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给定区间 [X,Y] 中满足下列条件的整数个数:这个数恰好等于 K 个互不相等的 B 的整数次幂之和。
例如,设 X=15,Y=20,K=2,B=2,则有且仅有下列三个数满足题意:
17=24+20
18=24+21
20=24+22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 X 和 Y,接下来两行包含整数 K 和 B。
输出格式
只包含一个整数,表示满足条件的数的个数。
数据范围
1≤X≤Y≤231−1,
1≤K≤20,
2≤B≤10
输入样例:
15 20
2
2
输出样例:
3
分析:
借 助 前 缀 和 的 思 想 , 先 求 1 借助前缀和的思想,先求1 借助前缀和的思想,先求1~ N 中 满 足 条 件 的 数 的 个 数 S n , 再 求 区 间 [ l , r ] 中 的 个 数 = S r − S l − 1 。 N中满足条件的数的个数S_n,再求区间[l,r]中的个数=S_r-S_{l-1}。 N中满足条件的数的个数Sn,再求区间[l,r]中的个数=Sr−Sl−1。
C o u n t 函 数 求 1 Count函数求1 Count函数求1~ N 中 满 足 条 件 的 数 的 个 数 , 将 N 先 转 化 为 一 个 B 进 制 数 存 入 数 组 。 N中满足条件的数的个数,将N先转化为一个B进制数存入数组。 N中满足条件的数的个数,将N先转化为一个B进制数存入数组。
依 据 题 意 , 要 恰 好 表 示 成 K 个 B i 次 方 的 数 之 和 , 等 价 于 B 进 制 表 示 下 有 K 位 为 1 , 其 余 为 0 。 依据题意,要恰好表示成K个B^i次方的数之和,等价于B进制表示下有K位为1,其余为0。 依据题意,要恰好表示成K个Bi次方的数之和,等价于B进制表示下有K位为1,其余为0。
问 题 转 化 在 N 的 B 进 制 表 示 下 , 选 择 K 个 位 置 取 1 的 所 有 取 法 的 方 案 总 数 。 问题转化在N的B进制表示下,选择K个位置取1的所有取法的方案总数。 问题转化在N的B进制表示下,选择K个位置取1的所有取法的方案总数。
从 高 位 到 低 位 依 次 遍 历 , 从高位到低位依次遍历, 从高位到低位依次遍历,
设 N 的 B 进 制 表 示 为 V = a n − 1 a n − 2 . . . a 0 , 当 前 已 经 选 取 了 l a s t 个 ′ 1 ′ : 设N的B进制表示为V=a_{n-1}a_{n-2}...a_{0},当前已经选取了last个'1': 设N的B进制表示为V=an−1an−2...a0,当前已经选取了last个′1′:
① 、 若 a i > 0 : Ⅰ 、 我 们 可 以 将 第 i 位 取 0 , 这 样 a i − 1 . . . a 0 无 论 取 何 值 均 不 会 大 于 V 。 总 方 案 数 为 C i K − l a s t , 即 在 剩 下 i 位 中 选 择 K − l a s t 个 位 置 取 ′ 1 ′ 。 ①、若a_i>0:\\\qquadⅠ、我们可以将第i位取0,这样a_{i-1}...a_0无论取何值均不会大于V。总方案数为C_i^{K-last},\\\qquad即在剩下i位中选择K-last个位置取'1'。 ①、若ai>0:Ⅰ、我们可以将第i位取0,这样ai−1...a0无论取何值均不会大于V。总方案数为CiK−last,即在剩下i位中选择K−last个位置取′1′。
Ⅱ 、 我 们 可 以 将 第 i 位 取 1 , 若 a i > 1 , a i − 1 . . . a 0 无 论 取 何 值 均 不 会 大 于 V 。 总 方 案 数 为 C i K − l a s t − 1 , 即 在 剩 下 i 位 中 选 择 K − l a s t − 1 个 位 置 取 ′ 1 ′ 。 此 时 , 所 有 合 法 方 案 已 均 被 计 算 出 来 , 退 出 循 环 。 \qquad Ⅱ、我们可以将第i位取1,\\\qquad若a_i>1,a_{i-1}...a_0无论取何值均不会大于V。总方案数为C_i^{K-last-1},\\\qquad即在剩下i位中选择K-last-1个位置取'1'。此时,所有合法方案已均被计算出来,退出循环。 Ⅱ、我们可以将第i位取1,若ai>1,ai−1...a0无论取何值均不会大于V。总方案数为CiK−last−1,即在剩下i位中选择K−last−1个位置取′1′。此时,所有合法方案已均被计算出来,退出循环。
若 a i = 1 , 后 面 的 取 法 将 在 第 Ⅰ 步 被 计 算 出 来 , 因 此 这 里 不 必 重 复 计 算 , l a s t + + 后 直 接 看 下 一 位 。 \qquad 若a_i=1,后面的取法将在第Ⅰ步被计算出来,因此这里不必重复计算,last++后直接看下一位。 若ai=1,后面的取法将在第Ⅰ步被计算出来,因此这里不必重复计算,last++后直接看下一位。
② 、 若 a i = 0 : 后 面 的 合 法 方 案 同 样 会 在 ① − Ⅰ 中 被 计 算 出 来 , 直 接 看 下 一 位 。 ②、若a_i=0:后面的合法方案同样会在①-Ⅰ中被计算出来,直接看下一位。 ②、若ai=0:后面的合法方案同样会在①−Ⅰ中被计算出来,直接看下一位。
③ 、 最 后 , 若 考 虑 到 a 0 时 已 经 取 了 K 个 1 , 说 明 V 的 第 a i 位 都 恰 好 是 1 , 答 案 还 要 再 加 上 等 于 V 的 方 案 。 ③、最后,若考虑到a_0时已经取了K个1,说明V的第a_i位都恰好是1,答案还要再加上等于V的方案。 ③、最后,若考虑到a0时已经取了K个1,说明V的第ai位都恰好是1,答案还要再加上等于V的方案。
代码: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35;
int K,B;
int C[N][N];
void cal()
{
for(int i=0;i<N;i++)
for(int j=0;j<=i;j++)
if(!j) C[i][j]=1;
else C[i][j]=C[i-1][j]+C[i-1][j-1];
}
int dp(int n)
{
if(!n) return 0;
vector<int> V;
while(n) V.push_back(n%B),n/=B;
int res=0,last=0;
for(int i=V.size()-1;i>=0;i--)
{
int x=V[i];
if(x)
{
res+=C[i][K-last];
if(x>1)
{
if(K-last-1>=0) res+=C[i][K-last-1];
break;
}
else
{
last++;
if(last>K) break;
}
}
if(i==0 && last==K) res++;
}
return res;
}
int main()
{
cal();
int l,r;
cin>>l>>r>>K>>B;
cout<<dp(r)-dp(l-1)<<endl;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