 预览
oe bitbake像所有的build工具一样(比如make,ant,jam)控制如何去构建系统并且解决构建依赖,但是
不像那些功能单一的工程管理工具(比如make),bitbake不是基于把依赖写死了的makefile,而是
收集和管理大量之间没有依赖关系的描述文件(这里我们称为包的配方),然后自动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
构建。(包的配方下文除非特殊说明都将简称为“配方”;oe都代表OpenEmbedded)
更确切的说:openembedded是一些用来交叉编译,安装和打包的metadata(元数据)。oe已经被用
来构建和管理很多的嵌入式发行版,包括OpenZaurus,Angstrom,Familiar和SlugOS.
OE主要的功能是:
*解决交叉编译
*解决包之间的依赖关系
*必须支持包的管理(tar,rpm,ipk)
*必须支持将包作成镜像
*必须支持高度的可定制性,以满足不同的机器,主机发行版和架构需求
*编写元数据必须是容易的,并且可重用性要好
基于bitbake,OE可以满足以上所有要求,并且还支持更多。灵活性和强大的功能一直是OE的开发原则。
1.2 OE的历史
OE起源于OpenZaurus项目的建立和buildroot。buildroot支持ipk包格式,镜像的创建还有非常多的
机器,但是它却不能在不同的机器上和主机发行版使用不同的补丁和文件,为了改进这些,OE项目就诞生了。
几个月后就有其他的项目开始使用OE并且发回了反馈信息。2004年10月7日Chris Larson把OE分成了
两个项目。一个是bitbake(构建任务的执行者),一个是openembedded(实际上是为bitbake提供元数据)。
第二章:使用bitbake
本章内容
*获取bitbake
*获取openembedded
*配置oe
*编译
2.1 获取bitbake
bitbake的更新很快。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2007年末),oe需要使用bitbake1.8或者更新的版本。
一个比较安全的获取bitbake的方式是从svn主分支上下载。(需要添加主版本号)
CODE: svn co http://svn.berlios.de/svnroot/repos/bitbake/branches/bitbake-1.8 |
这样就可以检出bitbake svn上的1.8版,使用svn up将把你的bitbake更新到最新的稳定版本。但是
通常情况下应该使用已经被知道可以正常运行的版本,除非oe告诉你需要升级了。
2.2 获取oe
OE 元数据的更新速度很快,所以你应当随时保持更新。为了获取oe,你要使用monotone工具0.28版本
来获得metadata(元数据)。大部分的发行版应该包含了该工具,你还可以在monotone 主页获得它。
接下来我们要下载数据库的快照:
wget http://openembedded.org/snapshots/OE.mtn.bz2 http://openembedded.org/
snapshots/OE.mtn.bz2.md5
或者如果您使用monotone 0.30或者以上的版本,那么使用下面的命令
wget http://www.openembedded.org/snapshots/OE-this-is-for-mtn-0.30.mtn.bz2
wget http://www.openembedded.org/snapshots/OE-this-is-for-mtn-0.30.mtn.bz2.md5
然后使用md5sum来校验包的完整性:
md5sum -c OE.mtn.bz2.md5sum
然后解压数据包:
bunzip OE.mtn.bz2
最后检出oe的开发分支:
mtn --db=OE.mtn co -b org.openembedded.dev
*****译者注:
注意:现在(至少在翻译本文档的时候)OpenEmbedded官方已经把monotone版本控制工具换成了git,
所以你应该使用git来获取OE树。
*使用git获取OpenEmbedded
注意:在以前的一段时间OE是使用monotone作版本控制的,所以如果在你的计算机中还是用Monotone
源的话你应该换成git源。
注意:这里仅仅是一些简单的示例,如果想要更详细的使用git的说明,你应该查看git的手册。
OE项目现在有git源,源的地址是:git://git.openembedded.net/org.openembedded.dev.git
为了获取OE,你需要作:
1. 安装git
2. 进入你的OE目录
可以建立一个stuff文件夹,然后cd进去
$ cd stuff
下面用git检出源
$ git clone git://git.openembedded.net/openembedded
或者您设置了防火墙的话,用http的
$ git clone http://repo.or.cz/r/openembedded.git
这样你就得到了你工作所需要的所有数据。
OE的.dev分支(开发分支)更新速度是很快的,通常情况下几小时就会更新一次。发行版的更新也是很
快的,所以最好你应该至少每天更新一次OE树。
使用下面的命令更新你的oe树:
$ git pull --rebase
(注意你必须在你的OE目录里执行此命令。本文的例子中,这个目录应该是/stuff/org.openembedded.dev,如果你在当初检出OE树的时候设置了别的目录名字,那么你应该使用你自己
设置的。)
2.3 配置
-_- 这部分官方手册还没有完成!!!
2.4 构建软件包
bitbake和OE被正确安装和配置之后,我们就可以像这样来构建软件包和镜像:
bitbake <配方名>
((以下官方手册还没有完成))
第三章 元数据(metadata)
本章内容:
*文件和目录布局说明
*符号
*类
*编写metadata(也即添加包)
3.1 文件和目录布局说明
OE使用6个目录来存放bitbake元数据
conf 目录用来保存bitbake.conf,机器和发行版的配置。bitbake启动的时候将会读取bitbake.conf
文件并且还会包含其他的local.conf 机器和发行版的配置文件。bitbake会在BBPATH变量里搜寻这些
文件。
classes 目录包含了bitbake bb类(bbclass)。这些类可以被.bb文件继承和使用(译者注:这个源
于bitbake使用的python语言的类特性,可以提高代码的重用性和便于管理)。bitbake使用BBPATH
变量搜寻这些类文件。
packages 目录存放的bitbake bb 文件。每个软件包和任务我们给它分配一个目录。.bb文件是每个
包的元数据信息,每个包的每个版本都会有一个独立的bb文件。
3.2 符号
OE 使用了.conf .inc .bb .bbclass这些扩展名的文件。符号和这些文件的含义在bitbake手册页
中有详细的说明。
3.3 类
OE 提供了一些特殊的类来服务和支持包的编译,打包以及其他的动作。
((官方文档还没有完成!!!))
3.4 编写 meta data
本节将指导您编写.bb文件,或者用bitbake的话来说叫做“配方”
让我们首先从一些简单的开始,比如包的描述啊,协议啊:
DESCRIPTION = "My first application, a really cool app containing lots of foo and bar"
LICENSE = "GPLv2"
HOMEPAGE = "http://www.host.com/foo/"
这些选项所使用的选项名词是规定好了的,所以要多检查几次。
下面就是指定包的依赖关系了,包括编译时(或者构建时依赖):
DEPENDS = "gtk+"
RDEPENDS = "cool-ttf-fonts"
DEPENDS 就是构建时依赖了,这里这个包依赖于gtk+,然后cool-ttf-fonts就是运行时依赖。OE在
shlibs-code里把运行时依赖会添加上。根据你所添加包的实际情况来替换例子中使用的名字。
有了这些信息,OE就知道了在编译此包之前应该编译好哪些包。但是从那下包呢?下面我们就来指定包
的下载地址:
SRC_URI = "http://www.host.com/foo/files/${P}.tar.bz2;md5sum=yoursum"
这将告诉OE的下载程序到哪里去下载源码包,而且它还会使用您指定的yoursum 数据作md5sum校验。
yoursum 的生成可以使用如下方式:
md5sum foo-1.9.tar.bz2
然后你会得到类似这样的数据
a6434b0fc8a54c3dec3d6875bf3be8
在这段数据的后面添上mtn就是合法的yoursum了。
注意:${P}变量代表包。${PN} 是包的名字,${PV}就是包的版本了。使用这些标记的话,下次如果你
把这个包的一个版本升级的话,直接拷贝这个文件就可以了,而不用你再重新写上具体的值。当然实际
上不会这么简单,因为一个新的版本可能将会面临新的问题。
当我们执行实际的编译动作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一个包在编译时依赖于那些包。如果幸运的话,我们可以
在一个包的源码包里发现configure脚本,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bitbake的类autotools 来解决包的编译。
如果源码包里还有.pro文件的就要包含qmake类。
使用这些类需要按照这样的格式: inherit autotools pkgconfig qmake
好在我们是幸运的,大部分的程序都使用 autotool.
We are in luck!这将是一个很好的bb配方。这样这个包就可以被自动化的配置和编译了。
让我们开始编译吧:
bitbake foo
根据您的包的不同和您之前已经编译过了哪些包以及您的计算机的速度,这将会耗费一段时间。所以不要
着急。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
您的计算机屏幕上应该有类似这样的信息:
NOTE: package foo-1.9-r0: task do_build: completed
NOTE: package foo-1.9: completed
NOTE: build 200605052219: completed
一切似乎看起来都很好,但是请等等,回滚屏幕:
NOTE: the following files where installed but not shipped:
/usr/weirdpath/importantfile.foo
OE 包含了一些标准的路径和文件,但是它不一定能找到所有的东西。所以让我们告诉它这个文件的位置:
FILES_${PN} += "/usr/weirdpath/importantfile.foo"
这里一定要使用+= ,这告诉OE是添加一个文件而不是覆盖原来的设置。
第4章 特殊功能
本章内容
*debian 包命名方式
*共享库的处理
*BitBake 的特性说明
*基于任务
*覆盖和重写
4.1 debian 包命名方式
INHERIT +="debian"
将上面这句添加到你的${DISTRO}.conf或者local.conf中该包产生的库文件将被重命名。假设一个包
的名字是foo,然后这个包编译时产生了一个(并且只有一个)libfoo.so.1.2.3库文件,那么根据
debian包命名机制这个包将被重命名为libfoo1。
4.2 共享库处理(shlibs)
打包一个软件的时候,此包运行时依赖的其他包必须被添加。而且运行时依赖的包应当是最小化依赖的。
OE会自己分析一个包的所有二进制文件的最小依赖库,这就是SO_NEEDED库。然后OE会根据这个库来搜寻
安装这些库的其他包。这些包将被自动添加到RDEPENDS。这样,构建包的人就不需要担心共享库的问
题了,因为这些会被自动添加上。
注意:这个机制并不会添加该包的插件。
4.3 BitBake
((这部分官方原版文档还没有完成!!!))
BBFILES := "${OEDIR}/openembedded/packages/*/*.bb ${LOCALDIR}/packages/*/*.bb"
BBFILE_COLLECTIONS = "upstream local"
BBFILE_PATTERN_upstream = "^${OEDIR}/openembedded/packages/"
BBFILE_PATTERN_local = "^${LOCALDIR}/packages/"
BBFILE_PRIORITY_upstream = "5"
BBFILE_PRIORITY_local = "10"
4.4 bb基于任务的特性
“基于任务“是一种新的构建基本根文件系统的思想方法。task-base(基于任务) 允许你指定一个机器
的特性,然后“基于任务“ 的方法就可以根据机器特性来构建此发行版(oe里的发行版)支持的特性功能。
举个例子,假如一个oe发行版的配置文件里有这样的配置:
DISTRO_FEATURES = "nfs smbfs ipsec wifi ppp alsa bluetooth ext2 irda pcmcia
usbgadget usbhost"
机器特定的配置文件里这么写:
MACHINE_FEATURES = "kernel26 apm alsa pcmcia bluetooth irda usbgadget"
这样,“基于任务”的构建将支持pcmcia,但是却不会支持usbhost
((译者注:可以理解为功能集合,机器没有的功能当然是编译不了的了。))
“基于任务” 确切指明了哪个选项是机器特定的,哪个是oe发行版特定的。机器相关的配置选项反映了机
器的能力和功能。然后oe发行版相关的选项反映了发行版维护者想要添加和删除的功能。
4.5 重写和覆盖
((此部分官方文档尚未完成!!!))
第5章 常规操作
本章内容:
*创建一个新的发行版
*添加一个新的机器硬件
*添加一个新的包
1.使用不稳定版本的源码包编译
*创建你自己的镜像
*使用一个预编译的工具链编译包
1.工具链
2.预编译库
3.设置安装oe
4.有用的提示
5.重点提醒
*使用新的包格式
5.1 创建一个新的发行版
尽管创建一个新的发行版并不是非常复杂,但是我们还是建议您先使用oe现在已有的版本,因为做错一
件事情也是很容易的。要创建一个新的发行版,你需要添加一个配置文件到/conf/distro目录里,配置
文件需要包含以下内容:
*DISTRO_VERSION 这样用户就知道了他在用哪个版本的发行版
*DISTRO_TYPE(release/debug) 用来在各个包的“配方”里启用或者禁止某些特性:
比如打开内核输出信息的"debug"选项。
*libc的类型 是使用glibc(TARGET_OS=“linux”)呢?还是使用uclibc
(TARGET_OS=“linux-uclibc”)呢?
*工具链版本 例如:基于gcc 3.4.4的版本应该有下面的配置:
PREFERRED_PROVIDERS+=" virtual/${TARGER_PREFIX}gcc-initial:gcc-cross-initial"
PREFERRED_PROVIDERS += " virtual/${TARGET_PREFIX}gcc:gcc-cross"
PREFERRED_PROVIDERS += " virtual/${TARGET_PREFIX}g++:gcc-cross"
PREFERRED_VERSION_binutils = "2.16"
PREFERRED_VERSION_binutils-cross = "2.16"
REFERRED_VERSION_gcc = "3.4.4"
PREFERRED_VERSION_gcc-cross = "3.4.4"
PREFERRED_VERSION_gcc-initial-cross = "3.4.4"
*DISTRO_FEATURES 描述该发行版有什么特性。更多的内容请参考task-base(
“基于任务“)章节
*内核版本号支持的设备
PREFERRED_VERSION_linux-omap1_omap5912osk ?= "2.6.18+git"
PREFERRED_VERSION_linux-openzaurus ?= "2.6.17"
*为了更稳定的构建,最好包含sane-srcdates.inc 文件,这个文件里包含了SRCDATE描述信息,
描述了meta库里面哪些“配方”是可以工作的。
require conf/distro/include/sane-srcdates.inc
同时你应该在配置文件里包含全局的SRCDATE设置(格式是 iso 日期:年月日)
SRCDATE = "20061014"
5.2 添加一个新的硬件平台
为一个机器编译,oe当然先要知道这是被支持的,所以要写一个机器的配置文件。这些文件都应该放在
/conf/machine目录。
通常还需要一些变量:
*TARGET_ARCH 描述该机器使用什么架构的CPU
*MACHINE_FEATURES 描述该机器有什么功能特性。具体参考“基于任务”一节。
*PREFERRED_PROVIDER_virtual/kernel 指出该机器的正确的内核“配方”(就是内核bb文件)。
接下来您还要添加内核的“配方”。
5.3 添加一个新的包
5.3.1 使用不稳定版本的源码包编译
构建一个很新的包往往会造成很多混乱。为了不会对OE造成随机的损坏,弄清楚一个包的修正方案是值得的。
下面我们来告诉您如何正确的作这些:
* svn :添加'PV = "1.1+svnr${SRCREV}"'到你的bb文件。
* cvs :添加'PV = "1.1+cvs${SRCREV}"'到你的bb文件。
您可以在conf/distro/include/sane-srcrevs.inc追踪一个已知构建成功的修正。
如果你是真的想从最新的源码来构建,那么请把类似这样的语句
'SRCREV_pn-linux-davinci ?= ${AUTOREV}'
添加到local.conf里。按照本例中的配置,你将必须为pn-linux-davinci从最新的源码构建包。
5.4 创建你自己的镜像
创建你自己的镜像是很容易的,只需要设置几个变量就可以了。
*IMAGE_BASENAME 你的镜像的名字
*PACKAGE_INSTALL 该镜像所包含的包列表
*RDEPENDS 该镜像所依赖的运行时依赖包列表
*IMAGE_LINGUAS 该包所支持的语言列表
然后添上image类
inherit image
好了,image配方就可以用了。
5.5 使用一个预编译的工具链编译包
在oe中使用预编译的工具链是可行的。下面讨论了很多这方面的话题:
5.5.1.工具链
我们假定您有一个工具链并且包含了c,c++编译器,汇编器以及其他的工具。下面的列表展示了ARM架构
的3.4.4版本的gcc工具链。我们还假定工具链在您的PATH路径里。
ls pre-built/cross/bin
arm-linux-g++
arm-linux-ld
arm-linux-ranlib
arm-linux-ar
arm-linux-g77
arm-linux-readelf
arm-linux-as
arm-linux-gcc
arm-linux-gcc-3.4.4
arm-linux-c++
arm-linux-size
arm-linux-c++filt
arm-linux-nm
arm-linux-strings
arm-linux-cpp
arm-linux-objcopy
arm-linux-strip
arm-linux-objdump
5.5.2.预编译库
我们需要库头文件和库本身。下面的目录结构是假设的。PRE_BUILT(预编译的库)通常包含两个子目录:
一个是include,里面是头文件,另外一个是lib目录,里面是静态的和动态的链接库文件。另外,Qt2
目录页会有各include和lib子目录。
ls $PRE_BUILT
include
lib
qt2
5.5.3.设置安装oe
这里我们将进行oe的设置。我们假定你的机器和发行版还不被oe所支持,所以就会在local.conf产生
相应的记录。你需要准备bitbake和oe的一个版本。
5.5.3.1创建环境变量脚本
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建议你创建一个可以加载的脚本,写上一些变量以便于使用。这里我们命名为
build_source,然后使用source命令加载它。
BITBAKE_PATH=/where/is/bitbake/bin
TOOLCHAIN=/where/is/toolchain/bin
HOST_TOOLS=/where/is/hosttools/bin
export PRE_BUILT=/where/is/pre-built
export PATH=$BITBAKE_PATH:$TOOLCHAIN:$HOST_TOOLS:$PATH
export OEDIR=$PWD
export LOCALDIR=$PWD/secret-isv
使用source build_source 加载这个脚本,使用env命令检查你的设置是否正确。
5.5.3.2 创建local.conf文件
现在设置oe,跟上一步的操作类似。
DL_DIR = "${OEDIR}/sources"
BBFILES := "${OEDIR}/openembedded/packages/*/*.bb ${LOCALDIR}/packages/*/*.bb"
BBFILE_COLLECTIONS = "upstream local"
BBFILE_PATTERN_upstream = "^${OEDIR}/openembedded/packages/"
BBFILE_PATTERN_local = "^${LOCALDIR}/packages/"
BBFILE_PRIORITY_upstream = "5"
BBFILE_PRIORITY_local = "10"
BBMASK = ""
${OEDIR}/openembedded或许将会是一个前卫的发布,以上我们设置它在当前的工作目录里。另外我们有
个变量${LOCALDIR},我们把这两各目录合并到BBFILE_COLLECTION。
#
# machine stuff
#
MACHINE = "secret-killer"
PACKAGE_EXTRA_ARCHS = "armv4 armv4t armv5te iwmmxt xscale""
TARGET_CC_ARCH = "-mcpu=xscale -mtune=iwmmxt"
TARGET_ARCH = "arm"
PACKAGE_ARCH="xscale"
以上我们告诉oe我们将为ARM平台构建,并且为xscale和iwmmxt作了优化。
INHERIT += " package_ipk debian"
TARGET_OS = "linux"
TARGET_FPU = "soft"
DISTRO = "secret-disro"
DISTRO_NAME = "secret-distro"
DISTRO_VERSION = "x.y.z"
DISTRO_TYPE = "release"
创建一个发行版版本号。以上代码告诉oe我们将构建linux和glibc,使用软件的浮点数运算支持。如果
您的工具链是uclibc的,你还需要设置TARGET_OS为linux-uclibc
export CC="${CCACHE}arm-linux-gcc-3.4.4 ${HOST_CC_ARCH}"
export CXX="${CCACHE}arm-linux-g++ ${HOST_CC_ARCH}"
export CPP="arm-linux-gcc-3.4.4 -E"
export LD="arm-linux-ld"
export AR="arm-linux-ar"
export AS="arm-linux-as"
export RANLIB="arm-linux-ranlib"
export STRIP="arm-linux-strip"
上面这些设置覆盖了bitbake.conf里的设置,这就会让oe使用预编译的工具链。
#
# point OE to the lib and include directory
#
TARGET_CPPFLAGS_append = " -I${PRE_BUILT}/include "
TARGET_LDFLAGS_prepend = " -L${PRE_BUILT}/qt2/lib -L${PRE_BUILT}/lib \
-Wl,-rpath-link,${PRE_BUILT}/lib -Wl,-rpath-link,${PRE_BUILT}/qt2/lib "
# special to Qt/Qtopia
QTDIR = "${PRE_BUILT}/qt2"
QPEDIR = "${PRE_BUILT}"
palmtopdir = "/opt/Qtopia"
palmqtdir = "/opt/Qtopia"
这个设置把PRE_BUILT预编译工具链的库和头文件添加了进来。Qt也一样。
ASSUME_PROVIDED += " virtual/${TARGET_PREFIX}gcc "
ASSUME_PROVIDED += " virtual/libc "
ASSUME_PROVIDED += " virtual/qte "
ASSUME_PROVIDED += " virtual/libqpe "
ASSUME_PROVIDED += " libqpe-opie "
现在我们已经告诉了bitbake c库,编译器,Qtopia已经是准备好的了,oe不会再自己编译一份了。
source build_source
bitbake your-killer-app
哈哈,现在你应该可以成功用你的预编译工具链来构建系统了。
5.5.4.有用的提示
如果你有更多的预编译的库,你还可以添加进来,在local.conf里适当设置ASSUME_PROVIDED变量就
可以了。使用bitbake -vvv PACKAGE命令你可以很容易的查看你添加的预编译的库。
5.5.5.重点提醒
NOTE: Couldn't find shared library provider for libqtopia.so.1
NOTE: Couldn't find shared library provider for libqtopia2.so.2
NOTE: Couldn't find shared library provider for libqpe.so.1
NOTE: Couldn't find shared library provider for libpthread.so.0
NOTE: Couldn't find shared library provider for libstdc++.so.6
NOTE: Couldn't find shared library provider for libqte.so.2
NOTE: Couldn't find shared library provider for libgcc_s.so.1
NOTE: Couldn't find shared library provider for libc.so.6
NOTE: Couldn't find shared library provider for libm.so.6
OE在构建包时会自动搜寻那些运行时依赖的包。oe使用shlibs来添加它们。照此推理,预编译的库将不会被
找到。这意味着,oe构建包的时候不会把预编译库添加到RDEPENDS(运行时依赖)。这会导致严重的错
误,这样oe创建的镜像里也会丢掉那些预编译的库,这肯定是行不通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应该创建
一个metadata(配方)把这些库都安装上,然后使用${BOOTSTRAP_EXTRA_RDEPENDS}以确保这些库会
被在创建包的时候安装上。
但是,这里有个更好的方法: 设置 ASSUME_SHLIBS变量。例如上文提到的包就可以这样设置:
ASSUME_SHLIBS = "libqtopia2.so.2:qtopia2_2.4 libc.so.6:libc"
格式是:shlib文件名:包版本 (shlib_file_name:package[_version].).如果指定了特定的版本,
那么oe将认为这是版本依赖里最小的依赖版本。(译者注:也即至少要安装这个版本)。
5.6使用新的包格式
((官方文档尚未完成))
第6章 与其他的build工具比较
本章内容:
*buildroot
*crosstool
*handmade
6.1 buildroot
Bitbake的“配方“文件相比较makefile而言是很简单和直观的,并且可以提供更好的扩展性。这样你
就可以很快的编写适合您的需求的“配方“。使用OE你可以构建工具链,软件发行版开发包,完整的发行
版以及单个软件包。OE弹性的设计可以让你很好的重用你之前写好的“配方“。OE提供了所有buildroot
的功能,但是跟buildroot相比较,oe可以让你实现任何你想实现的,你可以添加新的打包方式支持,新
的文件系统,新的输出类型等等。总之,OE会非常适合你的口味!
6.2 crosstool
crosstool可以帮助你构建工具链。但是,它只是能够构建工具链,它不能构建除工具链之外的其他库和
应用程序,它不能正确的解决包依赖,也不支持打包,但OE支持所有crosstool有的功能。
6.3 handmade (自己动手)
交叉编译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这并不是说交叉编译本身怎么样,而是大多数人误用他们的主机系统去直
接编译他们的软件。这会许会让你惹上大麻烦。这样的话在软件编译之前的配置阶段你就会失败,因为交
叉编译的二进制程序是不能在主机上直接运行的。使用OE你不用忙着到处去找补丁,OE会帮你搞定这些。
OE可以让你直接选择使用软件包。
OE可以生成直接用于烧写的flash镜像,并且支持很多种格式和文件系统。OE允许你非常容易的构建完整
的和定制的发行版。
((译者注:除了这些工具之外,T2 SDE也是一个支持定制和各种特性的构建工具,它还支持BSD等其他
的系统内核。))
第7章 如何使用bitbake和OpenEmbedded
本章内容
*简介
*配置
*工作空间
*任务
*单个“配方”相关的工作
*交互式的bitbake
*Devshell
*.继承devshell类
*.devshell附加特性
*.使用devshell
*补丁和补丁管理
7.1 简介
阅读手册到这里您应该对于oe是什么应该比较清楚了,OE有很多的软件包可供选择,可以帮助你构建在
你的目标机器上运行的系统。这包括下载源码包,编译,打包或者生成可以烧到flash的镜像等。由于需
要进行令人头疼的交叉编译,还要支持各种类型的设备,所以,基于oe的发行版将比你知道的典型的桌面
发行版要复杂的多。
OE的主要功能是为各种工程项目的需要编译源码。不管是什么工程,以下任务都是要作的:
1. 下载源码包,还有其他的系统支持文件(比如初始化脚本);
2. 解压源码包,然后打上需要的补丁;
3. 如果需要的话就进行软件包配置(比如运行configure脚本);
4. 编译所有的东西;
5. 把所有编译好的文件打成各种格式的包,然后准备安装。
其实这些并没有什么非常不寻常的。困难的是:
1. 交叉编译:交叉编译是困难的,大部分软件包根本不支持交叉编译,OE里包含的都是支持交叉
编译的。
2. 目标系统和主机是不同的: 这意味着你不能编译一个程序就直接运行它---那是给在目标板上
运行的。有很多的软件包在编译的时候会编译并且运行一些帮助或者测试程序,这在交叉编译的时
候会导致失败。
3.工具链总是很难编译的。交叉工具链更是如此。通常情况下你可能会选择去下载一个别人做好的,
但是使用OE你就不需要如此。在OE里整个工具链在编译系统的时候都会被创建。OE的这种方式或许
在开始的时候会带来一些困难和不便。但是如果你需要打上补丁或者对工具链做些调整就会很容易。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oe还有很多的功能,其中包括:
* 同时支持glibc和uclibc;
* 只使用oe一个工具你就可以为多种目标机器构建系统;
* 自动编译一切构建时和编译时依赖的包;
* 直接创建各种可以在目标机器上直接运行的镜像(包括jffs2,ext2.gz,squashfs等等);
* 支持各种打包格式;
* 自动构建交叉工具链;
* 支持构建“本地包”。本地包指为了完成编译给主机编译的包,最终不会用到目标板上。
本章以下内容假设你已经掌握了OE的Getting Start guides(新手指南),并且已经能够正确安装和
配置oe,而且你也成功的构建了交叉工具链。本章节将告诉你OE的内幕以帮助你调式和开发oe。
下面的内容里也不会提到诸如变量设置和指定目录这样的主题,如果需要你应该参照第8章:"包'配方'"
的内容.
7.2 配置
配置涵盖的内容包括在哪里可以找到各种文件,输出或者生成的东西应该放在哪里,还有指定一些配置
选项:比如在最终的镜像中你想让它包括那些功能和特性。OE里主要的配置区域有:
conf/machine
此目录包含了目标机器的配置信息。每个平台设备都有一个专属的配置文件用来描述诸如:设备的
架构体系,硬件特性(该设备有usb吗,有键盘吗等等),以及该机器需要什么类型的flash和磁盘
镜像,串口设置啊等等信息。如果你要添加一个新的目标板,你应该为这个目标板创建一个单独的
配置文件。
conf/distro
这个目录包含了oe发行版相关的配置文件,定义了一个发行版在最终的镜像里会包含那些东西。比
如:网络如何配置,是否支持usb,使用那种打包方式,使用什么样的libc(uclibc或者glibc?)
conf/bitbake.conf
这是bitbake的主配置文件。这个文件我们不会编辑它,但是我们可以看看文件里包含的大量oe使用
的变量设置,以及bitbake如何控制那么多oe提供的功能。
conf/local.conf
这是面向最终用户(或者说普通用户)的配置文件.用户需要复制和编辑这个文件,配置各种工作目
录,将要使用的机器,还有发行版等等。
7.3 工作空间
让我们先看看一个典型的工作空间设置吧。这里的可能会跟你的大不一样,但是看看这个我们可以了解
事情是怎么样进行的。这里我们看看tmp目录(tmp目录是在你的local.conf里的变量TMPDIR里设置的):
~%> find tmp -maxdepth 2 -type d
tmp
tmp/stamps
tmp/cross
tmp/cross/bin
tmp/cross/libexec
tmp/cross/lib
tmp/cross/share
tmp/cross/sh4-linux
tmp/cache
tmp/cache/titan
tmp/work
tmp/work/busybox-1.2.1-r13
tmp/work/libice-1_1.0.3-r0
tmp/work/arpwatch-2.1a15-r2
...
tmp/rootfs
tmp/rootfs/bin
tmp/rootfs/usr
tmp/rootfs/media
tmp/rootfs/dev
tmp/rootfs/var
tmp/rootfs/lib
tmp/rootfs/sbin
tmp/rootfs/mnt
tmp/rootfs/boot
tmp/rootfs/sys
tmp/rootfs/proc
tmp/rootfs/etc
tmp/rootfs/home
tmp/rootfs/tmp
tmp/staging
tmp/staging/man
tmp/staging/x86_64-linux
tmp/staging/pkgdata
tmp/staging/pkgmaps
tmp/staging/var
tmp/staging/sh4-linux
tmp/staging/local
tmp/staging/etc
tmp/deploy
tmp/deploy/addons
tmp/deploy/ipk
tmp/deploy/sources
tmp/deploy/images
tmp目录下的第一级目录包括:
stamps
用户不需要关心这个目录。这里是bitbake放置的时间戳,用来标记和追踪什么任务已经完成了,
什么任务还在等待处理。这样bitbake就会知道什么事情已经做过了,而不用再重做一边。
cross
这里放置的是交叉工具链。包括运行在主机上但给目标机器产生程序的gcc和binutils。
cache
用户不需要关心这个目录。bitbake在这里缓冲数据,这样可以加速bitbake的运行,bitbake在
第2次之后运行的时候就不用再去从“配方“文件里读取数据了。
work
工作目录。这就是所有包被构建的地方。包在这里被解压,打补丁,配置,编译,安装和打包。这
将是你运行oe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要查看的地方。
rootfs
oe为你的目标板生成的根文件系统镜像就放在这里。就是根文件系统的内容(注意:这是没有正确
的设备节点的虚拟根目录。)
staging
stage目录,用来存放一些中途编译的用于主机的临时工具。
deploy
包含了oe最终产生的东西。包括:打包了的程序,flash或者磁盘镜像。这是你最终用到你产品上
的东西。
当人们说起"临时目录"的时候就说的这个tmp目录。
当你需要重新构建系统的时候,你或许应该重新命名这个目录或者删除它。我建议你保留老的tmp目录以
便后面比对看看究竟问题出在哪里。给个例子:
%> rm -fr tmp.OLD
$> mv tmp tmp.OLD
%> bitbake bootstrap-image
工作目录(temp/work)
就像上面说的,work目录才是包被解压,打补丁,编译和打包的地方。换句话说,这里才是所有事情发
生的地方。在这里,每个“配方“都会产生一个单独的子目录,里面包含了“配方“名,版本号,发布号等。
这里给个例子,仅仅列出了一些文件:
~%> find tmp/work -maxdepth 1 -type d | head -4
tmp/work
tmp/work/busybox-1.2.1-r13
tmp/work/libice-1_1.0.3-r0
tmp/work/arpwatch-2.1a15-r2
你看到的是几百个里的前三个,分别是busybox 1.2.1的第13个发布版,libice的1.1.0.3的0版和
arpwath的2.1a15的2版。你也可以把这里的目录放在一个为你的机器和发行准备的特性目录里,就像下面
的这样:
~%> find tmp/work -maxdepth 2 -type d | head -4
tmp/work
tmp/work/sh4-linux
tmp/work/sh4-linux/busybox-1.2.1-r13
tmp/work/sh4-linux/libice-1_1.0.3-r0
tmp/work/sh4-linux/arpwatch-2.1a15-r2
上面例子中的sh4-linux目录说明这个发行版是为sh4机器准备的linux系统。oe对这个特性的支持就
保证了它可以同时为多平台目标构建系统。这样做可以让拥有不同内核的构建版本在构建过程中共享一些
库和机器不相关的包以节省编译时间和空间。文中下面的内容会假设你并没有使用多平台编译这个功能。
如果你要使用请记得自己添加一个目录。
下面使用lzo 1.08作为例子,我们来看看一个典型的“配方“的工作目录的内容是怎样的:
~%> find tmp/work/lzo-1.08-r14 -maxdepth 1
tmp/work/lzo-1.08-r14
tmp/work/lzo-1.08-r14/temp
tmp/work/lzo-1.08-r14/lzo-1.08
tmp/work/lzo-1.08-r14/install
tmp/work/lzo-1.08-r14/image
tmp/work/lzo-1.08-r14就是配方lzo-1.08-r14的工作目录,这个是在bitbake的WORKDIR变量里
设置的。1.08是lzo的版本,r14是发布号,是在“配方“里的PR变量里设置的。
**译者注: 这里的WORKDIR实际上变动的,当每编译一个包的时候,WORKDIR就会是当前包的工作目录。
在WORKDIR下面有4个子目录:
temp
temp目录包含了日志和一些特殊用途的脚本,比如用于配置和编译源码的脚本。
你可以在这个目录里查看日志以了解到底哪些做了,哪些还没有。这是在你报告bug之前首先应该
查看和收集的。
这里的脚本实际上是oe编译包的时候执行的,你可以看看那些究竟是怎么完成的。
lzo-1.08
这个就是lzo的源码目录。目录的名字由两部分构成 "<包名>-<版本>" ,在“配方“用变量S来代
表,如果源码包是被解压在其他什么地方的话,那么就应该在“配方“里的S变量里设定一下。
image
这是镜像目录(没有打包的)或者叫目标板根文件系统目录。在配方里用变量D代替,所以一个包
里的程序安装到/usr/bin的实际要安装在${D}/usr/bin里,所以一定不要忘了${D},我想你也
不想让oe把你主机上的程序换成交叉编译了的!
install
install目录是用来存放打包了的程序的。每个程序安装到image目录里的文件将被建一个目录
然后安装在image里的目录结构来存放(同时还包括-doc,-dbg,-dev目录),然后打包。
(译者注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打包都是这样的方式,包括rpm和deb)。配方里的FILES_
和PACKAGES变量记录了如何控制从image里取出属于该包的文件到单独的目录。
(看这个真无聊!活跃下气氛吧!)让我们来看看一些你会用到的信息吧:
怎么知道lzo包的配置阶段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当然是检查temp目录里的日志文件了:
~%> less tmp/work/lzo-1.08-r14/temp/log.do_configure.*
...
checking whether ccache sh4-linux-gcc -ml -m4 suffers the -fschedule-insns bug... unknown
checking whether ccache sh4-linux-gcc -ml -m4 suffers the -fstrength-reduce bug... unknown
checking whether ccache sh4-linux-gcc -ml -m4 accepts -fstrict-aliasing... yes
checking the alignment of the assembler... 0
checking whether to build assembler versions... no
configure: creating ./config.status
config.status: creating Makefile
config.status: creating examples/Makefile
config.status: creating include/Makefile
config.status: creating ltest/Makefile
config.status: creating minilzo/Makefile
config.status: creating src/Makefile
config.status: creating tests/Makefile
config.status: creating config.h
config.status: executing depfiles commands
哦,或者你想看看到底oe怎么从image镜像里的一堆文件里找出这个包的文件然后放到一起打包的呢?
对了!看看install目录不就知道了么:
~%> find tmp/work/lzo-1.08-r14/install
tmp/work/lzo-1.08-r14/install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oc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bg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bg/usr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bg/usr/lib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bg/usr/lib/.debug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bg/usr/lib/.debug/liblzo.so.1.0.0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ev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ev/usr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ev/usr/include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ev/usr/include/lzo2a.h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ev/usr/include/lzo1y.h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ev/usr/include/lzo1.h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ev/usr/include/lzo1b.h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ev/usr/include/lzo1f.h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ev/usr/include/lzoconf.h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ev/usr/include/lzo1x.h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ev/usr/include/lzo16bit.h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ev/usr/include/lzo1a.h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ev/usr/include/lzo1z.h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ev/usr/include/lzoutil.h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ev/usr/include/lzo1c.h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ev/usr/lib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ev/usr/lib/liblzo.a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ev/usr/lib/liblzo.so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dev/usr/lib/liblzo.la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shlibdeps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locale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usr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usr/lib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usr/lib/liblzo.so.1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usr/lib/liblzo.so.1.0.0
7.4 "任务"
当你要编译安装一个软件包时,就会有很多任务要执行,并且对于绝大多数软件包来说都是这样的。你
可能会从下载源码包开始,然后解压源码包。或许你会因为一些原因打上一些补丁,然后,你会运行包
的configure脚本,或许你还会根据你的喜好给它传递一些参数,然后你会运行“make install”来
安装这个软件。如果实际上你是想构建二进制包,比如.deb或者.rpm的话你或许还会再做一些事情。
你会发现实际上OpenEmbedded的工作与这个类似。这里将会有一大堆要执行的“任务“,顺序取决于
每个“配方“里的定义和配置。这些任务里的许多都跟"下载源码"这样任务的都是类似的。实际上你都已
经见过这里的一些任务了--bitbake在运行任务的时候会显示它们的:
~%> bitbake lzo
NOTE: Psyco JIT Compiler (http://psyco.sf.net) not available. Install it to increase performance.
NOTE: Handling BitBake files: \ (4541/4541) [100 %]
NOTE: Parsing finished. 4325 cached, 0 parsed, 216 skipped, 0 masked.
NOTE: build 200705041709: started
OE Build Configuration:
BB_VERSION = "1.8.2"
OE_REVISION = ""
TARGET_ARCH = "sh4"
TARGET_OS = "linux"
MACHINE = "titan"
DISTRO = "erouter"
DISTRO_VERSION = "0.1-20070504"
TARGET_FPU = ""
NOTE: Resolving missing task queue dependencies
NOTE: preferred version 2.5 of glibc not available (for item virtual/sh4-linux-libc-for-gcc)
NOTE: Preparing Runqueue
NOTE: Executing runqueue
NOTE: Running task 208 of 226 (ID: 11,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packages/lzo/lzo_1.08.bb, do_fetch)
NOTE: package lzo-1.08: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fetch: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fetch: completed
NOTE: package lzo-1.08: completed
NOTE: Running task 209 of 226 (ID: 2,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packages/lzo/lzo_1.08.bb, do_unpack)
NOTE: package lzo-1.08: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unpack: started
NOTE: Unpacking /home/lenehan/devel/oe/sources/lzo-1.08.tar.gz to /home/lenehan/ devel/oe/build/titan-glibc-25/tmp/work/lzo-1.08-r14/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unpack: completed
NOTE: package lzo-1.08: completed
NOTE: Running task 216 of 226 (ID: 3,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packages/lzo/lzo_1.08.bb, do_patch)
NOTE: package lzo-1.08: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patch: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patch: completed
NOTE: package lzo-1.08: completed
NOTE: Running task 217 of 226 (ID: 4,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packages/lzo/lzo_1.08.bb, do_configure)
NOTE: package lzo-1.08: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configure: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configure: completed
NOTE: package lzo-1.08: completed
NOTE: Running task 218 of 226 (ID: 12,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packages/lzo/lzo_1.08.bb, do_qa_configure)
NOTE: package lzo-1.08: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qa_configure: started
NOTE: Checking sanity of the config.log file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qa_configure: completed
NOTE: package lzo-1.08: completed
NOTE: Running task 219 of 226 (ID: 0,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packages/lzo/lzo_1.08.bb, do_compile)
NOTE: package lzo-1.08: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compile: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compile: completed
NOTE: package lzo-1.08: completed
NOTE: Running task 220 of 226 (ID: 1,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packages/lzo/lzo_1.08.bb, do_install)
NOTE: package lzo-1.08: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install: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install: completed
NOTE: package lzo-1.08: completed
NOTE: Running task 221 of 226 (ID: 5,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packages/lzo/lzo_1.08.bb, do_package)
NOTE: package lzo-1.08: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package: started
NOTE: DO PACKAGE QA
NOTE: Checking Package: lzo-dbg
NOTE: Checking Package: lzo
NOTE: Checking Package: lzo-doc
NOTE: Checking Package: lzo-dev
NOTE: Checking Package: lzo-locale
NOTE: DONE with PACKAGE QA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package: completed
NOTE: package lzo-1.08: completed
NOTE: Running task 222 of 226 (ID: 8,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packages/lzo/lzo_1.08.bb, do_package_write)
NOTE: package lzo-1.08: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package_write: started
Packaged contents of lzo-dbg into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tmp/deploy/ipk/sh4/liblzo-dbg_1.08-r14_sh4.ipk
Packaged contents of lzo into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tmp/deploy/ipk/sh4/liblzo1_1.08-r14_sh4.ipk
NOTE: Not creating empty archive for lzo-doc-1.08-r14
Packaged contents of lzo-dev into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tmp/deploy/ipk/sh4/liblzo-dev_1.08-r14_sh4.ipk
NOTE: Not creating empty archive for lzo-locale-1.08-r14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package_write: completed
NOTE: package lzo-1.08: completed
NOTE: Running task 223 of 226 (ID: 6,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packages/lzo/lzo_1.08.bb, do_populate_staging)
NOTE: package lzo-1.08: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populate_staging: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populate_staging: completed
NOTE: package lzo-1.08: completed
NOTE: Running task 224 of 226 (ID: 9,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packages/lzo/lzo_1.08.bb, do_qa_staging)
NOTE: package lzo-1.08: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qa_staging: started
NOTE: QA checking staging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qa_staging: completed
NOTE: package lzo-1.08: completed
NOTE: Running task 225 of 226 (ID: 7,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packages/lzo/lzo_1.08.bb, do_distribute_sources)
NOTE: package lzo-1.08: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distribute_sources: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distribute_sources: completed
NOTE: package lzo-1.08: completed
NOTE: Running task 226 of 226 (ID: 10,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 glibc-25/packages/lzo/lzo_1.08.bb, do_build)
NOTE: package lzo-1.08: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build: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build: completed
NOTE: package lzo-1.08: completed
NOTE: Tasks Summary: Attempted 226 tasks of which 213 didn't need to be rerun and 0 failed.
NOTE: build 200705041709: completed
注意:输出信息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可能跟这个是不同的。重点是看看各种任务怎么被执行的,
bitbake显示了它什么时候开始一个任务,然后什么时候完成了这个任务。
所以说,为了生成一个最终的包将有一大堆的任务需要执行。你看到了每个配方都运行了一组相同的任
务(当然一个配方亦可以运行另外的任务,这个我们后面会谈到的)。那些任务大都跟下面的类似:
获取源码(fetch)
获取源码任务 对于获取任何源码都是很重要的。这里说的包括下载文件和从一些版本控制的软件仓
库里获取源码,比如git和svn
解压(unpack)
解压任务 对于从一些压缩格式中解压出文件是至关重要的,比如.tar.gz,解压任务会把文件解压到
工作空间,然后还会拷贝些附加的文件,比如初始化脚本。
打补丁(patch)
此任务可以给解压了的包打上任何补丁。
配置(configure)
配置任务 执行包的配置阶段。通常是运行configure脚本("./configure <选项>"),configure
不是唯一存在的软件配置系统(译者注:有些软件会使用其他类型的配置系统)
编译(compile)
编译任务 才实际上编译软件。这可能会很简单,有时就是运行make
中间处理环节(populate_staging (stage) )
中间处理任务 用来作一些库和头文件的设置。比如,你编译了zlib,然后你就应当设置一下以便
其他的软件编译的时候可以找到头文件和库文件。
注意:
这里的中间处理设置库和头文件跟设置主机上的是不同的,因此,下文说的“安装”任务里的设置
是为了目标系统最终使用的,而这里的仅仅是为了编译过程。
安装(install)
安装任务 实际上安装所有的东西。软件被安装到目标目录(D变量)。D目录最终并不会成为软件的
一部分,一个软件被安装到${D}/bin,但在目标机器上就会是/bin.
装包(package)
装包任务 为每个包把已安装上的文件从${WORKDIR}/install目录里分离出来到单独的目录,然后
移动到该包的目标目录($D)以便打包.通常一个主包将会有一个独立的-doc,-dev和-dbg目录。
打包(package_write)
打包 任务把 “装包“环节产生的每个软件的目录打包成各种格式,比如.ipk,.deb,.rpm等。目前
.ipk是唯一被完全支持的包格式,.dev现在也能工作了。对于有经验的oe开发者来说添加一个其他
的包格式是很容易的(如果需要的话)。
注意:
或许你已经注意到bitbake在任务输出里加了前缀“do_”,比如install为do_install.这会令
人有点迷惑,因为在“配方“和一些类里有很多函数也有"do_"前缀。你应该只关注do_前缀后面的
信息。(译者注:那仅仅是bitbake的很随便的一个输出而已,表示它作“做“什么,跟那些函数
没有直接的联系)。
你应该注意下面的这个内容:在一个“任务“队列里添加附加的任务有很多种方式。比如类insane.bbclass
,它可以作各种QA检查(工程质量验证),你可以在配置(configure)和编译(compile)任务中间添加一个新的
任务叫做"qa_configure",在中间处理环节任务和安装任务中间添加"qa_staging"的任务. 这样就会
在实际执行的时候验证配置和中间处理环节的执行结果。
想看看一个包配方都支持哪些任务,你可以用bitbake来完成,运行类似下面的命令:
~%> bitbake -b packages/perl/perl_5.8.8.bb -c listtasks
NOTE: package perl-5.8.8: started
NOTE: package perl-5.8.8-r11: task do_listtasks: started
do_fetchall
do_listtasks
do_rebuild
do_compile
do_build
do_populate_staging
do_mrproper
do_fetch
do_configure
do_clean
do_package
do_unpack
do_install
do_package_write
do_distribute_sources
do_showdata
do_qa_configure
do_qa_staging
do_patch
NOTE: package perl-5.8.8-r11: task do_listtasks: completed
NOTE: package perl-5.8.8: completed
~%>
如果你是个细心的读者,你或许会注意到listtasks本身就是一个任务,-c选项让bitbake执行了listtasks
任务。在下一节中我们会用到这个。
7.5 单个“配方”相关的工作
在开发过程中,你会发现你大多数时间都在跟一个bitbake“配方“打交道,要么是修复什么,要么就是
添加一个新的版本,或者是写一个全新的配方。现在你已经有了所有关于“任务”的知识,这可以帮助加
速你的开发和调试过程。
Bitbake可以被指定直接的处理一个单个“配方”文件,使用-b参数就可以了,这个选项把“配方”作为
一个参数传递给bitbake,bitbake将只会处理这个名字的“配方”。注意,这种方式忽略了依赖关系,
所以你需要在这之前装好所有它依赖的包。
下面给出一个典型的例子,本例使用"清理"任务来清理包,然后打开bitbake的debug输出来重新构建:
~%> bitbake -b -c clean
~%> bitbake -b -D
下面是bitbake的一些最常用的选项介绍:
-b
要处理的“配方”;
-c <动作(或者说“任务”)>
要执行的动作,通常是配方所支持的“任务“
-D
显示调试信息,使用两个-D会打开附加调试信息。
-f
强制执行某个操作。这个在处理bitbake正常模式下不会执行的操作时很有用。举个例子,如果你
把相同的任务写了两边,那么bitbake在第二次的时候会什么也不做--因为之前已经作过了。使用-f
可以强制它执行。
最常用的动作包括(和-c选项一起使用):
fetch (获取源码)
下载所有需要的源码文件,但是不干其他的事情。
unpack (解压)
解压源码,但不打补丁。有时候你需要看看刚解压的源码,而不是已经打上补丁的(有时候你
需要手动使用干净的源码来生成一个包的补丁)
patch (打补丁)
打上所有的补丁
configure (配置)
配置软件包。
compile
编译软件包。
stage (中间环节)
任何被另一个包需要的文件比如头文件和库文件都会被安装。
install
安装软件,为后面的打包准备。
package
产生软件包,把文件从安装目录移动到打包安装目录。如果要重新产生的话得首先重新执行
安装动作。
clean
清理这个版本的软件的整个目录。
注意,任何和“任务“相对应动作的都会执行在它之前还没有执行过的“任务“,所以执行编译
(compile)也将会执行获取源码,解压,打补丁,和配置动作。
通常情况下一个开发过程伴随着编辑文件和重新构建一直到它可以正常工作:
[... 测试 ...]
~%> bitbake -b packages/testapp/testapp_4.3.bb -c compile -D
[... 复制一份 main.c 然后做些修改 ...]
~%> vi tmp/work/testapp-4.3-r0/main.c
~%> bitbake -b packages/testapp/testapp_4.3.bb -c compile -D -f
[... 建了一个补丁文件,然后写到包“配方”里 ...]
~%> vi packages/testapp/testapp_4.3.bb
[... 清理了重新测试 ...]
~%> bitbake -b packages/testapp/testapp_4.3.bb -c clean
~%> bitbake -b packages/testapp/testapp_4.3.bb
[... 注意这里没有讨论怎么去生成一个补丁文件 ...]
7.6 交互式bitbake
要做交互式测试时使用:
~%> bitbake -i
这样会打开一个bitbake 命令行(bitbake shell),这里面有很多命令(使用help查看)。
你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情是解析“配方”文件(最新的bitbake版本可以自动的做这些,所以你不需要
手动来):
BB>> parse
你可以构建指定的“配方“
BB>> build net-snmp
如果这个失败了你可以清理它,然后重试:
BB>> clean net-snmp
如果你编辑了.bb文件修正了某些东西,你或许想清理包,重新解析“配方”,然后构建:
BB>> clean net-snmp
BB>> reparse net-snmp
BB>> build net-snmp
注意在bitbake命令行里是可以使用通配符的:
BB>> build t*
7.7 Devshell
在oe里,有一个内容是设置各种环境变量(比如像CC,PATH等等)为合适的值以便进行交叉编译。如果你
希望在开发过程中手动运行configure脚本,编译文件,那么设置好这些变量会很有利。devshell提供
给你一个交互式的命令行来设置合适的变量以便后面的交叉编译工作。
7.7.1 继承devshell类
这是一种新的使用devshell的方式,也是推荐用户使用的方式。新的方式需要在配置文件里继承
devshell类,通常这是在你的local.conf或者你的发行版配置文件里设置的:
INHERIT += "src_distribute_local insane multimachine devshell"
包含这个类之后你会发现devshell已经被作为一个新的“任务”可以在配方中使用了:
~%> bitbake -b packages/lzo/lzo_1.08.bb -c listtasks
NOTE: package lzo-1.08: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listtasks: started
do_devshell
do_fetchall
do_listtasks
do_rebuild
do_compile
do_build
do_mrproper
do_fetch
do_configure
do_clean
do_populate_staging
do_package
do_unpack
do_install
do_package_write
do_distribute_sources
do_showdata
do_qa_staging
do_qa_configure
do_patch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listtasks: completed
NOTE: package lzo-1.08: completed
要呼出devshell你可以在处理一个“配方“的时候给bitbake传递 -c devshell 参数:
~%> ./bb -b packages/lzo/lzo_1.08.bb -c devshell
NOTE: package lzo-1.08: started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devshell: started
[... devshell 将在这里显示 ...]
NOTE: package lzo-1.08-r14: task do_devshell: completed
NOTE: package lzo-1.08: completed
devshell怎么样显示取决于TERMCMD变量的设置,你可以在conf/bitbake.conf文件查看默认设
置以及其他相关的值。如果愿意你可以在你的local.conf里设置。通常情况下你会看到打开了一个
你的终端窗口,这就是devshell窗口。
devshell“任务“是插在打补丁(patch)“任务“之后的,所以如果你是在用bitbake处理的一个
“配方“的话,在打开shell之前它会先下载源码和添加补丁。
注意:这种打开devshel的方式在你使用bash shell的时候才能工作。zsh已知是不能工作的,其
他可能也可能不能工作。
7.7.2 devshell附加特性
devshell附加特性就是以前打开devshell的方式。
这种方式不需要你改变配置文件,而是首先你构建devshell配方(devshell被作为一个包来处理)。
bitbake devshell
然后,手动运行devshell。一旦在devshell里,你通常需要进入工作目录:
~%> ./tmp/deploy/addons/sh4-linux-erouter-titan-devshell
bash: alias: `./configure': invalid alias name
[OE::sh4-linux-erouter-titan]:~$ cd tmp/work/lzo-1.08-r14/lzo-1.08
[OE::sh4-linux-erouter-titan]:~tmp/work/lzo-1.08-r14/lzo-1.08$
注意devshell是依赖于目标机器和系统的,所以你用的名字可能与此不同,看看以-devshell结尾
的名字。
7.7.3 使用devshell
((官方文章尚未完成!))
7.8 补丁和补丁管理
((官方文章尚未完成!))
第8章 “配方”
本章内容:
*简介
*“配方”符号
*“配方”的命名:名称,版本,和发布
*变量
*头文件
*源码:下载,打补丁和附加文件
*目录:是什么目录?在哪?
*.WORKDIR:工作目录
*.S:解压了的源码所在目录
*.D:目标目录
*.中间目录
*.FILESPATH/FILESDIR:寻找本地文件
*Hello World 示例
*.Hello World
*.使用autotools的软件包
*依赖关系:构建和运行软件包的时候需要哪些?
*方法:一些减轻你工作量的方法
*打包:定义包及其内容
*.基本原则
*.默认包和文件
*.通配符
*.查看包
*.屏蔽文件
*.debian命名机制
*.空包
*任务:用“任务“工作
*类:分离常用的功能
*中间处理:为编译配置头文件和库
*自动配置:autotools主题
*安装脚本:运行脚本安装和移除包
*配置文件
*包之间的关系
*虚拟根:处理“root”的“需要“
*本地:为主机编译的包
*开发:开发“配方”的方法策略
*高级的版本号:如何处理rc和per版本
*包含:重用“配方”的内容
*Python语言:python的高级功能
*初始化脚本:怎么处理守护进程
*两者选一:怎样处理多个包使用相同的命令
*.例子
*.使用新的
*转瞬即逝:如何处理/var目录
*.声明
*.写日志和日志文件
*.摘要
*其他杂项
8.1简介
一个bitbake配方由一组命令构成,这些命令描述了获取源码,打补丁,添加附加的文件,编译,安装,
和产生二进制包的之前都必须做些什么。最终你得到的是一个二进制的软件包,还有一些中间文件,比如
库和头文件,你可以在编译其他程序的时候再使用。
大多数情况下oe这些操作和在你的桌面系统上创建.deb或者是.rpm包是很相似的。唯一不同的是,在oe
里一切都是交叉编译的。这常常会带来麻烦。取决于一个软件包有多适合交叉编译,有时候对于有些软件
包这是不可能完成的(译者注:比如一个使用了x86汇编指令写成的音频解码器就不可能为ARM机器交叉
编译成功)。
本章的知识将假定你已经熟悉了bitbake,包括工作流程,合乎要求的目录结构,bitbake配置以及
git的使用。如果你还不熟悉的话,那么请首先看看bitibake的用法相关章节。
8.2“配方”符号
构成一个“配方“文件的基本要素包括:
函数
函数提供了一系列要执行的动作。函数通常用来替代一个默认的“任务“函数,或者是完善和增强。
标准的函数使用sh shell符号,可以访问oe的变量和内部方法。
下面是一个sed“配方”里的函数示例:
do_install () {
autotools_do_install
install -d ${D}${base_bindir}
mv ${D}${bindir}/sed ${D}${base_bindir}/sed.${PN}
}
你也可以实现一个全新的函数,而不是已有函数的替代,函数在已有“任务“之间被调用。你也可以
使用python来实现一个函数替代sh的实现方式。在大多数的“配方”里你都可以看到这两种用法。
变量的赋值和操作
变量赋值允许把一个值赋予变量。变量赋值有可能是静态的文本或者是包含其他变量的值,给一个
变量追加值也是可以的。
下面是在“配方”里使用变量的一些方式:
S = "${WORKDIR}/postfix-${PV}"
PR = "r4"
CFLAGS += "-DNO_ASM"
SRC_URI_append = "file://fixup.patch;patch=1"
关键字
bitbake只有极少的关键字。比如像包含一些常用函数的继承(inherit),加载一个其他的文件成为
“配方”的一部分(include和require),还有推出全局环境变量的export。
下面是个示例:
export POSTCONF = "${STAGING_BINDIR}/postconf"
inherit autoconf
require otherfile.inc
注释
任何以#开头的行将被视为注释而被忽略掉。比如:
#这是注释
下面摘录了一些在“配方”中最常用的符号:
续行号: "\"
把一行的内容分开写在两行的时候你需要在行尾加上 "\"符号。
VAR = "一个很长 \
的行"
注意:在行尾的"\"号后面不能有其他的符号了(包括空格和制表键)。
注释:"#"
上面已经讲述过了。
访问变量:${...}
访问变量的内容时使用要把变量括起来:${变量名}:
SRC_URI = "${SOURCEFORGE_MIRROR}/libpng/zlib-${PV}.tar.gz"
变量赋值和引号:
所有的变量赋值时,内容要用双引号括起来。(如果不用可能现在能工作,但后面就不一定能工作
了)
VAR1 = "${OTHERVAR}"
VAR2 = "The version is ${PV}"
条件赋值:
条件赋值用来当一个变量还没有被赋值的时候赋值。通常用来给一个变量提供初值。
比如:
VAR1 ?= "New value"
如果VAR1当前没有赋值那么就赋给"New value",但是如果变量已经有值的时候就结果还是原来的
值:
VAR1 = "Original value"
VAR1 ?= "New value"
VAR1的值还是"Original value"
变量值追加(有空格):+=
你可以给已经有值的变量使用符号“+=”追加一个值。注意这个操作会在原值和你追加的值中间添
上空格:
SRC_URI += "file://fix-makefile.patch;patch=1"
变量值前加:=+
你可以给已有值的变量内容前面加上一个值,使用符号"=+".注意这个操作会在原值和你追加的值中间添
上空格:
VAR =+ "Starts"
变量值追加:_append方式
你可以使用_append方式来给一个已经存在的变量追加值,跟+=不一样的是这种方式不会在原值和
你要追加的值中间加上空格。下面的例子中自己添上了空格,这样就不会跟原来的值直接合在一起。
SRC_URI_append = " file://fix-makefile.patch;patch=1"
_append方式也可以用来覆盖某个值,但是仅仅是在指定目标机器和平台的时候有用:
SRC_URI_append_sh4 = " file://fix-makefile.patch;patch=1"
你可以把追加符理解为变量自己本身。所以+=和=+符号可以和_append一起来使用,比如:
SRC_URI_append = " file://fix-makefile.patch;patch=1"
SRC_URI_append += "file://fix-install.patch;patch=1"
变量值前加:_prepend 方式
使用_prepend在已有的变量前面加上一个值。和_apend一样,这里_prepend和=+的区别就是没有
空格。
例如:CFLAGS_prepend = "-I${S}/myincludes "
同样在指定机器名的时候_prepend也是覆盖的意思。如:
CFLAGS_prepend_sh4 = " file://fix-makefile.patch;patch=1"
同样_prepend也可以和+=,=+一起来使用,例如:
CFLAGS_prepend = "-I${S}/myincludes "
CFLAGS_prepend += "-I${S}/myincludes2 "
空格和制表符
缩进应该使用空格,而不是制表符。所以说现在制表符也可以工作,但是OE只是承诺过支持空格。
代码风格:oe-stylize.py
为了帮助你在“配方“中使用正确的(译者注:标准的可能更合适些)格式,oe在contrib目录里
提供了一个oe-stylize.py脚本,使用它你可以把你的“配方”格式化成标准的格式.运行脚本的
时候会输出一些警告信息,你需要手动把这些删除.
contrib/oe-stylize.py myrecipe.bb > fixed-recipe.bb
vi fixed-recipe.bb
mv fixed.recipe.bb myrecipe.bb
使用python的高级操作:${@...}
为了获取更高级的功能,你可以使用python语句,比如变量替换和搜索。
Python语句在声明变量之前要添加@符号。
CXXFLAGS := "${@'${CXXFLAGS}'.replace('-frename-registers', '')}"
更多python的主题请参照"高级的python"一节。
Shell符号:
当描述很多动作的时候你可能会使用shell语句(就跟你写shell脚本一样了)。你应当确保你的脚本
可以任何sh里正常运行,而不要依赖与bash或者是其他shell的特殊功能。对于其他的工具,比如
sed,grep,awk等等你也应该注意这些。如果你怀疑你的脚本是否符合标准,那么你应当使用
busybox提供的这些工具.
“配方”相关的更详细的符号描述你应当参考bitbake用户手册。
8.3“配方”的命名:名称,版本,和发布号
OE里配方的命名都遵循一个规定。名字包括名称和版本两部分,还有一个可选的发布号。发布号表明了
这是这个包的第几次构建。发布号是包含在“配方”里的。
符合规定的“配方“名字应该是这样:
<包名>_<版本>.bb
包名是软件包的名字(不管这个软件包是应用程序,库,模块,或者其他什么),版本部分就是版本号。
所以一个典型的“配方”名应该是这样:
strace_4.5.14.bb
表明是strace包的4.5.14版.
发布号是在PR变量里定义的,包含在“配方”文件里。正确的格式应该是:
r
代表一个从0开始的任意整数。
典型的样子应该是:
PR = "r1"
如果在“配方”里没有定义PR变量那么就会使用默认值"r0".
注意,在任何时候你都应该使用发布号,即便是发布号0。同时发布号应该是递增的,不允许一个
发布号递减,如果你因为不慎提交了一个很大的版本号,那么也不能改变它,后面这个版本还应该
保持递增。除非你只是做了比如升级了下载地址这样的动作才可以不改变发布号,如果你不确定那
么就递增它。
当一个“配方”在被处理运行的时候,一些变量会被根据“配方”自动设置,所以在任何“配方”里你
都可以使用这些变量。这些变量包括:
PN
包名。由“配方”的文件名所决定。bitbake处理一个“配方”的时候会自动设置。比如对于"配方"
strace_4.5.14.bb对应的PN就是"strace"
PV
包版本。有“配方”的文件名决定。比如对于"配方"strace_4.5.14.bb对应的PV就是
"4.5.14"
PR
包的发布版本号。这个是在“配方”文件里面设置的。如果没有设置默认值是"r0".
P
软件包名。由包名和包版本两部分组成。
P = "${PN}-${PV}"
对于strace_4.5.14.bb,P就是"strace-4.5.14"
PF
带发布号的软件包名。
PF = "${PN}-${PV}-${PR}"
对这里的starce_4.5.14.bb“配方”文件来说,PR是“r1”,所以PF就是"strace-4.5.14-r1"
这些变量中有一些在一般情况下用的很少,而在oe内部程序使用较多,PN和PV是使用最多的。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指定系统包含一个附加的目录,但是我们没有直接写出包的名字来,而是使用变量
来完成的:
FILES_${PN} += "${sysconfdir}/myconf"
另外一个例子:我们给它指定源码包的下载地址,使用PV变量来指定包的版本号,而不是直接写的,这样
当我们升级包的版本,重命名一个“配方”的时候就不用再改动了。
SRC_URI = "ftp://ftp.vim.org/pub/vim/unix/vim-${PV}.tar.bz2"
8.4变量
bitbake“配方”里最令人感到困惑的一件事就是这里有大量的变量都要设置和控制。有些变量是从文件
名引出的,所以含义是显然的,但是其他的就不是这么明显了。
有很多的文件都定义了各种变量:
1.bitbake的配置文件conf/bitbake.conf 里有大量的变量,所以你需要经常查看这个文件看看
变量都是什么含义。
2.目标机器和发行版配置文件conf/machine,conf/distro有时会定义一些指定机器和发行版相关
的变量。你应该看看你使用的目标机器对应的文件里都定义了些什么。
3.bitbake自己也会定义一些变量。比如FILE变量就是bitbake自己定义的存储“配方”文件名
的。其他的bitbake设定的变量你应该参考bitbake的手册。
4.类。在“配方”里使用关键字inherit继承的类构成了一个库,其他的“配方”把它们作为“配方”
的一部分。为了让类可以适应很多种情况,类本身在实现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变量。
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二进制程序和库有三种存在形式,基于此就有很多变量与之对应。包括:
目标机器
很多变量都是为了让程序编译出来在目标机器上运行而设置的。
本地
有些程序是为主机上用的,这也有很多相关变量。
交叉编译
程序是在本地主机上运行的,但是是为目标机器产生代码,与之相关也是有很多变量。
8.5文件头
实际上每个“配方”都会有一些文件头,这些变量描述了很多信息,而且这些信息最后会直接作为
打包的程序包的元数据信息使用。
文件头里用的变量有:
描述信息:DESCRIPTION
描述这个是什么软件。用户就可以知道这是否是他想安装的软件包。
默认描值是这样的"Version ${PV}-${PR} of package ${PN}".
主页:HOMEPAGE
这个软件的项目主页。
默认值是"unknown"
属类:SECTION
SECTION变量描述了此软件包的类别。通常使用图形安装的用户用它来检索软件包。
默认值是"base"
重要程度:PRIORITY
软件包的重要程度。
默认值是"optional"(可选的)
许可协议:LICENSE
软件包的使用的协议类型.
默认值是"unknown"
8.6源码:下载,打补丁和附加文件
“配方”文件的目的就是描述从哪获取软件包然后给你的目标机器编译。源码的下载地址是用SRC_URI
变量描述的,支持很多种类的地址信息,最常见的有:
http,https和ftp
直接可以下载的地址。
cvs,svn和git
使用版本控制工具发布源码的情况。
file
file://形式的地址。这样就可以使用本地的文件。
补丁:patches
补丁文件信息。
如果下载得到的文件是压缩文件,bitbake会自动解压它到工作目录。补丁也会被应用到源码目录。
下面是包havp“配方”里的信息:
SRC_URI = "http://www.server-side.de/download/havp-${PV}.tar.gz \
file://sysconfdir-is-etc.patch;patch=1 \
file://havp.init \
file://doc.configure.txt \
file://volatiles.05_havp"
这里描述了一个文件:
http://www.server-side.de/download/havp-${PV}.tar.gz
这是havp包的下载地址。这里使用PV变量来指定版本。因为这是一个.tar.gz压缩文件,所以后面
会被解压到工作目录。
file://sysconfdir-is-etc.patch;patch=1
这是一个在本地存放的补丁文件。patch=1表示要打该补丁。
file://havp.init file://doc.configure.txt file://volatiles.05_havp
这些都是些普通文件,会直接拷贝到工作目录里。init脚本一般采用都是这种方式。
详细的描述请参考第9章的SRC_URL参考信息。
8.7目录:什么目录?放在哪?
“配方”里的描述的工作很多时候都是跟文件纠缠。在哪可以找到文件,然后应该放到哪。有一点很重要
,你不要使用类似于/usr/include,/usr/lib这样的目录,因为这是主机上的,不是目标机器上的。而
且我想你也不希望目标机器的程序把你主机上的覆盖掉。所以,千万小心!
下面是一些在“配方”里要经常使用的目录,下面给出详细描述:
工作目录:WORKDIR
这是一个“配方”的源码文件被解压的地方,其他普通的文件也会拷贝到这里,然后这里还会
建立log目录,安装文件也在这里创建。
源码目录:S
这是程序的源码目录,补丁会被应用到这里,程序的编译也在这里进行。
目标目录:D
这是一个包的程序被编译出来安装的目标目录。打包程序的时候就是从这里获取文件的。
安装目录:bin目录,doc目录等等
有很多变量描述了这些路径。在配方里你应该使用变量而不是直接指定路径。
中间目录:STAGING_LIBDIR, STAGING_INCDIR等
中间目录用来存放一个“配方”产生的一些其他包可能会用到的库啊、头文件之类的东西。
在“配方里”用变量描述了这些目录以便用到的时候可以找到。
文件目录:FILE, FILE_DIRNAME, FILESDIR, FILESPATH
这些描述在哪可以找到需要的文件。理解这些你就可以区分补丁目录,发布目录等等。
8.7.1 WORKDIR:工作目录
这是一个“配方”的源码文件被解压的地方,其他普通的文件也会拷贝到这里,然后这里还会建立
log目录,安装文件也在这里创建。使用这个目录的原因之一就是处理除补丁之外的一些文件。
如果我们看看quagga"配方"的文件,就可以看到除补丁之外的一些普通文件。
SRC_URI = "http://www.quagga.net/download/quagga-${PV}.tar.gz \
file://fix-for-lib-inpath.patch;patch=1 \
file://quagga.init \
file://quagga.default \
file://watchquagga.init \
file://watchquagga.default"
这个配方里有两个init文件和两个配置文件(.default),这都不是补丁文件,但的确要在建立包
的时候使用。Bitbake将拷贝文件到工作目录里。所以,在安装阶段我们用文件的时候就通过变量
WORKDIR来访问:
do_install () {
# Install init script and default settings
install -m 0755 -d ${D}${sysconfdir}/default ${D}${sysconfdir}/init.d ${D}${sysconfdir}/quagga
install -m 0644 ${WORKDIR}/quagga.default ${D}${sysconfdir}/default/quagga
install -m 0644 ${WORKDIR}/watchquagga.default ${D}${sysconfdir}/default/watchquagga
install -m 0755 ${WORKDIR}/quagga.init ${D}${sysconfdir}/init.d/quagga
install -m 0755 ${WORKDIR}/watchquagga.init ${D}${sysconfdir}/init.d/watchquagga
...
8.7.2 S:解压了的源码所在目录
Bitbake希望源码包目录以<包名>-<版本>的形式在工作目录WORKDIR里存在,这是它在打补丁,
编译和安装之前要进入的目录。
举个例子,我们有各包widgets_1.2.bb,它的源码包压缩文件是widgets-1.2.tar.gz,Bitbake
希望在工作目录里的源码包目录叫做widgets-1.2,如果源码包在工作目录里不是这样的名字,那么
应该直接设置变量S告诉bitbake。
SRC_URI = "http://www.example.com/software/widgets-${PN}.tar.gz"
S = "${WORKDIR}/widgets"
8.7.3 D:目标目录
目标目录是编译完成之后程序安装到的目录,这个目录是为软件二进制打包准备的。通常一个软件
包会把程序安装到类似/etc,/usr/bin这样的目录里。但是这是主机上的目录,不是我们想要安装
的地方。所以就需要安装到另外的目录里。
所以bitbake把原本安装到/usr/bin/的程序安装到${D}/usr/bin里。
下面包arpwatch的例子就展示了传输${D}给DESTDIR来控制makefile的安装行为:
do_install() {
...
oe_runmake install DESTDIR=${D}
下面展示arpwatch包里如何安装init脚本和配置文件到目标目录:
do_install () {
# Install init script and default settings
install -m 0755 -d ${D}${sysconfdir}/default ${D}${sysconfdir}/init.d ${D}${sysconfdir}/quagga
install -m 0644 ${WORKDIR}/quagga.default ${D}${sysconfdir}/default/quagga
install -m 0755 ${WORKDIR}/quagga.init ${D}${sysconfdir}/init.d/quagga
注意:你不能使用/etc,/usr/bin这样的主机上的路径名字,而应该变量或者文件的真正路径,
更详细的变量可以在第9章参考手册的“安装目录“一节找到。
8.7.4.中间目录
中间目录用来存放一个“配方”产生的但其他“配方”可能会用到的库和头文件之类的东西。例如,
编译一个包的时候可能会需要用到另外一个包编译的一些库。这个需要在那个包编译之后把它保留
在主机上,而不是直接删除。这样当编译这个包的时候就到中间目录(或者叫中转目录可能更合适
些)去找就行了。
这样编译库和头文件的过程叫做中间处理,在配方里是由"中间任务"(stage任务)来完成的。任何
包里如果包含了其他包需要的文件就应该都正确的放到中间目录。下面是clamav包放clamav库到
中间目录的示例:
do_stage () {
oe_libinstall -a -so libclamav ${STAGING_LIBDIR}
install -m 0644 libclamav/clamav.h ${STAGING_INCDIR}
}
下面就展示了p3scan包里是如何使用clamav库和头文件。给configure脚本传递参数就可以了。
如果没有这个参数的话,脚本就会在主机系统库和头文件路径下去找,导致失败。在配方里给变量
EXTRA_OECONF的配置选项语句里指定clamav库和头文件的路径就行了:
EXTRA_OECONF = "--with-clamav=${STAGING_LIBDIR}/.. \
--with-openssl=${STAGING_LIBDIR}/.. \
--disable-ripmime"
OE会自动把这个传递给configure脚本。这种情况一般在一些要搜索多个库和头文件的软件包里才
会出现。
注意:一些很有用的类比如pkgconfig,autotools会自动的给“中间任务”添加一些命令。
你可以在第9章参考这些类的描述信息。
完整的中间目录的信息请参考9章参考手册的“中间目录”小节。
8.7.5 FILESPATH/FILESDIR:寻找本地文件
bitbake使用一些变量来帮助找到补丁和一些本地文件。
通常你并不需要编辑这些。但是看看这些变量的默认值是很有用的,比如你要找补丁和文件的时候。
默认的搜寻路径有:
${FILE_DIRNAME}/${PF}
包含了包名,版本,发布号,比如“strace-4.5.14-r1”,这个用的不多,因为一个包的补
丁只会放在每个确定的"配方"那里。
${FILE_DIRNAME}/${P}
包含了包名,版本。比如"strace-4.5.14"。这里通常来放特定版本的补丁文件。
${FILE_DIRNAME}/${PN}
包名。比如"strace"。这个一般不用。
${FILE_DIRNAME}/files
files目录.通常放每个版本的包都会用到的补丁和文件。
${FILE_DIRNAME}/
“配方”的主目录。这个一般也不用。
这些路径都是跟${FILE_DIRNAME}有关联的。
完整的控制文件和补丁存放位置的变量包括:
FILE
当前正在处理的.bb文件的存放路径。
FILE_DIRNAME
当前正在处理的文件的存放路径。
FILE_DIRNAME = "${@os.path.dirname(bb.data.getVar('FILE', d))}"
FILESPATH
默认给file://链接使用的一组目录。每个目录都会被搜索一边。所有以file://指定的文件
都会在这些目录去找。
FILESPATH = "${FILE_DIRNAME}/${PF}:${FILE_DIRNAME}/${P}:\
${FILE_DIRNAME}/${PN}:${FILE_DIRNAME}/files:${FILE_DIRNAME}"
FILESDIR
file://链接的默认搜诉路径。只用来找在FILESPATH里找不到的文件。这样就不用来编辑
变量FILESPATH的值而灵活的添加一个找文件的目录。默认会是FILESPATH变量里的第一个
目录。
FILESDIR = "${@bb.which(bb.data.getVar('FILESPATH', d, 1), '.')}"
有时,当在一个"配方"里包含了另外一个"配方"的时候,FILESPATH和FILESDIR变量会被改动以
确保被包含的“配方”使用正确的文件和路径。
这里给个例子,加入m4-native包包含了m4包,那么m4-native就会改变FILESDIR为m4的,因为
m4包使用的路径是m4,而不是 m4-native.
8.8 hello world示例
现在你已经具备了写一个基本的“配方”的知识了。我们将示例一个简单的单文件的“配方”,然后再
讲一个使用autotool管理的软件包的“配方”,看看如何为一个用使用autotool的软件包写“配方”。
8.8.1.Hello World
现在我们来创建我们的第一个"配方".这个是一个最简单的“配方”:所有的代码总共就一个要编译
的文件和一个readme文件。这不是一个最常见的包,但是却是一个有用的示例,开始的时候你不需
要被那些复杂的的东西所迷惑。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myhelloworld.c文件和一个readme文件。把它们放在一个子目录里,待会使用
file://来定位它们。
mkdir packages/myhelloworld
mkdir packages/myhelloworld/files
cat > packages/myhelloworld/files/myhelloworld.c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D
cat > packages/myhelloworld/files/README.txt
Readme file for myhelloworld.
^D
现在我们为我们的“配方”创建了一个目录:packages/myhelloworld, 而且我们创建了一个
files目录来保存本地文件。我们创建了两个本地文件。一个是helloworld程序的c代码,一个是
readme。现在我们来编写“配方”。
首先我们需要文件头部,包含包的描述和发布号。我们把其他的变量空起:
DESCRIPTION = "My hello world program"
PR = "r0"
接下来,我们需要告诉oe我们想在“配方”里使用哪些文件,在SRC_URI变量里用file://来指定:
SRC_URI = "file://myhelloworld.c \
file://README.txt"
注意:这里使用续行号"\",多个文件的时候就要使用它(一行写不下的时候),其他的http://
的文件之间也可以使用。
现在我们需要提供一个“任务”来告诉bitbake怎么编译这个程序:再定义一个do_compile函数,
然后提供适当的命令:
do_compile() {
${CC} ${CFLAGS} ${LDFLAGS} ${WORKDIR}/myhelloworld.c -o myhelloworld
}
注意:
*这里使用预定义的编译器变量,${CC}, ${CFLAGS}和${LDFLAGS}. 这些会自动设置交叉
编译这个软件的信息。
*这里使用了${WORKDIR}来定位文件。就像之前提到的一样,所有的文件会被拷贝的工作目录
里,然后可以使用${WORKDIR}来提取它。
最后,我们需要安装这个程序和readme文档到目标目录以便后面它们可以被正确打包。这是通过
"安装"任务(install)完成的,所以我们需要在“配方”里定义一个do_install函数:
do_install() {
install -m 0755 -d ${D}${bindir} ${D}${docdir}/myhelloworld
install -m 0644 ${S}/myhelloworld ${D}${bindir}
install -m 0644 ${WORKDIR}/README.txt ${D}${docdir}/myhelloworld
}
注意:
* 使用install命令创建目录和安装文件而不是cp。(译者注:使用cp不能直接使用设置权限,
过滤,创建文件夹等操作,install可以很简洁的完成这些。)
* 目录在要拷贝文件之前必须创建。install命令会自己创建子目录,所以只要给install
完整的路径名就行了。
*我们使用了${D}变量来安装所有的东西到目标目录。
*我们还使用了${bindir},${docdir}来定位目标目录里的bin和doc路径。
*使用${WORKDIR}访问README.txt文件。
我们定义这是这个包的0发布,然后软件版本是0.1,包名为myhelloworld.所以我们命名包“配方”
为myhelloworld_0.1.bb:
cat > packages/myhelloworld/myhelloworld_0.1.bb
DESCRIPTION = "Hello world program"
PR = "r0"
SRC_URI = "file://myhelloworld.c \
file://README.txt"
do_compile() {
${CC} ${CFLAGS} ${LDFLAGS} ${WORKDIR}/myhelloworld.c -o myhelloworld
}
do_install() {
install -m 0755 -d ${D}${bindir} ${D}${docdir}/myhelloworld
install -m 0644 ${S}/myhelloworld ${D}${bindir}
install -m 0644 ${WORKDIR}/README.txt ${D}${docdir}/myhelloworld
}
^D
现在我们已经准备好构建我们的包了。但愿它能工作正常:
~/oe%> bitbake -b packages/myhelloworld/myhelloworld_0.1.bb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 started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fetch: started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fetch: completed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unpack: started
NOTE: Unpacking /home/lenehan/devel/oe/local-packages/myhelloworld/files/helloworld.c to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tmp/work/myhelloworld-0.1-r0/
NOTE: Unpacking /home/lenehan/devel/oe/local-packages/myhelloworld/files/README.txt to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tmp/work/myhelloworld-0.1-r0/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unpack: completed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patch: started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patch: completed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configure: started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configure: completed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compile: started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compile: completed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install: started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install: completed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package: started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package: completed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package_write: started
NOTE: Not creating empty archive for myhelloworld-dbg-0.1-r0
Packaged contents of myhelloworld into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tmp/deploy/ipk/sh4/myhelloworld_0.1-r0_sh4.ipk
Packaged contents of myhelloworld-doc into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tmp/deploy/ipk/sh4/myhelloworld-doc_0.1-r0_sh4.ipk
NOTE: Not creating empty archive for myhelloworld-dev-0.1-r0
NOTE: Not creating empty archive for myhelloworld-locale-0.1-r0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package_write: completed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populate_staging: started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populate_staging: completed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build: started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r0: task do_build: completed
NOTE: package myhelloworld-0.1: completed
Build statistics:
Attempted builds: 1
~/oe%>
包成功构建了,产生了两个.ipkg包,可以直接给目标机器安装。一个是二进制包,一个是包含
readme文档。
~/oe%> ls -l tmp/deploy/ipk/*/myhelloworld*
-rw-r--r-- 1 lenehan lenehan 3040 Jan 12 14:46 tmp/deploy/ipk/sh4/myhelloworld_0.1-r0_sh4.ipk
-rw-r--r-- 1 lenehan lenehan 768 Jan 12 14:46 tmp/deploy/ipk/sh4/myhelloworld-doc_0.1-r0_sh4.ipk
~/oe%>
看看工作目录里都有那些文件:
~/oe%> find tmp/work/myhelloworld-0.1-r0
tmp/work/myhelloworld-0.1-r0
tmp/work/myhelloworld-0.1-r0/myhelloworld-0.1
tmp/work/myhelloworld-0.1-r0/myhelloworld-0.1/patches
tmp/work/myhelloworld-0.1-r0/myhelloworld-0.1/myhelloworld
tmp/work/myhelloworld-0.1-r0/temp
tmp/work/myhelloworld-0.1-r0/temp/run.do_configure.21840
tmp/work/myhelloworld-0.1-r0/temp/log.do_stage.21840
tmp/work/myhelloworld-0.1-r0/temp/log.do_install.21840
tmp/work/myhelloworld-0.1-r0/temp/log.do_compile.21840
tmp/work/myhelloworld-0.1-r0/temp/run.do_stage.21840
tmp/work/myhelloworld-0.1-r0/temp/log.do_configure.21840
tmp/work/myhelloworld-0.1-r0/temp/run.do_install.21840
tmp/work/myhelloworld-0.1-r0/temp/run.do_compile.21840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nstall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nstall/myhelloworld-locale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nstall/myhelloworld-dbg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nstall/myhelloworld-dev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nstall/myhelloworld-doc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nstall/myhelloworld-doc/usr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nstall/myhelloworld-doc/usr/share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nstall/myhelloworld-doc/usr/share/doc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nstall/myhelloworld-doc/usr/share/doc/myhelloworld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nstall/myhelloworld-doc/usr/share/doc/myhelloworld/README.txt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nstall/myhelloworld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nstall/myhelloworld/usr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nstall/myhelloworld/usr/bin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nstall/myhelloworld/usr/bin/myhelloworld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mage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mage/usr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mage/usr/bin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mage/usr/share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mage/usr/share/doc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mage/usr/share/doc/myhelloworld
tmp/work/myhelloworld-0.1-r0/myhelloworld.c
tmp/work/myhelloworld-0.1-r0/README.txt
~/oe%>
需要注意的是:
* 两个源码文件在tmp/work/myhelloworld-0.1-r0里,也即${WORKDIR}变量代表的工作
目录。
* 在tmp/work/myhelloworld-0.1-r0/temp目录里有各种任务的日志信息。
*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mage是镜像目录,里面包含了要打包的文件。这就是
实际上的“目标目录”。这里原本是有那两个文件的,但是在进行后面的安装任务时,这两个
文件被移动到install(安装目录)了。
* 程序是在tmp/work/myhelloworld-0.1-r0/myhelloworld-0.1目录里编译的。这就是
${S}变量指定的目录。
*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nstall就是安装目录,包含了将被直接打包的文件。
我们看到myhelloworld-doc包包含了/usr/share/doc/myhelloworld/README.txt单文
件,myhelloworld包包含了/usr/bin/myhelloworld单个文件,然后-dev,-dbg和-local
包都是空的。
到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校验下文件,看看是否真的是给目标机器编译了程序:
~/oe%> file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nstall/myhelloworld/usr/bin/myhelloworld
tmp/work/myhelloworld-0.1-r0/install/myhelloworld/usr/bin/myhelloworld: ELF 32-bit LSB executable, Hitachi SH, version 1 (SYSV), for GNU/Linux 2.4.0, dynamically linked (uses shared libs), for GNU/Linux 2.4.0, not stripped
~/oe%> file /bin/ls
/bin/ls: ELF 64-bit LSB executable, AMD x86-64, version 1 (SYSV), for GNU/Linux 2.4.0, dynamically linked (uses shared libs), for GNU/Linux 2.4.0, stripped
~/oe%>
这表明helloworld程序是给SH处理器编译的,当我们检测/bin/ls的时候显示ls是给AMD X86-64
主机系统的,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8.8.2.使用autotools的软件包
现在来看一个使用autotool的软件包例子。你需要运行configure脚本,传递各种参数,然后make。
为了这些动作在交叉编译的时候能够执行正常,你还需要提供很多变量给configure脚本。这些困难
的事情oe已经给你做过了,autotool类已经为基于autotool的软件包解决了这些复杂的问题。
让我们看看一个简单的基于autotool的软件包配方tuxnes:
%~oe> cat packages/tuxnes/tuxnes_0.75.bb
DESCRIPTION = "Tuxnes Nintendo (8bit) Emulator"
HOMEPAGE = "http://prdownloads.sourceforge.net/tuxnes/tuxnes-0.75.tar.gz"
LICENSE = "GPLv2"
SECTION = "x/games"
PRIORITY = "optional"
PR = "r1"
SRC_URI = "http://heanet.dl.sourceforge.net/sourceforge/tuxnes/tuxnes-0.75.tar.gz"
inherit autotools
这的确是一个很简单的“配方”,有标准的文件头描述了包,下载地址信息,这里是一个http的
下载地址,然后有一个"inherit autotools"命令加载了autotool类。autotool类会自己产生
配置,编译,安装所需的一系列“任务“ 。所以这里就不用作其他事情了。
如果事情总是这么简单就好了。但是不幸运的是,通常我们还有很多麻烦事情,因为需要:
* 传递参数给configure打开和禁止某个功能;
* 传递参数给configure到哪去找头文件和库;
* 修改软件包,不让它到主机上去找头文件和库;
* 修改软件包,不要让它在编译的时候编译一个程序就在主机上运行它,那是给目标机器编译
的,不可能运行成功的;
* 手动作一些中间环节的事情;
* 处理更多其他的复杂的问题;
这些主题的详细讨论在 8.15 autotool主题 一节里。
8.9依赖关系:构建和运行软件包的时候需要哪些?
用过基于.rpm和.deb包管理的桌面发行版的读者对依赖关系这个概念应该很熟悉。依赖关系指一个包在
运行的时候(运行时依赖)或者构建的时候(构建时依赖)需要另外一个包。
OE里有两个依赖关系相关的变量:
DEPENDS:
构建时依赖。指定了一些在构建本包之前需要构建的“配方”列表,包括一些程序(有些甚至是本地的)
和库。
RDEPENDS:
指定运行时依赖,是一组在包含运行本程序时需要的程序和库的包文件列表。注意一个程序需要动
态链接的库会被自动检测到并且加到 RDEPENDS里,所以这就不要再专门指定了。
拿openssh作例子,它在构建和运行的时候都需要zlib和openssl。配方里这么写:
DEPENDS = "zlib openssl"
这个告诉bitbake在构建openssh之前需要构建zlib和openssl.注意,这里并没有指定RDEPENDS。
libz1库libssl0库会被自动检测到并且添加到运行时依赖中。
8.10方法:一些oe内建的可以减轻你工作量的方法
基本类里面已经定义了一些很有用的函数,这些函数默认都被所有“配方”所包含。有很多函数既
在“配方”里使用也在其他类里被使用。
最常用最基本的一些函数包括:
oe_runmake
这个函数是用来运行make命令的(它实际调用make)。当然这并不像你直接运行make那样,
实际上这个函数还给make传递了EXTRA_OEMAKE参数,而且还会在终端中给出一个NOTE注意
信息,显示关于make命令以及所有调用make所产生的错误等。
oe_runconf(仅对autotools 有用)
这个函数运行一个使用autotools类的软件包的configure脚本(也就是说这个软件包的编译
管理是基于autotools的)。这个函数会传递所有正确的参数以便交叉编译和把软件安装到
适当的目标目录。
同时此函数还会给configure脚本传递变量EXTRA_OECONF的值。对于大多数情况,设置变量
EXTAR_OECONF变量就足够了,而不用你自己定义一个configure任务手动运行oe_runconf。
如果你需要自己为一个autotools管理的包编写configure任务,你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手动运
行oe_runconf函数。下面net-snmp包的手动调用oe_runconf函数的例子,展示了指定字节序
参数是如何被计算和传递给configure脚本的。
do_configure() {
# Additional flag based on target endiness (see siteinfo.bbclass)
ENDIANESS="${@base_conditional('SITEINFO_ENDIANESS', 'le', '--with- endianness=little', '--with-endianness=big', d)}"
oenote Determined endianess as: $ENDIANESS
oe_runconf $ENDIANESS
}
oe_libinstall
这个函数是用来安装.so,.a已经相关的libtool库.la的。这个函数会选择安装合适的
库,以及照料.la文件需要的编辑动作。
这个函数支持下列选项:
-C <目录>
安装一个库之前把当前目录换为指定的目录。当库在一个包的子目录里的时候使用
这个选项。
-s
在安装一个库之前必须确保一个.so库已经存在。
-a
在安装一个库之前必须确保一个.a库已经存在。
下面的gdbm包的例子展示了安装.so,.a(以及相关的.la)库到中间缓冲库目录的情况。
do_stage () {
oe_libinstall -so -a libgdbm ${STAGING_LIBDIR}
install -m 0644 ${S}/gdbm.h ${STAGING_INCDIR}/
}
oenote
用来给用户给出提示信息。
下面net-snmp包的例子展示了使用oenote来告诉用户为目录设备定出了什么适合的字节
序(endianess)。
do_configure() {
# Additional flag based on target endiness (see siteinfo.bbclass)
ENDIANESS="${@base_conditional('SITEINFO_ENDIANESS', 'le', '--with-endianness=little', '--with-ndianness=big', d)}"
oenote Determined endianess as: $ENDIANESS
oe_runconf $ENDIANESS
}
oewarn
用来给用户给出警告信息。警示一些或许有问题或者不该发生的事情。
oedebug
显示调试相关的信息。只有bitbake使用-D选项运行的时候才会起作用。
oefatal
用来显示致命错误信息,然后终止bitbake的运行。
下面linux-libc-header包的例子展示了使用oefatal来告知用户没有找到指定的目标设
备体系的内核源码:
do_configure () {
case ${TARGET_ARCH} in
alpha*) ARCH=alpha ;;
arm*) ARCH=arm ;;
cris*) ARCH=cris ;;
hppa*) ARCH=parisc ;;
i*86*) ARCH=i386 ;;
ia64*) ARCH=ia64 ;;
mips*) ARCH=mips ;;
m68k*) ARCH=m68k ;;
powerpc*) ARCH=ppc ;;
s390*) ARCH=s390 ;;
sh*) ARCH=sh ;;
sparc64*) ARCH=sparc64 ;;
sparc*) ARCH=sparc ;;
x86_64*) ARCH=x86_64 ;;
esac
if test ! -e include/asm-$ARCH; then
oefatal unable to create asm symlink in kernel headers
fi
...
base_conditional(python)
python基本条件函数用来设置一个或者两个依赖于第三个变量的定义的变量的值。通常
的用法是:
${@base_conditional('', '', '', ', d)}"
其中:
variable-name
这是要检查的变量的名字。
value
这是要跟变量相比较的值。
true-result
如果变量和相比较的值相等就返回这个值。
false-result
如果变量和相比较的值不相等就返回这个值。
注意:
${@...}符号用来在“配方”和类里调用python函数。更多详细的描述请参考
“高级的python“一节。
下面openssl包“配方”的例子中,-DL_ENDIAN和-DB_ENDIAN将取决于
SITEINFO_ENDIANESS是不是le,是le就是小端字节序机器,否则是大端字节序机器。
do_compile () {
...
# Additional flag based on target endiness (see siteinfo.bbclass)
CFLAG="${CFLAG} ${@base_conditional('SITEINFO_ENDIANESS', 'le', '-DL_ENDIAN', '-DB_ENDIAN', d)}"
...
8.11 打包:定义包类及其内容
一个bitbake"配方"就是一组创建一个或者多个在目标设备上安装的包的命令集合.典型的包就是
.ipkg或者.deb包(尽管bitbake本身并没有跟任何特殊的包格式相关联).
默认情况下会自动生成一些包,这些包并没有包含任何"配方"作者要求的特定动作.上面的helloworld
例子的包输出信息就说明了这些:
[NOTE: package helloworld-0.1-r0: task do_package_write: started
NOTE: Not creating empty archive for helloworld-dbg-0.1-r0
Packaged contents of helloworld into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tmp/deploy/ipk/sh4/helloworld_0.1-r0_sh4.ipk
Packaged contents of helloworld-doc into /home/lenehan/devel/oe/build/titan-glibc-25/tmp/deploy/ipk/sh4/helloworld-doc_0.1-r0_sh4.ipk
NOTE: Not creating empty archive for helloworld-dev-0.1-r0
NOTE: Not creating empty archive for helloworld-locale-0.1-r0
NOTE: package helloworld-0.1-r0: task do_package_write: completed
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打包动作做了如下事情:
* 创建主包,helloworld_0.1-r0_sh4.ipk.这个包包含了helloworld的二进制文件
/usr/bin/helloworld.
*创建了文档包, helloworld-doc_0.1-r0_sh4.ipk.这个包包含了readme文件
/usr/share/doc/helloworld/README.txt.
*尝试创建调试包,helloworld-dbg-0.1-r0_sh4.ipk,一个开发包helloworld-dev-0.1-r0_sh4.ipk
和一个本地化(locale)包helloworld-locale-0.1-r0_sh4.ipk.但是这些包最终并没有创建,因为没有找到任何
应该属于该包的文件.
这里发生了几件需要重点理解的事情:
1.有一类默认的包会被尝试去创建.这些包在变量PAKAGES里控制.
2.对于每个包会默认认为有些文件是属于它的.比如文档包就会包含任何在/usr/share/doc里面的文件.这些文件和目录
在变量FILES_里控制.
3.默认情况下,不包含任何文件的空包是不会被创建的,也不会产生错误.要不要产生空包可以在变量ALLOW_EMPTY里来设置.
8.11.1 基本规则
尽可能的分离包是OE的设计的一个高明之处.许多设备的内存和存储空间是有限的,对于发行者和用户来说可以选择不安装一个包的
不需要的部分可以节省可观的存贮空间.
比如没有哪个PC发行版会包含用户不需要使用的文档和开发库包(译者注:当然这个不怎么正确,文档包一般都有,lfs还默认安装开发库),
因为用户的日常使用根本用不到这些东西.特别的,如果你的包提供多种二进制格式,用户可能一般会只选择其中一种,所以你应该分离这些包.
默认情况下文件将会被自动分组而分离,包括:
开发包(dev)
任何开发才会需要的文件.这会包含头文件,静态链接库,动态链接库等.这些只会是想要在设备上编译程序的人才需要的.
但是通常情况这种需要并不多,所以这些文件就会自动移动到分离的包(开发包).
文档包(doc)
任何文档相关文件,包括man手册页.这些文件只是处于提供帮助信息的目的.对于大多数嵌入式设备并没有让用户去查看文档
的方式或者需要.不过文档文件比较占用空间.分离出来这些就可以节省空间,如果用户需要查看也可以选择自己安装.
本地化包(locale)
本地化信息是软件包的翻译信息.许多用户不需要这些翻译,许多设备只是想提供用户界面相关的组件的翻译信息但不是系统
程序的,分离这部分出来然后用户可以选择他们到底需不需要.
8.11.2.默认包类和文件
默认的打包设置在conf/bitbake.conf里面定义,而且对于大多数"配方"来说这些设置是很合适的,下面的列表展示了一些默认的
打包相关变量的值:
PACKAGES
这个变量列出了每个软件包都需要创建那些包:
PACKAGES = "${PN}-dbg ${PN} ${PN}-doc ${PN}-dev ${PN}-locale"
注意,包的顺序是很重要的:这些包是按照数序来创建的,所以如果两种包同时指定了一个文件,那么按照顺序的第一种包将包含这个文件.
这在使用通配符来指定包内容的时候就很重要了.
例如,如果主包${PN}包含了/usr/bin/*(/usr/bin下面的所有文件),但是你又希望/usr/bin/tprogram到一个独立的包
${PN}-tpackage里面,你需要把在PACKAGES变量里设置的${PN}-tpackage安排在${PN}的前面,或者编辑FILES_${PN}
的通配符叫它不要匹配到/usr/bin/tprogram文件.
注意-dbg包包含了从二进制和库文件里过滤出来的调试信息.这个类型的包应该永远设置优先与其他的包以保证调试信息能正确的
提取出来.
FILES_${PN}
主包,包含了一切在设备上运行程序需要的东西.
FILES_${PN} = "\
${bindir}/* \
${sbindir}/* \
${libexecdir}/* \
${libdir}/lib*.so.* \
${sysconfdir} \
${sharedstatedir} \
${localstatedir} \
/bin/* \
/sbin/* \
/lib/*.so* \
${datadir}/${PN} \
${libdir}/${PN}/* \
${datadir}/pixmaps \
${datadir}/applications \
${datadir}/idl \
${datadir}/omf \
${datadir}/sounds \
${libdir}/bonobo/servers"
FILES_${PN}-dbg
从为过滤的库和可执行文件里提取的调试信息.OE会自动的提取调试信息到.debug文件夹里然后过滤原文件.
FILES_${PN}-dbg = "\
${bindir}/.debug \
${sbindir}/.debug \
${libexecdir}/.debug \
${libdir}/.debug \
/bin/.debug \
/sbin/.debug \
/lib/.debug \
${libdir}/${PN}/.debug"
FILES_${PN}-doc
文档相关文件.所有文档将会自动的被分离到它自己的文档包里,除非需要,文档默认将不会被安装.
FILES_${PN}-doc = "\
${docdir} \
${mandir} \
${infodir} \
${datadir}/gtk-doc \
${datadir}/gnome/help"
FILES_${PN}-dev
开发相关的文件.任何头文件,库文件或者支持开发用的文件.
FILES_${PN}-dev = "\
${includedir} \
${libdir}/lib*.so \
${libdir}/*.la \
${libdir}/*.a \
${libdir}/*.o \
${libdir}/pkgconfig \
/lib/*.a \
/lib/*.o \
${datadir}/aclocal"
FILES_${PN}-locale
本地化相关文件.
FILES_${PN}-locale = "${datadir}/locale"
8.11.3.通配符
FILES变量的通配符是通过python的fnmatch函数来处理的.下面是这个函数的一些相关注意事项:
* /
/*: 这个会匹配到所有在dir下面的目录和文件.
* /
/a*: 这个只会匹配到文件,不包含目录.
* /dir: 这个会包含dir目录,当然会包含dir下面的一切子目录和文件.
注意,包类的前后顺序将会影响通配符的匹配效果,假设我们有三个二进制文件在/usr/bin/目录下面,
然后我们想要test程序到一个单独的包里面:
/usr/bin/programa /usr/bin/programb /usr/bin/test
所以,我们定义一个新的包然后告诉bitbake在这个包里包含/usr/bin/test.
FILES-${PN}-test = "${bindir}/test"
PACKAGES += "FILES-${PN}-test"
这样打包时其实${PN}-test 包不会产生,原因是 PACKAGES变量现在看起来是这样了:
{PN}-dbg ${PN} ${PN}-doc ${PN}-dev ${PN}-locale ${PN}-test
注意到${PN}在${PN}-test的前面,然后我们看到FILES-${PN}里面定义了${bindir}/*通配符,
所以,${PN}会第一个匹配到它然后它会被移动到${PN}包里而不是${PN}-test包.
想要做到预期的效果我们有两种选择:
1.编辑${PN}的设置不让它匹配到test程序.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做
FILES-${PN} = "${bindir}/p*"
所以,现在这将只会匹配到p开头的文件,不会包含test程序.注意,FILES-${PN}通常
会包含很多通配符的设置项,然后会包含很多其他的文件进来,这个例子里我们并没有其
他文件,所以这么简单的定义是可行的.
2. 编辑${PN}-test包以使它在前面.
最显而易见的办法是把${PN}-test包"前加"(作为前缀)到PACKAGES变量里面:
PACKAGES =+ "FILES-${PN}-test"
有时候这样会工作的很好,但是这里有了一个问题,这个包现在处于-dbg包的前面,这将
导致.debug目录包含进包里面(译者注:官方文档这里貌似弄错了,其实test包如果在前面,
意味着在过来debug信息之前test程序已经被移动了,所以只会导致对应的.debug目录没有
被创建而不是包含到了里面,可能是exclude被误写为include了.)
通常情况下最常用的办法可能是重新定义PACKAGES变量了:
PACKAGES = "${PN}-dbg ${PN}-test ${PN} ${PN}-doc ${PN}-dev ${PN}-locale"
8.11.4.查看包
在开发"配方"的过程中如果能检查和确认那个文件进了那个包,或者那个包没有创建,那个包里没有文件之类的应该
是非常之有用的.
其中之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install目录里面运行find命令.在install目录里面每个包都会有一个子目录,然后
文件也被移动到了相关匹配的包里.下面的例子展示了这些:
$ find tmp/work/helloworld-0.1-r0/install
tmp/work/helloworld-0.1-r0/install
tmp/work/helloworld-0.1-r0/install/helloworld-locale
tmp/work/helloworld-0.1-r0/install/helloworld-dbg
tmp/work/helloworld-0.1-r0/install/helloworld-dev
tmp/work/helloworld-0.1-r0/install/helloworld-doc
tmp/work/helloworld-0.1-r0/install/helloworld-doc/usr
tmp/work/helloworld-0.1-r0/install/helloworld-doc/usr/share
tmp/work/helloworld-0.1-r0/install/helloworld-doc/usr/share/doc
tmp/work/helloworld-0.1-r0/install/helloworld-doc/usr/share/doc/helloworld
tmp/work/helloworld-0.1-r0/install/helloworld-doc/usr/share/doc/helloworld/README.txt
tmp/work/helloworld-0.1-r0/install/helloworld
tmp/work/helloworld-0.1-r0/install/helloworld/usr
tmp/work/helloworld-0.1-r0/install/helloworld/usr/bin
tmp/work/helloworld-0.1-r0/install/helloworld/usr/bin/helloworld
$
上面的信息说明-local,-dbg,-dev包是空包,然后-doc和主包都各自包含了一个文件.使用"-type f"选项
可以只显示文件,这样看起来更清晰.
相比较之下,image目录(也就是所谓的目标目录D)将会包含任何没有打包的文件:
$ find tmp/work/helloworld-0.1-r0/image
tmp/work/helloworld-0.1-r0/image
tmp/work/helloworld-0.1-r0/image/usr
tmp/work/helloworld-0.1-r0/image/usr/bin
tmp/work/helloworld-0.1-r0/image/usr/share
tmp/work/helloworld-0.1-r0/image/usr/share/doc
tmp/work/helloworld-0.1-r0/image/usr/share/doc/helloworld
$
这样一来,所有被打包了的文件都不会留到这里,使用"-type f"更清晰些:
$ find tmp/work/helloworld-0.1-r0/image -type f
$
bitbake也会在打包过程中警示没有被打包进的文件:
NOTE: package helloworld-0.1-r0: task do_package: started
NOTE: the following files were installed but not shipped in any package:
NOTE: /usualdir/README.txt
NOTE: package helloworld-0.1-r0: task do_package: completed
除非是不正常的情况,否则,一个"配方"应该不留下任何没有被打包的文件.
8.11.5.不需要的文件
OE里没有明确的支持不包含文件的方法.你可以简单的留到包外,但是你会得到警告或者错误(如果
你做完整的包检查的话),而且其他人或许会知道你存心没有打包某个文件.
在某些时候或许在安装任务结束后手动删除不需要的文件要相对容易些.下面从samba配方里截取的例子
显示了在用autotools类安装任务完成之后删除一些文件.这里是在autotools产生的install任务之后
运行do_install_append命令:
do_install_append() {
...
rm -f ${D}${bindir}/*.old
rm -f ${D}${sbindir}/*.old
...
}
8.11.6.debian命名机制
打包的时候应用一种特殊的debian库命名规则.如果启用了,包会被按照debian的习惯重新命名.
debian命名方式可以通过在local.conf文件或者您的发行版的配置文件里包含debian类来实现:
INHERIT += "debian"
根据规则,包会被根据查看共享库的名字和版本自动重命名为
的样子.比如,包名为foo,然后这个包里包含了一个libfoo.so.1.2.3这样的文件,那么包将会被
自动重命名为libfoo1.
如果我们查看lzo_1.08.bb的配方,当前的发布号14,它产生了一个单个共享库文件:
$ find tmp/work/lzo-1.08-r14/install/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usr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usr/lib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usr/lib/liblzo.so.1
tmp/work/lzo-1.08-r14/install/lzo/usr/lib/liblzo.so.1.0.0
如果不使用debian命名方式,包名字会叫做lzo_1.08-r14_sh4.ipk(然后对应的dev和dbg包就会
是lzo-dbg_1.08-r14_sh4.ipk 和 lzo-dev_1.08-r14_sh4.ipk),但是,如果使用了debian
命名机制,根据liblzo.so.1.0.0包就lzo会被重命名为liblzo1:
$ find tmp/deploy/ipk/ -name '*lzo*'
tmp/deploy/ipk/sh4/liblzo1_1.08-r14_sh4.ipk
tmp/deploy/ipk/sh4/liblzo-dev_1.08-r14_sh4.ipk
tmp/deploy/ipk/sh4/liblzo-dbg_1.08-r14_sh4.ipk
这里有一些变量会影响debian重命名类的具体操作:
LEAD_SONAME
如果一个包实际包含了多重共享库,那么其中一个会被自动选择,然后产生一个警告.
这个变量是一个正则表达式,用来选择那些共享库是debian重命名可用的.
DEBIAN_NOAUTONAME_
如果这个变量的值设置为1,那么该包就不会自动使用debian命名机制.
AUTO_LIBNAME_PKGS
设置那些包会应用debian命名机制.这个选项用来设置不需要所有包都使用debian
命名机制的情况.
8.11.7.空包
默认情况下空包是被忽略的.或许您可能希望去创建空包,典型的应用就是你可能需要创建一个虚拟包
然后里面只有依赖关系的情况.ALLOW_EMPTY变量是用来控制产不产生空包的:
ALLOW_EMPTY
控制产不产生空包.默认这个设置是0,空包不会被创建,设置为1就允许创建不包含文件的空包.
8.12任务:用“任务“工作
bitbake构建(运行)"配方"的时候是一系列的"任务".有时候你需要明确地定义一个类到底做什么,
比如提供do_install函数来替换"配方"里默认的install"任务",有时候这些由最常用的类来提供,比如,
autotools类就会有configure,compile,install"任务"的默认替代实现.
有几种方式可以改写要运行的任务:
重载默认的任务实现:
定义你自己的任务实现会覆盖(重载)任何默认的或者类里面的原有实现.
比如,你可以定义你自己的compile任务实现来重载默认的:
do_compile() {
oe_runmake DESTDIR=${D}
}
如果你是希望阻止一个任务的执行,你可以定义你自己的空的实现,通常就是定义一个
使用冒号的任务:
do_configure() {
:
}
前加或者追加到任务:
有时候你需要默认的实现,不过你需要一些额外的功能.这个就可以通过在任务的实现上
前加或者追加你附加的功能来达到.
下面的例子是想在autotool默认install任务后安装一个可能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安装的附加文件的情况:
do_install_append() {
install -d ${D}${datadir}
install -m 0655 units.dat ${D}${datadir}
}
下面的这个从cherokee配方里提取的例子说明了如何在install任务之前增加某个功能的情况.在这个例子
中它编译了一个一个在主机(host)上运行的本地测试程序.如果没有这个程序,后面autotools类里的install
任务会失败,因为默认的安装会在主机上运行原本给目标(target)机器编译的程序.
do_install_prepend () {
# It only needs this app during the install, so compile it natively
$BUILD_CC -DHAVE_SYS_STAT_H -o cherokee_replace cherokee_replace.c
}
定义一个新的任务:
另外一个选择是定义一个全新的任务,然后用bitbake注册这个任务,把它放到两个已存在的任务之间.
下面的示例情况是需要从一个解压的目录拷贝cvs的树,然后这个必须在添加任何本地补丁之前完成,
所以我们定义了一个新的任务来完成这件事情,然后这个任务被注册到了已存在的unpack和patch任务之间.
do_unpack_extra(){
cp -pPR ${WORKDIR}/linux/* ${S}
}
addtask unpack_extra after do_unpack before do_patch
注意:
addtask里面并没有在unpack_extra前面加do,但是任务名称一定要加do,如果addtask里的也加了
do或者错了,不会产生任何错误,然后也不会实际运行.
使用重载:
重载在上面已经讲述过了.不过重载还允许对于特定的目标机器,发行版,平台来实现.
这个不怎么常用.下面从udev里来的例子是想要只针对h2200机器来给install任务追加一个附加安装的文件:
do_install_append_h2200() {
install -m 0644 ${WORKDIR}/50-hostap_cs.rules ${D}${sysconfdir}/udev/rules.d/50-hostap_cs.rules
}
8.13类:分离常用的功能
通常一个特定的模式会在不止一个"配方"里使用,或者有时候需要用基于python的复杂的函数功能来达到某种需要.通常
这就是通过类来实现的.类是的实现可以在OE代码的classes子目录里找到.
对类及其功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类可以:
* 节省开发者的时间,要不然这些事情就需要自己来做了;
* 因为太多的东西在后台执行,好多配方就理解起来很困难了,除非你自己很清楚类也知道它们如何工作;
* 更多事情是如何继续的细节可以通过了解类的实现来理解.
类是通过继承(inherit)方法使用的.下面从curl"配方"来的例子就使用了3个类:
inherit autotools pkgconfig binconfig
这里使用了三个单独的类服务:
autotools
autotools 类用于使用GNU配置(autoconf)工具来进行配置和编译的软件.
pkgconfig
pkgconfig 类用于处理.pc文件,这些程序会使用pkg-config来为想要链接它的软件提供信息.
binconfig
binconfig 类用于处理-config文件,这些程序使用这个程序来对要链接它的软件提供信息.
每个类都是在classes子目录里实现的,名字为.bbclass,这些类的特定细节需要进一步讨论,不过
有时候想要理解整个类并不那么容易.一些类的细节在本手册中有讲述.
8.14暂存:为编译配置头文件和库
暂存是对是对一些文件的中间处理以让它们对于其他"配方"来说可用,比如头文件和库.这个跟安装不同,因为安装是为了
打包准备的.暂存是为了在主机上准备好东西以备后面编译程序之用.
这里以bzip2为例,你可以看到它暂存了头文件和库:
do_stage () {
install -m 0644 bzlib.h ${STAGING_INCDIR}/
oe_libinstall -a -so libbz2 ${STAGING_LIBDIR}
}
oe_libinstall方法在方法一节来描述.它用来安装库文件(这里是到暂存目录).暂存相关的变量会自动定义为正确的
暂存位置.这里我们使用的是主暂存变量:
STAGING_INCDIR
这里是暂存头文件要安装到的位置.这相当于标准的/usr/include目录.
STAGING_LIBDIR
这个是暂存库文件安装的位置.相当于标准的/usr/lib目录.
其他的暂存相关变量在 9章的暂存目录一节里有描述.
在tmp下面查看staging目录你可以看到bzip2配方执行后的效果:
$ find tmp/staging -name '*bzlib*'
tmp/staging/sh4-linux/include/bzlib.h
$ find tmp/staging -name '*libbz*'
tmp/staging/sh4-linux/lib/libbz2.so
tmp/staging/sh4-linux/lib/libbz2.so.1.0
tmp/staging/sh4-linux/lib/libbz2.so.1
tmp/staging/sh4-linux/lib/libbz2.so.1.0.2
tmp/staging/sh4-linux/lib/libbz2.a
stage(暂存)的相关变量在编译其他软件包的时候也会使用,我们来看看gnupg配方历史用bzip2的相关项.
DEPENDS = "zlib bzip2"
...
EXTRA_OECONF = "--disable-ldap \
--with-zlib=${STAGING_LIBDIR}/.. \
--with-bzip2=${STAGING_LIBDIR}/.. \
--disable-selinux-support"
bzip2在这里两处都有涉及:
DEPENDS
你应该还记得DEPENDS定义的是构建时依赖.这里bzip2暂存的头文件和库在编译gnupg时就要用到.
因此我们就需要确保bzip2配方运行过了而且相关文件也进了暂存目录,在DEPENDS里添加bzip2依赖
就会让这些事情就绪.
EXTRA_OECONF
这个变量会被autotools 类使用给configure脚本提供额外的配置参数.在gnupg里就是告诉bzip2
的头文件和目录在哪里.这个是通过--with-bzip2来实现的.这里就是指向头文件和库所在的目录.如果
没有这个选项,编译的时候gnupg的配置脚本就会尝试搜寻主机目录了.
记住,暂存是用来准备头文件,库给其他配方使用的,库和头文件是最常见的要暂存的东西了,有时候pkgconfig文件也要
暂存,对于本地包,二进制文件也需要暂存.
8.15自动配置:autotools主题
这一节需要等待完成:
* 关于构建autoconf软件包
* EXTRA_OECONF
* /usr/include,/usr/lib的问题.
* 配置以搜寻暂存区域.
* -L${STAGING_LIBDIR} vs ${TARGET_LDFLAGS}
* 网络资源
8.16安装脚本:运行脚本安装和移除包
打包系统比如.ipkg和.deb支持在软件安装或者移除的时候执行安装前和安装后,移除前和移除后脚本.
定义这些脚本就可以在合适的时间执行一些动作或者任务.通常的用法有:在安装的时候启动守护进程,
卸载的时候停止进程,在安装的时候创建用户和组.registering and unregistering
alternative implementations of commands and registering the need for volatiles.
支持的脚本包括:
preinst (安装前)
preinstall脚本是在安装包的内容前安装东西.在安装前包里的内容显然是不可用的.
安装前脚本通常不怎么使用.
postinst (安装后)
postinst脚本在安装了包的内容之后执行.在postinst期间,包的内容是可用的.通常
安装后脚本用来创建目录,注册守护进程,启动守护进程,修正SUID二进制文件等.
prerm
prerm在卸载安装包之前执行.这个时候包的内容仍然是可用的.
postrm
postrm在卸载包之后执行.这个时候包的内容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不能在脚本里面使用.postrm
通常用来做升级或者替换.(告知升级替换系统这个包不可用了,应该选择另外的包).
脚本的注册使用如下形式的函数:
pkg_<脚本名>_<包名>
在下面ndisc6的例子中,为ndisc6创建的三个包注册了posinst脚本:
# Enable SUID bit for applications that need it
pkg_postinst_${PN}-rltraceroute6 () {
chmod 4555 ${bindir}/rltraceroute6
}
pkg_postinst_${PN}-ndisc6 () {
chmod 4555 ${bindir}/ndisc6
}
pkg_postinst_${PN}-rdisc6 () {
chmod 4555 ${bindir}/rdisc6
}
注意:
这些脚本是通过目标设备上的/bin/sh来执行的,通常就是典型的busybox sh,但是也可以是
bash或者其他sh兼容的shell.无论何时你都不应该在你的脚本里使用bash扩展特性.
注意有些类也会注册脚本.你声明的任何脚本都会在前面包含已经在类里面定义了的脚本.下面的类会产生
特殊的脚本内容:
update-rc.d
这个类是守护程序用来注册他们的启动和初始化脚本的.
具体细节在initscipts一节介绍.
module
这个类由linux内核模块使用.这个类在安装和卸载内核模块的时候调用depmod和update-modules
命令.
kernel
这个类由linux内核使用.在安装和卸载内核的时候有很多事情要做.这个类正是产生这些脚本的.
qpf
这个类用两个安装和卸载qpf字体.这个类注册了一些在安装和卸载字体时候升级字体路径和字体缓存信息的脚本.
update-alternatives
这个类在一个文件可以由几个包来提供的时候使用.它告诉系统有另外的一个包可以用.替换系统将会建立一个到
已有的正确替代品的链接.
gtk-icon-cache
这个类用来安装新的gtk图标.在安装和卸载包之后需要更新图标缓存.
gconf
<官方文档空白>
package
这个基础类由打包(packaging)类,比如.ipkg和.deb使用.这个类可能创建一些更新
动态链接缓存的脚本.
下面p3scan的示例说明了postinst脚本的用法.脚本创建了需要的用户和组,然后创建了一些临时目录.
最后脚本使用了update-rc.d类注册了一个启动脚本.然后启动对应的守护进程.(调用update-rc.d的
方法在alternatives一节里有描述)
inherit autotools update-rc.d
...
# Add havp's user and groups
pkg_postinst_${PN} () {
grep -q mail: /etc/group || addgroup --system havp
grep -q mail: /etc/passwd || \
adduser --disabled-password --home=${localstatedir}/mail --system \
--ingroup mail --no-create-home -g "Mail" mail
/etc/init.d/populate-volatile.sh update
}
一些脚本有如下的形式:
if [ x"$D" = "x" ]; then
...
fi
这是在测试安装目录D有没有定义,如果没有定义那么任何动作都不会执行.这种状况下安装目录就不会
创建.这个用法的主要目的是阻止程序在生成根文件系统的时候被安装.这种情况下脚本就不能运行因为
生成根文件系统是在主机上进行而不是在目标机器上进行的.如果一个包在安装根文件系统开始时候进行
那么就需要使用alterntive方法来执行一些特定的动作(比如在passwd和group文件里面包含
需要的用户和组).
8.17配置文件
作为包的一部分被安装的配置文件需要特殊的对待和处理.如果不做处理的话,一个包的新版本安装的时候会
覆盖原来的配置文件,这样原来用户自己做的配置将会丢失.
如果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你需要告知包管理系统那些文件是配置文件.这些文件在安装覆盖的时候将会
询问用户做处理,比如下面的例子:
Downloading http://nynaeve.twibble.org/ipkg-titan-glibc//./p3scan_2.9.05d-r1_sh4.ipk
Configuration file '/etc/p3scan/p3scan.conf'
==> File on system created by you or by a script.
==> File also in package provided by package maintainer.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about it ? Your options are:
Y or I : install the package maintainer's version
N or O : keep your currently-installed version
D : sh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ersions (if diff is installed)
The default action is to keep your current version.
*** p3scan.conf (Y/I/N/O/D) [default=N] ?
为了声明一个文件是配置文件.你需要在CONFFILES_<包名>变量里面用空格作为间隔列出那些配置文件.下面的clamav例子
里有两个文件被标记为配置文件.
CONFFILES_${PN}-daemon = "${sysconfdir}/clamd.conf \
${sysconfdir}/default/clamav-daemon"
注意${PN}-daemon包名的用法.${PN}这里会展开为clamav,所以这些配置文件是在clamav-daemon包里面的.
8.18包之间的关系
软件包格式ipkg,deb支持显式的包依赖关系.这包括冲突的包和需要的包.
RRECOMMENDS
用来指定其他那些包都需要在安装这个包之前安装.Generally this means while the recommended
packages are not required they provide some sort of functionality which users would usually want.
RCONFLICTS
用来指定冲突于该包的软件包.两个冲突的包不可能被同时安装的上.
RREPLACES
用来指定当前包替换了一个使用不同名称的旧包.在安装包的时候被替换的包会被卸载掉,因为那个包
不会再有用了.
RSUGGESTS
指定建议安装的包.这些包会跟要安装的包有些关系或者比较有用,但是并不强制安装.
RPROVIDES
用来指定一个包为运行时提供了什么.比如热插拔的支持由几个包支持的,例如udev,linux-hotplug.
两者都为运行时提供了"hotplug".所以任何需要"hotplug"支持的包简单的在它的RDEPENDS里声明
"hotplug"即可.这项特性通常在发行版级别提供"virtual/hotplug"虚拟包的支持.
PROVIDES
用来显式的指定这个包在编译时提供了什么.这个通常在两个或者更多包提供相同功能的时候使用.
比如在OE里我们有几个不同的X server,然后每个都声明提供"virtual/xserver"功能.因此,
一个依赖于X server的包可以简单的在DEPENDS里声明"virtual/xserver".这个在发行版级别
指定了那个"virtual/xserver"的实现会被使用.
8.19 Fakeroot: 需要 "root"身份
有些时候包需要root权限来做一些事情,比如改变用户和组或者创建节点设备.Since OpenEmbedded will
not keep the user and group information it's usually preferable to remove that
from the makefiles. For device nodes it's usually preferable to create them from
the initial device node lists or via udev configuration.
不过你如果确实需要root身份才能做事情,那么你可以使用fakeroot来模拟一个root环境.
使用fakeroot执行动作可以在任务之前加上fakeroot:
fakeroot do_install() {
因为这需要fakeroot首先存在,所以你应该添加一个fakeroot-native依赖:
DEPENDS = "fakeroot-native"
你可以参考fuse的配方.关于fakeroot的进一步信息你可以参照参考手册:fackeroot.
8.20本地:为主机编译的包
这节还需要完成:
* 什么是一个本地包
* 使用所需的非本地包
8.21开发:开发“配方”的方法策略
这节还需要完成:
* 如何开发配方
* 如何处理繁多的补丁
* 如何处理网络文件的事宜
* autotools事宜
8.22高级的版本号:如何处理rc和per版本
在指定一个包的rc和pre版本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事情.
假设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软件的1.5版本,然后你想添加一个新的1.6-rc1.
* 1.5 : 已有版本
* 1.6-rc1 : 新版本.
如果新包被命名为1.6-rc1,开始可能一切ok,不过最后这个包正式发布的时候版本会是1.6.现在
如果你创建包的1.6版本你会发现包的顺序是这样的:
1. 1.5
2. 1.6
3. 1.6-rc
这会导致一些包管理器比如ipkg认为1.6是老于rc的版本.在OE里正确命名一个包的pre和rc版本的
方式是在先前的版本号后面用+加上新的版本号.所以1.6-rc1发布版将会是这样的版本号:
* 1.5+1.6-rc1
这样顺序就会变为:
1. 1.5
2. 1.5+1.6-rc1
3. 1.6
这是包管理系统所期待的正确的版本号.
8.23 require/include:重用“配方”的内容
在很多包里你都需要维护包的多个版本,不过这些配方经常是相同的或者只有一些少量的地方不同.
require和include宏可以用来在一个文件中包含另外一个文件的内容.你应该多注意和尝试使用这种
方式来添加一个配方的新版本.
注意:
require和include具有相同的功能--包含另外一个文件的内容到配方中来.这两个命令
的不同之处在于require在要包含的文件不存在的时候将会产生一个错误.因此include
不应该在新的配方里使用.
例如 clamav配方:
require clamav.inc
PR = "r0"
注意,所有配方功能都在clamav.inc文件里提供.仅仅配方的发布号在配方里定义.每个配方都包含
了clamav.inc文件以免重复编写那些功能.这也意味着一个新版本的发布仅仅是拷贝了配方的内容
然后把发布号重改了.
下面的iproute2例子里,配方添加了一个附加的补丁文件.这个并没有在include的文件里定义.
这些补丁仅仅是针对新版本软件的,所以只在它自己的配方里添加:
PR = "r1"
SRC_URI += "file://iproute2-2.6.15_no_strip.diff;striplevel=0 \
file://new-flex-fix.patch"
require iproute2.inc
DATE = "060323"
下面从cherokee来的例子里,同样也有为此版本添加的补丁,不过这个还示例了为这个版本定义了
一个configure任务.这样这个任务就会重载include文件里的.
PR = "r7"
SRC_URI_append = "file://configure.patch \
file://Makefile.in.patch \
file://Makefile.cget.patch \
file://util.patch"
require cherokee.inc
do_configure() {
gnu-configize
oe_runconf
sed -i 's:-L\$:-L${STAGING_LIBDIR} -L\$:' ${S}/*libtool
}
8.24Python语言:python的高级功能
8.25初始化脚本:怎么处理守护进程
8.26两者选一:怎样处理多个包使用相同的命令
8.26.1.例子
8.26.2.使用新的
8.27转瞬即逝:如何处理/var目录
8.27.1.声明
8.27.2.写日志和日志文件
8.27.3.摘要
8.28其他杂项
剩余章节翻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