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内功:业务逻辑抽象

用代码量衡量程序员的工作量大抵是世上最愚蠢的事了。

今天重构了一段年代久远的大约2000行的代码,目前剩下200行左右,这段代码的功用大致是这样的:

将一些数据,按照几个维度的规则填充到另一个表里面,数据和表里的数据可能是一对多的情况。

事例

规则有3个维度:一个优先级性质,数据类型,规则层次

老代码是如何组织的?

三个维度的规则下穷举所有情况,我看了一下数据库操作次数等性能层面较优秀,但可读性和维护性实在是差。

新的代码是如何组织的?

仔细看三个维度其实其中优先级性质,规则层次这两个用来负责校验这条数据是否要插入到表里,数据类型确定插入哪些字段,这样代码就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判断是否要插入,然后根据情况做数据的插入动作。

这样就较完美的达成了代码的小模块内的重用,并且能够较好的自解释其运行逻辑。


所以我们之后在实现一个feature之前是否会有一个以上的方案,是否会从性能,可读性等方面在心中比较每个方案的优缺点在动手实现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编程内功:业务逻辑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