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与编码问题串讲

转自这个博客:http://blog.csdn.net/shijinupc/


一、

我们知道,在计算机内部所有的信息最终都表示为一个二进制的字符串。每一个二进制位(bit)有01两种状态,因此八个二进制位就可以组合出256种状态,这被称为一个字节(byte)。也就是说,一个字节一共可以用来表示256种不同的状态,每一个状态对应一个符号,就是256个符号,从000000011111111

ANSI编码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的标准码)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制定了一套字符编码,对英语字符与二进制位之间的关系,做了统一规定。这被称为ASCII码,一直沿用至今。

ASCII码一共规定了128个字符的编码,比如空格“SPACE”是32(二进制00100000),大写的字母A65(二进制01000001)。这128个符号(包括32个不能打印出来的控制符号),只占用了一个字节的后面7位,最前面的1位统一规定为0

英语用128个符号编码就够了,但是用来表示其他语言,128个符号是不够的。比如,在法语中,字母上方有注音符号,它就无法用ASCII码表示。于是,一些欧洲国家就决定,利用字节中闲置的最高位编入新的符号。比如,法语中的的编码为130(二进制10000010)。这样一来,这些欧洲国家使用的编码体系,可以表示最多256个符号。

但是,这里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字母,因此,哪怕它们都使用256个符号的编码方式,代表的字母却不一样。比如,130在法语编码中代表了é在希伯来语编码中却代表了字母Gimel),在俄语编码中又会代表另一个符号。但是不管怎样,所有这些编码方式中,0—127表示的符号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128—255的这一段。

至于亚洲国家的文字,使用的符号就更多了,汉字就多达10万左右。一个字节只能表示256种符号,肯定是不够的,就必须使用多个字节表达一个符号。比如,简体中文常见的编码方式是GB2312,使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所以理论上最多可以表示256x256=65536个符号。

后来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根据ANSI制定了不同的标准,由此产生了GB2312, BIG5, JIS 等各自的编码标准。这些使用个字节来代表一个字符的各种汉字延伸编码方式,称为ANSI 编码。

在简体中文系统下,ANSI 编码代表GB2312编码,在日文操作系统下,ANSI 编码代表JIS 编码。不同ANSI 编码之间互不兼容,当信息在国际间交流时,无法将属于两种语言的文字,存储在同一段ANSI编码的文本中。

当然对于ANSI编码而言,0x00~0x7F之间(ASCII码)的字符,依旧是1个字节代表1个字符。这一点是ASNI编码与Unicode编码之间最大也最明显的区别

Unicode

    正如上一节所说,世界上存在着多种编码方式,同一个二进制数字可以被解释成不同的符号。因此,要想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就必须知道它的编码方式,否则用错误的编码方式解读,就会出现乱码。为什么电子邮件常常出现乱码?就是因为发信人和收信人使用的编码方式不一样。

可以想象,如果有一种编码,将世界上所有的符号都纳入其中。每一个符号都给予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那么乱码问题就会消失。这就是Unicode,就像它的名字都表示的,这是一种所有符号的编码。

    Unicode当然是一个很大的集合,现在的规模可以容纳100多万个符号。每个符号的编码都不一样,比如,U+0639表示阿拉伯字母AinU+0041表示英语的大写字母AU+4E25表示汉字“严”。具体的符号对应表,可以查询unicode.org,或者专门的汉字对应表

   需要注意的是,Unicode只是一个符号集,它只规定了符号的二进制代码,却没有规定这个二进制代码应该如何存储。

    比如,汉字“严”的unicode是十六进制数4E25,转换成二进制数足足有15位(100111000100101),也就是说这个符号的表示至少需要2个字节。表示其他更大的符号,可能需要3个字节或者4个字节,甚至更多。

    这里就有两个严重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才能区别unicodeascii?计算机怎么知道三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而不是分别表示三个符号呢?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已经知道,英文字母只用一个字节表示就够了,如果unicode统一规定,每个符号用三个或四个字节表示,那么每个英文字母前都必然有二到三个字节是0,这对于存储来说是极大的浪费,文本文件的大小会因此大出二三倍,这是无法接受的。

    它们造成的结果是:1)出现了unicode的多种存储方式,也就是说有许多种不同的二进制格式,可以用来表示unicode2unicode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推广,直到互联网的出现。

UTF-8

Unicode编码字符集只是统一定义了所有字符和它对应Unicode编码值,而我们的程序中怎么去存储和读取这个Unicode编码值呢?显然,你可以直接统一规定所有Unicode编码值用四个字节来存储。但是这样的话,对于Unicode编码字符集中的与ASCII码表对应的那部分字符(只需要一个字节来表示的Unicode编码值)就有点浪费了。这样,utf-8也就粉墨登场了。

   UTF-8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一种变长的编码方式。它可以使用1~4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根据不同的符号而变化字节长度。

Unicode符号范围 | UTF-8编码方式
(十六进制) | (二进制)
--------------------+---------------------------------------------
0000 0000  ~  0000 007F | 0xxxxxxx               --------7bit
0000 0080  ~  0000 07FF | 110xxxxx 10xxxxxx    -------11bit
0000 0800  ~  0000 FFFF |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16bit
0001 0000  ~  0010 FFFF |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21bit

UTF-8编码规则:

1> 对于Unicode编码值的二进制位数小于等于7的情况,用一个字节来表示这个Unicode编码值,字节的第一位设为0,后面7位为这个符号的unicode码。因此对于英语字母,UTF-8编码和ASCII码是相同的。

2> 对于Unicode编码值的二进制位数大于等于8并且小于等于11的情况,用两个字节来表示,第一个字节的前位都设为1,第+1位设为0,第二个字节的前两位设为10。剩下的没有提及的二进制位,全部填充这个符号对应的unicode码。

3>  以此类推,对于需要n个utf-8 字节来表示的的符号(n>1),第一个字节的前n位都设为1,第n+1位设为0,后面字节的前两位一律设为10。剩下的没有提及的二进制位,全部填充这个符号对应的unicode码。

 utf-8编码长度最大为四个字节,所以最多只能表示Unicode编码值的二进制数为21位的Unicode字符但是已经能表示所有的Unicode字符,因为Unicode的最大码位0x10FFFF也只有21位。

UTF-8的特点是对不同范围的字符使用不同长度的编码。对于0x00-0x7F之间的字符,UTF-8编码与ASCII编码完全相同。UTF-8编码的最大长度是4个字节。从上表可以看出,4字节模板有21个x,即可以容纳21位二进制数字。Unicode的最大码位0x10FFFF也只有21位。

 

    下面,还是以汉字“严”为例,演示如何实现UTF-8编码。

    已知“严”的unicode4E25100111000100101),根据上表,可以发现4E25处在第三行的范围内(0000 0800-0000 FFFF),因此“严”的UTF-8编码需要三个字节,即格式是“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然后,从“严”的最后一个二进制位开始,依次从后向前填入格式中的x,多出的位补0。这样就得到了,“严”的UTF-8编码是“11100100 10111000 10100101”,转换成十六进制就是E4B8A5

Little endianBig endian

    在windows记事本中,Unicode码可以采用UCS-2格式直接存储。以汉字“严”为例,Unicode码是4E25,需要用两个字节存储,一个字节是4E,另一个字节是25。存储的时候,4E在前,25在后,就是Big endian方式;25在前,4E在后,就是Little endian方式。

    这两个古怪的名称来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在该书中,小人国里爆发了内战,战争起因是人们争论,吃鸡蛋时究竟是从大头(Big-Endian)敲开还是从小头(Little-Endian)敲开。为了这件事情,前后爆发了六次战争,一个皇帝送了命,另一个皇帝丢了王位。

    因此,第一个字节在前,就是“大头方式”(Big endian),第二个字节在前就是“小头方式”(Little endian)。

    那么很自然的,就会出现一个问题:计算机怎么知道某一个文件到底采用哪一种方式编码?

    Unicode规范中定义,每一个文件的最前面分别加入一个表示编码顺序的字符,这个字符的名字叫做”零宽度非换行空格“(ZERO WIDTH NO-BREAK SPACE),用FEFF表示。这正好是两个字节,而且FFFE1

    如果一个文本文件的头两个字节是FE FF,就表示该文件采用大头方式;如果头两个字节是FF FE,就表示该文件采用小头方式。

例如:

打开”记事本“程序Notepad.exe,新建一个文本文件,内容就是一个”严“字,依次采用ANSIUnicodeUnicode big endian 和 UTF-8编码方式保存。

然后,用文本编辑软件UltraEdit的”十六进制功能“,观察该文件的内部编码方式。

1ANSI:文件的编码就是两个字节“D1 CF”,这正是“严”的GB2312编码,这也暗示GB2312是采用大头方式存储的。

2Unicode:编码是四个字节“FF FE 25 4E”,其中“FF FE”表明是小头方式存储,真正的编码是4E25

3Unicode big endian:编码是四个字节“FE FF 4E 25”,其中“FE FF”表明是大头方式存储。

4UTF-8:编码是六个字节“EF BB BF E4 B8 A5”,前三个字节“EF BB BF”表示这是UTF-8编码,后三个“E4B8A5”就是“严”的具体编码,它的存储顺序与编码顺序是一致的。


UTF-16   

 

 

16进制编码范围 UTF-16表示方法(二进制) 10进制码范围 字节数量
U+0000---U+FFFF xxxxxxxx xxxxxxxx 0-65535 2
U+10000---U+10FFFF 110110yyyyyyyyyy 110111xxxxxxxxxx 65536-1114111 4

UTF-16比起UTF-8,好处在于大部分字符都以固定长度的字节(2字节)储存----0号平面(包含所有基本的字符)都在此表示范围,但UTF-16却无法相容于ASCII编码.

 

   UTF-16编码以16位无符号整数为单位。我们把Unicode 编码记作U。编码规则如下:

  如果U<0x10000,U的UTF-16编码就是U对应的16位无符号整数(为书写简便,下文将16位无符号整数记作WORD)。

  如果U≥0x10000,我们先计算U'=U-0x10000,然后将U'写成二进制形式:yyyy yyyy yyxx xxxx xxxx,U的UTF-16编码(二进制)就是:110110yyyyyyyyyy 110111xxxxxxxxxx。

  为什么U'可以被写成20个二进制位?Unicode的最大码位是0x10ffff,减去0x10000后,U'的最大值是0xfffff,所以肯定可以用20个二进制位表示。例如:Unicode编码0x20C30,减去0x10000后,得到0x10C30,写成二进制是:0001 0000 1100 0011 0000。用前10位依次替代模板中的y,用后10位依次替代模板中的x,就得到:1101100001000011 1101110000110000,即0xD843 0xDC30。

  按照上述规则,Unicode编码0x10000-0x10FFFF的UTF-16编码有两个WORD,第一个WORD的高6位是110110,第二个WORD的高6位是110111。可见,第一个WORD的取值范围(二进制)是11011000 00000000到11011011 11111111,即0xD800-0xDBFF。第二个WORD的取值范围(二进制)是11011100 00000000到11011111 11111111,即0xDC00-0xDFFF。

  为了将一个WORD的UTF-16编码与两个WORD的UTF-16编码区分开来,Unicode编码的设计者将0xD800-0xDFFF保留下来,并称为代理区(Surrogate):

  D800-DB7F ║ High Surrogates ║ 高位替代

  DB80-DBFF ║ High Private Use Surrogates ║ 高位专用替代

  DC00-DFFF ║ Low Surrogates ║ 低位替代

  高位替代就是指这个范围的码位是两个WORD的UTF-16编码的第一个WORD。低位替代就是指这个范围的码位是两个WORD的UTF-16编码的第二个WORD。那么,高位专用替代是什么意思?我们来解答这个问题,顺便看看怎么由UTF-16编码推导Unicode编码。

  如果一个字符的UTF-16编码的第一个WORD在0xDB80到0xDBFF之间,那么它的Unicode编码在什么范围内?我们知道第二个WORD的取值范围是0xDC00-0xDFFF,所以这个字符的UTF-16编码范围应该是0xDB80 0xDC00到0xDBFF 0xDFFF。我们将这个范围写成二进制:

  1101101110000000 11011100 00000000 - 1101101111111111 1101111111111111

  按照编码的相反步骤,取出高低WORD的后10位,并拼在一起,得到

  1110 0000 0000 0000 0000 -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即0xe0000-0xfffff,按照编码的相反步骤再加上0x10000,得到0xf0000-0x10ffff。这就是UTF-16编码的第一个WORD在0xdb80到0xdbff之间的Unicode编码范围,即平面15和平面16。因为Unicode标准将平面15和平面16都作为专用区,所以0xDB80到0xDBFF之间的保留码位被称作高位专用替代。


二、如何理解java采用Unicode编码

 

Java开发者必须牢记:Java中字符仅以一种形式存在,那就是Unicode(不选择任何特定的编码,直接使用他们在字符集中的编号,这是统一的唯一方法)。由于java采用unicode编码,char java中占2个字节。2个字节(16位)来表示一个字符。

    这里的Java是指在JVM中、在内存中、在代码里声明的每一个charString类型的变量中。

例如:

  1. System.out.println(System.getProperty("file.encoding"));  
  2. char han = '永';  
  3. System.out.format("%x", (short)han);//对第二个参数(短整型)格式化为十六进制输出,0x开头  
  4. //输出6c38  
  5. char han1 = 0x6c38;  
  6. System.out.println(han1);  
  7. //输出永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正确地读入了汉字“永”字,那么它在内存中的表示形式一定是0x6c38,没有其他任何值能替代这个字。

JVM的折中约定使得一个字符分为两部分:JVM内部和OS的文件系统JVM内部,统一使用Unicode表示,当这个字符被从JVM内部移到外部(即保存为文件系统中的一个文件的内容时),就进行了编码转换,使用了具体的编码方案。因此可以说所有的编码转换只发生在边界的地方,JVMOS的交界处,也就是各种输入/输出流(或者ReaderWriter类)起作用的地方。

所有的I/O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阵营:面向字符的输入/输出流;面向字节的输入/输出流。这个“面向”是指这些类在处理输入/输出的时候,在哪个意义上保持一致。

    如果面向字节,那么这类工作要保证系统中的文件二进制内容和读入JVM内部的二进制内容一致,不能变换任何01的顺序。这种输入/输出方式很适合诸如视频文件或者音频文件,因为不需要变换任何文件内容。

而面向字符的I/O是指希望系统中的文件的字符和读入内存的“字符”要一致。例如:我们的中文版XP系统上有一个GBK的文本文件,其中有一个“永”字,我们不关心这个字的GBK编码是什么,只希望在使用面向字符的I/O把它读入内存并保存在一个char型变量中时,I/O系统不要直接把“永”字的GBK编码放到这个字符(char)型变量中,我们不关心这个char型变量具体的二进制内容到底是多少,只希望这个字符读进来之后仍然是“永”字。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出,面向字符的I/O类,也就是ReaderWriter类,实际上隐式做了编码转换,在输出时,将内存中的Unicode字符使用系统默认编码方式进行了编码,而在输入时,将文件系统中已经编码过的字符使用默认编码方案进行了还原。这里要注意,ReaderWriter只会使用这个默认的编码来做转换,而不能为一个ReaderWriter指定转换时使用的编码。这也意味着,如果使用中文版WindowsXP系统,其中存放了一个UTF8编码的文件,当采用Reader类来读入的时候,它还会用GBK来转换,转换后的内容当然不对。这其实是一种傻瓜式的功能提供方式,对大多数初级用户(以及不需要跨平台的高级用户,windows一般采用GBKlinux一般采用UTF8)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如果用到GBK编码以外的文件,就必须采用编码转换:一个字符与字节之间的转换。因此,JavaI/O系统中能够指定转换编码的地方,也就是在字符与字节转换的地方,那就是InputStremReaderOutputStreamWriter。这两个类是字节流和字符流的适配器类,它们承担编码转换的任务。

既然java是用unicode来编码字符,""这个中文字符的unicode就是2个字节。String.getBytes(encoding)方法是获取指定编码的byte数组表示,通常gbk/gb23122个字节,utf-83个字节。如果不指定encoding则取系统默认的encoding

 例如

  1. //UTF8汉字占三个字节  
  2. b = str.getBytes("UTF-8");  
  3. System.out.println("UTF8编码格式下,一个汉字占" + b.length + "字节");  
  4.               
  5. //混乱,很诡异,不理解!!!!!!  
  6. b = str.getBytes("UTF-16");  
  7. System.out.println("UTF16编码格式下,一个汉字占" + b.length + "字节");  
  8.               
  9. //ANSI码小于128的字符占一个字节,其余占俩字节  
  10. b = str.getBytes();  
  11. System.out.println("默认编码" + System.getProperty("file.encoding") + "编码格式下,一个汉字占" + b.length + "字节");  

   由于JDK是国际版的,在编译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用-encoding参数指定我们的JAVA源程序的编码格式,则javac.exe首先获得我们操作系统默认采用的编码格式,也即在编译java程序时,若我们不指定源程序文件的编码格式,JDK首先获得操作系统的file.encoding参数(它保存的就是操作系统默认的编码格式,如WIN2k,它的值为GBK),然后JDK就把我们的java源程序从file.encoding编码格式转化为JAVA内部默认的UNICODE格式放入内存中。然后,javac把转换后的unicode格式的文件进行编译成.class类文件,此时.class文件是UNICODE编码的,它暂放在内存中,紧接着,JDK将此以UNICODE编码的编译后的class文件保存到我们的操作系统中形成我们见到的.class文件。对我们来说,我们最终获得的.class文件是内容以UNICODE编码格式保存的类文件,它内部包含我们源程序中的中文字符串,只不过此时它己经由file.encoding格式转化为UNICODE格式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