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Kafka 工作流程分析,生产,保存,消费

一 ,producer 生产消息 :

1 ,写入方式 : 生产者写数据的过程 producer

  1. producer :生产者
  2. push :推
  3. patition :分区
  4. broker : kafka 的分机
  5. 写过程 :
    producer 采用 push 模式将消息发布到 broker,每条消息都被 append 到 patition 中,属于顺序写磁盘 ( 顺序写磁盘效率比随机写性能要高,保障 kafka 吞吐率 ) 。
  6. 总结 : 每条消息,都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入分区。

2 ,分区 ,理论 : partition

  1. 理论 : 消息发送时都被发送到一个 topic ,其本质就是一个目录,而 topic 是由一些 Partition Logs ( 分区日志 ) 组成。
  2. 分区的原因 : 扩展容量,高并发
    1 ,方便在集群中扩展,每个Partition可以通过调整以适应它所在的机器,而一个topic又可以有多个Partition组成,因此整个集群就可以适应任意大小的数据了;
    2 ,可以提高并发,因为可以以Partition为单位读写了。
  3. 分区的原则 :我这个数据属于哪个分区 ?
    1 ,指定了patition,则直接使用;
    2 ,未指定 patition 但指定 key,通过对 key 的 value 进行 hash 出一个 patition
    3 ,patition 和 key 都未指定,使用轮询选出一个 patition。

3 ,分区 ,架构图 :partition

解释 : 我们可以看到,每个 Partition 中的消息都是有序的,生产的消息被不断追加到 Partition log上,其中的每一个消息都被赋予了一个唯一的 offset 值。
3 ,Kafka 工作流程分析,生产,保存,消费_第1张图片
3 ,Kafka 工作流程分析,生产,保存,消费_第2张图片

4 ,副本 :Replication

  1. 官方解释 :同一个partition可能会有多个replication(对应 server.properties 配置中的 default.replication.factor=N)。没有replication的情况下,一旦broker 宕机,其上所有 patition 的数据都不可被消费,同时producer也不能再将数据存于其上的patition。引入replication之后,同一个partition可能会有多个replication,而这时需要在这些replication之间选出一个leader,producer和consumer只与这个leader交互,其它replication作为follower从leader 中复制数据。
  2. 我的解释 :
    1 ,目的 : 为了防止数据丢失。
    2 ,怎么做到的 : 类似 zookeeper ,同一个数据,有 leader ,有 follower ,消费者消费的时候,直接跟 leader 打交道。

5 ,写入流程 :

1)producer先从zookeeper的 "/brokers/…/state"节点找到该partition的leader
2)producer将消息发送给该leader
3)leader将消息写入本地log
4)followers从leader pull消息,写入本地log后向leader发送ACK
5)leader收到所有ISR中的replication的ACK后,增加HW(high watermark,最后commit 的offset)并向producer发送ACK
3 ,Kafka 工作流程分析,生产,保存,消费_第3张图片

二 ,broker 保存消息 :

1 ,存储方式 :

物理上把 topic 分成一个或多个 patition(对应 server.properties 中的 num.partitions=3 配置),每个patition 物理上对应一个文件夹(该文件夹存储该 patition 的所有消息和索引文件)

2 ,存储策略 : 官方

  1. 无论消息是否被消费,kafka 都会保留所有消息。有两种策略可以删除旧数据:
  2. 基于时间:log.retention.hours=168
  3. 基于大小:log.retention.bytes=1073741824
  4.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Kafka读取特定消息的时间复杂度为O(1),即与文件大小无关,所以这里删除过期文件与提高 Kafka 性能无关。

3 ,存储策略 : 我

  1. kafka 的数据是可以不删除的。
  2. 一定时间后删除。
  3. 一定大小后,删除前面的
  4. 复杂度 : kafka 的性能稳定,不受数据量大小影响。

4 ,kafka 的数据在 zookeeper 的存储方式 :

  1. 注意:producer不在zk中注册,消费者在zk中注册。
  2. 但是,在发数据的时候,他要跟 zookeeper 打招呼。
  3. 因为,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都要找 leader 。
    3 ,Kafka 工作流程分析,生产,保存,消费_第4张图片

5 ,读数据的时候 :

  1. 不同组的消费者 : 可以消费同一个分区的数据。
  2. 同组消费者,不可以消费同一个分区的数据。
  3. 数据单发 : 把所有消费者都放到一组,那么,他们只有一个人在消费数据。
  4. 数据群发 : 每个消费者属于一个组,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消费数据。

三 ,Kafka 消费过程分析

1 ,kafka 提供了两套 consumer API :

  1. 哪两套 :高级 Consumer API 和低级 Consumer API。
  2. 适用场景 :
    1 ,低级 :复制任务,高级 api 来不了的活,用这个来干。
    2 ,高级 :简单任务

2 ,高级 API :

  1. 高级API优点
    1 ,高级 API 写起来简单
    2 ,不需要自行去管理 offset,系统通过 zookeeper 自行管理。
    3 ,不需要管理分区,副本等情况,.系统自动管理。
    4 ,消费者断线会自动根据上一次记录在 zookeeper 中的 offset 去接着获取数据(默认设置 1 分钟更新一下 zookeeper 中存的 offset )
    5 ,可以使用 group 来区分对同一个 topic 的不同程序访问分离开来(不同的 group 记录不同的 offset , 这样不同程序读取同一个 topic 才不会因为 offset 互相影响)
  2. 高级 API 缺点
    不能自行控制 offset(对于某些特殊需求来说)
    不能细化控制如分区、副本、zk等

3 ,低级 API :

  1. 低级 API 优点
    1 ,能够让开发者自己控制offset,想从哪里读取就从哪里读取。
    2 ,自行控制连接分区,对分区自定义进行负载均衡
    3 ,对 zookeeper 的依赖性降低 ( 如:offset 不一定非要靠 zk 存储,自行存储 offset 即可,比如存在文件或者内存中 )
  2. 低级 API 缺点
    太过复杂,需要自行控制offset,连接哪个分区,找到分区leader 等。

4 ,消费者组 :

  1. 消费者是以 consumer group 消费者组的方式工作,由一个或者多个消费者组成一个组,共同消费一个 topic 。
  2. 每个分区在同一时间只能由 group 中的一个消费者读取。 ( 注意 :同一时间 )
  3. 多个 group 可以同时消费这个 partition。
  4. 有一个由三个消费者组成的 group,有一个消费者读取主题中的两个分区,另外两个分别读取一个分区。某个消费者读取某个分区,也可以叫做某个消费者是某个分区的拥有者。
  5. 负载均衡 :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可以通过水平扩展的方式同时读取大量的消息。另外,如果一个消费者失败了,那么其他的group成员会自动负载均衡读取之前失败的消费者读取的分区。
    3 ,Kafka 工作流程分析,生产,保存,消费_第5张图片

4 ,消费方式 :

  1. consumer 采用 pull(拉)模式从 broker 中读取数据。
  2. push(推)模式很难适应消费速率不同的消费者,因为消息发送速率是由broker决定的。它的目标是尽可能以最快速度传递消息,但是这样很容易造成consumer来不及处理消息,典型的表现就是拒绝服务以及网络拥塞。而pull模式则可以根据consumer的消费能力以适当的速率消费消息。
  3. 对于Kafka而言,pull模式更合适,它可简化broker的设计,consumer可自主控制消费消息的速率,同时consumer可以自己控制消费方式——即可批量消费也可逐条消费,同时还能选择不同的提交方式从而实现不同的传输语义。
  4. pull模式不足之处是,如果kafka没有数据,消费者可能会陷入循环中,一直等待数据到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在我们的拉请求中有参数,允许消费者请求在等待数据到达的“长轮询”中进行阻塞(并且可选地等待到给定的字节数,以确保大的传输大小)。

你可能感兴趣的:(kaf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