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是一种开放的协议标准,下面哪个不是它的特点
A.独立于特定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
B.统一编址方案
C.政府标准
D.标准化的高层协议
C
[解析] TCP/IP具有以下特点: 1)开放的协议标准,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2)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更适用在互联网中; 3)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 4)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很多可靠的用户服务。
滑动窗口协议主要用于进行( )
A差错控制 B安全控制 C流量控制 D拥塞控制
C
说明:滑动窗口协议就是GBN协议
以太网:CSMA/CD(载波监听+碰撞检测),无线局域网:CSMA/CA(载波监听+碰撞避免)
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ARP,RARP,ICMP,DHCP。
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
ARP协议:完成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RARP:使只知道自己硬件地址的主机能够知道其IP地址。
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从而提高IP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
DHCP:使用DHCP 可以使客户端自动的获得IP 地址。使用DHCP 可以消除手工配置TCP/IP出现的一些配置故障
试述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规则。
答:在CSMA/CD协议中,一旦检测到冲突,为降低再冲突的概率,需要等待一个随机时间,然后再使用CSMA方法试图传输。为了保证这种退避维持稳定,采用了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技术,其算法过程如下: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若接收方收到发送方送来的信息为10110011010,生成多项式为 G(x)=x^4+x^3+1
,接收方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请写出判断依据及推演过程)
解:接收正确
接收信息/G(X),余数为零,则正确,否则出错
推演过程:
余数为0,接收正确
采用全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结构为( )
A.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
B.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C.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D.以上均不对
A
若网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一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 )
A.星形拓扑 B.总线拓扑
C.环形拓扑 D.树形拓扑
A
对于无序接收的滑动窗口协议,若序号位数为n,则发送窗口最大尺寸为( )
C
对于基带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 )
A. 1倍 B. 2倍
C. 4倍 D. 2.5倍
B(一个来回)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和时许
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时序: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套接字由____IP地址________和______端口号______两部分组成。
UDP\TCP报文段中只有源端口和目的端口,但UDP\TCP套接字不同
在网络环境中,完整的进程通信标识需要一个五元组来表示,这个五元组是( 传输层协议、远程端口号、本地端口号、远程地址、本地地址)
PING 的过程实际是 __ICMP__协议工作的过程,该协议是 __网络层__层协议。
说明:PING工作在应用层,它直接使用网络层的ICMP,而未使用传输层的TCP或UDP。Traceroute/Tracert工作在网络层
如果arp表没有目的地址的mac 地址表项,源站如何找到目的mac 地址()。
A、查找路由表
B、向全网发送一个广播请求
C、向整个子网发送一个广播请求
D、以上说法都不对
C
以太网交换机根据以太网帧目的地址,查“端口/地址映射表”决定如何转发。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查不到对应的转发端口,则丢弃该帧;
B、如果查到对应的转发端口,则从该端口转发出去;
C、交换机根据以太网帧进入的端口号建立“端口/地址”映射关系;
D、如果以太网帧进入的端口号和要转发的端口号一致,交换机不转发该帧。
A
一个IP 报文在网络传送途中被分片, 生成了3 个新的IP 包,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3 个IP 包有相同的标识字段
B、这3 个IP 包有相同的标志字段
C、这3 个IP 包有相同的报文总长度字段
A
FTP 协议是常用的应用层协议,它通过直接调用下面哪个协议提供服务?
A、 UDP
B、 TCP
C、 ARP
D、 IP
B(基于TCP,端口21)
分层结构不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每一层都直接使用下层向它提供的服务,然后向上层提供增值的服务; B、在层次结构中每一层用户需要知道它和下层之间的接口提供什么服务; C、对等层利用协议进行通信;
D、当层次结构中的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其他各层也需要作相应的改动, 系统会受到很大影响。
D(不会影响其他层)
在以太网中,MAC 帧中的源地址域的内容是()。
A、接收者的物理地址
B、发送者的物理地址
C、接收者的IP 地址
D、发送者的IP 地址
B
实现网络层互联的设备是()。
A、路由器
B、网桥
C、中继器
D、网关
A
如果要将一个建筑物中的几个办公室进行连网,一般应采用()技术方案。
A、互联网
B、局域网
C、城域网
D、广域网
B
关于因特网中的主机和路由器,以下()是不正确的。
A、主机通常需要实现TCP 协议
B、路由器必须实现TCP 协议
C、主机必须实现IP 协议
D、路由器必须实现IP 协议
B(路由器是没有应用层、传输层的只有网络层及以下的协议)
说明:交换机只有链路层和物理层,路由器只有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
(主机->交换机->路由器->路由器->交换机->主机)
IP数据报中存的是源、目的IP地址;而链路层帧中存的是源、目的MAC地址,源、目的MAC地址都可能改变,要根据当前IP数据报的位置来确定,最后的目的MAC地址一定是目的IP地址的物理设备地址。
TCP 采用()实现流量控制。
A、拥塞控制
B、超时技术
C、滑动窗口
D、选择重传
C
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是()。
A、中继器
B、局域网交换机
C、集线器
D、路由器
B(以太网交换机是以CSMA/CD访问链路转发帧的,无线局域网交换机是以CSMA/CA访问的)
以下()选项不是IP 服务的特点。
A、不可靠
B、面向无连接
C、QoS保证
D、尽最大努力
C(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
在电子邮件程序向邮件服务器中发送邮件时, 使用的是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 而电子邮件程序从邮件服务器中读取邮件时,可以使用()协议。
A、PPP
B、POP3
C、P to P
D、NEW
B
(邮件服务器之间还是用SMTP,只是发邮件的时候用SMTP——推协议,从邮箱取邮件是邮件访问协议(POP3)——拉协议
WWW 上每一个网页(Home page)都有一个独立的地址,这些地址统称为()。
A、IP 地址
B、域名系统(DNS)
C、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D、E-mail 地址
C
以下()选项是正确的Ethernet MAC 地址。
A、00-01-AA-08-0D-80
B、00-01-AA-08
C、192.2.0.1
D、1203
A(MAC地址48位比特, 每8位一组,采用十六进制)
关于Internet,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Internet属于美国 B.Internet属于联合国;
C.Internet属于国际红十字会 D.Internet不属于某个国家或组织
D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不基于特定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OSI模型中,第二层和第四层分别为。
A.物理层和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
C.网络层和表示层 D.会话层和应用层
B
在OSI 参考模型中能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互连功能的层是。
A.传输层 B.应用层 C.网络层 D.物理层
C
专线方式接入Internet时,可以按照实际通信量(即每月传送了多少字节数据)来计费,这是因为。
A.这种接入方式采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
B.这种接入方式采用的是报文交换技术
C.这种接入方式采用的是分组交换 技术
D.这种接入方式采用的是同步传输技术
C
在下列网间连接器中,在数据链路层实现网络互连。
A.中继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B(数据链路层用交换机(网桥),网络层用路由器实现网络互连)
计算机在局域网络上的硬件地址也可以称为MAC地址,这是因为。
A.硬件地址是传输数据时,在传输媒介访问控制层用到的地址
B.它是物理地址,MAC是物理地址的简称
C.它是物理层地址,MAC是物理层的简称
D.它是链路层地址,MAC是链路层的简称
A
以下关于MA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MAC地址在每次启动后都会改变
B.MAC地址一共有48比特,它们从出厂时就被固化在网卡中
C.MAC地址也称做物理地址,或通常所说的计算机的硬件地址
D.MAC地址每次启动后都不会变化
A(MAC地址是身份证号不会改变,IP是邮编号,根据地区不同而变化)
本地网络上的主机通过下列所述的那种方式查找其它的网络设备。
A.端口号 B.硬件地址 C.默认网关 D.逻辑网络地址
B(MAC地址)
用电话线接入Internet上网时除了要缴纳信息费给ISP外还要按接入的时间缴纳电话通信费给电信局,这是因为。
A.这种接入方式使用了电路交换技术
B.这种接入方式使用了报文交换技术
C.这种接入方式使用了分组交换方式
D.这种接入方式使用了串行通信技术
A
就交换技术而言,局域网中的以太网采用的是。
A.分组交换技术 B.电路交换技术
C.报文交换技术 D.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结合技术
A
在Internet中,用字符串表示的IP地址称为。
A.帐户 B.域名 C.主机名 D.用户名
B
在给主机设置 IP 地址时,那一个能使用 。
A.29.9.255.15 B.127.21.19.109 C.192.5.91.255 D.220.103.256.56
A
B是保留地址段,不能分配
C最后不能出现全1的情况
D第三段超出取值
关于IP主机地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址主机部分可以全1也可以全0
B.P地址网段部分可以全1也可以全0
C.地址网段部分不可以全1也不可以全0
D.P地址可以全1也可以全0
C
在因特网中,IP数据报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可能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在整个传输过程中,IP数据报报头中的。
A.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
B.源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不会发生变化
C.源地址不会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
D.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A(链路层帧装的是源、目的MAC地址是可能变化的!)
在下列网络互联设备中,哪一个设备能够在LAN之间存储转发帧。
A.中继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C(路由器是在LAN之间转发,网桥(交换机)是在LAN之内转发帧)
在路由器互联的多个局域网中,通常要求每个局域网的。
A.数据链路层协议和物理层协议必须相同
B.数据链路层协议必须相同,而物理层协议可以不同
C.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不同,而物理层协议必须相同
D.数据链路层协议和物理层协议都可以不相同
D
OSPF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协议?
A.内部路由协议 B.外部路由协议
C.混合路由协议 D.边界路由协议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中路由协议是典型的 距离向量 算法,而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链路状态算法。
A
BGP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协议 。
A.内部路由协议 B.外部路由协议
C.混合路由协议 D.边界路由协议
B(BGP:边界网关协议)
若两台主机在同一子网中,则两台主机的 IP 地址分别与它们的子网掩码相“与”的结果一定。
A.为全 0 B.为全 1 C.相同 D.不同
C(因为IP地址与子网掩码相与得到的就是子网号,只要子网号一样就处于同一子网中)
以下哪个事件发生于传输层三次握手期间。
A.两个应用程序交换数据。
B.TCP 初始化会话的序列号。
C.UDP 确定要发送的最大字节数。
D.服务器确认从客户端接收的数据字节数。
B
将流量控制用于 TCP 数据传输的原因是什么。
A.同步设备速度以便发送数据
B.同步并对序列号排序,从而以完整的数字顺序发送数据
C.防止传入数据耗尽接收方资源
D.在服务器上同步窗口大小
C(流量控制借助于滑动窗口协议(GBN),拥塞控制利用那几个算法(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重传等)
DNS的作用是。
A.为客户机分配IP地址
B.访问HTTP的应用程序
C.将域名翻译为IP地址
D.将MAC地址翻译为IP地址
C
DNS工作于。
A.网络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D(DNS工作于应用层采用UDP协议,将UDP数据报从端口53发出)
在Internet中,使用FTP功能可以传送类型的文件。
A.文本文件 B.图形文件 C.视频文件 D.任何类型的文件
A(FTP应用层协议,采用TCP传输,端口号21)
在Internet中,某WWW服务器提供的网页地址为http://www.microsoft.com,其中的“http”指的是。
A.WWW服务器主机名
B.访问类型为超文本传输协议
C.访问类型为文件传输协议
D.WWW服务器域名
B
下面关于IPv6协议优点的描述中,准确的是。
A.IPv6协议允许全局IP地址出现重复
B.IPv6协议解决了IP地址短缺的问题
C.IPv6协议支持通过卫星链路的Intemet连接
D.IPv6协议支持光纤通信
B
IPV6的地址长度为位。
A.48 B.32 C.64 D.128
D
某Intenet主页的URL地址为http://www.abc.com.cn/product/index.html,该地址的域名是。
A.index.html B.com.cn
C.www.abc.com.cn D.http://www.abc.com.cn
C
网络中常用的“端口地址”这个术语中是指。
A.应用程序在计算机内存中用以存储网络收发数据的特定的内存编号
B.计算机连网用的网卡中的接口,例如RJ-45的特定的编号
C.网卡与计算机CPU通信的输入/出区域的特定的编号
D.是计算机I/O编号
A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的原理可以概括为先听后发, 边听边发 ,冲突停发,随机重发。
随机重发:二进制指数类型退避算法
对一个规模较大的网络而言,广播包从一个LAN传送到另外一个LAN,常会引起大量的 多路广播(因为不知道目的LAN只有广播) ,造成网络效率下降,最严重的会导致广播风暴,使整个网络瘫痪。
1. TCP/IP 参考模型将网络体系结构分为哪四层,并分别对应于OSI 参考模型的哪些层?
应用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运输层)、网际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2. 主机1 的一个进程被赋予端口P,主机2 的一个进程被赋予了端口Q。有可能在这两个端 口之间同时存在两个或多个TCP 连接吗?为什么?
不可以.一条连接仅仅用它的套接口标识.因此,(1,p)–(2,q)是在这两个端口之间惟一 可能的连接.
3. IP 分片和重组使用了IP 首部的哪些字段?简要说明如何使用。
标识、标志、片偏移。
4. 网络环境中一个完整的进程通信标识需要一个五元组来表示,请问这五元组指哪五元?
传输层协议、本地地址、本地端口号、远程地址、远程端口号
5. Ethernet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什么?简述其主要过程,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半双工工作方式?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具体过程如下: 1、当一个节点想要发送数据的时候,它检测网络查看是否有其他节点正在传输,即监听信 道是否空闲。 2、如果信道忙,则等待,知道信道空闲。 3、如果信道闲,节点就传输数据。 4、在发送数据的同时,节点继续监听网络确信没有其他节点在同时传输数据。如果两个或 多个节点同时发送数据,就会产生冲突。 5、 当一个节点识别出一个冲突, 他就发送一个拥塞信号, 这个信号使得冲突的时间足够长, 让其它的节点都有能发现。 6、其他节点受到拥塞信号后,都停止传输,等待一个随机产生的时间间隙后重发。 总之CSMA/CD采用的是一种“有空就发”的竞争型访问策略。 因为在使用CSMA/CD协议时,一个站不可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
6. 一个IP 数据报数据部分的长度为5100B(IP 数据报采用固定首部长度)。现在经过一个 网络传输,但此网络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B。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
4个
(2)、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
1480、1480、1480、660
(3)、各数据报片的片偏移字段和MF 标志应为何数值?
1.MF= 1,片偏移 0
2.MF = 1,片偏移 185
3.MF= 1,片偏移 370
4.MF = 0,片偏移 555
1.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2.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
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3.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和ICMP。
IP协议: 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ARP协议: 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ICMP协议: 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网络层协议)
4.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IP 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 32 位的标识符。从而把整个因特网看成为一个单一的、抽象的网络
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还是必须使用硬件地址。
MAC地址在一定程度上与硬件一致,基于物理、能够标识具体的链路通信对象、IP地址给予逻辑域的划分、不受硬件限制。
5.为什么说UDP是面向报文的,而TCP是面向字节流的?
发送方 UD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 IP 层。UDP 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
接收方 UDP 对 IP 层交上来的 UDP 用户数据报,在去除首部后就原封不动地交付上层的应用进程,一次交付一个完整的报文。
发送方TCP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数据块,视为无结构的字节流(无边界约束,课分拆/合并),但维持各字节
6.为什么在TCP首部中有一个首部长度字段,而UDP的首部中就没有这个这个字段?
TCP首部除固定长度部分外,还有选项,因此TCP首部长度是可变的。UDP首部长度是固定的。
7.CSMA/CD减少冲突的过程分两个部分,即载波监听和冲突检测,简述这两部分工作过程。
(1)载波监听: 是在各结点向总线发送信包之前,先测试一下总线上有无信包在传送,也就是测试一下总线上是否有载波信号。若这时总线是空闲的,没有任何载波信号,则本结点可传送信包。若测得总线正忙,有载波信号,则需延迟片刻再进行传送,发送前仍要测试。由于这个过程是在传送信包之前进行的,又称为“讲前先听”。
(2)冲突检测: 发送信包的结点一面将信息比特流经发送器送至总线,一面经接收器从总线上将信息接收下来。将所发送的信息和接收进来的信息进行比较,当不一致时则发生了冲突。这时,发送信包的结点将停止本次发送并准备重新发送。冲突检测的好处是可以及时发现冲突,不必等待整个信包发送完,由目的站发回否定应答或由超时机构报告错误,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
8.简述循环冗余码CRC 校验方法?(只需叙述校验过程,不需要计算)
把要发送的信息数据与一个通信双方共同约定的数据进行除法运算,并根据余数得出一个校验码,然后将这个校验码附加在信息数据帧之后发送出去。
接收端在接收到数据后,将包括校验码在内的数据帧再与约定的数据进行除法运算,若余数为零,则表明数据传 送正确,否则,表示传输有错。
所求的CRC就是在发送方那里,将数据后面加上 数据/共同约定的数据(余数) 就得到了CRC,再把CRC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拿到这串数字,去除共同约定的数据,如果余数=0就说明没有出错!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 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it/s,传播距离为1000km。
(2) 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it/s。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1):发送延迟=107/(100×1000)=100s
传播延迟=1000×1000/(2×108)=5×10-3s=5ms
(2):发送延迟=103/(109)=10-6s=1us
传播延迟=1000×1000/(2×108)=5×10-3s=5ms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A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N1 4 B
N2 2 C
N3 1 F
N4 5 G
现在A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和“距离” ):
N1 2
N2 1
N3 3
试求出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解: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 3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
N2 2 C 相同的下一跳,更新
N3 1 F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长,不改变
N4 5 G 无新信息,不改变
与下列掩码相对应的网络前缀各有多少比特?
(1)192.0.0.0;(2)240.0.0.0;(3)255.224.0.0;(4)255.255.255.252。
答案:点分十进制的地址化成二进制记法,1的个数就是前缀的个数。
(1)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对应的网络前缀是2比特
(2)1111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对应的网络前缀是4比特
(3)11111111 11100000 00000000 00000000,对应的网络前缀是11比特
(4)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00,对应的网络前缀是30比特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N1 7 A
N2 2 C
N6 8 F
N8 4 E
N9 4 F
现在B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和“距离” ):
N2 4
N3 8
N6 4
N8 3
N9 5
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解: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 7 A 无新信息,不改变
N2 5 C 相同的下一跳,更新
N3 9 C 新的项目,添加进来
N6 5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
N8 4 E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改变
N9 4 F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运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
答:数据长度为100字节时,传输效率=100/(100+20+20+18)=63.3%
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时,传输效率=1000/(1000+20+20+18)=94.5%
下面的前缀中的哪一个和地址152.7.77.159及152.31.47.252都匹配?请说明理由。
(1)152.40/13;(2)153.40/9;(3)152.64/12;(4)152.0/11。
答:(1)152.7.77.159与11111111 11111000 00000000 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1)不匹配,故(1)不符合条件。
(2)152.7.77.159与11111111 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2)不匹配,故(2)不符合条件。
(3)152.7.77.159与11111111 11110000 00000000 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3)不匹配,故(3)不符合条件。
(4)152.7.77.159与11111111 11100000 00000000 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4)匹配,152.31.47.252和11111111 11100000 00000000 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4)匹配,故(4)符合条件。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答:添加的检验序列为1110(11010110110000除以10011)。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11010110111100除以10011,余数为10,不为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11010110111000除以10011,余数为110,不为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有两个CIDR地址块208.128/11和208.130.28/22。是否有哪一个地址块包含了另一地址块?如果有,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答:
208.128/11的前缀为:11010000 100
208.130.28/22的前缀为:11010000 10000010 000101,它的前11位与208.128/11的前缀是一致的,所以208.128/11地址块包含了208.130.28/22这一地址块。
(前缀匹配)
一个公司有一个总部和三个下属部门。公司分配到的网络前缀是192.77.33/24。公司的网络布局如图4-56。总部共有五个局域网,其中LAN1~LAN4都连接到路由器R1上,R1再通过LAN5与路由器R2相连。R5和远地的三个部门的局域网LAN6~LAN8通过广域网相连。每个局域网旁边标明的数字是局域网上主机数。试给每个局域网分配一个合适的网络前缀。
答案:分配网络前缀时应先分配地址数较多的前缀,本题的答案很多种,下面是其中的一种答案。
LAN1: 192.77.33.0/26;
LAN3: 192.77.33.64/27;
LAN2: 192.77.33.96/28;
LAN4: 192.77.33.112/28;
LAN8; 192.77.33.128/27;
LAN7: 192.77.33.160/27;
LAN6: 192.77.33.192/27;
LAN5: 192.77.33.224/29;
WAN1:192.77.33.232/30;
WAN2:192.77.33.236/30;
WAN3:192.77.33.240/30
现有五个站分别连接在三个局域网上,并且用两个透明网桥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每一个网桥都有两个接口(1和2)。在一开始,两个网桥中的转发表都是空的。以后有以下各站向其他的站发送了数据帧,即H1发送给H5,H3发送给H2,H4发送给H3,H2发送给H1。试将有关数据填写在下表中。
一个自治系统有5个局域网,其连接图如图4-55示。LAN2至LAN5上的主机数分别为:91,150,3和15。该自治系统分配到的IP地址块为30.138.118/23。试给出每一个局域网的地址块(包括前缀)。
答案:对LAN3,主机数150,(27-2)<150+1<(28-2),所以主机位为8bit,网络前缀为24,分配地址块30.138.118.0/24。(第24位为0)
对LAN2,主机数91,(26-2)<91+1<(27-2),所以主机位为7bit,网络前缀为25,分配地址块30.138.119.0/25。(第24、25位为10)
对LAN5,主机数15,(24-2)<15+1<(25-2),所以主机位为5bit,网络前缀为27,分配地址块30.138.119.192/27。(第24、25、26、27位为1110)
对LAN1,主机数3,(22-2)<3+1<(23-2),所以主机位为3bit,网络前缀为29,分配地址块30.138.119.232/29。(第24、25、26、27、28、29位为111101)
对LAN4,主机数3,(22-2)<3+1<(23-2),所以主机位为3bit,网络前缀为29,分配地址块30.138.119.240/29。(第24、25、26、27、28、29位为111110)
01110100 01001110取反码
10001011 10110001
(就是把每个部分的数据化为16位的二进制数进行求和,全部加起来(回卷)然后求反)
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应为何数值?
(易错点:首部长度和数据长度是分开的,每个分片都有首部长度,
MF(More Fragment)=1表示后面还有分片,MF=0表示最后一个分片。
DF(Don’t Fragment)=0时才允许分片。)
试简述RIP,OSPF和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在TCP的拥塞控制中,什么是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算法?这里每一种算法各起什么作用? “乘法减小”和“加法增大”各用在什么情况下?
答:慢开始:
在主机刚刚开始发送报文段时可先将拥塞窗口cwnd设置为一个最大报文段MSS的数值。在每收到一个对新的报文段的确认后,将拥塞窗口增加至多一个MSS的数值。用这样的方法逐步增大发送端的拥塞窗口cwnd,可以分组注入到网络的速率更加合理。(3分)
拥塞避免:
当拥塞窗口值大于慢开始门限时,停止使用慢开始算法而改用拥塞避免算法。拥塞避免算法使发送的拥塞窗口每经过一个往返时延RTT就增加一个MSS的大小。
快重传算法规定:发送端只要一连收到三个重复的ACK即可断定有分组丢失了,就应该立即重传丢手的报文段而不必继续等待为该报文段设置的重传计时器的超时。(3分)
快恢复算法:
当发送端收到连续三个重复的ACK时,就重新设置慢开始门限 ssthresh ,与慢开始不同之处是拥塞窗口 cwnd 不是设置为 1,而是设置为ssthresh若收到的重复的AVK为n个(n>3),则将cwnd设置为ssthresh,若发送窗口值还容许发送报文段,就按拥塞避免算法继续发送报文段。若收到了确认新的报文段的ACK,就将cwnd缩小到ssthresh(3分)
乘法减小:
是指不论在慢开始阶段还是拥塞避免阶段,只要出现一次超时(即出现一次网络拥塞),就把慢开始门限值 ssthresh 设置为当前的拥塞窗口值乘以 0.5。
当网络频繁出现拥塞时,ssthresh 值就下降得很快,以大大减少注入到网络中的分组数。(3分)
加法增大:
是指执行拥塞避免算法后,在收到对所有报文段的确认后(即经过一个往返时间),就把拥塞窗口 cwnd增加一个 MSS 大小,使拥塞窗口缓慢增大,以防止网络过早出现拥塞。