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uals()方法的理解

摘自  《Junit Recipes》
  令人震惊的是,虽然一个强大的面向对象的设计要求恰当的实现equals()方法,许多程序员却没有正确地做到这一点。如果你想正确地掌握本书介绍的技巧,那么你就必须恰当地实现一些类的equals()方法,尤其是那些用来存放数据的类。一般来讲,你不会去比较那些面向行为或者面向处理过程的类,但你需要去比较那些面向数值对象的类,因为那些面向处理过程的类会使用面向数值对象的类作为输入和输出。为了将这些数值对象存储到容器(比如List,Set,Map等)中,你需要恰当地实现其equals()和hashCode()方法[2]。当你对数值对象进行测试的时候,这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你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判断两个数值对象或者两个基本数据类型是否相等。

注意:一个数值对象代表一个值,比如Integer、Money对象或者Timestamp对象。数值对象与其他的对象的不同在于:如果你有二十个不同的对象代表同一个值,那么这些对象就是可相互替代的。你是否使用内存中的同一个对象并不重要:如果你在内存中有三个代表5的数值对象,那么你使用一个来代替另一个不会影响程序的功能。换句话说,即使是内存中的不同对象,我的20美元与你的20美元也不会有什么不同。不过你需要通过恰当的实现equals()方法来反映这一点。

基本类型(包括整型,浮点型等)的封装类具有数值对象的特性,String也是这样。

如果你的对象不是数值对象,那么就无须去测试它们的相等性,当然也就不需要重载其equals()方法。这个原则对大多数情况都适用。

这里关键点就在于数值对象,数值对象的==符号才是验证其相等性。对象的Equals比较是内容相等,即内存中的内容。A.instansof B是来判断A对像是否是B类的实例.

你可能感兴趣的:(JUn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