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改名、删减、撤档、提档等一系列风波后,《夺冠》终于上映了。
作为国内少见的体育传记题材类电影,又是讲述中国女排这样全民为之骄傲的传奇,影片自始至终都不缺关注。
可是,影片如今的表现却实在有些不尽如人意,豆瓣评分也从开分的7.5降到了7.3。
这么说吧。
前两天我也去看了两遍,两遍都看哭了。
但我仍然觉得,7.3分的评分很中肯——
《夺冠》
2020.9.25.中国
不多废话,先甩结论:
电影值得一看,但不宜抱太高期望,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先说优点。
首先,电影选取了中国女排的三场比赛作为故事分界点。
三场比赛选得很有代表性,也很聪明。
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
中国女排经过激烈争夺,最后以3:2战胜了上届冠军日本队。
这是中国女排首次拿下世界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中国队在半决赛上,以2:3落败于美国队。
而带领美国队走向胜利的,却是曾经中国女排的传奇人物,郎平。
2016年,里约奥运会。
郎平重新挂帅,带领新的中国女排队伍爆冷战胜当时的世界第一强队,巴西队。
这场比赛之后,中国女排重回巅峰,一举拿下当年奥运冠军。
这三场比赛,赛事本身都是打满五局,比分步步紧逼,十分精彩。
另外,这里面既有观众对于中国女排的集体时代记忆,也有相关角色个人的情感挣扎。
可以讲的东西很多,切入角度也可大可小。
其次,总体而言,电影把这三场比赛重现得很好。
不同于赛场上的不可预测性,拍电影是事先知道比赛结果的。
拍摄也没有什么限制,可操作性更强。
可以安排站位、可以慢慢镜头、可以放大音效、可以真实虚构画面结合......
况且陈可辛对于镜头的调度和观众情绪的把控,一直以来都是高手。
比如中日对抗那场戏,最后一球,日本队拦网出界,中国队获胜。
当日本队拦下球的那一刻——
慢动作、镜头推进、消声、比赛场内场外观众,随着电影院内的观众一起屏息以待。
再至球出界的那一刻,欢呼声如潮水般袭来。
尽管这些操作不算什么创新之举,甚至有点炫技的嫌疑,因为太明显太突出了。
但不得不说的是,确实很有效。
又比如此前还有一场戏。
是过年之前,教练硬要让老女排队员接满三十个球才能吃年夜饭。
外面烟火声阵阵,体育馆里姑娘们泪如雨下地训练,凌晨一两点才终于过上了年。
陈可辛真的太会抓这些煽情点了。
至少在我二刷的过程中,电影院里每次都有人在悄悄啜泣。
再者,电影选人选得好。
陈可辛没有采用常规的选好演员后让他们训练所需技术,像《一代宗师》那样。
而是反过来从全国的排球运动员中海选。
这样,选出来的演员无论是在身形、力量、气质上都远非普通演员可比。
各种赛场上的排球动作根本就不需要过多训练,因为本来就是她们很熟悉的日常。
新女排更是豪气地请到了真正的中国女排选手倾情加盟,历史临场感十足。
电影中最重要的郎平,演员选得也好。
郎平的女儿白浪饰演她妈妈的青年时期,带上发套后简直不要太像。
而巩俐饰演的中年郎平就更不用说了,连说话声音、站姿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至于陈忠和,外形上找的虽然不太像,但通过化妆以及表演,这部电影让很多人成功地相信了"彭昱畅长大以后,就变成了黄渤。"
就这点来看,人物的延续性至少是有了。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整部电影煽情归煽情,但陈可辛还是有野心的。
他想借中国女排的传奇经历,讲述女排精神在新旧时代的变迁。
其实,贯穿全片的就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打排球?
老女排时期,中国刚刚进入改革开放时代,百废待兴。
片中老女排教练袁伟民谈及自己第一次去美国看到彩电、冰箱、空调时的感受:
中国太落后了。
六个字,是无数中国人内心的真实写照,既屈辱,又不甘。
所有人都铆着一股劲,急着向世界证明,"中国人,行的!"
而1981年的女排世界杯比赛,就是摆在眼前的一个最好的机会。
正如漳州女排训练馆里墙上那八个醒目的大字——
走出亚洲,冲向世界。
所以你会看到,哪怕是训练到膝盖软骨都磨没了,到手上身上全是伤。
队员也依然咬着牙,忍着泪在训练。
因为她们深知,中国需要这个冠军来鼓舞民心,她们背负着的是为国争光的责任。
而新女排时期,已经是21世纪。
中国早已摆脱"落后"的标签,成为了世界强国。
一场比赛的输赢,夺不夺冠什么的,对中国人的信心已经起不到太大的影响。
片中甚至还有个队员直接自主离开了国家队,说不喜欢排球。
诸多情节直指核心问题——
女排精神去哪了?我们还需不需要它?
电影把这个问题主要放在了朱婷身上来探讨(私心夸一句,几位女排队员演得都特别好)。
她个子高、力量足、胆子大,是中国女排的中坚力量。
但她在进入国家队后却迟迟放不开,完全发挥不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后来郎平找她谈话,才知她家庭贫苦,心里背着很沉重的包袱。
进了国家队,却没有了目标,不知为何而打球。
在郎平的引导下,她的观念才从"为父母"到"为了成为郎平",再到"为了成为自己"。
最后,影片也借郎平之口直接点名了影片的主题:
曾经有记者问我,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害怕输掉比赛,我说,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
过去的包袱就由我们老一代人来背,你们要打出自己的风采。
女排精神是时代的产物,而时代已经变了,女排精神当然也该随着变化。
以前,女排精神是为了集体荣誉而拼。
现在,女排精神是为了自己而拼。
这才是本片最大的意义。
优点说完了,下面来说说本片的缺点。
以防有些观众可能还是不清楚,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背景事件。
因为陈忠和等老女排成员并不认可影片呈现效果,最终导致了影片的改名和删减。
这其中的具体缘由和内幕咱们并不清楚,也就不再多说。
不过,这起事件对影片造成的直接影响已经到了不容观众忽视的地步。
最最最明显的——
中国女排两代功勋教练袁伟民、陈忠和,以及老女排队员的名字全没了。
一个成了"教练",一个成了"陪打教练""小伙子""你",后者成了"1号"2号""7号"......
而且你会发现,很多处戏份大概都是重新配的台词,所以嘴型完全对不上。
如果你看的是IMAX,这种出戏感就更加明显。
老女排名单
其次,以三场比赛为界,影片有着很明显的断裂感。
老女排夺冠部分,大年三十搞训练、球砸在女排队员身上的大特写、伤口的大特写......
情绪几乎是铺天盖地往上顶,就仿佛一个弘扬老女排精神的宣传片。
奥运会大战部分,主要探讨的话题却又变成了郎平内心的挣扎。
这其中还暗暗交待了她作为海外游子的身份认同问题。
到了郎平重新执教,率领队伍训练并参加里约奥运会这部分。
主题又变成了需要对女排精神作出新的定义。
三部分明显是割裂的,衔接所用的纯打字幕的方式更加重了这种割裂感。
而也并没有一个相对连续的线索或者角色来串起这三段。
如果说是想用女排精神串起三段,那么第二部分故事就明显显得有些多余。
并且更多的笔墨就更该放在女排的群像刻画上。
如果说是用郎平这个角色在串起三段,可老女排的故事用的却是陈忠和的叙述视角。
北京奥运会之后,才变成了郎平的视角。
所以,很多人说这部片子被拍成了《郎平传》,其实不大准确。
要真拍成了这样,可能会更好,然而并没有。
更准确的说法应该叫《中国女排教练传》。
可惜片中袁伟民和陈忠和的戏份和重要性比起郎平来,又差了太多。
结果就是,群像刻画也没有,单独的人物也并没有立起来。
成了一部前后有些不协调的《郎平传》。
最后,上文中提到的陈可辛的野心,在这部电影里实现了吗?
我个人的看法是,实现了,但流于表面。
因为他毕竟把老女排精神和新女排精神都讲出来了。
只是,仔细想想,电影是怎么讲的?
前者,主要是教练袁伟民讲述自己在美国的一段经历,说得催人泪下。
另外,吴刚演得很好,演出了那股憋着的劲儿。
其它的内容,不是教练在打鸡血,就是在使劲拍老女排的训练苦。
后者,由郎平直接对着女排队员说出了口。
而两者之间的转变,就更加让人迷惑了。
看新女排队员怎么达成的转变——
在与巴西比赛最后一局,用交叉剪辑的方式交待了女排队员大战前夜围在一起交心,然后纷纷醒悟。
尽管前面也有铺垫。
比如郎平和陈忠和带她们去老训练馆,让她们看墙上老女排队员训练时砸出来的坑。
显然是想让她们找到为何打球的目标,只是新女排队员们似懂非懂。
然而下一场戏就直接跳到了对战巴西,紧接着就是郎平直接点题。
这铺垫实在是少得太可怜。
就好像新女排弱了整个第三部分的戏份,在最后决赛前的十分钟内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变身最强王者。
但论常理,从弱到强,中间是有一个过程的。
实际中也确实是这样。
在郎平的带领下,改革后的中国女排先是在2014年世锦赛拿到亚军,2015年世界杯拿到冠军,最后才冲向了2016年的奥运冠军。
这些在影片中都被略去了,新女排几位队员的心路变化也讲的太浅。
虽说电影改编不用全部照搬事实,但至少也得尊重一下由弱变强,循序渐进的过程吧。
其实可以想到,影片在拍摄的过程中会遭遇诸多限制和阻力。
毕竟是中国的传奇,还有诸多真实人物等等。
作为一个爱电影的人,我能同情陈可辛带着镣铐跳舞的处境。
但作为一名观众,我只能如实说出观影后的想法和感受——
他想讲的东西太多,也太大,结果导致全都变成了浅尝辄止。
我愿意夸中国女排一百遍,但《夺冠》,我夸不出口。
中国女排很好
《夺冠》不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