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

时过境迁。

好像从来没有像此刻这般,对一个词语有着意犹未尽的眷恋,时时刻刻想起来都有些感慨万千的情绪。也许是对人生有着刻骨铭心的感触,也许是对当下生活缄默不言的另一种反抗,也许只是内心里没来由的某种欢喜。

想着似乎很久没有去过书店,也许久没有平心静气地去看一本书,闲暇和忙碌,原来其实都是双刃剑,总是把生活斩得体无完肤。月初的一个周末下午,像赴旧友的约一般去了德兰书园,对德兰书园总有一种别样的感觉,亲切又陌生。德兰就好像一个特别的人,说不出到底哪里特别但就是在心底里觉得他和别的人不一样。

从德兰回来之后,蓦地看到床头的那一本《百年孤独》,书签放在大约七分之一的地方。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它都无望地躺在另一个枕头上,和一只小绒布狐狸一起。后来终于觉得还是与其他的枕边书放一块比较好。当初迫切地想要看完它的感觉已不复存在,即便它未完成,即便它触手可及。《百年孤独》是赌气买来的书,因某个朋友一脸嫌弃地说过一句“《百年孤独》都没有看过还好意思说自己学文学的”。然而,拥有了《百年孤独》之后却怎么也静不下心读下去,或许什么样的心意一开始就是注定了的。

前几日看故事,有一则是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将军的深情往事,接着读了新买的书,歌德与乌尔莉克的故事。不由得感叹爱情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会在何时爱上一个什么样的人。当然,你也永远不会知道在什么时候它就突然消失不见了。不可控的事物总让人心生忌惮、忧愁以及难以自处。歌德爱上乌尔莉克后患得患失的那一种感觉以及年龄带给他道德及心灵上的痛苦就是如此。他说:现在我知道,我的爱在等待你。如果你不想要它,它会毁了我。我也不会进行反抗。我的爱不知道我年过七旬。我自己也不知道。

生活有不同的侧面,从一面过去和另一面过来往往不是同一种境况。有人从故事里看出人性,有人从故事里看出情深,还有人从故事里看出爱的艰难与纯粹。你看到的是什么呢?一千个人眼中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看到的是赵四小姐和歌德先生他们都是行动派,对待自己的人生深深地明白“时过境迁”的真意。所以,为何不该过愉悦自己的生活,而要背负一副假面迎合他人活成自己不喜欢的那一面?

什么样的时间里,就会想要做什么的事情。而为什么要等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于自己本身。当然,有些事情可以等待,但并不是所有。生命是短暂的,母亲偶尔会说上这样一句,我知道她想表达的是什么。我总是会说,我知道,生命如此短暂。她从来不知道我想表达的是什么。我没从她那儿得来关于婚姻的半点儿好,母亲知道她连自己都说服不了无论如何也是说服不了我的。很明显,这样的时间里,我想象的所有关于未来的一切,没有另一半。

年轻的时候热爱自由,不愿世故。这是年轻人的心境。年轻的人生应该像行动派那样,想要什么就去争取啊,去拥有啊,如果可以就去得到啊。想要种花的时候就去种花,去耕耘,在简单的日子里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想要读书的时候就好好读书,在文字的世界里发现自己的本质。既然选择愉悦地生活,就应该好好地来把握,而不是等到什么时候再去做。很多事情确实等到以后依旧可以去做,只是你永远也找不回当时的心境。二十几岁看过的蓝天和六十岁看到的蓝天会是一样的么?我只知道二十几岁的蓝天,它的美丽令人振奋,教人不厌其烦、流连忘返。只要看见这么美丽的天空,一切不开心的事情都会烟消云散。我不知道六十岁的时候还会不会这样,也许吧但没人能保证生活的风霜会有怎样的摧残。

喜欢什么就去拥有,如果可以就去得到。如果不可以,就默默地喜欢,最好谁也不要说谁也不要知道。偶尔我会想,什么是真正的美好。又或者真实的美好是不是真切的存在。可能与自身的经历有关,从来与人为善,亦不曾遇过什么穷凶极恶的人。总是不愿意将识得的人想得过坏,或许心思单纯,或许是内心的抵触。在这个世界和自己的人生,从来都只想纯净皎洁,相安无事。

去年未曾休假出去,便许了自己今年的云南之行。想要去到的地方总是可以努力一点去抵达的。人生短短几十年,当自己还自由可以不拘束的时候,就让自己更轻松随意一些。谁知道时间过去以后的境况会是怎么样的呢?

你我都知道,不可控和未可知同样惹人心慌。

所以不要等时过境迁,要把握当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过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