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雅韵之琴瑟(页面文章不知道放哪,于是放CSDN当跳转链接系列QWQ Sorry辣~)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不讲武德组ZYH出品 不得来 骗 来 抄袭 我的原创文章

国风雅韵之琴瑟(页面文章不知道放哪,于是放CSDN当跳转链接系列QWQ Sorry辣~)_第1张图片

琴瑟谐奏乐,芙蓉带露开。琴瑟自古有安好之意,生来如此,笃定安逸。

谈起和鸣必然避不开琵琶和古琴,“弦清拨剌语铮铮,不然争奈子弦声”。琵琶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文化。何来琵琶一名,实则是琵和琶的分别组合同时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结合产物。
国风雅韵之琴瑟(页面文章不知道放哪,于是放CSDN当跳转链接系列QWQ Sorry辣~)_第2张图片

琵琶生于秦朝,白居易曾作千古名篇《琵琶行》,诗中琵琶女的形象呼而欲出,流传的时代面貌也跃然纸上,哪怕是在十里洋场,琵琶也仍为人所津津乐道。琵琶是由头和身构成,其细分下来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相位等。它的音域也非常广,从宋代的夜深琵琶声似裂,一曲霓裳一庭月到当代真实的演奏现场都可以淋漓的展现这一点。
国风雅韵之琴瑟(页面文章不知道放哪,于是放CSDN当跳转链接系列QWQ Sorry辣~)_第3张图片

琵琶随着时代的更迭而发展,现在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大多是电琵琶,它在外形上保持了原琵琶的民族风格,通过当代的科学技术将其震动能变为电讯号然后通过扩大器来发出声音。更具特色的是为了减少共振带来的干扰,电琵琶增加了面板的厚度,减小了共鸣箱的容积。使其音质纯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琵琶曲分为武曲,文曲以及文武曲。武曲着重气势,其代表有曲《十面埋伏》《汉将军令》;文曲重点则在于左手技巧,以抒情为主。例如,《琵琶语》等等。文武曲,顾名思义即是两者的结合,《阳春白雪》就是其典例。

“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此诗描写的就是发源于西周的古琴。关于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诗经》等典籍,周朝时,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也盛兴于民间,在那个时期古琴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尤其在明清时期人们对古琴的认知度是相当广泛的。而在民国时期,古琴随一大批留学海外人士传入马来西亚等国家。
国风雅韵之琴瑟(页面文章不知道放哪,于是放CSDN当跳转链接系列QWQ Sorry辣~)_第4张图片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钟离式(鹤鸣秋月琴)、剑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最著名的九霄环佩就是伏羲式。

其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它的声音是非常独特的。一般人听琴乐能感到古琴的安静悠远。古琴的三种音,散音,泛音和按音都是非常安静的,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状人情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而古琴的静一是抚琴需要安静的环境,二是抚琴更需要安静的心境

中国古琴曲目都是悦耳且生动的,仿佛音符跳动而又归于沉寂般的游动。尤以《阳春白雪》《潇湘水云》最为著名“琴之为器也,德在其中”,琴道更是让文人志士为之一生的追求。
既然琴瑟起,何以箫声默…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风雅韵之琴瑟(页面文章不知道放哪,于是放CSDN当跳转链接系列QWQ Sorry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