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ive-c 的异常机制通常只作为一种程序调试,捕捉机制。
我们先来测试下OC的异常机制。示例程序:
FKEatable.h
#import
// 定义协议
@protocol FKEatable
@optional
- (void) taste;
@end
FKApple.h
#import
#import "FKEatable.h"
// 定义类的接口部分,实现FKEatable协议
@interface FKApple : NSObject <FKEatable>
@end
FKApple.m
#import "FKApple.h"
// 为FKApple提供实现部分,这里未实现taste方法
@implementation FKApple
@end
FKAppleTest.m
#import "FKApple.h"
int main(int argc , char * argv[])
{
@autoreleasepool{
// 创建FKApple对象
FKApple* app = [[FKApple alloc] init];
// 调用taste方法
[app taste];
}
}
编译运行后,引发异常:
-[FKApple taste]: unrecognized selector sent to instance 0x7fbb60e007d0
2015-09-28 12:04:50.472 923[1896:64136] *** Terminating app due to uncaught exception 'NSInvalidArgumentException', reason: '-[FKApple taste]: unrecognized selector sent to instance 0x7fbb60e007d0'
为了避免前面的程序出现的异常,可以用 OC 的异常机制进行处理。
开发者可以将可能引发异常的代码放在@try后的代码内,当程序引发异常时,该异常可以用catch进行捕捉。
objective-c将可能出现异常的代码放在@try块中,所有的 异常处理逻辑放在@catch块中,最后用@finally 块来回收资源。
objective-c异常处理机制的语法结构:
@try
{
//业务实现代码
...
}
@catch ( 异常1 ex)
{
// 异常处理代码
...
}
@catch ( 异常2 ex)
{
// 异常处理代码
...
}
//可能更多的@catch块
...
@finally
{
}
如果执行@try 块里的业务逻辑代码时出现异常,系统将自动生成一个异常对象,该异常对象被提交给系统,该过程称为抛出(throw)异常。
当运行环境接收 到异常 对象时,会寻找能处理该异常对象的@catch 块,若找到合适的@catch 块,就把该异常 对象交给该@catch 块处理,这个过程称为捕获(catch)异常。
不管程序代码块是否处在@try 块内,只要执行该代码块出现了异常,,系统总会自动生成一个异常对象。如果程序没有为这段代码定义任何@catch 块 ,系统无法找到处理该异常的@catch 块,程序就此退出。
异常捕获示意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如果@try 块被执行一次,它后面只有一个 @catch 块会被执行 ,绝不可能有多个@catch块被执行。——除非 使用了 goto 语句后又重新运行@try 块。
特别提示:
@try块@catch 块与 if 语句不一样,后面的{ }不可以省略。另外,@try 块里声明的变量是代码块的局部变量。
改写本篇初始的示例程序的测试程序:
ExceptionTest.m
#import "FKApple.h"
int main(int argc , char * argv[])
{
@autoreleasepool{
@try
{
// 创建FKApple对象
FKApple* app = [[FKApple alloc] init];
// 调用taste方法
[app taste];
}
@catch(NSException* ex)
{
NSLog(@"==捕捉异常==");
NSLog(@"捕捉异常:%@,%@" , ex.name , ex.reason);
}
@finally
{
// 此处可进行资源回收等操作
NSLog(@"资源回收!");
}
NSLog(@"程序执行完成!");
}
}
编译运行后,结果:
2015-09-28 14:44:15.394 923[2422:106174] -[FKApple taste]: unrecognized selector sent to instance 0x7f9a22402260
2015-09-28 14:44:15.450 923[2422:106174] ==捕捉异常==
2015-09-28 14:44:15.450 923[2422:106174] 捕捉异常:NSInvalidArgumentException,-[FKApple taste]: unrecognized selector sent to instance 0x7f9a22402260
2015-09-28 14:44:15.451 923[2422:106174] 资源回收!
2015-09-28 14:44:15.451 923[2422:106174] 程序执行完成!
NSException类是 objective-c 所有异常类的基类,其他 异常都应该通过该类 进行派生。
为什么要先处理小异常,再处理大异常呢?
拿上面的示例来说再参照异常捕获示意图,如果我们把NSException对应 的@catch 块排在其他@catch 块的前面,运行环境将直接进入该@catch 块中,排在它后面的@catch 块 将永远没有可执行的机会。——因为 所有的异常 对象都是NSException或其 子类的实例。
实际上,进行异常捕获时不仅 应该把NSException对应的@catch 块放在最后,所有父类异常的@catch 块都应该排在子类异常@catch 块的后面。原因同上。
先处理小异常,再处理大异常这条规则需要开发者自己保证,OC 不会给出任何提示信息。
可以通过访问@catch 后 的异常形参获来访问异常对象的相关信息。
当系统决定调用某个@catch块来处理该异常对象时,会将异常对象赋给@catch 块后的异常参数。程序可以通过该参数来获得异常的相关信息。
所有异常对象都包含如下几个 常用方法:
1.name: 返回该异常详细的名称;
2.reason: 返回引发该异常的原因。
3.userInfo: 返回该引发该异常的用户附加信息——返回一个 NSDictionary 对象。
由于这些方法相当于 getter 方法,习惯上我们常用点语法来获取这些信息。如前面示例中的结果。如果程序发生的异常被捕捉得到了正常处理,那么程序就可以继续执行,直到执行完成。
有时候,程序在@try块打幵了一些物理资源(例如数据库连接、网络连接和磁盘文件 等),这些物理资源都必须显式回收。在没有使用ARC机制的怡况下,所有对象占用的内存都必须显式回收,这也必须在@finally块中完成。
为了保证一定能回收@try 块中打开的资源, @finally块总会被执行——甚至在@try,@catch块中使用了 return 语句时。
异常处理的语法结构中,只有@try 块是必须的,@catch块和@finally都是可选 的,但必须至少有一个。他们的位置,就像语法格式中那样的顺序。
通常,不要在@finally 块中使用 return 与 @throw等导致方法终止的语句,一旦在@finally 块中使用 return 与 @throw等导致方法终止的语句,将会导致@try块以及@catch 块中的return 与 @throw语句失效。
示例程序:
FinallyFlowTest.m
#import "FKEatable.h"
BOOL test()
{
@try
{
// 因为finally块中包含了return语句,
// 所以下面的return语句失去作用
return YES;
}
@finally
{
return NO;
}
}
int main(int argc , char * argv[])
{
@autoreleasepool{
BOOL a = test();
// 输出代表NO的0
NSLog(@"%d" , a);
}
}
大部分时候,我们直接抛出 NSException 对象即可,少数情况下,OC 也可以抛出自定义异常——此时可以通过异常的类名来包含一些异常的信息。用户自定义异常都应该继承 NSException 基类,也可以为自定义异常增加一些额外的附加属性,但通常没有必要。
如果需要在程序中自行抛出异常,应使用@throw 语句,@throw语句可以单独使用,它抛出的不是异常类,而是一个异常实例。@throw 语句的语法格式:
@throw ExceptionInstance;
示例程序:
FKMyException.h
#import
// 定义类的接口部分
@interface FKMyException : NSException
@end
FKMyException.m
#import "FKMyException.h"
// 为FKMyException提供实现部分
@implementation FKMyException
@end
FKDog.h
#import
// 定义类的接口部分
@interface FKDog : NSObject
@property (nonatomic , assign) int age;
@end
FKDog.m
#import "FKDog.h"
#import "FKMyException.h"
// 为FKDog提供实现部分
@implementation FKDog
@synthesize age = _age;
- (void) setAge:(int)age
{
if(self.age != age)
{
// 检查年龄是否在0~50之间
if(age > 50 || age < 0)
{
// 手动抛出异常
@throw [[FKMyException alloc]
initWithName:@"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reason:@"狗的年龄必须在0~50之间"
userInfo:nil];
}
_age = age;
}
}
@end
FKDogTest.m
#import "FKDog.h"
#import "FKMyException.h"
int main(int argc , char * argv[])
{
@autoreleasepool{
// 创建FKDog对象
FKDog* dog = [[FKDog alloc] init];
dog.age = 20;
NSLog(@"狗的年龄为:%d" , dog.age);
dog.age = 80;
}
}
编译运行结果:
2015-09-28 16:51:37.956 923[2601:138874] 狗的年龄为:20
2015-09-28 16:51:37.976 923[2601:138874] *** Terminating app due to uncaught exception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reason: '狗的年龄必须在0~5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