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bbo-2.6.x 入门基础概念与架构简介

 

                     《 Dubbo-2.6.x 入门基础概念与架构简介 》

 

 

一、Dubbo 的发展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站应用的规模不断扩大,常规的垂直应用架构已无法应对,分布式服务架构以及流动计算架构势在必行,亟需一个治理系统确保架构有条不紊的演进。

Dubbo 架构路线图:

Dubbo-2.6.x 入门基础概念与架构简介_第1张图片

单一应用架构

当网站流量很小时,只需一个应用,将所有功能都部署在一起,以减少部署节点和成本。此时,用于简化增删改查工作量的数据访问框架(ORM)是关键。

垂直应用架构

当访问量逐渐增大,单一应用增加机器带来的加速度越来越小,将应用拆成互不相干的几个应用,以提升效率。此时,用于加速前端页面开发的Web框架(MVC)是关键。

分布式服务架构

当垂直应用越来越多,应用之间交互不可避免,将核心业务抽取出来,作为独立的服务,逐渐形成稳定的服务中心,使前端应用能更快速的响应多变的市场需求。此时,用于提高业务复用及整合的分布式服务框架(RPC)是关键。

流动计算架构

当服务越来越多,容量的评估,小服务资源的浪费等问题逐渐显现,此时需增加一个调度中心基于访问压力实时管理集群容量,提高集群利用率。此时,用于提高机器利用率的资源调度和治理中心(SOA)是关键。

 


二、为什么使用 Dubbo ?

凭什么要使用 Dubbo ,Dubbo 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请继续往下看:

Dubbo 服务治理

Dubbo-2.6.x 入门基础概念与架构简介_第2张图片

在大规模服务化之前,应用可能只是通过 RMI 或 Hessian 等工具,简单的暴露和引用远程服务,通过配置服务的URL地址进行调用,通过 F5 等硬件进行负载均衡。

当服务越来越多时,服务 URL 配置管理变得非常困难,F5 硬件负载均衡器的单点压力也越来越大。 此时需要一个服务注册中心,动态的注册和发现服务,使服务的位置透明。并通过在消费方获取服务提供方地址列表,实现软负载均衡和 Failover,降低对 F5 硬件负载均衡器的依赖,也能减少部分成本。

当进一步发展,服务间依赖关系变得错踪复杂,甚至分不清哪个应用要在哪个应用之前启动,架构师都不能完整的描述应用的架构关系。 这时,需要自动画出应用间的依赖关系图,以帮助架构师理清理关系。

接着,服务的调用量越来越大,服务的容量问题就暴露出来,这个服务需要多少机器支撑?什么时候该加机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第一步,要将服务现在每天的调用量,响应时间,都统计出来,作为容量规划的参考指标。其次,要可以动态调整权重,在线上,将某台机器的权重一直加大,并在加大的过程中记录响应时间的变化,直到响应时间到达阈值,记录此时的访问量,再以此访问量乘以机器数反推总容量。

以上时让我们明白为什么要使用 Dubbo;

 


三、Dubbo 架构体系与基本特性

Dubbo 架构图

Dubbo-2.6.x 入门基础概念与架构简介_第3张图片

 

Dubbo 节点与角色说明
Provider 暴露服务的服务提供方
Consumer 调用远程服务的服务消费方
Registry 服务注册与发现的注册中心
Monitor 统计服务的调用次数和调用时间的监控中心
Container 服务运行容器

 

Dubbo 节点间调用关系说明

start:服务容器负责启动,加载,运行服务提供者。
register:服务提供者在启动时,向注册中心注册自己提供的服务。
subscribe:服务消费者在启动时,向注册中心订阅自己所需的服务。
notify:注册中心返回服务提供者地址列表给消费者,如果有变更,注册中心将基于长连接推送变更数据给消费者。
invoke:服务消费者,从提供者地址列表中,基于软负载均衡算法,选一台提供者进行调用,如果调用失败,再选另一台调用。
count:服务消费者和提供者,在内存中累计调用次数和调用时间,定时每分钟发送一次统计数据到监控中心。

 


持续更新中!

 

 

 

 

 

参考文档:http://dubbo.apache.org/en-us/


好了,关于 Dubbo-2.6.x 入门基础概念与架构简介 就写到这儿了,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或遇到什么问题欢迎扫码提问,也可以给我留言哦,我会一一详细的解答的。 
歇后语:“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CSND的IT社区。

你可能感兴趣的:(Dub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