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尼采

     勇敢地成为你自己---尼采
     一百多年以前,在南欧的山谷和海滨,有一位孤独的漫游者,他没有职业,没有家室,一身是病,四处飘泊。手中的笔记本是他唯一的伴侣,他随手记下像风一样迎面扑来的思想。这个人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成了西方社会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就是德国哲学家尼采。弗里德里希·威廉姆·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于1844年10月15日出生在德国萨克森邦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里。他的前半生的经历很简单,似乎和当时德国一般知识分子并无不同。从二十岁到二十四岁,他先后在波恩大学、莱比锡大学专修古典语言学。从二十五岁到三十四岁,他在瑞士巴塞尔大学任古典语言学教授。三十四岁以后,尼采的生涯出现传奇式的转折。他辞去教职,遁入山林,在自愿的流放中写作他的惊世骇俗的书籍。他那敏感的神经时而被与世隔绝的可怕的孤独感折磨得发狂,时而因如潮涌现的思想而兴奋得发狂,十年之后,他真的发狂了。这位诗人哲学家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精神病患者。在神智瘫痪中又活了十年,1900年8月25日,尼采在魏玛与世长辞。
     他像世人发出了“上帝已死”的呼声,宣称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道德观的价值观必须彻底摧毁,提出重新评估一切价值体系,主张以人自身作为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尼采在强烈批评宗教性“奴隶式道德”的同时,提出了他的“超人”的英雄主义的哲学人生观,这也是我读尼采后,虽然有很多没有读懂,但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地方...不要作宗教精神及专制压迫下蔑视个人地位和权利的牺牲品,不做没有个性,没有创见,没有出息的庸人,而是张扬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潜能意志,去开发创新的人生,享受努力奋斗的成就,即使是失败,只要永远在奋斗,也是最有价值的自我实现。这种“超人”就是超越平庸无能者的人。尼采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勇敢”,他的第一条戒律也许就是“勇敢地成为你自己”;而“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又何尝不是值得品位和重读的励志笺言...
     在现在的这种教育环境里,再读尼采,我明白了更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平日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