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杂谈系列6-任务机制

说明

探讨的内容算是和项目管理相关吧,就是如何确保目标的达成。仅仅是一种思路,仅供参考,若有启发则不胜荣幸。

内容

思考两个问题:

  1. 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有何意义
  2. 如何基于人(小团队)完成?

没有目标也就无所谓了对错,一般来说项目都应该有具体的目标。所以评估目标及其意义是重要的第一步,简单来说也就是评估内外部环境,自身的强弱项(SWOT)。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 – 孙子兵法 ⋅ \centerdot 始计

当然,任何目标都是可以提的,关键就是量力而行。如果确实心比较大,有一个大的梦想,也可以分解成几步来实现。蹦一蹦就能够得着的目标是最有激励性的。

为什么说人,而且是小团队完成?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其核心是智能,所以这不是一个靠人多能搞定的事。另外从二八理论来说,我希望只用20%的精力完成80%的内容,而不是面面俱到。

假设:人作为劳动要素的特性

  1. 人的工作状态(非常)不稳定,时快时慢
  2. 人记不住太多的东西,或者无法进行更广泛的思考,有时甚至不记得有什么任务
  3. 人经常犯错误
  4. 人有非常强的创造性
  5. 人对于元信息的处理比较娴熟,甚至发展出了潜意识处理
  6. 人偶尔的灵光价值无限
  7. 人可以有非常强韧的意志

结论1:靠激情和信念是不可能(保证)成功的【概率低到忽略不计】,还很浪费能量。

结论2:客观上,人通常倾向于失败。

结论3:人不能保证成功,机制才能。

结论4:人的缺点,机器可以弥补;机器的短板,人可以补上。人机协作是目前最需要的。

人的主观意愿希望成功,而客观环境(内、外部均有)又通常会阻碍成功。通过机制,确保人通过一定强度的努力,可以确保成功。

机制

是一种调度机制,可以准确的确保任务严格按设计的功能发生。只要人的行动里达到(top 10%), 即便出现了任何非故意的延时、错误,其结果都必将命中。

机制应该具有如下特点:

  1. 吸引力。会不断诱导人投入精力(如同打游戏)
  2. 资源优化分配。让人主动做最有效的事。(写算法效率高,设计架构高,还是别的)
  3. 容错性。当人出现错误的时候迅速纠偏,资源浪费最小化。
  4. 自限时点性。在各时间点自然会出现对应的里程碑,清洗,且具有正向激励。
  5. 全局和局部。全局的观念会约束局部的行为,局部的行为必将贡献全局目标。

一种可能的方法

采用自顶设计,自底完善的方法。顶层功能设计从应用面考虑,不考虑技术;底层从技术实现反向限制中间缺失的部分。

分成几部分:

  • 1 评估:
  1. 价值评估。
  2. 可行性评估。
  3. 期望/损失评估。
  • 2 交付(成果)物定义:
  1. 可见的应用。
  2. 通用的价值(可复用)。
  3. 过程文档(复盘和分析)。
  • 3 顶层功能设计:
  1. 从最自然的环境估计(raw data)
  2. 从最符合人的角度定义使用功能
  3. 从最容易记住的结构定义功能
  • 4 底层技术实现
  1. 区分哪些使用通用件,哪些自研
  2. 耦合设计,模板规范。使用更详细的步骤,冗余的传递信息,保证功能块的粒度。
  3. Z型开发。开发和测试验证交叉同步进行,开发完成之时,基本也是测试完成之时。
  • 5 中间层
  1. 区分必须的中间层功能和可插拔的
  2. 同时同顶层和底层向中间延伸进行校验
  3. 稳定性、效率是中间层的核心问题。(如何保证服务畅通,足够的并发处理,以及分布式计算等)

当然,不排除做的过程中会推翻整个项目基础,重开项目的可能;但是随着行业经验的成熟,这种全盘翻掉的可能性极低。
而且这里还是考虑,如果被分配了某个任务,如何去完成的问题。我认为按这个框架,基本上是能够确保任务完成的。最大的灵活性给了中间层。

你可能感兴趣的:(建模,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