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向标 | 《夺冠》拍出了女排精神




《夺冠》


5.9分
1.刘宇清 8分 电影学者,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看《夺冠》,既是在看电影,更是在看女排。历史/现实标准第一,电影/艺术标准第二。常被感动,无心苛评。
精神,可以意会,难以言传。若要表扬「女排精神」,有两种途径可选:一是围绕女排精神汇编文献(纪录片),二是为女排精神凝炼故事塑造形象。《夺冠》选择以后者为主,并且尽量融合前者,效果尚可。
郎平,既是女排队员,又是功勋教练,最能体现女排精神,但是《夺冠》没有拍成「郎平传」。这样最好!
黄渤扮演的陈忠和,虽然形象有点「违和」,但是心胸开阔,升华了陈帅和郎帅的战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陈指导可以释怀了吧。
2.奇爱博士 8分 电影学者、影评人。
陈可辛用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打球」,把横跨四十年,事件庞杂的三代女排人的故事巧妙串联到一起,也借用这个思考,把体育竞技类的中国电影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这是一部难得的讲述大时代个人奋斗的电影,更是一部难得的女性主义电影。个人、集体、民族、国家,每个中国人都会从这些缠绕自己一生的议题中收获共鸣。
3.闵思嘉 7分 影评人。
从体育电影的角度来说,把体育场面拍得足够好看,且在不同的比赛情况特质下,使用了不同的节奏和拍法,制造了属于排球运动的电影语法。在情感上,则是令人唏嘘的,要么谈论赢,要么谈论爱。
影向标 | 《夺冠》拍出了女排精神_第1张图片
4.西帕克 6分 影评人。
前半段是集体主义打鸡血的胜利,后半段是个人英雄对大集体的改革。陈可辛只聚焦于赛场之上,而刻意弱化了这些人物生活中的样子。那一个个用号码代替,不能提姓名的真实人物,则让这部真实历史改编电影更有荒诞感。
5.独孤岛主 6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购物车与球的对列、巩俐的不演之演和新女排的新本色是集成了陈可辛作品优点的华彩之笔,只是人情与家国叙事之间的拉锯显得进退维谷。
6.王昕 6分 电影研究者。
处理和再现「中国女排」的断裂与延续,事实上就是讲述「中国」这40年来的断裂与延绵。影片看似主要选择了1981年、2016年的两场「夺冠」(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输给美国队作为中转节点),实际上指代、修正和连接的是两段神话,「改革开放」与「中国崛起」。对于前者,在当下的历史想象里80年代常常被指认为又一个「时间开始了」的时刻,个人的欲望与理想重新得以凸显,然而更真实地支配着那个年代的是避免被「开除球籍」的紧迫话语,女排五连冠的奇迹正是这一时代动能的缩影。关于后者,近十几年来「中国崛起」的事实和话语,使舆论场上增加了一些极端民族主义雾瘴,而影片以郎平对女排进行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科学改革」,展示了当下中国在全球互动中的韧性与力量。换言之,影片试图既借重也差异于通行的时代描述,以郎平等人的个人生命完成想象性的连接。然而这确实是太难甚或不可能的任务,当「夺冠」的结构、轻重全然不同,需要插入各种字幕予以补充和跳跃,观众所能感慨的仍是一代代不同的人生和际遇。
影向标 | 《夺冠》拍出了女排精神_第2张图片
7.赛人 5分 影评人。
这应当是一部群像电影,但大部分人,我们既听不到他们的姓名,也看不到他们的性格。吴刚演的教练,不相信电脑的检测水平。我想说的是,一是人的体能是有限的,外国运动员也一样要流血汗的。我们能一赢再赢,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但没有拍出来。这是一部严重缺乏细节的影片,也是部几乎没有人存在的影片。但陈可辛和他的团队们还是极艰难地触碰到了人与身体之间的关系,那些非意志力所能决定的事物。今日女排再辉煌,也无法恢复到女排初夺冠时那般,成为整个民族的精神图腾。影片也提到了这一点。我特别希望能在《夺冠》里,看到我不太了解的情绪、情感乃至情怀。很可惜,我没有看到,当通过球迷的口型,得知他在骂郎平是一个「卖国贼」的时候,我不切实际的奢望会升起,但注定会落空。
我想成为你,但又怕迷失我自己。这是全片最想实现的表达,但在可理解的范围之内,我知道主创们不可能像女排姑娘们那样敢打敢拼,而一往无前。无论如何,这部并不想让人感动的影片,还是触动了我,这一点,很重要。
8.伯樵 4分 影评人。
大力出奇迹的拍法。其实女排运动员真人上阵各个演得都很不错,但问题也在这里,电影始终没能解决真实人物如何被电影情境化的问题(就是真人主演,那么到底是在拍剧情片,还是纪录片)。最终后半段完全崩坏,沦为一部段子集锦电影。
9.杨时旸 3分 中国新闻周刊主笔。
直接讲,非常糟糕,完全出乎意料的差。根本看不到编剧的存在和作用。既不是个体英雄的传记片,也不是大群像,没有一个角色是饱满的,所有人都是纸片人,都是符号,没有血肉和真实情感。情绪一直顶到最高,但缺乏根底和原由。像那些挠痒痒的喜剧一样,这就是一部一直努力喊着要人流泪的陈旧煽情片。如今像这样脸谱化呈现人物的电影其实已经很少见了。更不要提到处充斥着的莫名其妙粗暴又粗糙的闪回。总体而言,这是一部看起来当代,但内核极其陈旧的电影,无论意识还是技术。

影向标 | 《夺冠》拍出了女排精神_第3张图片



《菊次郎的夏天》


评分不足5人,不计平均分
1.西帕克 7分 影评人。
完全靠北野武个人魅力撑起来的作品,在最后告别一幕,才说出自己的名字,然后默默离开。就算演一个小人物,他依然像一个约翰·韦恩式的英雄。
2.赛人 6分 影评人。
一部关于寻找的电影,找不找得到已不重要。它悲伤的地方是,我得长大。它令人快乐的地方是,我不想长大。全片就是两个想法不同的人,在求同存异,在和而不同。在稍纵即逝的时光面前,极为愉悦地完成了性格上的互通有无。那不仅仅是童年在闪光,而是当我们尝试着去逃离这个世界时的欣喜。
影向标 | 《夺冠》拍出了女排精神_第4张图片 影向标 | 《夺冠》拍出了女排精神_第5张图片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hongmomgs

人们终于承认,它才是现如今最好的一部美剧
当下英国最具魅力的演员,我不想他被这个角色毁掉
就差一点,这部烧脑奇片就达到了《穆赫兰道》的高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影向标 | 《夺冠》拍出了女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