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1张图片

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篇> [第18节]

作者:温骏轩

 编辑:尘埃 /  主播:兆斌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菜单栏可查阅目录。下载地缘图集在VX对话框回复:地图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2张图片

何处是扬州(2)

公元1368年,发迹于江淮的朱元璋将南京定为大明王朝的政治中心。为了护卫京师,相当于今天:江苏、安徽、上海三省市的南京周边地区,升级为了“直隶省”。

后明成祖朱棣虽然将帝国首都迁往北京,并将河北定位为新的“直隶”,但之前的建制并没有被改变。为示区别,二者依地理方位被分别称之为:南直隶和北直隶。明亡清兴之后,依旧定都北京的清王朝,最初只是将“南直隶”更名为了“江南省”。顺治十八年(1661年),富庶的江南省被分割成了西部的“安徽省”与东部的“江苏省”。

  江苏安徽地缘结构图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3张图片

相较南北向的切割,这种划分看起来颇有些别扭。地理角度看,长江和淮河两条大河自两省腹地横穿而过,使得它们在地理上都包含有:淮北、淮南、江南三个地理单元;地缘角度看,同样呈现出三种地缘文化形态。映射在最能反映社群属性的方言上,则是都含有归属于北方范畴的“中原官话”、江南色彩的“吴语”,以及二者间的过渡形态“江淮官话”三种成分。

  吴语分布区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4张图片

  江淮方言分布区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5张图片

如果让行政区划尽量贴合地缘文化背景的话,横向切割“江南省”的方案会更为适合。然而不要忘了,地缘因素还包含有“地缘政治”成分。对于一个政治中心在北方,而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帝国来说,一个一头在北方,另一头在南方的省份,能够让帝国内部粘合的更为紧密。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6张图片

即便从政治传承的角度来说,这种纵向切割的方式也并非无迹可循,最起码在两汉三国时代,徐州的西部边界,看起来与苏皖两省的分界线有很大的重合之处。

  东汉徐州地理行政图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7张图片

以清朝分割江南省时的现实需求来说,这样划分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管理优点,那就是使得京杭大运河的南段,都处在江苏省境内。这与之前我们分析的,汉朝在设定徐州时,没有遵循以淮河为南界的初始设定,而是沿“邗沟”将之扩至长江长江口的做法,遵循着同样的地缘逻辑。

如果说长江、淮河,客观上成为了是分割中国南北的天然边界,那么运河在客观上则起到了打破这种分割的作用。让人感到敬畏的是,这种改变完全是在人力的作用之下。正是这些努力,帮助形成了今天的中央之国。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8张图片

中央之国不是一天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融合,还会有矛盾和对抗,尤其容易体现在南北关系上。之所以在解读三国之时,将1000多年后 “江南省”的行政变迁拿出来做参照,是因为这个行政区的变迁与矛盾,包含了淮南地区的分合问题。简单点说,身处江淮之间的淮西与淮东地区,到底是合在一起更合理,还是在地缘属性上存在明显差异,以至于划入不同的行政区亦有其道理。

先来看看整个江淮之地的地理位置。整个地区的西侧,是在红色政权的革命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大别山脉。淮河的源头,亦位于大别山脉的西北延伸部分——桐柏山脉之上。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9张图片

整个大别山区,南北向最宽处约200公里,东西长约380公里,主脉海拔约为1500米。类似这样体量和海拔的山地,在地缘关系中更多是以天然屏障,而不是战略要点的面目出现。同时这一地理特点,亦使之极易成为切割行政板块的天然边界。你很容易在地形图上发现,大别山脉在隔离江、淮两水的同时,还充当着鄂、豫、皖三省的分割点。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10张图片

真正在南北博弈中被反复争夺的,是大别山以东、黄海以西、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这片低地区。这片你可以称之为“淮南”,也可以叫它作“江淮”的土地,在地理学上的名称是“江淮平原”。

然而江淮平原并非完全是一片平原。狭义来说,所谓“平原”应该是一片没有可视起伏的平整之地。比如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成都平原”;广义来说,这一概念也会包含散布于平原之中的低矮丘陵。而江淮平原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你会发现在它的西部,也就是淮西部分,由于大别山脉的延伸,散布着大量海拔在200米上下的丘陵。其整体覆盖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11张图片

这片位于淮西的大别山丘陵,地理学上名称是“江淮丘陵”,其向东一直延伸到洪泽湖与南京之西,恰好对应着“皖江之西”的地理方位。而远离大别山脉的淮东部分,则是一片标准的平原之地。换句话说, “扬子江北”的淮东地区,与“皖江之西”的这两片江淮之地,除了与长江的位置关系存在差异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地形上的差异。

淮东的平原地形,使之在水系结构上呈现出极端不稳定状态。洪泽湖的出现、淮河入海水道的变迁,以及运河的修建,本质都是这种特征的体现。以至于你很难在淮东地区,分辨出哪片土地属于淮河流域,哪片土地属于长江流域。

很显然,上述地理差异,一定会在地缘属性上体现出来。在地缘政治层面上,除了扬州市这个运河与长江交汇的点,能够两千年多年如一日的,保持战略枢纽地位以外,淮东地区其它城市,在中国历史上的战略地位都并不显著。

拥有长达500里的海岸线是淮东地区的另一个特点。然而这些海岸线却更像是一道海上长城,即不能让其拥有海上交通优势,亦使其东线无需承受防御压力。究其原因仍在于淮东的低平地势。与背山临海的海岸线相比,平原在没入海洋之时,呈缓缓入海状态。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12张图片

这种地势使得淮东的海岸线呈现为滩涂状态。在青州部分我们已经解读过了。这些滩涂在古代经济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是可以用来晾晒海盐。以至于早在两汉时期,淮东就因其海岸线遍布盐场而单独设立了名为“盐渎”的县(也就是今天盐城市的前身)。

与淮东相比,淮西地区则呈现出差异化的地理属性。江淮丘陵在整体充当江、淮两水分水岭的的同时,也让淮西地区的地理和水系结构变得更加稳定。今天,在归属于安徽省的淮西地区,建制有:六安市、淮南市、蚌埠市、合肥市、滁州市五个地级市,单纯看这五个地区中心的市区位置,其中:六安、淮南、蚌埠三市属于淮河流域;合肥与滁州则属于长江流域。

基于地形,这些淮西城市都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依山傍水”。虽然这些所谓的“山”,其实只能算一些小丘陵,但于一座城市的存在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历史,那些有山可依的城市,无论在位置还是历史传承上,总体都要比无山可依的城市更为稳定。

  汉.江淮地区地理行政图(公元140年)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13张图片

在江东时代,淮西因其位置和地形原因,往往在南北博弈中被视为胜负手。对于北方政权来说,如果能控制地形复杂的淮西地区,接下来势必能够拿下无山可依的淮东地区;而对于南方政权来说,能否拿下淮西地区,同样是能不能将防线推至淮河的关键所在。由此甚至诞生了一个战略名词——守江必守淮。

对于一个偏安政权来说,能够将防线稳定在淮河一线的话,进可保留北伐中原的希望;退可让自己在长江中下游的核心区,处于大后方的位置。反之,如果只能以长江为界,那么北统南的结局将指日可待。

上述形态最为典型的,是东晋及其之后更迭的宋、齐、梁三个南方政权。从公元317年晋王朝弃守中原,到公元557年南陈取代南梁成为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止,这四个有连续性的南方政权,在守住淮河防线的情况下存续了整整240年时间,期间甚至有能力进行北伐至黄河一线。

而迫于北方压力,退守长江防线的南陈政权,则仅仅存续了32年,便为代表北方政权的隋朝所灭,让中央之国重新归于一统。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条逻辑线:在南北地缘博弈的模式中,江淮地区的得失至关重要。而江淮地区的博弈重心,最起码在江东时代,又在于地形更为复杂的淮西丘陵地区。

那么在江东时代,就淮西板块的争夺来说,还有没有一个中心点来帮助政治家和军事家进一步聚焦呢?答案是有的。这个中心点就是今天的安徽省会——合肥。历史上,合肥一带曾经多次爆发决定南北政权命运的战争。孙吴政权在存续期间五次在淮西地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也都是以合肥为攻击目标,史称“合肥之战”。


 从“合肥”这个名字入手,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惑的方向。提到合肥之名,很多人脑海中会浮出两个胖子的形象,甚至好事者将这了联想加工成一个谜语。不过合肥的得名,肯定不是因为它在历史上诞生过两个著名的胖子。追根溯源的话,这个“肥”字还应该有个三点水旁。

所谓“合肥”,指的是两条叫作“淝水”的河流在此交汇。这两条淝水一条名曰“东淝水”,一条名叫“南淝水”。说它们交汇其实并不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它们共同起源于合肥市西北的“将军岭”。两条淝水中的“东淝水”向北流淌,在今安徽省寿县境内注入淮河。

  淝水之战示意图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14张图片

说到这里,一定重点关注一下这个名叫“寿”的县级城市。虽然现在寿县为其东部的淮南市所辖,但淮南其实是1949年之后,因煤矿而兴起的一座新城。历史上真正在这个区位上发挥战略节点作用的,正是东淝水河口的“寿县”。

只不过在隋朝之后,它的名字叫“寿州”,在此前则叫作“寿春”。听到寿春之名,是不是觉得有点耳熟了?在淮南称帝的袁术便定都于此。如果再往前追溯的话,战国后期的楚国,在为秦国攻占两湖之地后,亦曾迁都于寿春(公元前241年),将之作为最后的楚都。

  秦破楚之战示意图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15张图片

另一段与寿春和东淝水相关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淝水之战”(战场位于寿县东)。在这场针对淮西地区的争夺战中,处于弱势的东晋政权,在淮河前线抵御住代表北方的前秦政权的攻击,为南朝200余年的延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地理位置上看,寿春城之所以为历代政权所重视,是因为一旦控制它之后,便可顺东淝水而下进攻合肥。与“东淝水”不同的是,同样发端于合肥的南淝水,是向东南方向注入长江。这意味着,拿下合肥相当于打开了通往长江的大门。这对于江东政权的压力可想而知。

通过上述解读我们了解到,以合肥为淮西战略中心的意义在于:无论是试图建立淮河防线的东南政权,还是希望进抵长江的北方政权,都可以借助淝水进行后勤保障角度。如果在两条淝水的源头之间再挖通一条运河的话,洞穿淮西的水路交通线将会更加的通畅。

在两河的源头如此接近,所谓的“将军岭”亦基本看不到山岭的存在的情况下(可在地图上定位“将军岭村”,寻找相应位置),开挖运河的话工程量其实并不算大。事实上,曹操在占据合肥之后,的确在此开挖了一条被后人称之为“曹操河”的运河。曹魏及后来的代魏的司马氏,之所以能够在合肥顶住东吴的五次进攻,这条水上生命线的存在功不可没。

  汉.江淮地区地理行政图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16张图片

现在问题来了,以江淮丘陵的分布范围来说,寻找两条源头相近且分别淮河与长江的河流并非难事。为什么最终的战略节点落在了合肥身上呢?这是因为,除了源头相近、分水岭地势低平之外,东、南两条淝水还有一个地区内其它江、淮支流都没有的优势,那就是与一个大湖相连。其中南淝水在向南流出合肥城之后,会先注入面积在中国天然淡水湖中排名第五的巢湖,然后再向东在与芜湖相对的长江西岸注入长江。

之所以要强调巢湖的天然身份,是因为在唐代以前,东淝水的西侧存在一个与之相连,且面积与巢湖相仿的巨大人工湖——芍陂。这个人工湖是公元前6世纪初,由当时控制淮西的楚国所挖(主导工程的为楚国名相公孙敖)。

楚国在这片低洼之地开构筑堤坝、打造人工湖,一方面是在雨季时蓄洪;另一方面则是在旱季为周边农田灌溉补水,其功能与现代水库无异。只是沧海桑田,这个曾经在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人工库,在唐代之后已逐渐被淤平。取而代之的是在东淝河下游河道基础上,扩张而成的“瓦埠湖”。

不仅仅在于蓄洪和灌溉,增加周边地区的农业和人口潜力之外,政治家和军事家还会关注到芍陂和巢湖的军事价值。在河道纵横的江淮地区,左右战局的关键因素,更多系于水上而不是马背之上。三国时期,魏、吴两国曾多次将芍陂和巢湖作为战场。孙吴每每发动合肥之役,亦都是先凭借水上优势先攻入巢湖,然后再溯南淝水而上进攻合肥。

单从交通角度来说,淮西境内的这条“淝水走廊”,并不比淮东境内的“邗沟运河”更为通畅,“曹操河”在历史上使用的时间也很短。然而正是地理上的复杂性,使得淮西地区的地缘环境,呈现出更复杂的状态。不仅使之成为南北博弈的焦点地区,地区内部亦经常动荡不安。至于其在三国时期的拉锯状态,在进入历史线之后会进行详细解读。下一节我们将跨过长江,去揭开江东的神秘面纱。

-  END  -

赠+

领取地图礼包

戳图片,看往期系列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17张图片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18张图片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19张图片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20张图片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21张图片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22张图片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23张图片
<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_第24张图片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18>守江必守淮中的地理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