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简介
在完成了第一版的《在C++中使用libuv时对回调的处理》之后,在对项目进行开发的时候,还是感觉有一些难受。
因为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需要构建一个结构体,并且需要对这个结构体的内存进行管理,非常的麻烦。
在对C++的模板编程进行简单的学习后,了解到一个比较基本的知识。如果一个值或者类型能在编译的时候确定,那么它是一定可以作为模板参数的。
反观我之前为了完成操作构建的结构体,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成员函数指针那一个变量是一直保持不变的,而且可以在编译的时候确定,所以是有办法将成员函数指针放入模板里面的。
解决方案
使用回调的函数
typedef struct {
void *data;
int s;
} call_back_t;
typedef void (*call_back_func_t)(call_back_t *t, int s, int v);
int call_back_func(call_back_t *t, call_back_func_t func) {
func(t, t->s, 12);
return 0;
}
回调函数及其类
class CallBack {
public:
int a = 0;
void call_back(call_back_t *t, int s, int v) {
std::cout << "t->s:" << t->s << std::endl;
std::cout << "s:" << s << std::endl;
std::cout << "v:" << v << std::endl;
std::cout << "a:" << a << std::endl;
}
};
解决方案
template
struct comm_call_back_s;
template
struct comm_call_back_s {
static void comm_call_back(call_back_t *t, ArgTypes... Value) {
ClassType *mClass = static_cast(t->data);
(mClass->*FunType)(t, std::forward(Value)...);
}
};
#define define_comm_call_back_s(F) (comm_call_back_s::comm_call_back)
以上代码是根据[1]中大佬代码修改得来的。首先是第一段
template
struct comm_call_back_s;
这一段代码定义了模板的原型,模板包括两个参数。一个是类型T,另一个是类型为T的值。
template
struct comm_call_back_s {
static void comm_call_back(call_back_t *t, ArgTypes... Value) {
ClassType *mClass = static_cast(t->data);
(mClass->*FunType)(t, std::forward(Value)...);
}
};
第二段代码是我们主要使用的偏特化模板。一共定义了三个模板参数,第一个是包含回调函数的类,第二个是回调函数的部分参数,第三个是回调函数。
在具体的特化中,我们将回调函数的类型作为原型里面的类型T,回调函数作为值。
然后,我们定义了一个comm_call_back函数作为我们封装的回调函数。
#define define_comm_call_back_s(F) (comm_call_back_s::comm_call_back)
最后一段,我们定义了一个宏,方便我们的调用。
使用
int main() {
CallBack b;
b.a = 100;
call_back_t call;
call.s = 1024;
call.data = static_cast(&b);
call_back_func(&call, define_comm_call_back_s(&CallBack::call_back));
}
完整代码示范
反思
在写完这一些代码后,我思考了几个问题,并做了一定的解答。
- 为什么使用结构体,而不直接使用模板函数。
因为我们在定义模板原型的时候没办法决定函数的参数,所以先使用结构体定义,然后使用偏特化实现具体的函数。
引用
[1]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9779105/generic-member-function-pointer-as-a-template-param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