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晋、隋唐、宋朝皇帝普遍的一项习俗,到明代被朱元璋改了

大家看《三国演义》的时候,不知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曹操、赵云、孙权、关羽、张辽、司马懿、刘备、周瑜、廖化······所有的人都是单字名,除了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外,几乎找不出两个字人名的人物来。楚汉争雄时的人物,刘邦、张良、项羽、樊哙、萧何、章邯、项梁、韩信······也都是单字名。再看《水浒》,108将宋江、吴用、林冲、武松、李逵、孔亮、刘唐、徐宁、燕青······除了卢俊义、魏定国、郑天寿等少数几个人外,也是单字人名。为什么会这样呢?

汉晋、隋唐、宋朝皇帝普遍的一项习俗,到明代被朱元璋改了_第1张图片

古代中国,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叫名讳。凡是遇到君王、尊者、自己的长辈们名字不能提及,哪怕书写时都要用别的字来代替,以示对其尊重。如刘秀登基之后,秀才都不能再叫秀才了,改称茂才。司马迁的老爸叫司马谈,所以翻开洋洋洒洒的整部《史记》,这个常用字“谈”竟然一次也没有出现过。最悲催的要数唐代大诗人李贺了,他的父亲叫李晋肃,因为“进”和“晋”谐音,别人就说李贺考进士就是不尊重父亲。李贺迫于外界的舆论压力,终生不得考取功名,真是太冤了。

汉晋、隋唐、宋朝皇帝普遍的一项习俗,到明代被朱元璋改了_第2张图片

名讳现象西周时就有,但一开始没那么多的讲究和严格。秦汉以后,大一统王朝形成,皇权更加的至高无上,“避讳”逐渐就成为重要的礼俗,也越来越严格。大汉朝的天子们还是很会为老百姓着想的,皇家用了之后的字,老百姓就不能再用了。皇帝越来越多,老百姓可用的字就越来越少了,这可怎么办呢?

所以为了老百姓的日常方便,减轻他们的避讳负担,汉朝的皇帝们就取单字名,这样百姓们避讳的字就少了一个。上有所好,下有所效,皇帝取单字名,大臣们也就取单字名。所以汉代形成了以单字名为尊的社会风气,特别是上层社会更加注意。

晋代的司马家族,虽然是复姓,但除了末代两个皇帝外,都是单字名。他们家不但用单字,还特别喜欢用冷僻的字,什么司马炽、司马衍、司马曜······到了唐代的时候,所有的皇帝,除了李世民和李隆基之外,其余的也都是单字名,如:李渊、李治、李纯、李炎、李柷等等。两宋的皇帝,除了开始的赵匡胤、赵光义之外,之后的宋朝皇帝也全部都是单字名。

汉晋、隋唐、宋朝皇帝普遍的一项习俗,到明代被朱元璋改了_第3张图片

其实,到了隋唐时期,社会上的人名已经是单字名和双字名并行了,不过仍然是单字名的多。唐宋八大家,除了柳宗元和王安石外,其余6个人都为单字名。看看唐代的诗人,李白、李贺、王维、杜甫、岑参、杜牧、高适······是单字名;孟浩然、白居易、刘禹锡······是双子名。但认真一点你会发现,单字的比双字的多。

汉晋、隋唐、宋朝皇帝普遍的一项习俗,到明代被朱元璋改了_第4张图片

双字名的大规模出现,是从明朝朱元璋开始的。当年,老朱有24房子孙。考虑到随着子孙后代越来越多,可能会出现重名。老朱就亲自为子孙们制定了取名命字的原则和方法。从此以后,上至天子,下至老百姓,普遍采用姓+辈份字+名的取名方式,双字名才成为社会的主流。

不过,时代发展到今天,大家取名的方式已经没什么固定规则了。好听、有个性就行,以至于出现了一些千奇百怪的名字。如:好厉害、支付宝、闪电球、黑木耳······小编就不一一列举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汉晋、隋唐、宋朝皇帝普遍的一项习俗,到明代被朱元璋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