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概念

策略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其主要目的是针对一组算法,将每一个算法封装到具有共同接口的独立的类中,从而是得他们可以互相替换。
策略模式使得算法可以在不影响客户端的情况下发生变化。

重要角色

策略模式设计到三个重要角色:

  1. 环境角色(Context):只有一个Strategy的引用
  2. 抽象策略角色(Strategy):一个抽象角色,通常由一个接口或者抽象类实现,此角色给出所有的具体策略类所需的接口
  3. 具体策略角色(ConcreteStrategy):包装了相关的算法和行为

UML图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_第1张图片

理解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重心

 策略模式的重心是如何组织调用算法,从而让程序结构更灵活,具有更好的维护性和扩展性,并不是如何实现算法。

算法的平等性

 对于一系列的策略算法,大家的地位是完全一样的,正是因为平等性的存在,才能实现算法之间的相互替换。所有的策略算法在实现上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之间是没有依赖的

运行时策略的唯一性

 运行期间,策略模式在每一个时刻只能使用一个具体的策略实现对象,虽然可以动态的在不同策略实现中切换,但是同时只能使用一个

公有的行为

 当具体的策略类都有一些公有的行为时,应当把这些行为放到共同的抽象类角色Strategy类里面,当然这时候抽象策略角色必须使用抽象类实现,而不能使用接口

策略模式优点

  1. 策略模式提供了管理相关的算法族的办法。策略累的等级结构定义了一个算法或行为族,恰当使用继承可以把公共的代码移到父类中,从而避免重复
  2. 使用策略模式可以避免使用多重条件(if-else)语句,使得代码更加容易维护。

策略模式缺点

  1. 客户端必须知道所有的策略类,并自行决定使用哪一个策略类。意味着客户端必须理解这些算法的区别,以便适时选择恰当的算法类。换言之,策略模式只适用用于客户端知道算法或行为的情况
  2. 策略模式需要把每个具体的策略实现都单独封装成类,如果备选策略很多,对象数目则会比较多

代码地址

https://github.com/petterheng/JavaDesign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模式,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