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EXPLAIN 史上最详细的解析

当我们在做优化或者遇到慢查询时,要查看sql的执行情况,我们可以使用 explan 来进行分析

y最初优化的方向就是是否存在慢查询,如果存在我们应该怎么去优化这些SQL语句,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日常中经常使用的EXPLAIN命令。

EXPLAIN命令简介

EXPLAIN命令可以模拟优化器执行SQL查询语句,从而知道MySQL是如何处理你的SQL语句的。分析你的查询语句或是表结构的性能瓶颈。

通过EXPLAIN我们可以分析出以下几个结果:

  1. 表的读取顺序;

  2. 数据读取操作的操作类型;

  3. 哪些索引可以使用;

  4. 哪些索引被实际使用;

  5. 表之间的引用;

  6. 每张表有多少行被优化器查询

EXPLAIN的使用方式:EXPLAIN + SQL语句,例如:

  •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执行结果包含的信息,如下图:

执行计划返回有10个字段,分别是:id、select_type、table、type、possible_keys、key、key_len、ref、rows、Extra,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执行结果中返回的每个字段的具体含义。

EXPLAIN执行计划字段含义详解

ID字段

ID字段是SELECT查询的序列号,表示查询中执行select子句或操作表的顺序;

ID字段大概可以出现3种不同的情况:

1、ID字段数值都相同,如下图:

此时所有的ID字段数值都相同,SQL语句执行顺序由上到下,顺序执行。SQL中不存在子查询等,如下SQL:

  •  
SELECT * FROM a , b WHERE a.id = b.id

2、ID字段数值按递增顺序出现,如下图:

此时ID字段的数值是递增出现的,ID数值越大优先级就越高,SQL语句就优先执行,对应的SQL语句如下:

  •  
SELECT * FROM a WHERE a.id = (SELECT id FROM b WHERE b.id = (SELECT id FROM c where c.sub_id = 1))

子查询级别越深,ID的数值就越大,也就优先执行。

3、ID字段中相同数值和不相同数值同时存在,如下图:

此时ID数值相同的算作一组,级别相同按顺序执行,ID数值越高的级别越高,越先执行。

注意:衍生出来的表定义为DERIVED,有多个时会在“DERIVED”后加入一个数字标识区分。

此种情况对应的SQL,如下:

  •  
  •  
  •  
  •  
  •  
SELECT *FROM (  SELECT a.id,a.sub FROM a) b INNER JOIN c ON c.id = b.id

select_type字段

select_type字段主要用来区分查询的类型,如普通查询、联合查询、子查询等类型,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SIMPLE 简单的select查询,查询中不包含子查询或者UNION;

  • PRIMARY 查询中若包含任何复杂的子部分,最外层查询则被标记为PRIMARY;

  • SUBQUERY 在SELECT或WHERE列表中包含了子查询;

  • DERIVED 在FROM列表中包含的子查询被标记为DERIVED(衍生),MySQL会递归执行这些子查询,把结果放在临时表中;

  • UNION 若第二个SELECT出现在UNION之后,则被标记为UNION:若UNION包含在FROM子句的子查询中,外层SELECT将被标记为:DERIVED;

  • UNION RESULT 从UNION表获取结果的SELECT

table字段

table字段指的是当前执行的表

type字段

type字段是比较重要的,平常我们进行优化时主要关注的也是这个字段,这个字段表示的是我们在查询时访问表的方式,大概分ALL、index、range、 ref、eq_ref、const、system、NULL(从左到右,性能从差到好。一般来说,得保证查询至少达到range级别,最好能达到ref)。

几种类型简介:

  • ALL:Full Table Scan, MySQL将遍历全表以找到匹配的行

  • index: Full Index Scan,index与ALL区别为index类型只遍历索引树

  • range:只检索给定范围的行,使用一个索引来选择行

  • ref: 表示上述表的连接匹配条件,即哪些列或常量被用于查找索引列上的值

  • eq_ref: 类似ref,区别就在使用的索引是唯一索引,对于每个索引键值,表中只有一条记录匹配,简单来说,就是多表连接中使用primary key或者 unique key作为关联条件

  • const、system: 当MySQL对查询某部分进行优化,并转换为一个常量时,使用这些类型访问。如将主键置于where列表中,MySQL就能将该查询转换为一个常量,system是const类型的特例,当查询的表只有一行的情况下,使用system

  • NULL: MySQL在优化过程中分解语句,执行时甚至不用访问表或索引,例如从一个索引列里选取最小值可以通过单独索引查找完成。

possible_keys 和 key字段

  • possible_keys:显示可能应用在这张表中的索引,一个或多个。查询涉及到的字段上若存在索引,则该索引将被列出,但不一定被查询实际使用。

  • key:实际使用的索引,如果为NULL,则没有使用索引。(可能原因包括没有建立索引或索引失效) ;查询中若使用了覆盖索引(select 后要查询的字段刚好和创建的索引字段完全相同),则该索引仅出现在key列表中

key_len字段

表示索引中使用的字节数,可通过该列计算查询中使用的索引的长度,在不损失精确性的情况下,长度越短越好。key_len显示的值为索引字段的最大可能长度,并非实际使用长度,即key_len是根据表定义计算而得,不是通过表内检索出的。

注意:不损失精确性的情况下,长度越短越好

ref字段

显示索引的那一列被使用了,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一个常数。哪些列或常量被用于查找索引列上的值。

rows字段

根据表统计信息及索引选用情况,大致估算出找到所需的记录所需要读取的行数,也就是说,用的越少越好。

Extra字段

该列包含MySQL解决查询的详细信息,有以下几种情况:

  1. Using where:不用读取表中所有信息,仅通过索引就可以获取所需数据,这发生在对表的全部的请求列都是同一个索引的部分的时候,表示mysql服务器将在存储引擎检索行后再进行过滤

  2. Using temporary:表示MySQL需要使用临时表来存储结果集,常见于排序和分组查询,常见 group by ; order by

  3. Using filesort:当Query中包含 order by 操作,而且无法利用索引完成的排序操作称为“文件排序”

  4. Using join buffer:改值强调了在获取连接条件时没有使用索引,并且需要连接缓冲区来存储中间结果。如果出现了这个值,那应该注意,根据查询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添加索引来改进能。

  5. Impossible where:这个值强调了where语句会导致没有符合条件的行(通过收集统计信息不可能存在结果)。

  6. Select tables optimized away:这个值意味着仅通过使用索引,优化器可能仅从聚合函数结果中返回一行

  7. No tables used:Query语句中使用from dual 或不含任何from子句

总结

虽然EXPLAIN很简单,但是对于优化SQL还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如果数据量特别大的时候,我们需要另外想别的方法进行优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my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