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西藏的变化
作者:小贝
校稿:王圆潮 / 编辑:帅帅
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最后一个通铁路、公路、接入国家电网的地方,也是全国拥有iPhone比例最高、移动支付渗透率最高的地方。
从外部看去,西藏仍然是遥远神秘的世界尽头,但对生活于此的人而言,在移动支付方面,这里一天天变得和北上广深没什么两样。陌生人之间说得最多的往往是:你扫我我扫你?
在那里,罕见出现了两个时代的叠加。
国界线上的艺术家
索喃次仁痴迷当代艺术,他希望自己能一直活跃在圈子当中,但2012年从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后,他去往西藏最南的边缘——亚东县——做了一名寺庙驻寺。
亚东县有多边缘?外地游客去之前还得先办好边防通行证,因为在亚东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就到了印度或不丹。
最开始,索喃次仁感到孤独。当代艺术是什么?这和亚东人的生活日常太遥远了。他创作需要的材料,在亚东根本买不到。
一个拥有丰富精神世界和小众艺术追求的年轻人,在一个偏远小城孤独的生活,这个故事的走向很容易就变成《立春》里热爱歌剧的小县城音乐老师蒋雯丽,满腔艺术梦想,在一个小县城里四处碰壁、回卷、抑郁。
但生活在数字时代,索喃次仁的故事演变成截然不同的版本。
2016年,亚东全面接入4G,这个生活在世界边缘的艺术青年,重新回到了艺术世界的中心。
白天,索喃次仁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晚上,则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艺术家。他每次把自己融入了唐卡元素的新作品发到群里,都会引来热烈讨论。他极少出门,迄今去过最远的地方是上海,但他的作品最远被送到了意大利的威尼斯。
手机是他和圈子保持联系、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是他购买颜料、画布、彩线、毛笔的通道。
每年双11,索喃次仁会和内地城市的同龄人一样“血拼”。只是他抢购的,除了画材,还有成箱的玩具。
西藏文化艺术机构醍醐创始人张俊彦第一次看到索喃次仁的作品,就邀请他加入醍醐的线下画展,并挑选部分作品进驻淘宝等电商平台。他觉得这位年轻人的作品,有一种开放的世界观和奇特的创造力。比如他会把奥特曼、机器猫、乐高融入到当代艺术作品里。“我想象不到这样的作品,出自一个几乎没有离开过西藏的人”。
珠峰脚下的无现金帐篷奶茶店
两年前,我在珠峰大本营认识了次仁格丹。那是八月的一天,定日县的早晨依然很冷。25岁的次仁格丹用牛粪生起炉火,烧甜茶、烙煎饼、做早餐……帐篷里渐渐暖和,游客们即将起床,他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
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茶馆之一,没有建筑,只有帐篷,本地人开设的60多家帐篷茶馆为旅友提供了歇脚、住宿、茶炊之处。
次仁格丹的帐篷编号46,没有醒目招牌,但门口立着最高的风马旗,和风马旗一样醒目的,是帐篷里大大的收钱码标志。
外国游客对这张小蓝纸惊叹不已:“Alipay?Amazing!”
但中国旅友十分淡定。他们早习惯了无处不在的移动支付,珠峰有码,理所当然。
不过,8年前的这里并不是今天的模样。当时整个定日县使用的都是小水电,电压不稳,200瓦的灯泡点燃后就像一只昏暗的蜡烛。珠峰本营只能使用太阳能电池板,除了勉强照明,什么也干不了。
2012年,国家电网进入定日县,2017年,珠峰脚下终于通了电。有了电网供电,意味着用手机不再是个问题,紧接着,移动支付很快流行起来。次仁格丹是第一个接入移动支付的帐篷茶馆店主,如今,基本所有帐篷都进入了扫一扫时代。
支付宝数据显示,西藏的移动支付渗透率在90%以上,已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尾随西藏之后的,是青海、甘肃。这意味着,这些曾经在工业时代、大兴基建时代、以及互联网1.0时代掉队的地区,来到数字时代跟前,纷纷换道超车。可以说,这是数字时代最迷人、有温度的地方了。
2019年2月,珠峰大本营无限期关闭,次仁格丹的帐篷被安排搬到了珠峰脚下,在他的朋友圈里,我看到他现在还卖起了自制的珠峰茶馆纪念衫,这是他在淘宝上DIY定制的。有驴友称赞他的创意和经营头脑,次仁格丹说,“我在手机上看到的世界和你们一样,你们来到这里,你们用眼睛看到的世界也和我一样了”。
在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买冰箱
2014年,四川人杨华第一次来到墨脱。作为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当时墨脱的公路已经开通数月,但路况仍然差到令人震惊。170多公里的路程,海拔落差高达6000多米,只有重型货车、越野车和皮卡能够进出,平均车速20码,被称为“地质灾害博物馆”。
(图片:摄影师@柯志刚)▼
杨华在墨脱一住五年,开了一家石锅专卖店。石锅是墨脱最有名的特产,前工业时代的质感深受都市驴友追捧,杨华曾感到自己和店里的石锅一样,也生活在前工业时代。停电是常有的事,最长的一次,停了一个多月。
2016年,墨脱接入国家电网,2018年,接入4G网络。前往这片曾经的孤绝之地的驴友,惊奇的发现,墨脱的小镇青年和村里人使用iPhone的比例,目测比他们生活的城市要高一截。背后的原因是,墨脱乡村的居民往往只会讲藏语,而iOS系统的藏文支持比安卓系统更好用。
彼时,若有资深驴友在场,他们便会及时给大家科普,在西藏其他小县城、乡村,也差不多是这样……
杨华的“前工业时代”生活自然也跳转到了数字时代。他去村里收做石锅的石料,村民们虽然不太会说普通话,却都会掏出iPhone,用浓重的口音问:“你扫我还是我扫你?”
仁钦崩转山路旁巨石上的手印,被信徒们奉为“佛印”
这是墨脱为数不多还能见到和用上现金的地方
(图片:摄影师@柯志刚)▼
墨脱被外界关注,也不再只是自然风光和地质灾害。2016年12月,一位墨脱居民在网上买了一台冰箱,载着冰箱的卡车一路颠簸开往墨脱的惊险场面,被各家媒体争相报道。
不过,时间到了2019年,这都不算事儿了。杨华每天在他的石锅专卖店,不停在两个身份之间切换:一会儿是店员,一会儿是淘宝店小二。那些网上的客户,虽然从没来过墨脱的人,却丝毫不妨碍他们在手机上动动手指,买下一口石锅。
有时太忙,杨华就在手机上点份外卖。这也已经是墨脱县里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了。难得的空闲时间,杨华会在手机上刷刷剧,刷刷抖音,他经常会点击看下“同城”,因为发自墨脱的小视频很是热闹,除了驴友,还有当地的年轻人,有发日常自拍的,有发嘻哈表演的,有直播卖墨脱茶的……
街头的嘻哈青年▼
杨华说,要不是抬头看到浮流的白云,街上路过的僧侣,他常常会以为自己身在成都。
不过,这里仍然不能用打车软件——整个墨脱县只有三条街,出门主要靠走。
在中国最后一个接入电网的地方交电费
2018年,益西卓嘎从西安交大医学院毕业,回到家乡阿里,成为一名医生。
阿里是中国最后一个接入国家电网的地方,尽管和内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差大半个世纪,但在益西卓嘎眼中,今天的家乡和她生活了五年的西安相比,并没那么大差距。
尽管和内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差大半个世纪,但在益西卓嘎眼中,今天的家乡和她生活了五年的西安相比,并没那么大差距。
她基本保持着在西安时的生活方式:出门带部手机就可以,下午上班间隙,和同事一起拼单点奶茶外卖。
街头小店无处不在的二维码▼
她所在的医院,在去年年底也接入了手机挂号和线上缴费。刚开始,收费窗口的同事还要不断提醒患者,“扫一扫就行,不用排大队”。现在,队伍的长度短了一半。
7月底,有同学发微信问益西卓嘎,说看到新闻才知道阿里现在才接入国家电网,你们之前都在用蜡烛吗?益西卓嘎说,之前就和你们一样(备注:虽然没有连入国家电网,但阿里地区在用水电发电,当地居民用电是正常的),现在也一样,我们也在手机上缴电费啊。
西藏电力是2016年12月接入支付宝的,接入的第一个半年,查询量增长了500%。支付宝数据显示,西藏人目前能在支付宝上办的事近50项,包括社保、固话宽带费、手机充值、电子社保卡、违章查询等。其中西藏人在支付宝上给手机充值的人均次数,全国最高。
只有知道在西藏生活过,才知道缴个费有多麻烦,也才能理解这些指尖上的服务为什么会那么受欢迎。
比如在索喃次仁生活的亚东县吉汝乡,县电力局每个季度都会下乡统一收电费,如果错过了,就要坐两小时的班车,自己到县里交。
再比如在次仁格丹生活的定日县,这是个典型的地广人稀的牧区,电费、电话费都要到上百公里以外的镇上去缴。大家通常会找一个经常出门、且信得过的人,把钱交给他,等他有机会去镇上时,集中把各种费用给缴了……
魔幻的拉萨街头
这次本来只想写写西藏的小县城,但拉萨这几年的变化也实在太魔幻,绕都绕不过去。
早在五六年前,带现金、带现金、带现金,是驴友论坛上对进藏新手最多的忠告。
但这样的忠告在2016年以后逐渐消失了。作为一个外地人在拉萨,语言不通,问题不大,二维码就是大家共同的语言。
这两年,拉萨街头餐馆小店门口的收钱码,那都已经普及得不值一提。内地大城市冒出来的数字创新,没多久也出现在了拉萨。
一位在拉萨做生意的内地朋友和我们说了他的几段“奇遇”——
一次是坐公交,发现身上没零钱,司机看了他一眼说,你用手机扫一扫啊。
2018年12月,拉萨交通开通二维码扫码买票,
眼下拉萨所有线路公交车都支持“扫一扫”▼
一次是在路边停车,刚停好,戴着袖章的工作人员向他走来,他下意识地摸钱包,结果听到一句:我们这里是无感停车场,麻烦你在支付宝上开通一下授权,到时你就能直接开走了。
也有和内地不一样的地方。几年前,共享单车也出现在了拉萨街头,但是骑的人并不多。不是不习惯“共享”,而是高原氧气稀薄,蹬自行车影响供氧。
2020年6月,共享电动车进来了,结果一下子就火爆了。
朋友的一位藏族女同事就天天骑共享电动车上班。这位藏族姑娘是他店里的销售员,疫情后,她领到了一个时髦的任务:做淘宝主播。
这其实也不算是疫情逼出的创新。2019年开始,拉萨街头就出现了这样的奇观:小店店主边招呼来店客人,边对着手机做直播。一些年轻店主还会很high的对着手机来一段即兴RAP。还有人边举着手机带网友去逛拉萨的地标景点,边见缝插针的带货。
拉萨人在街头看到这样的一幕,都不太会回头打望了,反而是内地游客,会大惊小怪地举起手机,边拍边说,拉萨也到处在直播了呀。
“其实这里除了海拔高了点,氧气少了点,其他的没比内地少什么。”朋友笑说。
写到最后我想起中国地图上一条正在变浅的线。
这条线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云南腾冲,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发现了这条线,并认为它将中国切分为了两大板块,人口密集的东南部和人口稀疏的西北部。这条后来被命名为“胡焕庸线”的,不仅是一条地理和人口分隔线,更是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鸿沟的分水岭。
但85年后,北京大学发布了一个研究结果,他们认为,胡焕庸线在数字时代变浅了,因为在数字时代,东西部在数字金融服务上的差距缩小了15%,移动支付覆盖率地区间差异极值缩小了近50倍。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认为,移动支付带来的变化可能是革命性的、历史性的。
写到这里,想起在中国拥有10亿用户的支付宝很快就要上市了。但若干年后,让索喃次仁、次仁格丹、益西卓嘎们念念不忘的,不是它创下全球最大IPO的高光时刻,而是它曾参与、推动这个国家最遥远、最末梢的地方,发生了这些激动人心、充满希望的变化。
*本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zhu difeng / Adobe Stock / 图虫创意
文中未作特殊说明的图片均由品牌方提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