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介绍一下android四大组件和五大存储?
答:四大组件:Activity、BroadcastReceive、Service、Content Provider ;
五大存储: SharedPreferences、SDCard 、SQLite数据库存储数据、使用ContentProvider存储数据、IO存储 ;
问题二、ContentProvider在android系统中是有多少个的?
不知道怎么答
1.适用场景
1) ContentProvider为存储和读取数据提供了统一的接口
2) 使用ContentProvider,应用程序可以实现数据共享
3) android内置的许多数据都是使用ContentProvider形式,供开发者调用的(如视频,音频,图片,通讯录等)
当应用继承ContentProvider类,并重写该类用于提供数据和存储数据的方法,就可以向其他应用共享其数据。虽然使用其他方法也可以对外共享数据,但数据访问方式会因数据存储的方式而不同,如:采用文件方式对外共享数据,需要进行文件操作读写数据;采用sharedpreferences共享数据,需要使用sharedpreferences API读写数据。而使用ContentProvider共享数据的好处是统一了数据访问方式。
问题三、说一下你最了解到设计模式,他的实现方式有哪些,哪个实现方式最好,为什么?
我当时说的是单例模式,实现有饿汉模式、线程安全饿汉、懒汉模式、双重校验的懒汉模式、静态内部类模式、枚举。其中效果最好的是静态内部类实现方式。
原因:这种方式同样利用了classloder的机制来保证初始化instance时只有一个线程,它跟饿汉方式不同的是(很细微的差别):饿汉方式是只要Singleton类被装载了,那么instance就会被实例化(没有达到lazy loading效果),而这种方式是Singleton类被装载了,instance不一定被初始化。因为SingletonHolder类没有被主动使用,只有显示通过调用getInstance方法时,才会显示装载SingletonHolder类,从而实例化instance。想象一下,如果实例化instance很消耗资源,我想让他延迟加载,另外一方面,我不希望在Singleton类加载时就实例化,因为我不能确保Singleton类还可能在其他的地方被主动使用从而被加载,那么这个时候实例化instance显然是不合适的。这个时候,这种方式相比饿汉方式就显得很合理。
问题四、说一下单例模式有优缺点?
主要优点:
A.提供了对唯一实例的受控访问。
B.由于在系统内存中只存在一个对象,因此可以节约系统资源,对于一些需要频繁创建和销毁的对象单例模式无疑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C.允许可变数目的实例。
主要缺点:
A.由于单利模式中没有抽象层,因此单例类的扩展有很大的困难。
B.单例类的职责过重,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单一职责原则”。
C.滥用单例将带来一些负面问题,如为了节省资源将数据库连接池对象设计为的单例类,可能会导致共享连接池对象的程序过多而出现连接池溢出;如果实例化的对象长时间不被利用,系统会认为是垃圾而被回收,这将导致对象状态的丢失。
问题五、说一下你了解到排序算法有哪些?并且调一种你最熟悉的算法说一下实现原理?
答: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
冒泡排序算法的运作如下:
选择排序也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很容易理解:初始时在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放到序列的起始位置作为已排序序列;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注意选择排序与冒泡排序的区别:冒泡排序通过依次交换相邻两个顺序不合法的元素位置,从而将当前最小(大)元素放到合适的位置;而选择排序每遍历一次都记住了当前最小(大)元素的位置,最后仅需一次交换操作即可将其放到合适的位置。
插入排序在实现上,通常采用in-place排序(即只需用到O(1)的额外空间的排序),因而在从后向前扫描过程中,需要反复把已排序元素逐步向后挪位,为最新元素提供插入空间。
具体算法描述如下:
归并排序是创建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效率为O(nlogn),1945年由冯·诺伊曼首次提出。
归并排序的实现分为递归实现与非递归(迭代)实现。递归实现的归并排序是算法设计中分治策略的典型应用,我们将一个大问题分割成小问题分别解决,然后用所有小问题的答案来解决整个大问题。非递归(迭代)实现的归并排序首先进行是两两归并,然后四四归并,然后是八八归并,一直下去直到归并了整个数组。
归并排序算法主要依赖归并(Merge)操作。归并操作指的是将两个已经排序的序列合并成一个序列的操作,归并操作步骤如下:
堆排序是指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所设计的一种选择排序算法。堆是一种近似完全二叉树的结构(通常堆是通过一维数组来实现的),并满足性质:以最大堆(也叫大根堆、大顶堆)为例,其中父结点的值总是大于它的孩子节点。
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定义堆排序的过程:
快速排序是由东尼·霍尔所发展的一种排序算法。在平均状况下,排序n个元素要O(nlogn)次比较。在最坏状况下则需要O(n^2)次比较,但这种状况并不常见。事实上,快速排序通常明显比其他O(nlogn)算法更快,因为它的内部循环可以在大部分的架构上很有效率地被实现出来。
快速排序使用分治策略(Divide and Conquer)来把一个序列分为两个子序列。步骤为:
问题六、谈谈你在工作学习中遇到过的印象最深刻的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