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千万级数据量的优化方法积累

大部分条目转自:https://www.cnblogs.com/crystaltu/p/6877228.html

推荐博文:https://www.cnblogs.com/xiaoyangjia/p/11267191.html

后面还会持续添加条目;

1.对查询进行优化,应尽量避免全表扫描,首先应考虑在 where 及 order by 涉及的列上建立索引。

2.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对字段进行 null 值判断,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is null可以在num上设置默认值0,确保表中num列没有null值,然后这样查询: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0

3.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或<>操作符,否则引擎将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4.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or 来连接条件,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 or num=20可以这样查询: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 union all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20

5.in 和 not in 也要慎用,否则会导致全表扫描,如: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in(1,2,3) 对于连续的数值,能用 between 就不要用 in 了: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between 1 and 3

6.下面的查询也将导致全表扫描:select id from t where name like ‘%李%’若要提高效率,可以考虑全文检索。

  1. 如果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参数,也会导致全表扫描。因为SQL只有在运行时才会解析局部变量,但优化程序不能将访问计划的选择推迟到运行时;它必须在编译时进行选择。然 而,如果在编译时建立访问计划,变量的值还是未知的,因而无法作为索引选择的输入项。如下面语句将进行全表扫描: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num可以改为强制查询使用索引:select id from t with(index(索引名)) where num=@num

8.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对字段进行表达式操作,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2=100应改为: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0*2

9.应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对字段进行函数操作,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select id from t where substring(name,1,3)=’abc’ ,name以abc开头的id应改为: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ame like ‘abc%’

10.不要在 where 子句中的“=”左边进行函数、算术运算或其他表达式运算,否则系统将可能无法正确使用索引。

11.在使用索引字段作为条件时,如果该索引是复合索引,那么必须使用到该索引中的第一个字段作为条件时才能保证系统使用该索引,否则该索引将不会被使用,并且应尽可能的让字段顺序与索引顺序相一致。

12.不要写一些没有意义的查询,如需要生成一个空表结构:select col1,col2 into #t from t where 1=0 
这类代码不会返回任何结果集,但是会消耗系统资源的,应改成这样: 
create table #t(…)

13.很多时候用 exists 代替 in 是一个好的选择:select num from a where num in(select num from b) 
用下面的语句替换: 
select num from a where exists(select 1 from b where num=a.num)

14.并不是所有索引对查询都有效,SQL是根据表中数据来进行查询优化的,当索引列有大量数据重复时,SQL查询可能不会去利用索引,如一表中有字段sex,male、female几乎各一半,那么即使在sex上建了索引也对查询效率起不了作用。

  1. 索引并不是越多越好,索引固然可 以提高相应的 select 的效率,但同时也降低了 insert 及 update 的效率,因为 insert 或 update 时有可能会重建索引,所以怎样建索引需要慎重考虑,视具体情况而定。一个表的索引数最好不要超过6个,若太多则应考虑一些不常使用到的列上建的索引是否有 必要。

  2. 应尽可能的避免更新 clustered 索引数据列,因为 clustered 索引数据列的顺序就是表记录的物理存储顺序,一旦该列值改变将导致整个表记录的顺序的调整,会耗费相当大的资源。若应用系统需要频繁更新 clustered 索引数据列,那么需要考虑是否应将该索引建为 clustered 索引。

17.尽量使用数字型字段,若只含数值信息的字段尽量不要设计为字符型,这会降低查询和连接的性能,并会增加存储开销。这是因为引擎在处理查询和连接时会逐个比较字符串中每一个字符,而对于数字型而言只需要比较一次就够了.

18.尽可能的使用 varchar/nvarchar 代替 char/nchar ,因为首先变长字段存储空间小,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其次对于查询来说,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字段内搜索效率显然要高些。

19.任何地方都不要使用 select * from t ,用具体的字段列表代替“*”,不要返回用不到的任何字段。 SELECT *会进行全表扫描,不能有效利用索引,增大了数据库服务器的负担,以及它与应用程序客户端之间的网络IO开销。

20.尽量使用表变量来代替临时表。如果表变量包含大量数据,请注意索引非常有限(只有主键索引)。

21.避免频繁创建和删除临时表,以减少系统表资源的消耗。

22.临时表并不是不可使用,适当地使用它们可以使某些例程更有效,例如,当需要重复引用大型表或常用表中的某个数据集时。但是,对于一次性事件,最好使用导出表。

23.在新建临时表时,如果一次性插入数据量很大,那么可以使用 select into 代替 create table,避免造成大量 log ,以提高速度;如果数据量不大,为了缓和系统表的资源,应先create table,然后insert。

24.如果使用到了临时表,在存储过程的最后务必将所有的临时表显式删除,先 truncate table ,然后 drop table ,这样可以避免系统表的较长时间锁定。

25.尽量避免使用游标,因为游标的效率较差,如果游标操作的数据超过1万行,那么就应该考虑改写。

26.使用基于游标的方法或临时表方法之前,应先寻找基于集的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基于集的方法通常更有效。

  1. 与临时表一样,游标并不是不可使 用。对小型数据集使用 FAST_FORWARD 游标通常要优于其他逐行处理方法,尤其是在必须引用几个表才能获得所需的数据时。在结果集中包括“合计”的例程通常要比使用游标执行的速度快。如果开发时 间允许,基于游标的方法和基于集的方法都可以尝试一下,看哪一种方法的效果更好。

28.在所有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开始处设置 SET NOCOUNT ON ,在结束时设置 SET NOCOUNT OFF 。无需在执行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每个语句后向客户端发送DONE_IN_PROC 消息。

29.尽量避免大事务操作,提高系统并发能力.

30.尽量避免向客户端返回大数据量,若数据量过大,应该考虑相应需求是否合理。

31.明知只有一条查询结果,那请使用 “LIMIT 1”

“LIMIT 1”可以避免全表扫描,找到对应结果就不会再继续扫描了。

32. 为列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能用TINYINT就不用SMALLINT,能用SMALLINT就不用INT,道理你懂的,磁盘和内存消耗越小越好嘛。

33.WHERE 子句、ORDER BY 和 JOIN 子句里面的列尽量被索引

只是“尽量”哦,并不是说所有的列。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为有时索引太多也会降低性能。

内联表查询一般的执行过程是:
1、执行FROM语句 
2、执行ON过滤 
3、添加外部行 
4、执行where条件过滤
5、执行group by分组语句 
6、执行having 
7、select列表 
8、执行distinct去重复数据 
9、执行order by字句 
10、执行limit字句

====================================

1、分库分表 
很明显,一个主表(也就是很重要的表,例如用户表)无限制的增长势必严重影响性能,分库与分表是一个很不错的解决途径,也就是性能优化途径,现在的案例是我们有一个1000多万条记录的用户表members,查询起来非常之慢,同事的做法是将其散列到100个表中,分别从members0到members99,然后根据mid分发记录到这些表中,牛逼的代码大概是这样子:

";
     echo "INSERT INTO members{$i} SELECT * FROM members WHERE mid0={$i}
"; } ?>
  •  

2、不停机修改MySQL表结构 
同样还是members表,前期设计的表结构不尽合理,随着数据库不断运行,其冗余数据也是增长巨大,同事使用了下面的方法来处理: 
先创建一个临时表:

CREATE TABLE members_tmp LIKE members
  •  

然后修改members_tmp的表结构为新结构,接着使用上面那个for循环来导出数据,因为1000万的数据一次性导出是不对的,mid是主键,一个区间一个区间的导,基本是一次导出5万条吧,这里略去了 
接着重命名将新表替换上去: 
RENAME TABLE members TO members_bak,members_tmp TO members; 
就是这样,基本可以做到无损失,无需停机更新表结构,但实际上RENAME期间表是被锁死的,所以选择在线少的时候操作是一个技巧。经过这个操作,使得原先8G多的表,一下子变成了2G多

另外还讲到了mysql中float字段类型的时候出现的诡异现象,就是在pma中看到的数字根本不能作为条件来查询

3、常用SQL语句优化:

  数据库(表)设计合理

我们的表设计要符合3NF 3范式(规范的模式) , 有时我们需要适当的逆范式

  sql语句的优化(索引,常用小技巧.)
  数据的配置(缓存设大)
  适当硬件配置和操作系统 (读写分离.)

数据的3NF

1NF :就是具有原子性,不可分割.(只要使用的是关系性数据库,就自动符合)

2NF: 在满足1NF 的基础上,我们考虑是否满足2NF: 只要表的记录满足唯一性,也是说,你的同一张表,不可能出现完全相同的记录, 一般说我们在 表中设计一个主键即可.

3NF: 在满足2NF 的基础上,我们考虑是否满足3NF:即我们的字段信息可以通过关联的关系,派生即可.(通常我们通过外键来处理)

逆范式: 为什么需呀逆范式:

(相册的功能对应数据库的设计)

适当的逆范式.

sql语句的优化

sql语句有几类

ddl (数据定义语言) [create alter drop]

dml(数据操作语言)[insert delete upate ]

select

dtl(数据事务语句) [commit rollback savepoint]

dcl(数据控制语句) [grant revoke]

show status命令

该命令可以显示你的mysql数据库的当前状态.我们主要关心的是 “com”开头的指令

show status like ‘Com%’  <=> show session  status like ‘Com%’  //显示当前控制台的情况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Com%’ ; //显示数据库从启动到 查询的次数
  •  

显示连接数据库次数

show status like  'Connections';
  •  

这里我们优化的重点是在 慢查询. (在默认情况下是10 ) mysql5.5.19

显示查看慢查询的情况

show variables like ‘long_query_time’
  •  

为了教学,我们搞一个海量表(mysql存储过程)

目的,就是看看怎样处理,在海量表中,查询的速度很快!

select * from emp where empno=123456;
  •  

需求:如何在一个项目中,找到慢查询的select , mysql数据库支持把慢查询语句,记录到日志中,程序员分析. (但是注意,默认情况下不启动.)

步骤:

  要这样启动mysql

进入到 mysql安装目录

  1. 启动 xx>bin\mysqld.exe –slow-query-log 这点注意

测试 ,比如我们把

select * from emp where empno=34678 ;
  •  

用了1.5秒,我现在优化.

快速体验: 在emp表的 empno建立索引.

alter table emp add primary key(empno);
  •  

//删除主键索引

alter table emp drop primary key
  •  

然后,再查速度变快.

l 索引的原理

介绍一款非常重要工具explain, 这个分析工具可以对 sql语句进行分析,可以预测你的sql执行的效率.

他的基本用法是:

explain sql语句\G

//根据返回的信息,我们可知,该sql语句是否使用索引,从多少记录中取出,可以看到排序的方式.

l 在什么列上添加索引比较合适

① 在经常查询的列上加索引.

② 列的数据,内容就只有少数几个值,不太适合加索引.

③ 内容频繁变化,不合适加索引

l 索引的种类

① 主键索引 (把某列设为主键,则就是主键索引)

② 唯一索引(unique) (即该列具有唯一性,同时又是索引)

③ index (普通索引)

④ 全文索引(FULLTEXT)

select * from article where content like ‘%李连杰%’;
  •  

hello, i am a boy

l 你好,我是一个男孩 =>中文 sphinx

⑤ 复合索引(多列和在一起)

create index myind on 表名 (列1,列2);

l 如何创建索引

如果创建unique / 普通/fulltext 索引

  1. create [unique|FULLTEXT]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列名…)

  2. alter table 表名 add index 索引名 (列名…)

//如果要添加主键索引

alter table 表名 add primary key (列…)

删除索引

      drop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index index_name;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primary key
  •  

显示索引

     show index(es) from 表名

       show keys from 表名

       desc 表名
  •  

如何查询某表的索引

show indexes from 表名

l 使用索引的注意事项

查询要使用索引最重要的条件是查询条件中需要使用索引。

下列几种情况下有可能使用到索引: 
1,对于创建的多列索引,只要查询条件使用了最左边的列,索引一般就会被使用。 
2,对于使用like的查询,查询如果是 ‘�a’ 不会使用到索引 aaa%’ 会使用到索引。

下列的表将不使用索引: 
1,如果条件中有or,即使其中有条件带索引也不会使用。 
2,对于多列索引,不是使用的第一部分,则不会使用索引。 
3,like查询是以%开头 
4,如果列类型是字符串,那一定要在条件中将数据使用引号引用起来。否则不使用索引。 
5,如果mysql估计使用全表扫描要比使用索引快,则不使用索引。

l 如何检测你的索引是否有效

结论: Handler_read_key 越大越少

Handler_read_rnd_next 越小越好

fdisk

find

l MyISAM 和 Innodb区别是什么

MyISAM 不支持外键, Innodb支持 
MyISAM 不支持事务,不支持外键. 
对数据信息的存储处理方式不同.(如果存储引擎是MyISAM的,则创建一张表,对于三个文件..,如果是Innodb则只有一张文件 *.frm,数据存放到ibdata1)

对于 MyISAM 数据库,需要定时清理

optimize table 表名

l 常见的sql优化手法

  使用order by null  禁用排序

比如 select * from dept group by ename order by null

  在精度要求高的应用中,建议使用定点数(decimal)来存储数值,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3. 如果字段是字符类型的索引,用作条件查询时一定要加单引号,不然索引无效。

  1. 主键索引如果没用到,再查询for update这种情况,会造成表锁定。容易造成卡死。

1000000.32 万

create table sal(t1 float(10,2));

create table sal2(t1 decimal(10,2));

关于复合索引:


联合索引又叫复合索引。两个或更多个列上的索引被称作复合索引。

对于复合索引:Mysql从左到右的使用索引中的字段,一个查询可以只使用索引中的一部份,但只能是最左侧部分。例如索引是key index (a,b,c)。 可以支持a | a,b| a,b,c 3种组合进行查找,但不支持 b,c进行查找 .当最左侧字段是常量引用时,索引就十分有效。

    利用索引中的附加列,您可以缩小搜索的范围,但使用一个具有两列的索引不同于使用两个单独的索引。复合索引的结构与电话簿类似,人名由姓和名构成,电话簿首先按姓氏对进行排序,然后按名字对有相同姓氏的人进行排序。如果您知道姓,电话簿将非常有用;如果您知道姓和名,电话簿则更为有用,但如果您只知道名不姓,电话簿将没有用处。

    所以说创建复合索引时,应该仔细考虑列的顺序。对索引中的所有列执行搜索或仅对前几列执行搜索时,复合索引非常有用;仅对后面的任意列执行搜索时,复合索引则没有用处。

    如:建立 姓名、年龄、性别的复合索引。

    create table myTest(

         a int,

         b int,

         c int,

         KEY a(a,b,c)

    );

(1)    select * from myTest  where a=3 and b=5 and c=4;   ----  abc顺序
abc三个索引都在where条件里面用到了,而且都发挥了作用


(2)    select * from myTest  where  c=4 and b=6 and a=3;
where里面的条件顺序在查询之前会被mysql自动优化,效果跟上一句一样


(3)    select * from myTest  where a=3 and c=7;
a用到索引,b没有用,所以c是没有用到索引效果的


(4)    select * from myTest  where a=3 and b>7 and c=3;     ---- b范围值,断点,阻塞了c的索引
a用到了,b也用到了,c没有用到,这个地方b是范围值,也算断点,只不过自身用到了索引


(5)    select * from myTest  where b=3 and c=4;   --- 联合索引必须按照顺序使用,并且需要全部使用
因为a索引没有使用,所以这里 bc都没有用上索引效果


(6)    select * from myTest  where a>4 and b=7 and c=9;
a用到了  b没有使用,c没有使用


(7)    select * from myTest  where a=3 order by b;
a用到了索引,b在结果排序中也用到了索引的效果,a下面任意一段的b是排好序的

(8)    select * from myTest  where a=3 order by c;
a用到了索引,但是这个地方c没有发挥排序效果,因为中间断点了,使用 explain 可以看到 filesort

(9)    select * from mytable where b=3 order by a;
b没有用到索引,排序中a也没有发挥索引效果

2.索引失效的条件
不在索引列上做任何操作(计算、函数、(自动or手动)类型转换),会导致索引失效而转向全表扫描
存储引擎不能使用索引范围条件右边的列
尽量使用覆盖索引(只访问索引的查询(索引列和查询列一致)),减少select *
mysql在使用不等于(!=或者<>)的时候无法使用索引会导致全表扫描
is null,is not null也无法使用索引   ----  此处存在疑问,经测试确实可以使用,ref和const等级,并不是all


ike以通配符开头(’%abc…’)mysql索引失效会变成全表扫描的操作。
问题:解决like‘%字符串%’时索引不被使用的方法?
可以对需要模糊匹配的字段加单独索引,这样就不会执行全表扫描。

字符串不加单引号索引失效   
SELECT * from staffs where name='2000';  -- 因为mysql会在底层对其进行隐式的类型转换
SELECT * from staffs where name=2000;  --- 未使用索引

一般性建议

对于单键索引,尽量选择针对当前query过滤性更好的索引
在选择组合索引的时候,当前Query中过滤性最好的字段在索引字段顺序中,位置越靠前越好。
在选择组合索引的时候,尽量选择可以能够包含当前query中的where子句中更多字段的索引
尽可能通过分析统计信息和调整query的写法来达到选择合适索引的目的

l 表的水平划分 
l 垂直分割表

如果你的数据库的存储引擎是MyISAM的,则当创建一个表,后三个文件. .frm 记录表结构. .myd 数据 *.myi 这个是索引.

mysql5.5.19的版本,他的数据库文件,默认放在 (看 my.ini文件中的配置.)

当MySQL单表记录数过大时,增删改查性能都会急剧下降,可以参考以下步骤来优化:

单表优化

除非单表数据未来会一直不断上涨,否则不要一开始就考虑拆分,拆分会带来逻辑、部署、运维的各种复杂度,一般以整型值为主的表在千万级以下,字符串为主的表在五百万以下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而事实上很多时候MySQL单表的性能依然有不少优化空间,甚至能正常支撑千万级以上的数据量:

字段

尽量使用TINYINT、SMALLINT、MEDIUM_INT作为整数类型而非INT,如果非负则加上UNSIGNED

VARCHAR的长度只分配真正需要的空间

使用枚举或整数代替字符串类型

尽量使用TIMESTAMP而非DATETIME,

单表不要有太多字段,建议在20以内

避免使用NULL字段,很难查询优化且占用额外索引空间

用整型来存IP

索引

索引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查询有针对性的创建,考虑在WHERE和ORDER BY命令上涉及的列建立索引,可根据EXPLAIN来查看是否用了索引还是全表扫描

应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对字段进行NULL值判断,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值分布很稀少的字段不适合建索引,例如"性别"这种只有两三个值的字段

字符字段只建前缀索引

字符字段最好不要做主键

不用外键,由程序保证约束

尽量不用UNIQUE,由程序保证约束

使用多列索引时主意顺序和查询条件保持一致,同时删除不必要的单列索引

查询SQL

可通过开启慢查询日志来找出较慢的SQL

不做列运算:SELECT id WHERE age + 1 = 10,任何对列的操作都将导致表扫描,它包括数据库教程函数、计算表达式等等,查询时要尽可能将操作移至等号右边

sql语句尽可能简单:一条sql只能在一个cpu运算;大语句拆小语句,减少锁时间;一条大sql可以堵死整个库

不用`SELECT *``

OR改写成IN:OR的效率是n级别,IN的效率是log(n)级别,in的个数建议控制在200以内

不用函数和触发器,在应用程序实现

避免%xxx式查询

少用JOIN

使用同类型进行比较,比如用'123'和'123'比,123和123比

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使用!=或<>操作符,否则将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对于连续数值,使用BETWEEN不用IN: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BETWEEN 1 AND 5

列表数据不要拿全表,要使用LIMIT来分页,每页数量也不要太大

引擎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MyISAM和InnoDB两种引擎:

MyISAM

MyISAM引擎是MySQL 5.1及之前版本的默认引擎,它的特点是:

不支持行锁,读取时对需要读到的所有表加锁,写入时则对表加排它锁

不支持事务

不支持外键

不支持崩溃后的安全恢复

在表有读取查询的同时,支持往表中插入新纪录

支持BLOB和TEXT的前500个字符索引,支持全文索引

支持延迟更新索引,极大提升写入性能

对于不会进行修改的表,支持压缩表,极大减少磁盘空间占用

InnoDB

InnoDB在MySQL 5.5后成为默认索引,它的特点是:

支持行锁,采用MVCC来支持高并发

支持事务

支持外键

支持崩溃后的安全恢复

不支持全文索引 总体来讲,MyISAM适合SELECT密集型的表,而InnoDB适合INSERT和UPDATE密集型的表

系统调优参数

可以使用下面几个工具来做基准测试:

sysbench:一个模块化,跨平台以及多线程的性能测试工具

iibench-mysql:基于 Java 的 MySQL/Percona/MariaDB 索引进行插入性能测试工具

tpcc-mysql:Percona开发的TPC-C测试工具

具体的调优参数内容较多,具体可参考官方文档,这里介绍一些比较重要的参数:

back_log:back_log值指出在MySQL暂时停止回答新请求之前的短时间内多少个请求可以被存在堆栈中。也就是说,如果MySql的连接数据达到max_connections时,新来的请求将会被存在堆栈中,以等待某一连接释放资源,该堆栈的数量即back_log,如果等待连接的数量超过back_log,将不被授予连接资源。可以从默认的50升至500

wait_timeout:数据库连接闲置时间,闲置连接会占用内存资源。可以从默认的8小时减到半小时

max_user_connection: 最大连接数,默认为0无上限,最好设一个合理上限

thread_concurrency:并发线程数,设为CPU核数的两倍

skip_name_resolve:禁止对外部连接进行DNS解析,消除DNS解析时间,但需要所有远程主机用IP访问

key_buffer_size:索引块的缓存大小,增加会提升索引处理速度,对MyISAM表性能影响最大。对于内存4G左右,可设为256M或384M,通过查询show status like 'key_read%',保证key_reads / key_read_requests在0.1%以下最好

innodb_buffer_pool_size:缓存数据块和索引块,对InnoDB表性能影响最大。通过查询

show status like 'Innodb_buffer_pool_read%',保证(Innodb_buffer_pool_read_requests – Innodb_buffer_pool_reads) / Innodb_buffer_pool_read_requests越高越好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InnoDB存储引擎用来存放数据字典信息以及一些内部数据结构的内存空间大小,当数据库对象非常多的时候,适当调整该参数的大小以确保所有数据都能存放在内存中提高访问效率,当过小的时候,MySQL会记录Warning信息到数据库的错误日志中,这时就需要该调整这个参数大小

innodb_log_buffer_size:InnoDB存储引擎的事务日志所使用的缓冲区,一般来说不建议超过32MB

query_cache_size:缓存MySQL中的ResultSet,也就是一条SQL语句执行的结果集,所以仅仅只能针对select语句。当某个表的数据有任何任何变化,都会导致所有引用了该表的select语句在Query Cache中的缓存数据失效。所以,当我们的数据变化非常频繁的情况下,使用Query Cache可能会得不偿失。根据命中率(Qcache_hits/(Qcache_hits+Qcache_inserts)*100))进行调整,一般不建议太大,256MB可能已经差不多了,大型的配置型静态数据可适当调大. 可以通过命令show status like 'Qcache_%'查看目前系统Query catch使用大小

read_buffer_size:MySql读入缓冲区大小。对表进行顺序扫描的请求将分配一个读入缓冲区,MySql会为它分配一段内存缓冲区。如果对表的顺序扫描请求非常频繁,可以通过增加该变量值以及内存缓冲区大小提高其性能

sort_buffer_size:MySql执行排序使用的缓冲大小。如果想要增加ORDER BY的速度,首先看是否可以让MySQL使用索引而不是额外的排序阶段。如果不能,可以尝试增加sort_buffer_size变量的大小

read_rnd_buffer_size:MySql的随机读缓冲区大小。当按任意顺序读取行时(例如,按照排序顺序),将分配一个随机读缓存区。进行排序查询时,MySql会首先扫描一遍该缓冲,以避免磁盘搜索,提高查询速度,如果需要排序大量数据,可适当调高该值。但MySql会为每个客户连接发放该缓冲空间,所以应尽量适当设置该值,以避免内存开销过大。

record_buffer:每个进行一个顺序扫描的线程为其扫描的每张表分配这个大小的一个缓冲区。如果你做很多顺序扫描,可能想要增加该值

thread_cache_size:保存当前没有与连接关联但是准备为后面新的连接服务的线程,可以快速响应连接的线程请求而无需创建新的

table_cache:类似于thread_cache_size,但用来缓存表文件,对InnoDB效果不大,主要用于MyISAM

升级硬件

Scale up,这个不多说了,根据MySQL是CPU密集型还是I/O密集型,通过提升CPU和内存、使用SSD,都能显著提升MySQL性能

读写分离

也是目前常用的优化,从库读主库写,一般不要采用双主或多主引入很多复杂性,尽量采用文中的其他方案来提高性能。同时目前很多拆分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兼顾考虑了读写分离

表分区

MySQL在5.1版引入的分区是一种简单的水平拆分,用户需要在建表的时候加上分区参数,对应用是透明的无需修改代码。

对用户来说,分区表是一个独立的逻辑表,但是底层由多个物理子表组成,实现分区的代码实际上是通过对一组底层表的对象封装,但对SQL层来说是一个完全封装底层的黑盒子。MySQL实现分区的方式也意味着索引也是按照分区的子表定义,没有全局索引。

用户的SQL语句是需要针对分区表做优化,SQL条件中要带上分区条件的列,从而使查询定位到少量的分区上,否则就会扫描全部分区,可以通过EXPLAIN PARTITIONS来查看某条SQL语句会落在那些分区上,从而进行SQL优化,如下图5条记录落在两个分区上:

mysql> explain partitions select count(1) from user_partition where id in (1,2,3,4,5);
+----+-------------+----------------+------------+-------+---------------+---------+---------+------+------+--------------------------+
|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partitions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Extra                    |
+----+-------------+----------------+------------+-------+---------------+---------+---------+------+------+--------------------------+
|  1 | SIMPLE      | user_partition | p1,p4      | range | PRIMARY       | PRIMARY | 8       | NULL |    5 | Using where; Using index |
+----+-------------+----------------+------------+-------+---------------+---------+---------+------+------+--------------------------+
1row in set (0.00 sec)
分区适合的场景有:

最适合的场景数据的时间序列性比较强,则可以按时间来分区,如下所示:

CREATE TABLE members (
    firstname VARCHAR(25) NOT NULL,
    lastname VARCHAR(25) NOT NULL,
    username VARCHAR(16) NOT NULL,
    email VARCHAR(35),
    joined DATE NOT NULL
)
PARTITION BY RANGE( YEAR(joined) ) (
    PARTITION p0 VALUES LESS THAN (1960),
    PARTITION p1 VALUES LESS THAN (1970),
    PARTITION p2 VALUES LESS THAN (1980),
    PARTITION p3 VALUES LESS THAN (1990),
    PARTITION p4 VALUES LESS THAN MAXVALUE
);
查询时加上时间范围条件效率会非常高,同时对于不需要的历史数据能很容的批量删除。

如果数据有明显的热点,而且除了这部分数据,其他数据很少被访问到,那么可以将热点数据单独放在一个分区,让这个分区的数据能够有机会都缓存在内存中,查询时只访问一个很小的分区表,能够有效使用索引和缓存

另外MySQL有一种早期的简单的分区实现 - 合并表(merge table),限制较多且缺乏优化,不建议使用,应该用新的分区机制来替代

垂直拆分

垂直分库是根据数据库里面的数据表的相关性进行拆分,比如:一个数据库里面既存在用户数据,又存在订单数据,那么垂直拆分可以把用户数据放到用户库、把订单数据放到订单库。垂直分表是对数据表进行垂直拆分的一种方式,常见的是把一个多字段的大表按常用字段和非常用字段进行拆分,每个表里面的数据记录数一般情况下是相同的,只是字段不一样,使用主键关联

比如原始的用户表是:



垂直拆分后是:



 


垂直拆分的优点是:

可以使得行数据变小,一个数据块(Block)就能存放更多的数据,在查询时就会减少I/O次数(每次查询时读取的Block 就少)

可以达到最大化利用Cache的目的,具体在垂直拆分的时候可以将不常变的字段放一起,将经常改变的放一起

数据维护简单

缺点是:

主键出现冗余,需要管理冗余列

会引起表连接JOIN操作(增加CPU开销)可以通过在业务服务器上进行join来减少数据库压力

依然存在单表数据量过大的问题(需要水平拆分)

事务处理复杂

水平拆分概述

水平拆分是通过某种策略将数据分片来存储,分库内分表和分库两部分,每片数据会分散到不同的MySQL表或库,达到分布式的效果,能够支持非常大的数据量。前面的表分区本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库内分表 库内分表,仅仅是单纯的解决了单一表数据过大的问题,由于没有把表的数据分布到不同的机器上,因此对于减轻MySQL服务器的压力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大家还是竞争同一个物理机上的IO、CPU、网络,这个就要通过分库来解决

前面垂直拆分的用户表如果进行水平拆分,结果是:



 


实际情况中往往会是垂直拆分和水平拆分的结合,即将Users_A_M和Users_N_Z再拆成Users和UserExtras,这样一共四张表

水平拆分的优点是:

不存在单库大数据和高并发的性能瓶颈

应用端改造较少

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负载能力

缺点是:

分片事务一致性难以解决

跨节点Join性能差,逻辑复杂

数据多次扩展难度跟维护量极大

分片原则

能不分就不分,参考单表优化

分片数量尽量少,分片尽量均匀分布在多个数据结点上,因为一个查询SQL跨分片越多,则总体性能越差,虽然要好于所有数据在一个分片的结果,只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扩容,增加分片数量

分片规则需要慎重选择做好提前规划,分片规则的选择,需要考虑数据的增长模式,数据的访问模式,分片关联性问题,以及分片扩容问题,最近的分片策略为范围分片,枚举分片,一致性Hash分片,这几种分片都有利于扩容

尽量不要在一个事务中的SQL跨越多个分片,分布式事务一直是个不好处理的问题

查询条件尽量优化,尽量避免Select * 的方式,大量数据结果集下,会消耗大量带宽和CPU资源,查询尽量避免返回大量结果集,并且尽量为频繁使用的查询语句建立索引。

通过数据冗余和表分区赖降低跨库Join的可能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分片规则的选择问题,如果某个表的数据有明显的时间特征,比如订单、交易记录等,则他们通常比较合适用时间范围分片,因为具有时效性的数据,我们往往关注其近期的数据,查询条件中往往带有时间字段进行过滤,比较好的方案是,当前活跃的数据,采用跨度比较短的时间段进行分片,而历史性的数据,则采用比较长的跨度存储。

总体上来说,分片的选择是取决于最频繁的查询SQL的条件,因为不带任何Where语句的查询SQL,会遍历所有的分片,性能相对最差,因此这种SQL越多,对系统的影响越大,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SQL的产生。

解决方案

由于水平拆分牵涉的逻辑比较复杂,当前也有了不少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分为两大类:客户端架构和代理架构。

客户端架构

通过修改数据访问层,如JDBC、Data Source、MyBatis,通过配置来管理多个数据源,直连数据库,并在模块内完成数据的分片整合,一般以Jar包的方式呈现 这是一个客户端架构的例子:



 


可以看到分片的实现是和应用服务器在一起的,通过修改Spring JDBC层来实现

客户端架构的优点是:

应用直连数据库,降低外围系统依赖所带来的宕机风险

集成成本低,无需额外运维的组件

缺点是:

限于只能在数据库访问层上做文章,扩展性一般,对于比较复杂的系统可能会力不从心

将分片逻辑的压力放在应用服务器上,造成额外风险

代理架构

通过独立的中间件来统一管理所有数据源和数据分片整合,后端数据库集群对前端应用程序透明,需要独立部署和运维代理组件

这是一个代理架构的例子:



 


代理组件为了分流和防止单点,一般以集群形式存在,同时可能需要Zookeeper之类的服务组件来管理

代理架构的优点是:

能够处理非常复杂的需求,不受数据库访问层原来实现的限制,扩展性强

对于应用服务器透明且没有增加任何额外负载

缺点是:

需部署和运维独立的代理中间件,成本高

应用需经过代理来连接数据库,网络上多了一跳,性能有损失且有额外风险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试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