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司长何锦国带队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蹲点调研,深入了解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资和经费保障、健康扶贫、经济管理等任务,以加快推动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9月的广西,尚未完全摆脱夏日的炎热。晚风微凉时,南宁街头的夜市里充满欢声笑语;碧海蓝天,美丽的北海沙滩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截至9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已连续210天无本地新增确诊病例,如果没有出入公共场所时的测温、扫码、佩戴口罩,已经很难看到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实际上,岁月静好背后一直有人在默默坚守。为了迎战可能出现的秋冬季疫情,广西卫生健康系统未雨绸缪,做了充分的准备,并时刻保持着警惕。
卫生健康系统须臾不敢懈怠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医院的临时应急病房,是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紧急抢建起来的一个设有96张病床的临时负压病房。疫情期间,这里先后集中收治了来自全自治区的108位患者,其中确诊新冠肺炎患者81人,包括重型、危重型确诊患者9人,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该临时应急病房完成使命后,目前已转入休舱备用状态。
“虽然已经200多天没有本地新发病例,但广西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都没有放松。”广西卫生健康委主任廖品琥说,广西有几千公里的边境线、海岸线和众多口岸,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压力很大,“疫情防控指挥部一直保持战时状态,全区上下、卫生健康系统不敢有须臾懈怠,各项防控政策措施持续在线”。
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仍在24小时密切关注疫情,及时开展分析研判,组建了10支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队伍、8支核酸检测队伍,准备好了各类防控设备、物资,随时准备迎击疫情。
不久前,北海市人民医院国家海上紧急医学救援队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以救援队为班底,针对可能出现的海上大规模人员入境,广西进行了两次应急演练。北海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国家海上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陈志宇介绍,目前救援队已获得相关批复,将对相关救援车辆、设备进行更新补强,应急救援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是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也是省、市两级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定点医院。设在院区门口的预检分诊处,医务人员严阵以待。因为院区扩建搬到临时建筑的急诊科也设置了核酸采样点。走进院区,就能感受到不同于外界的疫情防控氛围。
“现在还有2例境外输入的确诊病例正在接受治疗。”站在一栋病房楼外,该院院长林健燕告诉记者,疫情防控常态化后,7号楼一楼的负压病区被确定为常备病区,随时收治出现的确诊病例;5号楼腾出了一个50张床位的病区,预留了医务人员,用于入境发热患者的留观。“疫情并没有走远,医院和医务人员都要保持警醒、时刻备战。”林健燕介绍,目前医院的应急物资储备仓库里,备有3000件防护服、1.1万多个N95口罩,可以满足医院发热门诊和一个病区3个月的用量。
提升检测能力确保“早发现”
疫情发生以来,广西投入大量资源,持续完善应急救治体系。广西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梁远介绍,全区已投入超过6.4亿元,分3批组织12家医院进行新冠肺炎应急医院的新建或改扩建,增加床位超过3000张;投入5亿多元,用时3个月建成交付东兴市、靖西市、凭祥市3个边境县级市的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新增床位630多张;对60个县级医院救治能力进行全面提升,改扩建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用房等,提高传染病检测和诊治能力。“这些都是疫情防控的坚固阵地。”梁远说。
抗疫特别国债下发后,广西各市、县的公共卫生建设项目方案进一步得到优化。通过国债投入,全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均可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内,按照“三区两通道”的要求设置发热门诊;市、县两级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设立发热哨点门诊;县级以上疾控中心全部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每个县(市)至少依托一家医院建成了可转换传染病区。
“早检测、早隔离、早救治,是应对疫情必不可少的三个基本能力。”廖品琥表示,广西要求,9月20日前,每个县都要确保县疾控中心和至少一家医院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全区备用隔离宾馆全部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出现大规模疫情,随时按预案投入使用;11月20日前,全区有建设任务的县级医院,发热门诊要满足规范的疫情防控要求,至少完成一个病区的改造任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广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日核酸检测能力不足4000人份,县级疾控中心均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经过几个月持续不断的能力建设,广西疾控系统的核酸检测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防城港市是广西重要的边境城市,一个口岸一天的入境人数最多时达近200人,输入疫情防控责任重大。“我们在疫情前并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P2实验室的建设也是从零开始。”防城港市防城区疾控中心主任黄辉秀说,防城区是广西8个边境县区之一,疫情发生后,在自治区防控专家的蹲点指导下,区疾控中心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建成了P2实验室,日最大检测量为180人份,随后通过添置设备等能力建设,检测量已增加到270人份。
廖品琥说,广西全区的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已经达到18万人份,目前仍在持续提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临时应急病房有94张病床,计划拿出30张床位的空间,改造成大型集中检测场所,以满足南宁市日核酸检测能力达到1万人份的要求。
强化应急体系确保“能救治”
占地约300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医院目前正在建设之中,是全区5个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之一。院区内,距临时应急病房不远,一栋平战结合病房楼已经投入使用。这栋6层建筑共有100间病房、200张病床,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7个临床科室已开始收治患者。
在平战结合楼5楼呼吸内科病区,十几台高流量氧疗仪、自动排痰仪整齐地摆放在仪器室内。“平战结合病房楼由财政投入1亿元,在2月底开始筹建,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目前已经完全进入平战结合的使用状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林英忠说,楼内每一个病区都设有独立的“三区两通道”,每一间病房都是标准的负压病房,“一旦出现疫情,全楼所有床位,包括1楼的检验科、放射科,6楼15张床位的内科ICU,全部可以快速转入战时状态,收治传染病患者”。
北海市合浦县是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县,合浦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设置在禁山分院,是一个有40余张病床的独立传染病病区。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让当地意识到,面对可能出现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资源存在不足的隐患。
“医院的新冠肺炎应急病区从2月中旬启动建设,6月底达到了基本启用标准。”合浦县人民医院院长黄江介绍,新建的应急病区设置有20间隔离病房、40张床位,目前正在安装新风系统、负压系统,将在9月30日前建成标准的负压病区,“本着‘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备’的原则,县里已经启动禁山分院传染病房的扩建项目,完工后将增加床位100张,平时可用于艾滋病、肺结核等患者的收治”。
“备战”秋冬季疫情防控、完善重大疫情应急体系的工作,正在广西全境如火如荼地展开,记者走访所到之处只是其中一二。
“疫情发生以来,广西各级政府在疫情防控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资源,为各地复工复产复学、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这些投入正在‘反哺’当地的经济发展。”廖品琥说,在“备战”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中,广西还将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加强对公众疫情防控意识和科学素养的培养,“相关疫情防控意识和卫生防病知识要融入日常生活”。
廖品琥表示,下一步,广西卫生健康委将继续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压实压细责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及时堵住漏洞,切实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进一步巩固广西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和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良好势头。
文:健康报首席记者 刘志勇
编辑:管仲瑶
审核:曹政 闫龑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